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改编:《史记》与《汉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霍去病》改编:《史记》与《汉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34 更新时间:2024/2/10 5:27:09

2018年历史大剧《霍去病》即将上映,据说《霍去病》是由《史记》和《汉书》改编而来,那么《史记》与《汉书》讲的什么内容呢?《史记》与《汉书》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一、《史记》与《汉书》 体例内容比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第一,《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史实,丰富了记事内容。《汉书》记载汉代的典章制度更为详细具体,多收经世之交,还增补了许多人物事迹和史实。第二,班固对《史记》的部分篇目和内容作了调整。比《汉书》减少了几个传,对《史记》记载的内容作了一些移植删减。《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第三,《汉书》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扩大了史学的范围,也填补了《史记》的不足。《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起来。

二、 《史记》与《汉书》思想比较

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史记》的撰述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班固的《汉书》则重在“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司马迁能够跳出历史看历史,能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写史意义,看到了历史的变化和向前发展,而班固维护汉室的正统思想非常明显。首先,《汉书》极力为汉王朝的合理性作辩解。其次,班固十分自觉地以汉臣自居,多次出现“我汉道”等语,又避明帝之纬,过分尊显汉室。《史记》也有尊汉之意,但比较弱。再次,《汉书》对下层人民的态度与《史记》迥异。又次,班固指责司马迁,认为司马迁所歌颂的朱家等人是“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与司马迁的观点截然对立。最后,《汉书》虽然对统治集团的虚伪、残酷、腐朽于荒淫也有所揭露和批判,但远不如《史记》那么广泛、深刻、尖锐、彻底。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史记》怀疑、否定“天道”的思想见于《伯夷列传》、《河渠书》、《儒林列传》等篇。相比之下,《汉书》则大大地倒退。

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则强调经济所起到的决定作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合。相比之下,班固所谓“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对于游侠,司马迁倾注情感,由衷赞叹。班固他拘泥于封建道德,对游侠很少同情。

《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过,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三、《史记》与《汉书》风格比较

现从两书的感情色彩、叙事方法、人物刻画、语言表达四方面比较。

第一,《史记》和《汉书》都能严格遵守史家“不需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表现出历史学家的文章道德。《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

第三,作为汉代两部纪传体经典史著,《史记》、《汉书》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它们不仅仅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使已经消逝的历史变成可以让人重回历史现场、身临其境的生动画卷。但《汉书》传写人物的成就也略逊《史记》一筹。《史记》中不少篇章真实地叙写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史记》总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矛盾剧烈的场面、个性化的语言、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性格,而在《汉书》中,有的被省略、有的被删节,便影响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总体看来,《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

第四,《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史记》浪漫主义风格,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而《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固杨万里说,“司马迁是李太白,班固是杜少陵”。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汉之争胜负未分:刘邦即便山穷水尽也不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待众将领汇集到修武后,刘邦顺应形势的需要及时召开了一次政治会议。会议的目的:确定下一步的行军路线和行动方针。这次会议充分贯彻民主自由的精神,刘邦引出本次会议的议程后,众将领便争先恐后地发言了。于是,在怎么对付楚军的问题上形成了防守反击派和主攻派。首先我们来看防守反击派。防守反击派的理由是:楚军本来就

  • “满清第一罪人”索额图有哪些值得记住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索额图是清朝初期颇有名气的重臣,先后参与了康熙朝众多的历史大事件,索额图最初是怎样走向权利中心的?他为清朝建立了哪些功勋?鹿鼎记大家都看过吧,就算你没有看过这个小说,但是电视剧总得看过吧,如果没看过的,您自行面壁。你看从这个《鹿鼎记》里面从青楼长大的熊孩子,再到康熙跟前的第一红人韦小宝,韦爵爷的生活

  • 《一代名相陈廷敬》:郭秀原型是谁 郭秀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代名相陈廷敬》是近期央视八套播出的清朝古装电视剧,讲述了康熙朝十分著名的清官陈廷敬与权贵索额图、明珠等人斗智斗勇的官场故事。剧中的陈廷敬原型为康熙皇帝的老师,二十岁中进士,入朝为官,他铁面无私,有勇有谋,不畏权贵,是康熙最为倚重的大臣,后来官至文源阁大学士,相当于一朝宰相。剧中陈廷敬除了康熙这个

  • 《一代名相陈廷敬》:历史上真的存在王新命吗 王新命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给我们讲述一个清官明君相互信任,共创盛世的故事,剧中也给这对君臣设定大大小小的的阻碍,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贪污腐败之臣王新命,他是一个假清官,伪装逼真却总有破绽,历史上的他却是清朝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一代名相陈廷敬》里的王新命,刚出场给人的印象就是清官,但随后就被陈廷敬

  • 纳兰明珠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才高八斗却因贪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虽然说的是陈廷敬与康熙的故事,但大小配角的戏份也不容忽视。比如剧中与索额图一直争权夺利的纳兰明珠,以他为题材拍一部电视剧也丰富精彩的很。剧中的纳兰明珠隐忍多才,多次招揽陈廷敬没有成功,却始终有礼贤下士的噱头。历史上,纳兰明珠的上位经历也是相当传奇。纳兰明珠,出自满洲叶赫那拉氏

  • 纳兰明珠家族:纳兰明珠死后究竟埋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

  • 《一代名相陈廷敬》:历史上陈廷敬有几位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告别言情剧套路,向公众展示清朝名相陈廷敬的一生。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优秀的女人,她可以不出名,但是,她一定具有牺牲精神。陈夫人精通人情世故,是陈廷敬的贤内助,缺乏她的帮助,陈廷敬在某些方面举步维艰。《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夫人谁演的?她有历史原型吗?饰演陈夫人的演员叫郑卫莉

  • 丞相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又是什么时候废除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为什么不设宰相?在我们的印象中,历代王朝都有一位或两位宰相辅佐朝政,只不过称谓不同。历史上君权和相权这间的斗争时有发生,总的趋势是相权日消,君权盛。朱无璋建立明朝这后,开始还有宰相佐政,但朱元璋权力欲重,猜忌心强,唯恐朱姓天下难以长久。丞相制遂借口左丞相胡惟庸和大将军蓝玉等“谋反”,而进行镇压,

  • 宰相和丞相哪个大 宰相与丞相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若提起“丞相”这个词,相信大家脑海中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臣。如果再提起“宰相”这个词,恐怕大家脑海中浮现出的词汇依旧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然“丞相”与“宰相”都是指那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元老重臣,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区别一、丞相为官职,宰相为习惯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宰相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伟大帝王,建立丰功伟绩,而这些帝王们成功的背后,总少不了一些人的影子,这群人就是辅佐帝王的宰相们。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宰相,谁才是您心目中的第一名呢?首先说明,这个排名是从秦之后开始,之前不计入统计,直到清朝1840年以前结束。中国古代十大宰相之十:王猛帮助苻坚建立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