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古八大姓有哪些 上古八大姓为何都是女字旁?

上古八大姓有哪些 上古八大姓为何都是女字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57 更新时间:2024/1/15 12:23:28

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编写的《中华姓氏大辞典》一书中,收录了11969个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其中汉族姓氏4820个。后来,他与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邱家儒共同编纂的《中国姓氏大辞典》一书中,姓氏数量增加到了23813个。

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在四五千年前,华夏民族使用的姓氏远没有这么多,只有少量姓氏。但正是这些古老姓氏不断演变、发展,才形成了今天使用的这些姓氏。上古时期的姓氏有多少,至今学界尚无定论。但众多研究都表明,汉族的姓氏绝大多数源于“上古八大姓”。

一、上古八大姓

上古八大姓都有哪些?曾历时34年编纂《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一书的徐铁生说,“上古八大姓有两种:姬、姜、姚、妫、姒、嬴、妘、姞或姬、姜、姚、妫、姒、嬴、妘、妊。”

1、 姬姓:

《说文》等古籍记载,黄帝生于姬水,故姓姬,其嫡系子孙继承姬姓,非嫡系子孙则改为他姓。西周分封的71个诸侯国里,姬姓国有53个,这些国名后来大都演化成姓氏。据统计,《百家姓》收录的508个大姓中,有411个源于姬姓;中国人口数量排名前300位的姓氏中,直接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不过,姬姓越来越少见,如今人口有约54万。

2、姜姓:

《说文》记载:“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姓。炎、黄二帝在历史上地位尊崇,姜姓后裔也名人辈出,如姜尚、姜维等。《百家姓》一书中收录的508个大姓中,源于姜姓的有50多个,如齐、申、丁、许、高等,姜姓沿用至今,人口有600多万。

3、 妊姓:

《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最小的儿子叫禹阳,他得姓为“妊”。后来,他的后裔寒浞,曾统治整个华夏民族长达40年。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诸侯国,都是妊姓后裔的封国,其国名逐渐演化成现在使用的姓。另外,妊姓也逐渐演变成如今的任姓。

4、姒姓:

《通志·氏族略》记载:“女志于水中得月精,神珠如薏苡,爱而吞含之,遂生夏禹。”因为大禹是其母吞吃神珠薏苡所生,所以他得姓为姒。大禹在历史上功绩显赫,尤以治水的功劳最大。他的儿子建立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夏,所以子孙也很蕃盛。据统计,源于姒姓的有夏、娄、邓、曾、鲍、谭、嵇、关、窦、欧阳等30多个姓。不过,姒姓如今很罕见,人口不足2000人。

5、妘姓:

《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都是古时的妘姓国。妘姓是“祝融八姓”之一,《史记》记载,祝融是颛顼帝之孙。他是上古时期的赤帝,被后世尊为“火神”。在神话传说中,他与共工的那场“大决战”,给当时的生灵带来极大的灾难。据统计,如今的董、曹、彭、云等姓,均源于妘姓,而妘姓逐渐去掉女字旁,演化成云姓,沿用至今。

6、姞姓:

据记载,黄帝为自己的25个儿子立了12个姓,其中一个儿子得姓为姞。在先秦时期,姞姓衍生出了燕、雍、光、鲁、卤、孔、蔡、阚等姓。据统计,如今的燕、严、杨、孔、鲁、郅等姓,均源于姞姓。而姞姓与妘姓类似,逐渐演变成吉姓,沿用至今。

7、嬴姓:

《帝王世纪》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少昊位列“五帝”之中,也是华夏民族的奠基者之一,功绩卓著。

西周灭亡后,姬宜臼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原有的镐京(今西安长安区西北)被犬戎占据。姬宜臼将镐京附近的土地赐给嬴氏,建立秦国,以抵御犬戎。后来,秦国不仅将犬戎打跑,还完成了大一统。因此,嬴姓子孙也很蕃盛。据统计,《百家姓》中的508个大姓,源于嬴姓的有30多个,如李、黄、梁、徐、赵、马、秦等。然而,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洗刷,嬴姓已十分罕见。

8、姚姓、妫姓:

《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据考证,姚墟位于今天的濮阳范县附近,姚和妫是舜帝先后立的两个姓。《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帝是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他的子孙也很蕃盛。据统计,源于姚姓的姓氏有70多个,如陈、王、胡、孙、袁等,姚姓也作为大姓一直沿用至今,人口约550万;源于妫姓的有田、夏、满等,但妫姓如今已极为罕见。

二、上古八大姓为何都是女字旁

《三坟》记载:“男女媾精,以女生为姓。”《说文》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生,生亦声。”

由此看来,姓在产生之初,便是由女性来确定的。当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尊女性为部落首领,作为氏族徽号的姓带有女性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形成于母系氏族的姓,除了很少一部分留存至今外,大多或演变成别的姓氏,或直接消失不见,逐渐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标签: 上古历史

更多文章

  • 上古时期的墓葬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上古历史

    原始社会墓葬 在距今约1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开始出现,由于发现的资料有限,这一时期的墓葬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如今发现的几座墓葬均在山洞之内,墓坑的形状也不太清楚,或许当时还没有挖墓坑的习俗,在人骨周围还有少数随葬品。法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的墓葬,人骨旁边有有意放置的石块和动物骨骼,中国发现的山顶

  • 上古神话传说之女娲造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上古历史

    女娲造人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女娲造人的故事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

  • 上古神话传说之盘古开天辟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古历史

    盘古开天的主角是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盘古开天辟地还有一层意思:盘是盘问、盘诘的意思,古是以前就存在的事物,可以理解为早以存在的“道”。整句话意思就是:不断追溯早已存在的“道”,可以开辟天地。 盘古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当他有了知觉的那

  • 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凶兽和四大神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古历史

    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凶兽,分别为:饕餮、混沌、梼杌和穷奇。古中国传说的四大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四大凶兽1、混沌 《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 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

  • 上古神话传说之神农尝百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古历史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氏即为炎帝,在他的统治下,人们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药医,并且能上市场、听音乐、唱丰年的日子。今天,海内外亿万人民皆以炎黄子孙自谓。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

  • 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造了哪些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上古历史

    汉字的诞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近代考古发现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1、仓颉

  • 上古时期的钱和币一开始并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上古历史

    早期货币——贝 在古代,这些海贝是被当作钱来用的,因此才从简单的“贝”变成了绝不简单的“宝”。 事实上,先秦的文字、语言大多未能流传下来,从保存的碎片显示,那时的字词构成简单,复合词极少,“宝贝”之说应是后世附会,就商代而言,宝是宝,贝是贝,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不过,商代用贝壳作钱确实不假,不但史

  • 黄帝陵的四大价值连城的宝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上古历史

    黄帝 虽然黄帝陵墓的所在如今已不可考,但中国多地还是有几处纪念性的建筑,其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的黄帝的陵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处。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陵”,陵墓中有四大价值连城的宝物为黄帝保驾护航。1、黄帝手植柏 走进轩辕庙山门内西侧,你会看到一棵高大巍峨、其冠如盖的古柏——这可不是普通

  • 嫘祖始蚕 养蚕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古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这点已成定论,但是,关于养蚕的起源,却存在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争论。 流行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种论点是“嫘祖始蚕”。螺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公元前2550年)的元妃。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557—581年)尊螺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

  • 炎帝的故事,炎黄为何并称为华夏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上古历史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1](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典型人物,据说他是继女娲之后的另外一个成为天下首领的人。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