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坡之变:直接导致了元朝由盛转衰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即将终结

南坡之变:直接导致了元朝由盛转衰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即将终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96 更新时间:2024/2/5 20:11:02

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英宗亲政后决定改革朝政、整顿后宫,但新政却触及到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1323年元英宗被大司农失秃二政变时害死,史称南坡之变。南坡之变是大元帝国国运的转折点,标志着汉化运动的最终失败.

公元1262年,忽必烈宠信的汉臣女婿李檀发动叛乱,反叛忽必烈。李檀是汉地的豪强地主、世家大族。虽然最后平定了叛乱,但是忽必烈对汉人豪强地主产生了心里苛刻和严重的忌惮行为,并开始疏远汉臣。此时回回人在大元朝廷的政治经济迅速提高,为了打击汉人和“回回法”和“汉法”发生激烈的冲突与斗争,但经过李檀之变后,回回人利用忽必烈猜忌汉人又急于统一中国的心理,不断得到忽必烈的信任与用来牵制汉人势力。

民族成份异常复杂的情况下,为了防范人数最多的汉人和确保蒙古人的统治地位,有了前车之鉴的大元帝国,居然建立了民族等级制度,实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政策。为了打压汉人势力,元世祖忽必烈将全国人分为四等人。第一等人当时是蒙古人,是号为“国族”的统治民族,享有一切政治特权和自由。第二等人为色目人,这些人都是善于经商的民族,为过蒙古国西征做过了贡献过。第三等为汉人,指的是金朝统治中原时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以及最早征服云南和四川人。第四等南人,南宋时期统治的各个民族。南人和汉人最惨,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经济负担最为不公平。例如服兵徭役时,汉人、南人强制服从役,色目人只要三分之二,蒙古人不用。

据说蒙古人杀死汉人或者南人时,只要赔一头驴即可,不用受到法律制裁,色目人只需要赔偿几十两白银即可。但是汉人、南人杀死蒙古人或者色目人时是要被处死罚款流放的。在于军政大权上,最为忌惮汉人参与,三分之一为色目人,其余都是蒙古人。更为扯淡的是南人和牲口一样,没有名字,只能数字做名字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意思是排行老八,他老爹朱五四,什么爷爷高祖的为朱初一,朱八六,这些都是用出生的月日来命名的,据说蒙古人享有汉人女子结婚时的“初夜权”。

特别是忽必烈晚年后,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保守嗜利,还有多年培养的太子真金死后更多其打击更大。据说真金太子是一位典型的汉化者,仁爱宽厚,身边围绕着大批儒士谋臣,由于汉臣和回回臣矛盾尖锐,太子真金气不过,为老师们出气,亲自杀死气焰嚣张跋扈的色目人啊哈马,回回人当然不甘心,诬陷真金在汉臣儒士的引诱下,龙袍已经好了,准备举兵谋反提前登基。

对权力占有欲的忽必烈肯定不能容忍,特别是晚年后大元帝国多次战败,令他看谁都不顺眼。听到真金谋反的消失,派兵来捉拿,没想到的是士可杀不可辱的真金自杀了!虽然真相最后查明了,太子是被诬陷的但是忽必烈认为是汉人儒士所引起的所以色目人杀了一批汉臣又流放了大批。晚年丧子的忽必烈,管不了那么多了,不仅采行汉法、革新旧俗之举多被束之高阁,不再推行。

由于没有开科举取士,广大汉族知识分子仕进无门,做官无望深感悲愤无奈。当时曾流行“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广大儒学知识分子地位居然比妓女的地位还低,逼的儒士学者们去唱曲,作词谋生,所以元代诞生了比拟唐诗宋词的元散曲。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太长久的。

元代传位到元仁宗后,正直壮年的元仁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为了改变元朝皇位更替的稳定性,逐渐废除“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皇位传承制度,采用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他在位期间,减裁冗官、整顿朝政、开科举和重新任用儒士,推行“以儒治国”的政策。后人评价他颇有汉文帝遗风。

18岁的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继承父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第五位皇帝,元英宗深受老爹的影响,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是接受过良好汉化教育,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对汉文化如痴如醉,儒家经典被他玩的炉火纯青,因此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明君肯定是了解的不得了,汉文帝能为老百姓亲自耕地我为什么不能?

大元帝国传到他这一代时,已经隐隐开始走下坡路了,英宗还是太子时就受他儒学老师的影响,多次下民间观察百姓的疾苦,特别是大元连年和西北汗国征战,对汉人征收和剥削已经是惹得民众开始抱怨了。忽必烈晚年至今汉地农民暴动连年不断,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一旦真正做大时,大元不仅完蛋,而且蒙古人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作为一个少年天子,他深知要想有所作为,改变这种国力下滑的局面必须主动汉化,拉拢人数最多,文明程度最高的汉人!只要得到7000万汉人的支持,大元还在那帮老狐狸手里翻天不成?为此必须把大权牢牢掌握在手里,单打独斗肯定斗不过那帮老狐狸的,所以必须要找一位志同道合而能力又极为强大的大臣辅助。毕竟熟读史书的他对商鞅变法十分青睐,只要有一位德才兼备,能力超强的大臣效忠自己和自己一起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干就干,很快在一次朝会上,就物色一位叫拜住的年轻大臣。说起拜住这个人可不简单,拜住,蒙古帝国的世家大族,大蒙古国开国功臣木华黎的后人,忽必烈时代著名宰相安童就是他祖父,由于母亲的大力培养,让知名的大儒来传授他汉文化,对儒家经典很是熟悉,汉家礼仪更是熟悉,可以随时演奏出来。

两为年轻人相识恨晚,谈了好几个晚上,都对大元帝国的社会和种种矛盾都十分担忧,那时英宗才18岁,拜住才23,两个年轻人立志要治理好大元帝国,根据《元史•英宗本纪》记载英宗和拜住一次谈话说:朕以幼冲,嗣承大业,锦衣玉食,何求不得。唯我祖宗栉风沐浴,戡定万方,曾乐有此乐邪?卿元勋之后裔,当朕至怀,毋添尔祖。听到这句话时拜住大喜有种遇到明主的感觉回道:创业艰难,守成不易,陛下睿思及此,亿兆万民之福也。

此时英宗继位之初和汉武帝继位时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一样,虽然在名义是大元帝国的皇帝和蒙古帝国的大汗,但是国家权力掌握在两个人手里,认真一点说他只是一个木偶傀儡,权力在太皇太后答己和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中,答己是自己亲奶奶自己当然不能对着干,所以英宗只能忍着,自己还年轻只要老大娘去世后,在把权力收归手中。在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想到,当年的汉武帝熬死了奶奶,逼迫母亲交出权力的情景。

铁木迭儿经历了大元帝国的五代皇帝,所以什么大风大浪大雨不见过,所以是一位老奸巨猾的权臣。为了麻痹这个老狐狸,英宗忍痛割爱,在铁木迭儿的逼迫下英宗流放和罢黜四川行省的平章政事赵世延。功夫不负有心人,至治二年秋,太皇太后答己和铁木迭儿先后病死。啊啊啊,英宗和拜住大喜,终于熬死了两位拦路虎了,果然儒家经典和汉文史书没有白学,按照原先蒙古人的性格早就跟两位老狐狸鱼死网破了,当然自己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吧。

掌握大元帝国最高权力后,两个年轻人不忘初心,开始整顿大元社会腐败和打压汉人局面的烂摊子。一、重开科举,选拔人才,大规模重用和汉族儒臣,提高读书人的地位,提拔有才有德的汉人儒臣进入国家权力机构。二、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裁剪冗官,精简机构,对于有才能的人无论出身破格录用。三、推行助役法,减少徭役赋税,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四、减少和退回江南的粮食和税收。

英宗的大规模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还拉拢大批汉族精英分子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还提高了大元军队的战斗力。可是英宗和拜住的改革触碰到守旧蒙古贵族和色目人的利益,特别是用大批汉族儒臣和裁剪守旧无能的官员时遭到他们的嫉恨。

至治二年1322年,英宗和元代大儒袁桷称拜住选贤举能,奸党滋惧。有对手下的汉臣说“:有才能的人都隐居在深山,你们不去请他们出山,让他们辅佐我治理天下,难道还要我去任用那些没用的亲戚哈?”这句话不说而已,一说果然被权臣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党羽知道了。

因为铁木迭儿死后英宗大力清除其党羽,又处死了其子八思吉思,对铁木迭儿家族实行抄家。这个举动吓坏了当时以铁失为首的余党,逼急了他们。于是这些党羽开始密谋政变,后来元英宗和拜住从蒙古返回大都的时候,途径南坡并扎营住了下来,在铁失看来,这是杀死元英宗和拜住最好的机会,夜晚铁失和其他余党发动了政变,联合朝中仇恨元英宗的大臣采取了刺杀行动,里应外合杀死了元英宗和拜住。历史称这次事件为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对元朝乃至以后的中国历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元英宗和拜住惩治腐败,但是元英宗的改革触犯了蒙古贵族的利益,他们便视元英宗和拜住为眼中钉,杀害了元英宗和拜住,迫使刚刚启动的至治新政戛然而止,没有推行下去,之后元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元英宗这样有作为的君主,元朝自此由盛转衰。更没有出现像元英宗和拜住这样肝胆相照的君臣。史学家称如果没有这次南坡之变,改革后的元朝或许可以发展成为盛世,成为一个强大而体恤百姓的帝国。南坡之变令人扼腕,令人悲叹。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南齐:南朝当中最短命的王朝,短暂小盛世后深陷窝里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朝齐是中国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齐。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覆灭,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仅有二十三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回望风云变幻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走马灯似的更迭,多出现

  • 女书法家卫夫人: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她的簪花小楷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两晋南北朝

    卫夫人幼年师从钟繇学习书法技巧,擅长楷书。受到名师教导的卫夫人加上本身的勤奋好学,自成一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女书法家,同时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启蒙老师,也为王羲之能够有以后的成就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众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历史传奇,卫夫人虽不像花木兰一般替父从军、浴血沙场,但

  • 前秦政权奠基者苻洪生平简介 苻洪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两晋南北朝

    苻洪(285年-350年),字广世,本名蒲洪,略阳临渭(甘肃秦安陇城)人,氐族,部落小帅蒲怀归之子,前秦景明帝苻健之父,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奠基者。苻洪好施舍,多机变有谋略,勇猛威武,善于骑射,先后归附前赵、后赵,后赵内乱时试图谋取中原。后被降将麻秋毒杀,其子苻健称帝后追谥其为惠武皇帝,庙号太祖。1、

  •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解析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两晋南北朝

    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这么多次的北伐战争大

  •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命其制定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九品中正制是由

  • 祖冲之:南北朝伟大的数学家 把圆周率精确计算到第几位数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晋南北朝

    祖冲之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也就是精确到了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在当时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别的国家直到十五世纪才有人将圆周率精确到这个程度,所以说祖冲之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所以古代的时候人们将圆周率又称为“祖率”。祖冲之计

  • 宋文帝刘义隆:开创元嘉之治 是一个有为之君 却被自己亲生儿子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两晋南北朝

    宋文帝刘义隆是是刘宋第三位皇帝,宋文帝从十七岁开始,整整当了三十年皇帝,是南北朝时期当皇帝最久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宋国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的发展,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刘义隆是南朝宋的开国之君刘裕的三儿子,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刘裕刚刚率领着东晋的北府兵击败

  • 魏晋时期的刘徽在数学方面有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两晋南北朝

    刘徽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数学家,对中国的古典数学理论的创立及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中国乃至时间的数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刘辉的简介吧。刘辉的出生日期,大约是在公元225年前后,他卒于29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得到数学家。他在这方面的著作,对后世数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

  • 慕容恪: 身系前燕兴亡成败 一生功业随身死而灰飞烟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两晋南北朝

    慕容恪是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性格谨慎大度,十五岁开始掌握军队,多次以弱胜强,稳固了慕容氏的辽东霸主的地位。辅佐幼主,总揽朝政,毫无私心,以“德治”为基,构筑国家最大版图。一生出将入相、堪称名将楷模、周公第二。1、高贵而艰苦的出身汉王朝由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导致国力空虚,北方的胡族乘虚而入,从而让历史

  • 魏太武帝拓跋焘: 一生光明磊落 本是难得的明君 从英武到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魏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王朝第三位皇帝,雄才大略,聪明雄断。在位期间一举统一了中国北方,使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得以结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也是大魏武功鼎盛的时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也极为罕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狸,鲜卑族。422年,被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