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日的故事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日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23 更新时间:2023/12/18 3:07:3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当然不会被小日本遗忘。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了对上海的猛烈进攻。上海是中国东南的门户,而中国东南是老蒋的大本营,所以,这次他派了重兵跟小日本“死磕”。三个多月后,还是小日本占了上风。为了保全实力以避免无谓的牺牲,中国方面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但还得留下点兵力作为掩护。

于是,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师长孙元良对自己的部下说:“现在政府决定进行转移,但需要留一些人作掩护。这件事非重要,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任务,你们之中有谁愿意挑这副重担?”会场一片寂静,没有人作声。过了一会,一个人站了起来,他大声跟自己的长官说:“师座,如果您不嫌弃,我愿意接下这个任务!”孙元良一看,不是别人,是第524团中校副团长谢晋元

谢晋元出生于广东梅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黄埔军校第四期生。这是一位忠实的“三民主义”信徒。

谢晋元平时的为人孙元良非常清楚,于是他朗声地说:“好!那这里的事就拜托你啦!”说完,他谢晋元深深地鞠了一躬。后来,以谢晋元所在团的第一营为基础,组成了一个加强营(比一般的营士兵多,装备好)。这个营共有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迫击炮连,总共450人。但对外用团的番号,称“八百人”。他们的防守阵地是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是当时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家银行的储备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这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楼,楼的墙壁非常坚固,所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四行仓库虽然建筑不错,但这时它的西面、北面已经被小日本占领,而东面南面是外国的公共租界,所以,四行仓库也是一个孤岛,谢晋元及手下的士兵是在孤军奋战,处境非常不妙。

但热血的中国汉子们毫不畏惧,他们雄赳赳、气昂昂挺进了四行仓库。谢晋元对士兵们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就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日本鬼子已经将我们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有可能就是我们的坟墓。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还剩下一个人,就要与鬼子们血拼到底!”听完谢晋元的话后,士兵们很受鼓舞,纷纷高呼:“打倒日本鬼子,誓死保卫四行仓库!”这激情澎湃的爱国之声,直冲云霄。

没过多长时间,日本鬼子从西面发起了对四行仓库的进攻,中国守军用猛烈的炮火招呼了他们。结果日军撇下多具尸体,夹着尾巴逃跑了。后来,日军增加兵力,重新发起对四行仓库的攻击。但除了为日本的人口减少做出“贡献”外,对四行仓库一点作用也没有,它依然坚固地屹立在苏州河边。

在激烈的战斗中,上海的人民没有忘记中国守军,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为守军送补给。其中,一位美丽的少女更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守军们送来了一件礼物。

在一个激战的午夜,一名十几岁的少女慧敏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炮火游过苏州河,来到了四行仓库。当士兵们看着杨慧敏那还显天真又有几分沧桑的脸庞,以及那裹在少女身上的青天白日旗时,几百位勇士都失声痛哭起来。谢晋元满含着泪水激动地对小姑娘说:“你真是一个好姑娘,你送来的不仅是一面旗,而且让我们变得更加不畏惧敌人,不畏惧死亡!”

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士兵们的肉体都非常疲惫,但他们想击退敌人的士气依然很高。谢晋元难以抑制心中的豪情,当场写诗一首:“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后来,营长又召集大家说:“这次希望大家抱定以身殉国的决心,我和谢团副已经下了这个决心。大家可以简单写一封遗书,以便告慰家人!”士兵听到这话后群情激奋,高喊着:“愿与团座、营座以身殉国!”

小日本遭到连续的失败后恼羞成怒,他们聚集了更多的兵力和火力来进攻,那情形是恨不得要将四行仓库生吞下去。但四行仓库的建筑质量实在太好,一般的火力对它根本产生不了太大的破坏。这时,一个日本副官向自己的上司请示说:“司令官阁下,要不动用飞机和大炮?”“巴嘎,你的混蛋,附近就是公共租界!惹了他们,你的负责!”日本指挥官咆哮着说,并且狠狠地给了副官一记响亮的耳光。副官虽然脸上带着大红手印,但他还是带着无辜的眼神行礼说:“嗨,阁下英明!”

激烈的战争打了四天四夜,鬼子死了200多人,而中国守军只伤亡30余人。谢晋元等人对四行仓库的坚守极大鼓舞了中国民众的抗日信心,于是大家称他们为“八百壮士”。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陈真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记载,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时候,上海就有一个叫陈真的人,但是他不像电视剧里的那个陈真一样拜于霍元甲为师,有着一身好武术。但是作家倪匡自己承认,电视剧中的陈真是他笔下所描绘的一个虚构人物。可是陈嘉上却说倪匡当年看了霍元甲的丧书里确实看到了有陈真的名字,但是电影和电视剧对于陈真的描写都是假的。但是也

  •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为什么会选择马占山主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对沈阳北大营发起进攻,驻沈阳东北军第七旅奉行不抵抗命令,撤离沈阳。两省驻军均按不抵抗命令,大部撤离、部分投降被日军收编,很快辽宁、吉林两省相继沦陷。可就在9.18事变22天后,张学良在北平任命黑龙江步兵第三旅旅长兼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代主席,兼黑龙江军事总指挥

  • 为什么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却遭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康熙皇帝曾评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大意是:从宫廷内部看,皇帝昏庸无能,朝纲败坏,宦官专权;从外部因素看,天灾人祸,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清日益强大……康熙皇帝是从整体上进行评论的。笔者管见,上述评论不错,但与崇祯皇帝本人也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在此聊聊,有助于读者了解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1、初上位想干一番事

  • 什么是府院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

  •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

  • 康有为给徐悲鸿当红娘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悲鸿年轻时客居上海,生活艰难。一天,他见犹太冒险家哈同征集仓颉画像的告示,就画了个有四只放射金辉的眼睛、满脸须毛、身披鲜绿树叶的巨人,拿去应征。时在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任教的康有为、王国维、陈三立等人出面评选。康有为见徐悲鸿这幅画构思奇特,灵气飘逸,而年轻画家也是气宇轩昂,一表人才,当即喜不自

  • 斧头帮和青帮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繁华如梦的大上海滩藏龙卧虎,各方势力盘踞于此,从军政商贾,到地痞流氓,大家都想要在这一方天地里闯出属于自己的成就跟势力,斧头帮跟青帮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两种不同的势力。青帮大家都熟悉,是昔日的黑帮第一大势力,而王亚樵创立的斧头帮与青帮其实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派,那么斧头帮和青帮哪个厉害?昔日叱咤上

  • 红军四渡赤水是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渡赤水讲的是红军长征期间,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背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元气大伤、伤兵满营,弹药奇缺,补给匮乏,亟待补充,而蒋介

  • 四渡赤水的真相:四渡赤水是哪四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

  •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一、主要内容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3)常委中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