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轻易统一中国:魏蜀吴均无后

西晋轻易统一中国:魏蜀吴均无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28 更新时间:2024/3/8 16:23:53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末代皇帝愍帝司马邺率领饥肠辘辘的孑遗臣民向兵临长安城下的匈奴汉国大将刘曜肉袒出降,不久即如前任怀帝司马炽一样遭受“青衣侑酒”之辱后被杀。至此,西晋灭亡。距离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辉煌时刻,不过短短37个年头,统一喜剧就迅速演变成了覆灭悲剧。亡速之快,堪比秦、隋。但秦、隋承乱世之后分汉、唐盛世,而西晋王朝的覆灭,却使刚结束汉末近百年分裂局面始得统一的中华大地又重新陷入了比此前更为惨烈动荡的乱世深渊,中国历史也随之堕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漫长黑暗时期。数百年间,群雄逐鹿,汉室凋零,公子王孙,贱若泥沙,流民百姓,泪尽胡尘。后世史家,众说纷纭。究竟西晋王朝的喜剧是怎样演变成悲剧的,其悲剧后果为何如此惨痛?让我们一起掀开那页沉重的历史,从前人的斑斑血泪中去寻觅历史的真相吧。

竖子成名

东汉是依靠豪强地主而建立起来的政权,逐渐形成所谓的“衣冠望族”(世代做官)或有名望的姓族,散布在各州郡。在反对宦官的斗争中,他们互通声气,互相支持。宦官失败以后,士族内部的矛盾便加剧了。士族内部按族望的高低,门阀的上下,也就是按势力大小来分配做官。魏文帝更行施九品官人法,就是对这一既成事实的法律肯定。因此取得了士族对曹魏政权的拥护。司马氏要想夺取曹氏政权,当然也必须争取士族的支持。出身河内名门望族的司马懿起初曾因有“狼顾相”而遭多疑的曹操猜忌,直到曹丕篡汉称帝后才逐渐受到重用。明帝曹睿时,因“北平公孙、西拒诸葛”而渐掌兵权、累积战功,终成魏国重臣,也成了士族门阀阶层当然的利益代言人。他用优厚的待遇收买士族,逐渐形成司马氏集团。虽然明帝临终托孤,但因功高震主屡遭猜忌而被架空。于是老家伙装傻充楞、隐忍待时,终于等到机会,于249年发动政变,掌控了魏国大权。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曹魏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气得魏帝曹髦嚷出了那句著名口号:“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时,那个瑰丽磅礴、激情澎湃的三国时代已接近尾声,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们老的老、死的死,正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时代。司马昭父子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完全有足够的理由顾盼自雄。魏国是寡妇孤儿、人尽可欺,自不必说;蜀国国君恰是那位连诸葛亮都“扶不起来的阿斗”,更惨的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吴国更不幸,国君孙皓是一个典型的虐待狂,一高兴或一不高兴就凿人眼睛、剥人面皮,可惜只敢虐待自己人,搞得是人神共愤、众叛亲离。

司马昭没费多大工夫,就于263年,趁蜀国内乱,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大军三路攻蜀,把蜀汉后主刘禅俘至洛阳,优待得乐不思蜀,蜀汉遂亡。两年后,司马炎效仿曹丕故技,重演“禅让”闹剧,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于公元280年,发起统一战争,20万大军水陆并进,王浑、杜预率陆军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江北,把前来迎战的吴国主力兵团就地歼灭;王统率着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出长江三峡,排江而下,“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接下去传檄而定江南,割据江东近八十余年的孙吴政权灰飞烟灭。

至此,三家归晋。司马炎作为西晋王朝的开国君主,又创建了一统天下的勋功伟业。

可司马炎这纨绔子弟既乏雄才伟略,亦无宏图大志,完全靠着继承祖父辈的遗产,基本没什么悬念,就站在了历史的高起点上。只需作为当然的主角演一出早在传说中的舜禹时代已经写好、不久前又经过曹丕示范过的“禅让”闹剧,就成了一个新王朝的开创者。历来艰难的统一战争如今竟然一战定天下,简直太顺了。而且出身高贵的司马炎仪表非凡、聪明神武、长发委地、垂手过膝,按当时的标准绝对是可以令追星少女尖叫喷血的美男子,简直就是上天的宠儿。总之,司马炎有十足的理由踌躇满志、自我放纵,却无半分开国君主应有的危机意识与深谋远虑,这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开国之君,也为西晋王朝的覆灭种下了前因。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奠定西晋王朝基础的“三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两晋南北朝

    一、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年),208年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

  • 晋朝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两晋南北朝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

  • 中国历史上最拜金的王朝:自上而下的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两晋南北朝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和他建立的政权对历史和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这就是司马氏及其建立的晋王朝。司马氏先后建立了西晋 和东晋两个政权。西晋建立于265年,280年灭东吴,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百余年的分裂局面。但十年之后(291年),爆发“八王之 乱”,接着永嘉之乱、

  • 中国史上最有名的4次皇室流血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两晋南北朝

    封建皇权的延续和更替充斥着勾心斗角,血腥风雨。一朝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往往拥有无尚的荣耀和至上的权力,因此皇帝这一职位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包括皇族兄弟、外戚集团、异姓将相甚至是草芥平民。一个封建王朝是以血缘关系得以继承与发展的,当朝皇帝的接班人选一般都由他预先确定,如皇太子、皇太弟等。在中国历史

  • 东晋第一名门琅琊王氏的起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两晋南北朝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名门世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92位宰相600多人名垂青史,东晋第一名门琅琊王氏的起源之谜。秦始皇建立帝制以后,中国的王朝兴替基本都走不出“国祚难超300年”的魔咒,然一些未曾登顶权力巅峰的家族,反倒能够维系数百乃至上千年的风光,其中琅琊王氏公认是排在第一位的。据统计,从两晋到

  • 白袍将军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北伐无一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两晋南北朝

    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陈庆之以七千之众北伐,攻三十二城,所在皆克,历四十七战,所战皆捷,孤军千里杀进洛阳城。陈庆之就是那时一颗最耀眼的将星。南北朝时期是华夏大地又一次的分裂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

  • 兰陵王高长恭---骁勇善战 为何因一句话命丧黄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两晋南北朝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王朝宗室将领,他短暂的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屡建战功。如此一个人物被昏庸后主高纬敌视,最后竟然被逼身死。一代战神,如此下场,可悲可叹。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

  •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是如何从最弱国变成最强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两晋南北朝

    西魏是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对立。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着政权,在他努力下,任用苏绰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进一步强盛。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且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 大将军王敦为何会成为东晋名士的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大将军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他出自世家王氏,娶了司马家的公主为妻。那个时候他和堂弟一起帮助琅琊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司马家族刚刚经过了内乱,这位新皇在江南需要依靠士族维持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当时的经济中心在荆州和扬州。王敦那时刚被封作镇东大将军,统领六州军事,其中包括了荆州和扬州。

  • 汉人几欲被数屠殆尽 只因晋武帝执意立庸废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两晋南北朝

    公元316年,晋愍帝司马邺投降前赵,立国仅37年的西晋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中国北方地区自此陷入长达200多年的五胡乱华时期。这段黑暗的时光是汉民族从未遭遇过的一场浩劫,其情形如冉闵在他着名的杀胡令中所描述的,“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一般认为,西晋的灭亡与胡人政权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