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

北宋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4/1/22 7:46:48

北宋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东京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京为分司所在;北京是河北重镇;南京在四京中规模最小。

1、东京开封府

地处黄淮之间,控引汴河、惠民河、广济河和金水河,具有便于漕运的优越条件,被宋朝定为首都,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北宋的东京城,在唐汴州城及后周东京开封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共有外城、内城及皇城三重。外城又称“新城”或“罗城”,为周显德三年(956)所筑,城周长四十八里多。宋真宗赵恒、宋神宗赵顼重修,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更展筑城垣南部,周围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呈菱形,南北长而东西略窄。外城辟十二门,又以汴渠、惠民、金水、广济四河贯串全城,另设九个水门。外有城壕名护龙河,阔十余丈。濠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外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荫。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每日修造泥饰。可见其建筑完善和防御的严密。

内城又名“里城”或“旧城”,其始筑年代不详,唐德宗时宣武军节度使李勉重建,周世宗曾加营缮。内城位于外城中央,略偏西北。周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约当今日的开封城。计辟朱雀、望春、宜秋、景龙等十门。皇城即“大内”,又名“宫城”。原为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署,后梁都汴时改为建昌宫,后晋改为大宁宫。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又增广皇城东北隅,皇城东西宽1050米,南北长1090米(合周七里余)。辟乾元、拱宸等六门。皇城内宫阙大都依西京洛阳建制,总计约四十余所,分作不同用途,如常朝则文德殿,圣寿赐宴则紫宸殿,试进士则崇政殿等等,规模极为雄伟壮丽。

东京城内有四条宽阔笔直的大道,称作“御路”, 作十字形相交,分别通向外城的南薰等四正门道旁有人行道、水沟及绿化地。从大道又分出若干纵横交错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 将城区划分成若干方格形称作“坊”的居民区商市则设于内城宣德门至州桥以东的潘楼街土市子及相国寺一带。以后随着城市商业的发达,坊与市的界限被突破,商店多沿街设立,城东南汴河东水门沿岸的市区,竟延伸至七八里以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描绘了这一市区的繁荣景况。

2、西京河南府

北宋以前,洛阳已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像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几代建都洛阳之时,作为全国城市来看,都是城市之首,是洛阳城市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隋、唐两代,长安与洛阳是西、东两都,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上下。可谓站在同一个制高点上,是当时全国两个最重要的城市。从中国都城的发展史上考察,自周秦以降,五代以前,建都在哪里,主要是在长安与洛阳两地之间进行选择,这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形势所决定的。

3、北京大名府

城周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门十七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原为真宗驻跸行宫,辟五门。城内有班瑞、时巡诸殿。北京位于河北平原主要交通线御河东岸,地当南北水陆交通要冲,为河北重镇。

公元1042年,即宋朝仁宗庆历二年的时候,在宋朝的北方有个强国辽——契丹。他集结重兵于幽、蓟一带,即现在的北京以东蓟县、通县、唐山之处,声言南下攻宋。这个消息,使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惊慌异常。宋朝廷召集东京的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有三派不同的意见:一是逃跑派,他们主张避开契丹的锋芒,把京城从汴梁往西迁到洛阳;一是主和派,他们主张派员去契丹求和,无非是割点地、赠点金,讨个和平局面;另一派是吕夷简,他主张迎敌北上,建大名为北京,敌如南犯,就御驾北京亲自指挥抗战,打他个头破血流。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遂于庆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

4、南京应天府

城周十五里四十步,辟六门。宫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有二门,一殿。南京在四京中规模最小,但以汴河北连东京,南入于淮。在“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形势下,具有沟通江淮之利。

宋朝的南京为应天府,因为此地是赵匡胤起家之处,所以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建为南京。既是升了格,其规模制度也就随之排场起来。《宋史·地理志》一说:“宫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门曰重熙、颁庆,殿曰归德。京城周回一十五里四十步。”确实有大都市的气派了。又据《宋史·地理志》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自宋朝开国便建为陪都。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南宋四大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南宋四名臣指的是: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四名大臣,主战派,先后被贬海南,其间写了大量的诗词。在他们的诗中反映了对时局的担忧,对当权者的愤慨;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表现了畏谗惧祸,闭口箝言的心态;也表现出诗人们豪放乐观、超脱闲适的情怀。四名臣诗既有时代特色,又突破宋诗藩蓠,具有个人风格,在情景交融,议

  • 北宋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元朝

    “北宋六贼”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蔡京与童贯是北宋末年响当当的“六贼”领头人物,腐败得一塌糊涂,搜刮来的银子拿部分 办办公开赛供皇族高官“花差花差”根本无所谓。1、蔡京 与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是同乡。熙宁二年(1069年),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

  • 宋仁宗:仁宗盛治的开创者 ,千古第一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元朝

    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1、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

  • 宋代军队盔甲中的“红领巾”是用来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元朝

    宋代盔甲变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这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护裆的雏形的出现,二是头盔样式的变化。三是腿甲变得比之前更加长。四是甲叶从方型大叶变成了小叶的鱼鳞甲、山纹甲。五是采用整体形制。总体而言,宋代盔甲防护更加全面,重量也随之大幅增加。1、宋代军队的盔甲样式 宋代对军队的盔甲样式、甲叶多寡、重量、

  • 南宋亡国后有多惨:皇陵被掘 尸骨撒满山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元朝

    南宋史是一部受尽侮辱,令人心酸心痛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再加上3个流离失所如同难民的孩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大多过得窝窝囊囊,悲悲戚戚,从来没有过扬眉吐气的时候。他们似乎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面对强敌的入侵和掠夺,除了割地赔款外都没有什么办法,朝廷内部又受阴沉狡诈、诡计迭出的权臣控制,甚至被玩弄于

  • 元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 北方政局稳定后,忽必烈决定采用南宋降将刘整建议,先拔襄阳,浮汉水入长江,进取南宋。至元五年(1268年),命阿术、刘整督师,围困隔汉水相望的

  • 元代政治特征 ,元朝在政治上有三个创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元朝

    1、元代政治特征 元代政治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与传统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代政治思想家在两种政治文化的冲突中,力主以中原传统政治文化取代塞外游牧政治文化,他们实际上扮演了中原传统政治思想在元代的传人的角色。元代政治思想对推动蒙古族彻底封建化,保全中原传统封建文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元朝皇帝葬仪 ,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元朝

    中国古代皇帝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刚上位就开始修陵寝,确保自己死后的哀荣,所以皇帝的陵寝都是盗墓贼们虎视眈眈的对象。然而有一个朝代的皇帝完全不同,这个朝代的皇帝没有陵墓,也从来没被发现过陵墓,这就是元朝。1、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因 据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

  • 元朝的政治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元朝

    1、政治 蒙古国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蒙古统治者把主持军事、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和监临各级地区的达鲁花赤派到华北,同时又以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发为条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

  • 元朝军事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元代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过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时出军,平时便屯聚牧养。在汉地,元朝军士的来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发的办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规模籍户时,已明确地区分民户和军户。进入内地的大多数蒙古人户及被收编的金、宋降军之家,皆以军户著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