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

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70 更新时间:2024/1/19 1:39:35

明朝宦官纵然有很多有名气的,但是不知怎地,始终威胁不到皇权,明朝皇帝想要办挺这些宦官,也很容易,比如正德.崇祯. 而且他们在皇帝面前都和孙子似的.即便是魏忠贤,在天面前也老老实实地,未敢废立皇帝.

明朝的宦官在明朝中后期为祸之烈在有人蓄意编排下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东汉和唐朝的宦官更加熟知,然而,和东汉、唐朝不同的是,其实明朝的宦官不论怎么嚣张和暴横都不能威胁到皇帝宝座的稳固和皇帝的人身安全。东汉的宦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立皇帝。唐朝宦官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立皇帝,还可以把自己不喜欢的皇帝废掉或软禁,甚至可以把他杀死。而明朝宦官却无论如何也不曾有如此的作为。相反,如果皇帝对那个宦官不满了,把他抓起来,夺他的权,撤他的职,杀他的头却易如反掌。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是明朝宦官没有兵权。

也许人们会非常惊讶:明朝宦官不是有兵权的吗?他们可以监军,坐在中军帐的最中间的宝座上,口衔天宪,穿公侯服,谁敢不听指挥呀? 的确,明朝的宦官可以监军,其差遣叫监督军务;而且军中排座次,镇守太监居中,总督居左,总兵居右;但是,这只能说明宦官是皇帝特派员,有地位,但不等于有军事指挥权。地位和权力并不是一回事。

明朝的确有过宦官指挥军队作战的历史纪录,比如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部队归其指挥。土木之变以后,明朝取消了宦官的作战指挥权。明武宗宠信宦官,为了平定安化王叛乱,任命太监张永总督军务,有指挥作战之权,但张永并没有行使指挥权,真正行使指挥权的人是提督军务的文官杨一清。为了平定刘六刘七,明武宗任命太监谷大用总督军务,但实际行使最高指挥权的人却是提督军务的文官陆完。此后,明朝再也不曾任命宦官指挥作战。

由于此种原因,朝廷给与宦官的军事权力只限于对军事指挥官的监察和对军队动向的监视,而不允许他们指挥作战,更不允许他们负责军队的平时管理。手里没有军队,怎能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呢?由于此种原因,他们的军权无法和东汉的十常侍相比,更到不了唐朝的观军容使和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的程度。天顺年间广西宦官朱详奏请带兵不成,又奏请广西原总兵调离后以副总兵继任,明英宗又没有批准,其目的是防止宦官在军队里培植个人势力。可见明朝在军权行使上对宦官的防范之严。

明朝军权其实掌握在文官手里。中央直属部队从明景帝开始就归文官担任的兵部尚书指挥,地方各支部队最高指挥权属于总督、巡抚和兵备道。守卫宫廷的部队总是由皇亲国戚掌管,又经常轮换。皇帝和文官集团对宦官领军很不放心,尤其是文官集团,对宦官防范极深,一直想废除宦官镇守地方的权力,独霸兵权。如王振死后,明英宗被迫“逊位”不久,陕西临洮府同知田阳请只令监军内臣随将讨贼,不许擅专兵权,景帝说:“朝廷委任内臣,各处镇守备御监军行事,皆是祖宗旧制,不可更改。”(《明英宗实录》卷187台湾中央研究院1963版3805页)。景泰元年十月,山东右布政使裴伦又请罢镇守中官,景帝当即予以反驳:“往岁各处贼寇生发,人民流散,因令内官镇守,得知事情缓急。今(裴)伦擅欲取回,主意安在?”(《弇山堂别集》卷91,中官考二。)

明朝皇帝虽然对宦官进行了限制和防范,但为了政治平衡,以祖制不可更改为名,叫宦官们继续理政。文官集团独霸兵权的目的暂时没有实现。但文官集团始终不甘心兵权被人牵制,在明武宗离奇“病死”之后,在内阁首辅杨廷和、张璁等人的主持之下,各地镇守中官陆续撤回,镇守总兵的地位也日渐下降,巡抚成了各地驻军实际上的首脑。无论是北方的御“寇”,还是东南御“倭”,抑或内地平“贼”,巡抚皆负指挥之责,总兵以下,悉听指麾。文官集团终于实现了独霸兵权的目标,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宦官别说威胁皇权,就是自保都力不从心了。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两个人的结局明显不一样,胡雪岩不得善终,乔致庸得了善终。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当然胡雪岩的名气更大一些,影响也更深远一些。胡雪岩是徽商代表,主要产业是钱庄(

  • 清朝男人发型的由来 ,清朝男人为什么要留辫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男人留辫子,且前面脑门的头发都刮去,这种发型我们在清朝题材的电视剧中看得太多了罢。好多朋友不明就里,我在这就给大家说一说其中之始末。话说东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当时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这种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止。明万

  • 为什么清朝的公主称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皇帝的女儿分为两等,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一般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当然也有例外,比方说乾隆的十公主的封号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因为乾隆是老来得女,非常宠爱,后来下嫁和绅之子丰绅殷德。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姑母称大长公主。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

  • 清代的请安和跪安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1、请安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在

  • 什么是青词?严嵩为何被称为青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清历史

    “青词”这种文体产生于唐朝。在明朝嘉靖帝时,由于嘉靖帝爱好青词,使善写青词者能够得到重用。《明史·宰辅年表》统计显示,嘉靖十七年后,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人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的(著名的有夏言,严嵩的儿子严世番,徐阶等人)。 相关文献: 元王恽《玉堂嘉话》卷四:“青词主意,不过谢罪、禳灾,保佑平

  • 清朝有哪四大水师舰队?它们又是怎样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历史

    清朝末年,世界军事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度,海洋争夺日益激烈。虽然清朝闭关锁国,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来入侵者。清政府也无法再沉默下去,清朝先后成立了四大近代海军舰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政治斗争等问题,曾经称雄亚洲的水师舰队却最终消失。1、北洋水师: 又称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舰队,于

  • 清朝的奴才为什么要说嗻?这是满清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清历史

    正确说法是嗻,喳是一种误读 作为应答词,应当读作“嗻”。这个词满文转写为 je (j音 dʒ),由于j 音类似于英语中judge的j音,所以可能以前不懂满语之人发不准这个音,从而误以为其音是“喳”。 满语中亦有发音为“喳”的词,写作ja,但意思是“便宜的、容易的”,跟嗻”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也绝不

  • 得九边者得天下!明朝的“九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学界乃至民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源于万历、天启皇帝惰政、不视朝;有人认为源于明末时的气候小冰期及农民起义;还有人认为明朝亡于东林党的空谈误国,种种看法十分多元。清朝统治者也多次强调,明朝不是清朝灭亡的,而是李自成灭亡的。雍正帝在审讯曾静时,针对曾静书内提到因“明亡之恨”而反清一

  • 大辽传奇皇后--萧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萧燕燕 民间广为流传的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她的原型,就是契丹历史上举足轻重、风光无限的承天皇太后萧燕燕。公元953年,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妻子应天太后述律平,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旅程,寂然去世了。但紧接着,她的娘家又传来一个女婴响亮的啼哭声。这位女婴就是日后契丹政坛上叱咤风

  • 神秘消失的古国—大理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大理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1094年国中权臣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