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衡的地动仪去哪里了

张衡的地动仪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31 更新时间:2024/2/10 5:26:02

关于地动仪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铎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已被基本否定。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见袁宏《后汉纪》),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蟾蜍由面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世界上地震频繁,但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在国外,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

张衡的地动仪去哪里了

地动仪原件已经失传,现在的是后人复制的。楼主,我要告诉你,张衡的地动仪只是在事发后报告地震,并不能预告地震。侯风地动仪据史书(五行志)记载,公元九二年以后,几乎连年发生地震,地震地区大至数十郡,吊玫地裂地陷,江河泛滥,房屋倒塌。张衡鉴于地震的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的方位。右图为张衡于132年制造的候风地动仪复原模型。

(候风)有(候气)的意思,古人以为地震是由地(气)所吊起的,因而以此为名。地动仪由精铜铸成,外形像一个大酒壶,中间的圆径八尺,顶上有突出的子,仪器的外表刻有篆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上粗下细的棍关)。仪体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头向下,尾朝上,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

龙头和内部信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珠。地上对准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当芋处发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巴,吐出铜珠,落到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地震。仪器制成不久便测出顺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在陇西发生的地震,可见仪器灵敏度相当高。 下图为候风地动仪结构图。

这台地震仪安放在阳,曾于138年测出千里之外的陇西所发生的一次地震,朝野上下,颇为震动。但由于当时朝堂上谶讳迷信劫力很盛,张衡的一重要发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候风地动仪也没有被保存下来。张衡的地动仪比外国同类仪器早诞生近一千年。古波斯直到公元十一世纪才有类似地震仪器。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时间却冕了一千七百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几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究竟有没有用,我们可以从力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个事情。我们知道,张衡时代的仪器是机械仪器,那时候还没有电子设备,什么传感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都是没有的,唯一有的就是青铜器。那么张衡在公元134年前做的地动仪的核心部件就是一个青铜的圆柱子——根据《后汉书》的语焉不详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

  • 张衡地动仪的原理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动仪是什么地动仪是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创造的一传世杰作,由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发明,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张衡地动仪原理: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

  • 历史上宋朝如此繁荣是为什么 经济文化超过盛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这三百多年里,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

  • 清朝最成功的贪官是谁 竟不是和珅高士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清朝时期的贪官,人们想到的往往会是和珅、高士奇等人。诚然,和珅乃是清朝权势最大、敛财最多的贪官,抄家抄出的8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年的收入,这个数字,实在让其他贪官望尘莫及。而高士奇则因拍马屁的功夫受到康熙喜爱,贪污腐败,结党营私,仍被康熙重用了一辈子。但是,这两人虽是清朝的大贪官,却不是最成功

  • 李卫是何人?李卫真的曾与康熙平起平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卫,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在近年来的影视剧中多次出现,如《李卫当官》和《雍正王朝》中多有塑造,在这些剧作中把他描述为穷苦小混混出身,大字不识几个,靠着自己的一张嘴攀附上了雍亲王这个贵枝,后来跟随着雍正皇帝飞黄腾达。李卫像其实历史上真正的李卫并不是影视剧上描述的形象,真实的李卫家境富裕,虽然说不上是才学八

  • 闯王李自成宝藏之谜:李自成宝藏数量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进京,崇祯帝吊死自尽,大明王朝灭

  • 李卫作为雍正三大心腹之一有过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各种关于雍正时期的电视剧中,都离不开这么几个人,李卫、年羹尧和田文镜,这是雍正皇帝的三大心腹。在小说之中,李卫原来只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雍亲王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对李卫开始了长期的调教,李卫最终成为了雍正的主要心腹。李卫像在雍正在位时期,李卫坐镇江南,为雍正

  • 李自成兵败之后去了哪里?李自成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末曾流传这样一首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没错,歌中的闯王就是当时大顺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从歌谣可见群众对闯王的爱戴可不一般。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李自成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

  • 贾谊生平简介,贾谊的代表著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贾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正年少轻狂的贾谊建议皇帝重农务本,“以农立国”的方针,提出经济建设是国家和政治之根本这一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并讲述了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的思想。对此,刚刚上任的汉文帝大为赞同,便想提拔他为公卿,专门负责国家的“经济建设”。但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