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陵之战中庞涓中计来追,孙膑又是怎样安排的?

马陵之战中庞涓中计来追,孙膑又是怎样安排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91 更新时间:2024/3/14 10:13:26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魏国又逐渐恢复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举行会盟。之后,魏国以韩国没有前来赴会为借口,兴兵讨伐韩国,在梁、赫击败韩军。韩昭侯向齐国求救。齐相邹忌认为不应救韩。田忌则提出,如果不救韩国,则韩国很快归附魏国,使得魏国实力更强。这样对齐国不利,所以他主张尽快援救韩国。而孙膑则认为,韩国现在还有力量与魏国抗衡,而且魏军士气正旺,不如先答应韩国,让其奋力抵抗牵制魏军,等到魏军实力被削弱时再出击救援。齐威王听从了孙膑的建议,等到韩军接连五次战斗中都失利,魏军也被拖累得疲惫不堪时,才于第二年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大举发兵援救韩国。

齐军仍然采用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谋,率军从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经由定陶直逼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军队抵达与魏都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诱使魏军返回救援,以解韩国之围。魏惠王嫉恨齐国干涉魏国之事,果然撤回了攻打韩国的兵力。他动用全国的力量想打败齐国的军队。魏惠王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率领10万大军,向东迎击齐军。庞涓想一洗桂陵之战的耻辱,又依仗自己的强大兵力,想与齐军速战速决。

孙膑看到魏军来势汹汹,而且与敌军兵力相差悬殊,决定智取,不与敌军正面直接接触。所以他建议田忌用欲擒故纵的计谋,引诱庞涓中计。田忌采纳了他的计策,于是下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军。马陵在鄄邑北面60华里的地方,那里密林沟壑,道路曲折,非常适合设置伏兵。孙膑又建议士兵在第一天挖供给10万人吃饭的灶坑,第二天减少到可供5万人吃饭的,第三天再减少到可供3万人的。庞涓勘察后非常高兴,认为齐军胆小,已经有一半以上士兵逃走了,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在后面加紧追赶。傍晚时分,他带兵追赶到马陵一带。齐军的伏兵万箭齐发已使得魏军进退维谷,阵脚大乱,伤亡无数。庞涓知道自己在劫难逃,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好太子申率领的后续大军赶到。秦军俘虏了太子申,取得全面胜利。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马陵之战”,这一战中所用的计策被称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实力逐渐转向衰落,孙膑也因为这一战而扬名天下。

魏国为什么要在逢泽举行会盟?

公元前391年,魏国在大梁、榆关一带打败楚军,攻占了大梁,实力大增。魏惠王时期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于公元前364年将国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今开封市)。魏国在迁都大梁之后,励精图治,积极生产,国家逐渐富强起来。魏惠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卫鞅来到大梁劝说魏王,让他号令宋、卫、鲁等小国,向北联络燕国,争取秦国作为盟国,先行王服,再图谋齐、楚之地。魏惠王采纳了他的意见,扩建宫室,设置天子的服饰和车马自称为王。当年,魏惠王打着朝见周天子的名义,邀请秦、韩、宋、卫、邹、鲁等国家在逢泽(今开封市东南)举行会盟。会盟后,又在魏惠王的带领下一同去朝见周天子。此次会盟是战国时七国国君称王的开端。由于会盟是魏惠王使用强迫手段举行的,因此遭到韩国强烈抵制,而没有去参加。

在马陵之战中庞涓中计来追,孙膑又是怎样安排的?

孙膑估计出以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前应该能到达马陵。马陵的道路十分狭窄,道路两旁又多险阻,很适合埋伏兵马。于是他让人砍倒一棵大树削掉树皮,在露出的白木上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在道路的两边又埋伏好擅长射箭的齐军士兵上万人,并约定好“天黑看到点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在傍晚十分来到那棵被削掉树皮的大树下面,他看到树上有字又看不太清楚,就命人点燃火把照明。字刚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损失惨重。

孙膑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是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人,孙武的后代。孙膑曾经和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后来庞涓担任魏国将军,他将孙膑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后来孙膑逃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赏识。马陵之战中,他乘坐战车身,用计谋逼迫庞涓自杀,大败魏军。他曾着书《孙膑兵法》,但已经失传。

标签: 孙膑齐国

更多文章

  • 孙膑的师弟庞涓并非死于围魏救赵之计,庞涓死亡真相:亡于“增兵减灶”之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孙膑

    围魏救赵后第十三年(前341),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这时候,魏国的国王仍然是魏惠王,大将还是庞涓,而齐国的齐威王已经死了,由他的儿子齐宣王为国君。这是发生在宣王二年的事情。齐宣王召集大臣商议,问:“早去救援好还是晚去救援好?”相国邹忌不同意救援。田忌说:“如果不救,韩国就要失败并

  • 孙膑报仇雪恨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孙膑的军事智慧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国,孙膑

    马陵之战本是庞涓自桂陵之战后一雪前耻的战役,马陵之战也是孙膑报仇雪恨的一场重要战役,还将他的同窗好友庞涓杀掉,解了自己心头之恨。也通过这场战争,孙膑将自己的军事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孙膑的同窗好友,庞涓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轻敌的缘故,被自己的师哥孙膑杀害,不得不说这是屌丝逆袭的最终结果,这也是

  • 令“围魏救赵”中庞涓自刎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然后孙膑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齐国

    导读:令”围魏救赵“中庞涓自刎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然后孙膑结局怎么样?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孙膑的先祖是陈国公子陈完,陈完的曾孙陈无宇有子陈书,因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改名孙书,封于乐安作为食邑,是妫姓孙氏的始祖。孙书之子孙凭生孙武,孙武因躲避齐国国内发生的陈、鲍、高、国四族之乱而出奔

  • 庞涓真实死因并非死于围魏救赵,庞涓死在了哪场战役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孙膑

    庞涓是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并最终死于战场上。庞涓第一次是败在桂陵之战,也就是孙膑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计策,逼迫庞涓从赵国的邯郸撤兵,在回来的路上,于桂陵和孙膑率领的

  • 令天下诸侯所胆寒的庞涓是如何败给孙膑的?庞涓最后死于哪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孙膑

    庞涓是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并最终死于战场上。庞涓第一次是败在桂陵之战,也就是孙膑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计策,逼迫庞涓从赵国的邯郸撤兵,在回来的路上,于桂陵和孙膑率领的

  • 孙膑和庞涓什么关系?孙膑与庞涓故事详细介绍,庞涓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膑,齐国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是非常众多的,其中孙膑在他们当中作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非常的出众。孙膑出生的时候,自己家里的家庭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很早便把他送去接受名师的教育,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同窗庞涓,两个人都有要做一番事业的决心,于是两个人谈话非常投机,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是真真正正的好朋友。不久之后,庞涓离

  • 马陵之战改变中国历史战役的转折性战役,此后六国开始防秦入侵路线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国,孙膑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国势受到重创,但毕竟实力雄厚,蓄精养锐十几年之后,元气又大致恢复。同时期的韩国是韩召王在位,韩召王在名相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的辅左下国力鼎盛,因此使得南方的魏国备感威胁。周显王28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魏、赵联军,直攻韩都(今河南新郑县)。韩国告急,

  • 马陵之战后庞涓身亡,孙膑和田忌去了哪里?孙膑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膑,齐国

    孙膑是谁?孙膑是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出生年份大约在公元前378年。他18岁时离家拜鬼谷子为师,21岁下山到魏国,23岁到齐国,34岁“马陵之战”后分开齐国。大约死于公元前302年,终年约72岁,功成身退。隐居后病死或无疾而终。能够说孙膑终身中最为辉煌的阶段是在齐国渡过的十余年时间。他和田忌一同为齐

  • 马陵之战: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之后孙膑的后半生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膑,齐国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

  • 马陵之战后田忌失势,孙膑为何无战可打?孙膑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膑,兵法

    导读:马陵之战后田忌失势,孙膑为何无战可打?孙膑去了哪里?孙膑的成就离不开田忌的信任和引荐,马陵之战后的孙膑为何再无战役可打?田忌失势,孙膑已无用武之地,可以说孙膑的成名是和田忌无法分割的,当田忌不被重用后,孙膑自然失去了“依赖”,当然无仗可打亦在情理之中。你或许会说,田忌只是一个指挥军队的将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