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初刘邦所封八位异姓王

汉初刘邦所封八位异姓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66 更新时间:2024/1/18 10:43:00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即皇帝位于汜水,国号“汉”,中国历史上最为瞩目的一个大帝国诞生了。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也有很多人不记得,在建立汉汉帝国过程中汉高祖刘邦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齐王韩信(后徙为楚王)、梁王彭越、燕王卢绾。

然而,当刘邦坐稳了皇帝位后,面对着这些曾经为秦之暴政而立下功勋的诸侯王们,刘邦的做法很明确,他举起了手中的大棒,在汉初的这八位异性诸侯王中,除了赵王张耳因病而亡,长沙王吴芮传国五世外,余下的六位都不得善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汉初那些异性诸侯王们的最终结局。

1、韩王信

汉2年(前205年)11月,刘邦立韩王信为韩王,大致辖治原韩国故地,都阳翟(今河南禹县)。韩王信本名韩信,后被封为韩王。为了与同名同姓的兴汉三杰之一楚王韩信相区别,一般习惯称他为“韩王信”。

韩王信是战国末年韩国国王韩襄王的庶孙,他身材高大,英武伶俐,从小就胸怀大志。陈胜首义、群雄并起后,原山东六国中的楚、燕、齐、赵、魏纷纷宣告 复国,唯有韩国仍付阙如,迟迟没有复辟。于是项梁立韩国贵族韩成为韩王,以资号召。韩成引为凭靠的两个主要助手,文的是司徒张良,武的就是太尉韩王信。张良、韩王信一起跟随沛公刘邦由武关进入关中,目睹了轰轰烈烈的秦王朝灰飞烟灭。在刘邦与项羽发生尖锐矛盾的时候,他们都是刘邦坚定的支持者。

韩王信积极参与鼓动汉王乘机“还定三秦”,然后东向以争天下的行动,并屡立战功。项羽杀害韩成、改立郑昌为韩王后,刘邦派韩王信率领一支部队,前去争夺韩 地。郑昌不敌韩王信,被迫投降。刘邦就做了个顺风人情,立韩王信做了韩王。其实,这时称他为“韩王信”,才算是名正言顺。韩王信对汉王感恩戴德知恩图报, 主动率领韩军配合汉军作战,以部将的身份自居。刘邦对此非常满意,两人合作无间,关系非常亲密。

天下大定后,刘邦把他从“天下劲兵之处”的韩国,徙封到太原,为他守边。太原是个是非之处,有凶恶的冒顿为邻,韩王信自然不得安生。他也知道刘邦不会容下他,最终亡命匈奴。后被汉军围于参合,战而死。

2、赵王张耳

汉4年(前203年)11月,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大致辖治原赵国故地,都襄国(今河北邢 台)。第二年秋天,张耳病死,谥号景王。他的儿子张敖袭封为赵王,娶刘邦大女儿鲁元公主为后。汉七年,刘邦经过赵国,张敖对刘邦百般尊敬,刘邦却待其十分傲慢。赵国臣子认为主公受到了侮辱,贯高、赵午等人决定在柏县安排刺客刺杀刘邦。这件事情赵王张敖没有参与也并不知情。事情败露后,张敖被认为叛乱押送到长安。贯高带着一众宾客扮作家奴到长安,受尽磨难为张敖洗刷冤情。刘邦很欣赏这些曾今密谋刺杀他的宾客们的高义,任用他们为高官,反而清白的张敖被贬为宣平侯,另遣宠姬戚夫人所生爱子代王如意为新科赵王,又一家异姓封国收归刘氏。

3、淮南王英布

汉元年(前206年)2月,项羽曾在戏下封英布为九江王,名列18诸侯王之一。汉3年12月,英布在随何的游说下叛楚归汉。汉4年(前203年)7月,刘邦改封他为淮南王,辖治淮南,都六(今安徽六安)。

平心而论,淮南王英布最初还是过了好几年威福自恣逍遥快活的神仙般的日子。但这一切,止于汉11年(前196年)。韩信、彭越相继被诛杀,英布感到恐慌。《汉书•英布传》载其“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英布手下有个臣子叫贲赫因为一些琐碎的事得罪了他,逃到京城,上告英布谋反。朝廷派人来调查,英布恐慌举兵反。刘邦率兵亲征,英布兵败被杀。汉12年(前 195年)10月,刘邦立3岁的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

4、楚王韩信

汉 4年(前203年)2月,刘邦曾立韩信为齐王。汉5年(前202年)正月,改封楚王,辖治淮北,都下邳(今江苏邳州)。

韩信是一个天才式的军事将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对于这样的人物,精明的刘邦不可能不防备,韩信要挟刘邦封王的时候更使刘邦有危机感。所以垓下决战刚一结束,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找了个无关痛痒的原因将他改封到楚。刘邦不放心把韩信留在有鱼盐之便,地势之险的齐国。徙封十个月后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可能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和陈平定计伪游云梦,擒获韩信。削去他的王爵,贬为淮阴侯,控制起来。韩信失去了王位,平日也十分郁闷,到了陈豨叛乱时,他准备在京城内响应,结果最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吕后诱杀,三族遭夷。

汉6年(前201年)正月,刘邦将楚国一分为二:立胞弟刘交为楚王,立堂兄刘贾为荆王。荆王刘贾被率军反叛的淮南王英布击杀后,汉12年(前195年)10月,刘邦改荆国为吴国,立侄子刘濞为吴王。

5、梁王彭越

汉5年(前202年)正月,刘邦立彭越为梁王,大致辖治原魏国故地,都定陶(今 山东定陶)。彭越是昌邑(今山东巨野)人,渔民出身,当过强盗。秦二世3年(前207年)冬巨鹿之战如 火如荼时,他才拉起一支千余人的小部队,就地转战。楚汉战争前夕,彭越所部发展到万余人马,漫无依归。汉元年(前206年)6月,他接受齐王田荣授予的将 军印玺,协助田氏平定三齐。次年冬南下助齐攻楚,但被项羽击败。4月,归顺汉王刘邦,被任为魏相国,获封建成侯。此后,部属发展到3万的彭越长期在梁地流 动作战,对楚军的后勤补给和后方基地造成了巨大破坏,多次迫使项羽分兵回击梁地,大大减缓了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正面战场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汉4年(前 203年)秋,彭越再次攻占梁地20余座城池,并切断了楚军粮道,有力配合了其他方面汉军的作战。汉5年(前202年)11月,彭越率部与刘邦、韩信、英 布、刘贾及周殷等在垓下会合,围歼楚军主力,迫使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受封梁王后,彭越过了几年春风得 意的好日子。然而好景不长。

汉十一年秋,陈豨造反,刘邦亲征,经过邯郸征兵,彭越称病未至军前,结果刘邦大怒。彭越越发惶恐,更不敢见刘邦,但是他也没有听从部下劝他起兵的建议。一个流亡在汉的梁国罪臣举报彭越谋反。彭越被捕,刘邦把他贬为庶人,流放蜀地。在流放的途中,彭越碰到了吕后,陈述他的冤情,想回到故乡去,吕后答应了,两人一起回到洛阳,吕后向刘邦进言“彭越壮士也,今徙之蜀,以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吕后指示人再告彭越谋反,彭越被处死宗族被夷。 汉11年(前196年)3月,刘邦立儿子刘恢为梁王。

6、7、燕王臧荼、卢绾

燕王臧荼在楚汉相争之时,一直在观望,知道最后才倒向刘邦。臧荼在史书上记载很少,高帝六年秋,臧荼造反,刘邦亲征之,九月剿灭。后来刘邦把他自小的好朋友卢绾封为燕王。陈豨在代国造反,牵扯到了很多人,卢绾就曾经和他联系过,这事后来让刘邦知道了,他下令卢绾进京受审,卢绾拒绝。刘邦派樊哙、周勃率军攻打卢绾。卢绾并没有造反的心思,他还想着入京向刘邦亲自请罪。刘邦死后,卢绾亡命匈奴。

8、长沙王吴芮

长沙国是异性八王国中唯一存留下来的王国。也是诸国中面积最小,实力最弱的,并且地理位置偏远,与南越交界。初代长沙王吴芮死后,他的后代传国五世,文帝年间无嗣,取消建制。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兵马俑的统帅为什么仅仅是个都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秦始皇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它诸侯国的军队。这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士兵和军官各就各位、整装待发

  • 历史上匈奴人的起源及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建立国家,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时期,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匈奴早在公元前78世纪就已经生息繁衍在中国北方的广大

  • 吕后为刘邦建立大汉起到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山东省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她死于公元前180年,时年62

  • 汉文帝---汉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守成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我们知道在西汉王朝除了汉高祖刘邦是开国皇帝,继刘邦以后,比较出名的皇帝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以及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后改名刘询),而笔者认为除了西汉开国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公认厉害的创业之君之外,当首推(汉)孝文帝刘恒。那我们究竟如何评价一个皇帝呢?我归纳为以下六个标准:第一,心系天下,爱民

  • 下跪这种礼仪开始于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汉历史

    大家看宫廷剧的时候可以看到,在剧中见到皇上通常是要下跪,这是一种表示忠诚的方式吗?纵观封建历史,想必这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无形体现。那么这种礼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

  • 汉武帝抗击匈奴的十五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汉历史

    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史篇,自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始发,至征和三年发起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四十余年之间,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的十五次远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罕见的,其中尤以元狩四年汉匈漠北大战最为惨烈,此战后迫使大单于向西方远遁,匈奴内部发生分裂,由此开

  • 西楚霸王项羽的五大忠臣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哀鸣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败。项羽把更多的责任归咎于“天灭我楚,非战之罪。”项羽之勇是毋庸置疑,在《资治通鉴》里也有记载,如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时,汉军坚

  • 盘点古代各朝的阅兵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军事史贯穿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阅兵作为传统军事仪式,以田猎为最初方式发展演变至今。据史籍推测,传说时代的战神蚩尤就是华夏先民的狩猎首领,后代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时,都要祭祀蚩尤,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宋代。1、孟津观兵伐纣王夏商时出现以田猎教战阵和巡行各诸侯国的巡狩等军

  • 中国人为何两千年来一直自称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而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 这个缘故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

  • 刘邦杀了哪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汉历史

    刘邦登基称帝时封了七个异姓王,但到头来都被刘邦接二连三的给杀掉了。对于这些与他同生共死同闯天下的“好兄弟”,一代帝王为何会下如此杀手?刘邦杀了哪些功臣?刘邦为什么要杀这些功臣?刘邦杀功臣有什么内幕?1、刘邦杀了哪些功臣?高帝五年,汉初刘邦称帝,有封王封侯者百余人,这些汉初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