武则天死后,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唐中宗继位后,前皇帝、现任相王和太平公主成了他重点防御对象。所以,在政变之后,唐中宗故意扩大了株连范围,想要借此除去相王和太平公主。不过,他的这一做法立即引起了朝中一些大员的不满,他们劝说唐中宗说:“天下四海都归于陛下您的手中,而您却无法容纳自己的弟弟妹妹,而想让人将其害死!
相王曾经为皇嗣,而今把天下让给了您,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而你却以一个人的言论便怀疑他们的不忠!”最后,因唐中宗刚登基,朝政还不稳妥,不敢违背众大臣的意思,最后也只能作罢了。不过,在唐中宗心里,对这个前皇帝弟弟还是不放心的,过了没有多久,李旦的儿子便被发配到各处,而临淄王李隆基则被任命为潞州别驾。
潞州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长治市,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不过潞州别驾却只是一个闲职,并不掌管地方事务。
公元708年初夏,李隆基告别了父亲李旦,前去潞州上任。不过,李隆基的这一次任职也不见得是坏事,虽然表面上是被降了职,但潞州和长安相距甚远,这也就给了李隆基莫大的自由,可以暗地里施展自己的抱负。
第一,借着这个机会,李隆基对民间的生活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李隆基从刚出生的时候就一直住在皇宫当中,看过各种各样的宫廷斗争,
但是他毕竟没有去过民间,不懂老百姓的疾苦。因此,这次的潞州之行,也是历练他的一个大好时机。
第二,虽然表面上的地位是降低了,但是实际上政治地位也提高了。首先,长安是唐朝的首都,首都当中皇子众多,人才济济,在这样的环境中,李隆基就是个普通落寞小王子。但是到了潞州就不一样了,他就是唐朝皇室的代表,虽然是徒有虚名的,但是地方官员也不得不多加伺候。因此,潞州之行将李隆基的政治地位提高了许多。
第三,潞州之行,加快了他从政的步伐。李隆基从小,就是一个又远大志向的人,只是因为外界的种种原因将他束缚了,使得他没有办法施展。但是到达潞州之后,他意识到,如果想要自保,就必须得扩大自己的势力。也就是说,李隆基是真的要登上政治的舞台。所以,这次的潞州之行,对李隆基来讲百无一害,但是对于唐中宗来说,等于放虎归山。
打定注意后,李隆基到达潞州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广结英雄。他所认识到第一位朋友,姓张。张的家里非常有钱,他生平喜好打猎,广结好友,再加上张的性格和李隆基非常相似,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好朋友。
李宜德是李隆基认识的第二个英雄。和张比起来,李宜德的出身可就要差远了,他只是有钱人家的奴隶罢了。不过李宜德善于骑射,可谓是百发百中。于是,李隆基便用5万文钱将其买下,留在身边。一向默默无闻的李宜德自从做了李隆基的手下后,便判若两人。自从李隆基的身边多了李宜德后,潞州城的大街上也就有了这样一番景象,只要有李隆基的地方,就有两个人的影子,其中一个便是李宜德,而另一个则是王毛仲。
王毛仲是高丽人,也因为善于骑射而被李隆基看中,从长安带到了潞州。这两人就好比是李隆基的左膀右臂。
李隆基到达潞州所做的第二件事情便是认识美人。到达潞州的时候,李隆基才23岁,他一生多情,除了英雄之外,美人他也结交了不少。第一个美人为赵氏,她的父母都是乐师,所以她自小也是能歌善舞,原本是山东人,后来跟着父亲来到潞州,以卖艺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