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寿县古城防汛特色,古人留下的“神器”助力抗洪,“月坝”是怎么排水的?

寿县古城防汛特色,古人留下的“神器”助力抗洪,“月坝”是怎么排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4/1/1 8:33:29

当地政府正在组织人员对城门防浪墙加固加高,防止城外大水倒灌进城。寿县寿春镇负责人介绍,如果城外水位仍持续上涨,城门就要完全封死。

当地用编织袋装土封堵古城城门。封门是寿县防汛特色

7 月19 日上午,记者站在城墙上看到,古城宾阳门外一片洋,护城河上的桥已被大水淹没,只露出两侧护栏的顶部。古城宾阳门已封闭,三名工作人员在城门洞下值守。此时,天空仍下着雨,几名群众穿着雨衣,忙着把城墙下堆放的泥土装进编织袋中,运送到外城门处加固加高防浪墙。由于城墙下有水渗入城内,一台抽水机在将城门下的水往外排。“我们从昨天中午12 点就开始对宾阳门进行封堵。”寿县寿春镇工会主席吕树胜介绍。记者了解到,封堵城门是寿县防汛的特色,寿县这座保存了900 年的古城墙,已经无数次发挥堤防的作用,护佑着老城区居民安全。自7 月16 日,外河淮河水位超过内河瓦埠湖水位,寿县东淝闸即行关闭。此后,瓦埠湖水位持续上涨,形成关门淹。7 月18 日,外河淮河水位突破了22.3 米,宾阳门外瓦埠湖水位也已经攀升到21 米,开始倒灌古城。县防指当机立断,立即动防汛预案,要求寿春镇政府立即封闭宾阳门,并严密关注雨情水情,确保古城安全。记者在寿县古城北门靖淮门采访看到,这里的城门还未封堵,已有一些城外水倒灌进城内,一些群众涉水进出古城。记者发稿前电话联系寿县寿春镇党委书记牛斌,牛斌告诉记者,他们已于7 月19 日下午开始对北门进行封堵,如果城外的水持续上涨,就会用防浪墙把城门完全封死。同时,镇里还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巡查、值守,确保千年古城无

古人智慧仍发挥作用

记者注意到,由寿县古城靖淮门倒灌进城的水,很快流入内城门边两处窨井里。“这两处是古人留下来的排水系统入口,这是古人的智慧,到现在都发挥着作用,非神奇!”寿县寿春镇党委书记牛斌介绍。记者沿着古城内的环城路行走,发现有两处古“月坝”。据介绍,寿县古城遭遇过无数次的洪水,但古城一直都未被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然无恙。这都归功于古城的排水、防水系统“月坝”。“月坝”现存二处,名曰“崇墉障流”“金鞏固”,排水功能神奇,平时城内雨水经涵洞排出城外,城外洪水来临,涵洞则自动关闭,水位即使高达城墙垛口,涵洞也不会倒灌。最为神奇的是城内雨水达到一定水位时,即使城外洪水高于城内水面,城内的雨水依然可以排到城外,而不会出现内涝。

沿用至今的“月坝”排水系统

记者还了解到,寿县古城有四座城门,各门内都有一座瓮城,门洞内皆为砖石券顶结构。城墙用土夯筑,外侧砌砖,下为石基。记者看到古城宾阳门与瓮城内门不在一条线上,这种巧妙的设计,除了出于古代军事防御上的考虑,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洪。如果洪水冲破外门进入瓮城,会因为这种设计转变流,从而减小对内门的冲击力。

标签: 宾阳古城

更多文章

  • 战国李悝(kui)是什么人?战国时期改革的先行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君,相国

    李悝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李悝(kui一声)(公元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更多的内容以及变法细节及过程,且看下面分解。以公正之心荐才李

  • 魏惠王是怎么带领魏国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国,诸侯

    魏惠王是怎么带领魏国走向灭亡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分到了晋国人口最为富饶的一片土地。战国前期,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才治理国家。文侯令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并启用吴起,创建了令列国闻风丧胆的魏武卒。魏国一时国富民

  • 公叔痤是什么人?公叔痤真的是毁掉魏国基业的罪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孙,国家

    说到战国时代,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秦国。的确,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实现一统,被称为千古一帝。在他的背后正是强大的国家在支撑他,才能让他成就伟大的功业。但是在战国初期,秦国的实力却不能和战国末期的秦国同日而语,这时候的秦国在中

  • “范蠡救子”讲述了什么故事?人是环境的产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儿子,金子

    说到范蠡救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历史如果仅仅只是过去的总结和映射的话,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耗费了十四年的光阴,才写成的中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统万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赫连,都城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统万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统万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城墙轮廓、众多建筑保存完好的都城。在建成后的5个多世纪里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谁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疆域,无棣

    可能大家对于东周的这段历史,更加习惯用春秋和战国来替代。毕竟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的统治力已经大不如前,各种的诸侯国都相继崛起,创造了一片处于自己的辉煌期。不过最出名的还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其中齐桓公我们肯定是最熟悉的,毕竟是五霸之首。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谁呢?他们是什么关系呢?那在东周五霸到底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谁 教你顺口溜快速记忆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顺口溜,口诀

    最近很多人在说了这个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老是记不住,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轻松的记住这几个国家的名字呢?其实也简单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顺口溜和记忆口诀,这些个口诀顺口溜非常的简单,去轻轻松松就能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给记住了,有需要的速度看看吧,祝福大家能记忆成功!春秋五霸记忆顺口溜

  • 名词解谜:春秋五霸到了战国为什么不叫战国七霸,分别指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侯,霸主

    说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实前后也没隔太远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在战国时期但是五霸却变成了战国七雄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五霸是怎么变成七雄的,为什么不叫七霸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说来这就是一个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区别“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不仅听起

  •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霸业及形成原因,为什么功绩不逊于桓、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霸业,思想

    楚庄王,熊氏,名旅,为春秋楚穆王之子,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平定国内叛乱,击灭来犯庸国,重视经济发展,提升国力。后为了完成霸业,与晋国多次交战,于公元前597年,在邲之战打败晋军,使楚国声誉一时大盛,不久之后灭掉萧国攻击宋国,并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中原小国纷纷归附,遂楚庄王霸业成。其在位期间,文治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最后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管仲,齐国

    齐桓公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齐桓公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