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四大汗国: 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 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68 更新时间:2023/12/18 17:40:10

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和元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分别是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元朝西北宗藩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1236年~1240年,术赤第二子拔都征服了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钦察、不里阿耳等部族,并征服了斡罗思,迫使斡罗思各公国称藩纳贡。1243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对于东欧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包含罗斯公国(罗斯公国是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在其他汗国包括元帝国对于自己的领地的统治都出现问题的时候,金帐汗国长期统治都相对稳定。隶属于金帐汗国的原本罗斯各公国,出现了一位“王”,即伊凡四世,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一个新的强大的国家--俄罗斯。而与之相反,金帐汗国中央权力却日渐下降,开始分裂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大帐汗国等小汗国,作为大帐汗国附庸国的俄罗斯从大帐汗国中独立出来,并灭亡了大帐汗国。

2、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初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察合台系后王笃哇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联合,屡与元朝皇帝军队争战,终世祖一朝未断。至公元1303年始与海都子罕八儿归服。

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

1314年,原本让位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今新疆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也先不花为东部汗,怯伯为西部汗。也先不花、怯伯死后,亚洲中部的蒙古贵族各部各自为政,互相攻杀。1348年,统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权臣布拉吉找到一个18岁的贵族秃黑鲁帖木儿,宣布他是也先不花的儿子,并在阿克苏拥立为汗。历史上把秃黑鲁帖木儿统治的地区称为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术儿是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大汗,他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

1363年,秃黑鲁帖木儿死,东察合台汗国发生内乱,布拉吉之弟卡玛鲁丁夺取了政权,并残杀秃黑鲁帖木儿的子女及眷属18人。1389年,幸存的秃黑鲁帖木儿的幼子黑的儿火者即汗位,建都于别失八里; 1418年,黑的儿火者之孙歪思汗,又把国都迁到亦力把里(今伊宁市),所以东察合台汗国也称“别失八里国”和“亦力把里国”。东察合台汗国从1348年建立,历经8代、15位汗主政,到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所灭,计立国166年。而西察合台汗国在秃黑鲁帖木儿死后不久,便被自己的将军铁木尔夺取了国家政权。

3、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窝阔台继帝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窝阔台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灭里领额尔齐斯河之地,窝阔台孙脱脱领叶密立,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1264年忽必烈称帝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败走死,汗国势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怯伯所败,部分归附钦察汗国,部分被并入元朝。

4、伊儿汗国

伊儿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或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居民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于帖必力思。境内农业发达,商业和手工业也很繁荣。与元朝关系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旭烈兀死后,子阿八哈继袭汗位(1265—1282),政权进一步巩固,1270年曾率军击退了察合台汗八刺对呼罗珊的进攻。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元朝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1、关汉卿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这十八个剧本是:《温太真玉镜台》、《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 《浴马图》:元代国宝级画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元朝

    元赵孟頫浴马图,此卷画溪水一湾,清澈透明,梧桐垂柳,绿荫成趣,骏马数匹,马官九人。画中马的姿态各异,神态生动,或立于水中,或饮水吃草,有的昂首嘶鸣,或卧立顾盼。马倌们牵马临溪,或冲浴马身,或于岸边小憩。人物、鞍马分别施以不同色彩,丰富浓郁而又清丽,做到了色不掩笔。用笔精细,色调浓润,风格清新秀丽。是

  • 《西厢记》其实是王实甫的自传? 王实甫就是现实版张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元朝

    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的《西厢记》以情感人著称,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也十分令人向往,《西厢记》之所以这么感人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人物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显得很真实,因为作者王实甫和男主角张生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1、王实甫就是现实版张生 张生与王实甫同样是文人出身,张生在《西厢记》中以一个文弱书生的形象出现,

  •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元朝

    元代是杂剧繁盛的时期,在此期间,出了不少经典的作品,其中以四大悲剧最为出名。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艺术,戏剧,指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关汉卿的《窦娥冤》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

  • 元曲四大爱情故事:《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元朝

    元代以戏曲见长,不仅有大名鼎鼎的元曲四大家,还有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1、 拜月亭 也称《王瑞兰闺怨拜月亭》《蒋世隆拜月亭》元·关汉卿作。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战乱逃亡之中,王

  • 秦桧夫妇是怎么死的? 秦桧夫妇跪像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秦桧是南宋的宰相,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许多博物馆和地方都见到秦桧的跪像,还有在秦桧身边陪她老婆,秦桧的老婆是谁?为何会陪他一起罚跪呢?...秦桧简介秦桧(hui),南宋江宁人(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秦桧是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

  •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1、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

  • 历史上岳飞有几个儿子?长子岳云是亲生还是养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元朝

    长子岳云岳云(1119~1142),字应祥,号会卿,刘氏生。他12岁即从张宪军,随父亲征战四方,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时年23岁。冤狱平反后,赠安远军承宣使。云生二子:岳甫、岳申一女:岳大娘次子岳雷岳雷,字发祥,号夏卿,又号声甫,刘氏生。1126年(靖康元年)三月,生于

  • 乌台诗案简介, 乌台诗案所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元朝

    乌台诗案简介: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

  • 崖山海战历史背景, 崖山海战发生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元朝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中国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崖山海战战争背景:攻破临安元朝军队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