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思巴大师与金轮法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八思巴大师与金轮法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3/11 16:02:21

蒙古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笼罩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蒙古族建立元朝时期,我国引进了许多外来的宗教文化,为中国的宗教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提起藏传佛教,几乎人们脑海之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形象便是八思巴大师。那么八思巴大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八思巴大师一生的经历又是如何,八思巴大师何以成为藏传佛教的代表人物?围绕着上述问题,一起去了解八思巴大师。

1、从八思巴大师的基本信息切入去了解他。

八思巴大师的本名叫做罗古罗思监藏,八思巴是尊称,八思巴大师生于1235年,死于1280年,享年四十五岁。八思巴的出生一直被藏族人民认为是一个神迹,毕竟八思巴出生之时,其父索南坚赞已达五十二岁的高龄,八思巴出生之后便表现出他不同寻常之处,用天赋异禀这四个字来形容八思巴可以说一点也不未过,三岁时便能够诵经、八岁便能向人讲经、十岁时便跟随着他的伯父萨迦班智达大师到凉州去与蒙古族进行谈判。

2、从八思巴大师的一生重要经历去认识他。

八思巴大师一生的经历是光辉的,在萨迦班智达大师离世之后,八思巴便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萨迦寺主持和萨迦派教主。在蒙哥为大汗之时,忽必烈便与八思巴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直至忽必烈继承可汗之位后,八思巴更是被授予了蒙古国师、乃至蒙古帝师的称号。

3、从八思巴大师的卓越成就去评价他。

其一、八思巴将藏传佛教的文化传至了蒙古族内,提升了藏教文化的高度,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佛教领袖;

其二、八思巴应忽必烈请求,新创了“蒙古新字”。

八思巴 金轮法王

八思巴是元世祖忽必烈所册立的国师和帝师,也是藏传佛教的代表人物,八思巴的一生经历十分辉煌,死后被蒙古、藏族人民所缅怀。金轮法王则是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一个反派人物,为了侵占宋朝的土地而助纣为虐。那么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有什么联系,八思巴金轮法王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接下来分别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的人物介绍,去核实两人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首先,从人物基本信息角度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的关系。

八思巴出生于藏族,自十岁起便跟随师父来到蒙古,与蒙古皇族进行谈判,而后几乎在蒙古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在四十六岁之时回到了藏族,最后圆寂地是在藏族。

金轮法王在《神雕侠侣》中的人物介绍很简单,并没有讲述金轮法王的成长经历,只知道他也是蒙古密教。

其次,从人物经历角度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的关系。

八思巴长大之后,因为天资聪颖、学识渊博而被元世祖忽必烈所器重,八思巴在其伯父去世之后继承了萨迦派,成为萨迦派教主,宗教地位日益提高,忽必烈也更加倚重八思巴,分别对八思巴进行了两次封赏,八思巴成为了蒙古的国师,甚至是帝师。

金轮法王在《神雕侠侣》中身份设定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国师,协助忽必烈攻占南宋。

最后,从人物结果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的关系。

八思巴最终四十六岁回到藏族而圆寂,而金轮法王则是为了救郭襄而死。

综上所述,八思巴与金轮法王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金轮法王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而八思巴是一个实际存在过的人物。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丁谓的人物生平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元朝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

  • 北宋初年名相李昉的逸闻趣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元朝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

  • 成吉思汗铁木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成吉思汗的功绩之一在于统一了蒙古部落。1171年,铁木真只有九岁,他的父亲被札邻毒死,父亲去世后,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乘机联合其它蒙古部落,大家一致将铁木真母子赶走,这件事情成为了成吉思汗人生重要转折点,他家从首领沦为了部落抛弃的对象,这种遭遇让铁木真快速的成长起来。1180年,18岁的铁木真向蔑儿乞

  • 北宋张邦昌:北宋灭亡后被逼无奈做傀儡皇帝后竟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张邦昌又名张子能,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做过少宰,一生经历了多个重要工作岗位。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在金人进攻汴梁时被封为割地使,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遭人举报被赐死。世人将他归位叛贼、奸人一类,实际上他为国家操心劳累。金人进攻汴梁时,宋钦宗贸然求和。后北宋灭亡,张邦昌被

  • 北宋灭亡后 后宫众多美女的悲惨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元朝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约三千余人押送北方。这其中,妇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着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郑氏、宋钦宗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以及后来因为假冒之案而出名的柔福帝姬。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宋徽宗皇后郑氏。郑皇后为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

  • 北宋天下第一名将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元朝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带面具的战将,此人就是兰陵王,史上除了这位戴面具的花美男外,其实还有一位作战也喜欢戴面具的将军,而且比兰陵王要厉害的多,他就是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出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狄青出身贫寒,小时候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16岁时,因其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张择端此生平并未在史籍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唯一对其身世有注解的就是金人张著为《清明上河图》作题跋,提及张择端为北宋翰林,并对其身份做了简要的介绍。可以这么说张择端花费其毕生心血,成就了《清明上河图》,而《清明上河图》也成为了其身份的标识,跨越了千百年的历史,另当代人得以一见其惊世容颜,赞叹其作者绝美的

  •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恩爱 赵明诚为什么还会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元朝

    赵明诚字德甫,山东诸城人。是赵挺之的第三个儿子,赵挺之在宋徽宗年间做过宰相,后因蔡京诬陷而死。赵明诚在宋神宗元丰四年也就是一零八一年出生,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还是文物鉴赏家。二十一岁时,还在读书的赵明诚就娶了宋词名家李清照为妻,夫妻感情深厚,志趣相投。那么这样一对恩爱的夫妻,又怎么会有赵明诚纳妾一说呢

  • 陆秀夫:宁投海自尽也誓死不降,跳出南宋人的气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元朝

    崖山海战,以右宰相陆秀夫背负皇帝跳海赴死为终。他的死,是为国尽忠,表现了与国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表现了决不向入侵者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对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土地拳拳的挚爱之情和由此激发出来的献身精神,他是用生命延续着一个民族的气节和道统

  • 吕文焕:苦守襄阳城多年 为何最后还是投降忽必烈?吕文焕的变节成为压垮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元朝

    吕文焕是南宋后期将领,在宋蒙襄樊之战后期任宋朝守将,在历史上吕文焕是一个悲催的人物,他抵抗了元军6年时间,到了最后却投降元军了,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汉奸。他曾赤胆忠心地率领孤军苦守襄樊多年,最终因兵尽粮绝投降蒙元。投降之后,他却媚颜屈膝、卖主求荣,自请为元军先锋,带领蒙古人一路攻城略地,灭亡大宋。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