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文化 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南北朝文化 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4/2/5 20:10:43

经由魏晋时儒学独尊的地位被破除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1、文学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其中南朝风格偏向华丽纤巧,而北朝风格偏向豪放粗犷。南朝文学代表是骈文,讲究格律、词藻、用典,内容多脱离实际生活,抒发一些富贵闲愁,以庾信、应扬的文章为代表。而北朝代表人物是北地三才,即邢邵魏收温子升。叙事长诗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为代表。民歌方面,由与南北文化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乐府诗集》即有“豔曲兴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的说法。在文学研究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编选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这两部巨著都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道教影响了中国艺术及科学。例如《游仙诗》等文学,描述神仙飘逸之妙或藉由神仙之说抒发情怀。道教名士陶弘景、陆修静均擅长神仙文学 。

2、史学

南北朝继承了汉代以来设官修史之制。宋设著作官(宋齐梁陈时官名及分职屡有更改),负责撰修国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齐始有国史与前朝史之分。北魏亦设著作官及起居令史,使修史官与起居官逐渐分职。北齐始设史馆(或称史阁),为专门修史机构,影响中国日后的官方修史制度。西魏、北周亦设著作官制度。南北诸朝又有大臣监修史书 。此外,南朝梁时始行编修武帝、梁元帝的“实录”,是为唐代开始一朝接一朝修实录的滥觞 。纪传体断代史书在南北朝史学仍占一席位。官修的有如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魏收《魏书》 ,私修的有如范晔《后汉书》 。反映社会各种状况的史书,亦在南北朝盛行。如范晔《后汉书》、沈约《宋书》当中新增“独行”、“逸民”(或“隐逸”)、“列女”等类传记各种人物面貌;宗教史籍有慧皎《高僧传》 ;记述寺院建筑的有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地理类著作方面,以郦道元《水经注》为南北朝集大成之作。少数民族历史亦因五胡各族建割据政权而深受重视,成就较高的有崔鸿《十六国春秋》 。谱学(或叫谱牒学、家谱学)在南北朝门阀政治影响下而大盛一时。各豪族郡望为求巩固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乃撰修家牒,以彰显自身血统、门第及婚宦。继家谱出现后,又有了家谱学的研究,当时便出现“统谱”、“百家谱”等书籍 。南北朝的注史之学,具代表性的有如裴松之《三国志注》。裴注着重资料搜集、补充史事,不再局限于对音训及解释史文,对中国的注史方法产生有相当影响。裴松之对史料相互考异,日后史家有所继承,如司马光撰《资治通鉴考异》。裴注里又有对前代史家的评论,这推动了中国史学批评的发展 。

3、宗教

六国晚期出现改革道教的寇谦之,他受东晋灵宝派的影响,制作《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等经八十余卷,在精义经理方面无所创新,却明确声称要清理道教,除去五斗米道的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严格斋戒礼拜,使道教组织更为严密,道规教仪更为完备。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于北魏开始流行。人们对菩萨的信仰十分流行。随著佛教的传播,发展佛像、壁画、石窟寺院等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敦煌千佛洞、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中国造像艺术宝库之中的瑰宝。此后佛教又加入密宗、禅宗等新教派,逐渐中土化。

4、艺术

南北朝时艺术兴盛,南方以绘画为主,北方以雕刻塑像为主 。画论、画史在此时期已建立,如谢赫的《画品》,提出绘画品鉴的六法,而其中的“气韵生动” 说更被历代画评家奉为最高水准。在佛像石窟雕像上,北朝石窟造像,著名的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石窟艺术最雄伟的是云冈20辜的座像。佛像容貌丰满,两肩宽厚,衣褶线条紧贴身躯而雕,庄严中寓有慈祥,表现出佛的胸怀气度。彩塑最好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造像,含蓄微笑的神态,给人以恬静的美感。洛阳永宁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残像最为精致,面目传神。随著山水诗的出现,长期以来的以表现人物为主的绘画传统开始转变,山水景色也成为绘画的内容。南朝还有不少以人物画著称的画家,也有人在团扇上画出“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的山水。南齐谢赫撰著了研究绘画理论的《古画品录》,而他所总结的“六法”,已不仅限于人物画,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南朝陵墓雕刻方面,历代帝王、贵族陵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兽等。石兽又称避邪,由狮子造型演变而来,有驱邪、求福或升天之含意。其中已齐武帝陵前的天禄(双角石兽)、齐景帝陵前的麒麟最具代表。风格承袭汉代石兽雕刻,善于利用整块石材,以洗练的手法表现雄伟的气势。魏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青年期,其中南北朝的碑刻是楷书的宝库。北朝碑刻即所谓的魏碑书法,魄力雄浑,气象浑穆,体态多变,著名的有《龙门二十品》、《张猛龙帖》、《郑文公碑》、《石门铭》等,以及众多的墓志铭文。南朝有名的碑如《爨龙颜碑》、《瘗鹤铭》等 。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南北朝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飞速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两晋南北朝

    1、土地政策随着中原人口的大批南下,不仅使南朝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朝政府对北来的流民起初采取侨立州郡的政策,后来,东晋和南朝政府为了扩大剥削对象,改行土断政策。所谓土断,就是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土著居民一起在当地著籍,并且同样负担国家

  • 南北朝货币 南朝钱币与北朝钱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两晋南北朝

    1、南北朝货币: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大动荡时代,也是中国货币史上大衰退、大混乱时代,宋、齐、梁、陈各自都曾铸钱,造成货币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导致货币减重极盛,私铸劣钱盈市。这个时期还超凡脱俗地出现了不以重量命名的国号钱和年号钱2、南朝钱币东晋东晋偏安江南,至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公元420年)灭亡。

  • 南北朝服饰 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或许受北方

  • 南北朝字体 南北朝时期书法流行什么字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字体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

  • 南北朝科技 为了生存或战争促进科学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晋南北朝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边疆民族内迁、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大交流及混成。由于儒学一统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兴起,使得学术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国为了生存或战争,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确保某些地区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提升 。地理郦道元从小志于地理学研究。由于当时地理著作不够完备

  • 南坡之变:直接导致了元朝由盛转衰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即将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两晋南北朝

    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英宗亲政后决定改革朝政、整顿后宫,但新政却触及到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1323年元英宗被大司农失秃二政变时害死,史称南坡之变。南坡之变是大元帝国国运的转折点,标志着汉化运动的最终失败.公元1262年,忽必烈宠信的汉臣女婿李檀发动叛乱,反叛忽必烈。李

  • 南齐:南朝当中最短命的王朝,短暂小盛世后深陷窝里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朝齐是中国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齐。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覆灭,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仅有二十三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回望风云变幻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走马灯似的更迭,多出现

  • 女书法家卫夫人: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她的簪花小楷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两晋南北朝

    卫夫人幼年师从钟繇学习书法技巧,擅长楷书。受到名师教导的卫夫人加上本身的勤奋好学,自成一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女书法家,同时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启蒙老师,也为王羲之能够有以后的成就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众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历史传奇,卫夫人虽不像花木兰一般替父从军、浴血沙场,但

  • 前秦政权奠基者苻洪生平简介 苻洪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两晋南北朝

    苻洪(285年-350年),字广世,本名蒲洪,略阳临渭(甘肃秦安陇城)人,氐族,部落小帅蒲怀归之子,前秦景明帝苻健之父,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奠基者。苻洪好施舍,多机变有谋略,勇猛威武,善于骑射,先后归附前赵、后赵,后赵内乱时试图谋取中原。后被降将麻秋毒杀,其子苻健称帝后追谥其为惠武皇帝,庙号太祖。1、

  •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解析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两晋南北朝

    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这么多次的北伐战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