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武帝司马炎:史上宽厚仁慈的开国帝王 却因做错一件事祸国殃民三百年

晋武帝司马炎:史上宽厚仁慈的开国帝王 却因做错一件事祸国殃民三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4/2/5 20:12:11

晋武帝司马炎雄才大略,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晋朝。励精图治,力求百姓安居乐业,促进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历代大一统王朝开国帝王里,气度恢弘有王者风,气量宽仁到空前绝后,非晋武帝司马炎莫属。司马炎是一个好人,在他生前是一个好皇帝;只可惜身后事没处理好,极大影响了自己历史评价。司马炎是学者皇帝,以礼制经义治国,秉性宽容,施政有方,分八公架空三公九卿,以三省六尚书三十五曹代为施政,奠定三省六部制雏形,颁布第一部儒家法典《泰始律》。开创户调式,设立“常平仓”,罢州郡兵令百姓大安,平定东吴三年,便增加户口一百三十万户。

司马炎对士族高门宽容但不盲从,如“举寒素”优拔寒士,傅玄、张华皆由寒门而致显位。又选用马隆、王濬等寒门人才,西平鲜卑叛乱,南灭东吴一统,结束三国争乱,书同文,车同轨,大力休养生息。早年提倡节俭,以身作则,后期颇有崇尚奢靡、君臣斗富之举。天下民众在百年分离战乱后,迎来一个“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的太康盛世,度过了富足安宁的二三十年。

1、司马炎的宽仁之政

司马炎统一后,对魏蜀吴三国亡国之君锦衣玉食厚待,不妨看看灭东吴后,归命侯孙皓同学的快乐表现。论阶下囚之胆量,纵观全史亦不是针对谁,而竟得天年,足见司马炎之过人度量。司马炎与开国功臣各个儿女亲家,高官厚禄;大臣可以当面批评他是“桓灵之君”、可以指着御座说“此位可惜了”而不受惩罚;可以大骂“高贵乡公何在”、可以砸了他御赐的珊瑚树而无所顾忌; 连后宫宫斗也处理和谐,羊车游幸,竹叶插庐,盐汁洒地,远胜血雨腥风。

司马炎推行政治宽容,兴灭继绝,约法省刑,解除了曹魏宗室和汉朝宗亲的禁锢令,优选他们出任实职,如曹植之子曹友历任多郡太守。后来曹友参与储争,有司欲治其罪,司马炎亦宽免之。如顶着士族压力,平反邓艾冤案,赦免其后人;如嵇康和许允被其父司马昭杀害,司马炎用此二人之子当自己的近身侍卫;如诸葛诞起兵被杀,其子诸葛靓逃亡东吴。灭吴后,司马炎为亲近这个儿时故友,一路追到厕中。

其叔祖司马孚公开以“大魏纯臣”自居,反对魏晋鼎革,司马炎待之尊亲之礼,尊宠优容,甚至并封其七子为王。“如晋太宰安平献王故事”成为后世典范。对曾经与他争储的齐王司马攸,司马炎早年并不介怀,一直委以重任。岂知人心不足,司马攸自以为司马师嗣子,江山本为其有,长年结连大臣造势,一心想兄终弟及。

而司马炎当然更希望传位自己儿子,也是人之常情。因此让司马攸和其他亲王一样离京就藩,为此增益封地,加封济南郡,又特封其一子为北海王,之前所加的种种荣宠待遇如故。对历朝历代争皇位不成的皇子亲王来说,已经是可想象中的最好结局了。司马攸非要想不开郁郁而终,如之奈何?

2、司马炎开的皇族典兵制

司马炎分封皇族典兵,常常被批判为因此导致皇族内战,缺乏远见,殊不知他分封诸王并非西周或楚汉的实封制。诸王并没有真正裂土封疆,本身食邑不过5000-2万户不等,类同异姓臣子封列侯。而是在虚封制基础上,和曹魏的军区制结合,以宗王典兵为军区都督。换言之,诸王只是代替类似曹魏时曹真、曹休、诸葛诞等人的角色,是国家大员,并非管辖地区为其私有的一方诸侯。

而这一制度,其后整整三百年,皆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各朝继承,充分说明其适应时代需求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虽经无数次皇族内战、朝代更迭依旧不改。士族天下、门阀当道为时代发展大势,皇族典兵亦是中枢加强统治的必然。舍司马炎开创的这条路之外,五胡南北朝一直到杨坚李渊,三百年无数枭雄人杰,并没有人能走出一条新路,只能在司马炎设计的军政体制下,依据自家境况去打各种补丁,谁也并无其他良策可选。

一直到李世民在位,鉴于玄武门之变,才算是取消了诸王典兵权,改为封各州刺史,而其所管辖州郡也绝不是其私人领地,依旧是让诸王同时兼有地方政府官员的身份,来管理国家州郡。而那亦是建立在科举制逐渐完善、士族门阀势力大幅削弱的前提下。

司马炎“卖官鬻爵””是对史料的误读

大臣刘毅讥讽司马炎“不如桓灵”的轶事,常被认为是对“司马炎卖官鬻爵”的批判。其实这是对史料的误读。东汉桓灵时代,以察举制选拔官吏,高门世家和士人风评便实际决定了一个官员的升迁进退,所谓“皇帝卖官”,无非是高门士族把持人事下,皇帝卡住高级官职任命权这个口子,逼他们任职时多交一笔钱上供罢了。

汉灵帝被批评的地方,正是传统史家认为这笔钱他都用来给自己修西园享乐了。可是参考西园军的建立,则他这笔钱很大部分其实是用来建立一支直于属皇帝、不受被高门士人影响的大将军何进管辖的新禁军,也即是加强皇权的一部分举措。

且不说秦始皇开了鬻爵的先河,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这祖孙三代皆制度化卖官鬻爵。汉武大帝马踏匈奴,收取河西,威服西域,东并朝鲜、南诛百越,灭西南诸夷的武功,恰恰是建立比其父祖更变本加厉卖官鬻爵、搜刮聚敛民间财富的基础上。而到了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后,世家门阀对官职任免的操控权更比东汉察举制更进一步。刘毅的一贯政见,是坚决反对、并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的,称“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明,则风俗污浊”。

他此言正是讽刺九品中正制下,官职任命皆被世家门阀把持,则“卖官钱入私门”是入了门阀们的私门,而不是和汉灵帝时一样入了皇帝的府库,所以司马炎在这点还不如刘宏——亏大了。司马炎是以大笑,正因皆说中了他的心坎。只是门阀世族时代,皇权被抑制,必须学会和世家共存之道本是必然。幻想开历史倒车是不可能的。司马炎对门阀既倚重,亦斗争,一边在缝隙中努力“举寒素”优拔寒士,提拔傅玄、张华这样的寒门人才为重臣,已是合格的政治家所为。

3、司马炎处理继承问题的缘由

司马炎传位痴儿司马衷,亦多被人抨击,岂不知两晋南北朝三百年多少年少英果帝王,同样被废被杀,还要被史书丑化,背负各种匪夷所思污名。司马攸在史书上被同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来的贾后乱政与八王之乱,于是让后人产生如果是这个”素有贤名”的亲王继位,或许乱世就不会产生的设想。可是司马攸这种心胸不甚宽阔,夺储不成而一病归天的性格,当真就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合格君主么?

对太平治世而言,父子相继才是天理伦常,兄终弟及本就是取乱之道。如赵匡胤传位其弟,二子早死,更连累赵光义在野史中平白背上篡逆,弑兄杀侄污名。否则为何赵光义要传子,而不是传侄、传弟?司马炎明选司马衷,实为选中贾南风,以她来制衡杨氏外戚和士族高门,来为自己看中的孙儿司马遹做过渡。

从司马炎的角度,这个丑儿媳精明能干,自身无子,没有兄弟,唯一依靠只能是司马衷司马遹父子,才能维持住统治合法性。而贾后虽灭三杨,在执政前十年亦不负所望,任用名相张华总摄朝政,有效维持了帝国平衡。岂料后期贾后私欲膨胀,竟废杀司马遹,立刻给野心家找到光明正大的起兵理由,敲响了自家丧钟。

司马炎的错失,便在他的身后事安排,皆是以对方是聪明人为前提,却偏不曾想竟有人非要去做害人害己、自取灭亡之事。三杨如是,贾氏亦如是。换言之,这是一出聪明人苦心孤诣设置的精巧安排,偏被蠢人败坏的杯具。

4、被后世低估的两晋王朝

司马炎开创的西晋王朝延续五十年,都城被攻破时尚有大半疆土,只是被胡人成功打出了斩首战术。之后东晋亦延续百年,五复洛阳,武功之盛冠绝历代南朝,多则尽占黄河以南九州之地,少也据有东吴故地三州不失。在那个黑暗年代里,照样是北方众多胡虏政权一有不妙,便争相逢迎的天下正朔之所在,一次次北伐中原、兵陈黄河、所向披靡令胡人破胆。

历代史家对司马炎的批评和低估,皆因为他的对比对象从来都是嬴政、刘邦、杨坚、李渊、赵匡胤、朱元璋们。作为大一统的开国帝王,他的能力和施政确实比不了上述诸人的伟略雄才。然而倘若不用如此的高标准苛责,在历史长河中,已算得中上水准的好皇帝了。毕竟历史长河雄猜英主数不胜数,可仁厚到司马炎这个地步的开国之君,又有几人呢?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东晋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佛教净土宗的创始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两晋南北朝

    东晋慧远大师俗姓贾氏,是中国东晋时候的高僧。东晋慧远大师出生于书香世家。住在庐山的时候,慧远大师就和刘遗民他们一起开始研修佛法。在慧远大师修行有所收获后,极力倡导“弥陀净土法门”,所以后世人称东晋慧远大师是净土宗的创始人。慧远大师家门世代书香世家,所以慧远大师从小资质聪颖,比较勤思好学。在十三岁的时

  • 郦道元:从文采斐然的地理学家到执法严峻的酷吏 郦道元的双面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两晋南北朝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所著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巨著。其实,郦道元还是北魏著名的政治家,曾任御史中尉,执掌全国刑狱,同时还有监察、纠劾百官之权,参与了北魏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动,还被官方史籍《魏书》列为酷吏!郦道元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根据 《水经注》 卷十二《巨马河》中的

  • 梁武帝萧衍:文治武功冠绝千古,硬是将一手好牌打成烂牌,建国者沦为亡国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两晋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他在位的四十八年里,是整个南朝数百年历史里,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文化最繁盛的时期。但统治末期,引狼入室,养寇贻患,造成给江南社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的“侯景之乱”,不但让他自己身死国灭,更令南朝国力大损南梁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在夺取帝位的一路上似乎是交了好运,他由南齐

  • 刘裕堪称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 气吞万里如虎 却敌不过滚滚而来的历史浪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两晋南北朝

    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的上片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 刘裕用波澜壮阔的一生 完美诠释什么叫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两晋南北朝

    刘裕是南朝刘宋初代皇帝,刘裕奋起寒微,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宋朝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 南北朝历史 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齐(479-502年)国

  • 南北朝政治 从世族政治到确立三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 。世族拥有大量不需付税的依附人从事生产与作战,影响朝廷的税收。虽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拥护,不过也扶持寒门以平衡政治势力,并且在南朝梁时萌芽出科举制度 。南朝世族因为长期安逸而逐渐衰退,在侯景之乱後彻底崩溃。北朝胡族缺乏政治的经

  • 南北朝军事 军事制度的不断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晋南北朝

    在南北朝时期,朝代常因为军权流入权臣手中而更替。南朝的军事制度大至延续东晋募兵制。北朝在军事制度方面,在北魏初期采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统一华北后逐渐成为世兵制。北朝后期出现府兵制,成为隋唐兵制的基础。南朝兵种以步兵和水军为主,骑兵较少。兵源原本来自世兵制。但是因为战争的消耗、士兵的逃亡和被私家分割

  • 南北朝疆域 南朝领土与北朝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朝领土南朝疆域方面,南朝宋继承东晋疆域,基本上为二十二州上下。河南地于太初四年(422年)之后逐渐被北魏并吞,改以淮水为界。南朝齐基本上同南朝宋为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继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南朝梁时州郡设置和疆域变化很大,因北伐获得淮北之地,一度达河南地。又开拓闽、越、平俚洞,破牂柯。到5

  • 南北朝文化 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两晋南北朝

    经由魏晋时儒学独尊的地位被破除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