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皇帝葬仪 ,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因

元朝皇帝葬仪 ,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48 更新时间:2024/3/14 8:09:01

中国古代皇帝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刚上位就开始修陵寝,确保自己死后的哀荣,所以皇帝的陵寝都是盗墓贼们虎视眈眈的对象。然而有一个朝代的皇帝完全不同,这个朝代的皇帝没有陵墓,也从来没被发现过陵墓,这就是元朝。

1、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因

据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元朝皇帝死后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对下葬地点的记载也少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2、蒙古人丧葬习俗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尽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殓仍然俭朴如初,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元朝皇帝的简朴让盗墓贼无处可寻,这也使得元朝皇帝能够真正的安息,起码不用担心像清朝东陵那样,遭到惨无人道的洗劫了。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元朝的政治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元朝

    1、政治 蒙古国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蒙古统治者把主持军事、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和监临各级地区的达鲁花赤派到华北,同时又以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发为条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

  • 元朝军事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元代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过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时出军,平时便屯聚牧养。在汉地,元朝军士的来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发的办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规模籍户时,已明确地区分民户和军户。进入内地的大多数蒙古人户及被收编的金、宋降军之家,皆以军户著籍;此

  • 元末伯颜:妄想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元朝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元朝

    若论元朝后期的风云人物,当属伯颜。元朝历史上叫伯颜的不少,比较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元初勋将伯颜,曾任元世祖忽必烈征宋时的最高统帅;一位是元末学者伯颜,曾在丞相脱脱主持下参与编修《金史》。本文说的伯颜,则是元朝最后一位权臣。 伯颜(?-1340年),蔑儿乞氏,自曾祖父一辈便世任宫廷宿卫,屡有战功。祖

  • 历史学家为什么对元朝历史轻描淡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元朝

    中国历史学家在主观上一直承认元朝,它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相当重要,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尤其武功方面,元朝偏重于军事扩张,在文化上造诣不高,没有创造自身可以让大众接受的文化。 所谓“历史上对于元朝总是轻描淡写”。元朝之后是明朝和清朝。应该说是明朝和清朝的人,对于元朝总是轻描淡写。 明朝的人为什么对

  • 北元衰亡:元朝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元朝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北京),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元惠宗北遁,朱元璋认为

  • 什么是九儒十丐 元朝读书人为什么地位低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蒙古族统治的元朝,他们将人划分等级,汉人地位低贱。以儒家出仕思想为主的汉人,士农工商,读书人的地位相当高。然而元代将人划分为十等,“九儒十丐”,读书人的地位真的如此低下?1、什么是九儒十丐 所谓“九儒十丐”之说,出自两位南宋遗民之著作,一为谢枋得之《谢叠山集》卷二《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一为郑思肖之

  • 元曲分类:元杂剧和元散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元朝

    各朝各代的文化形式都是风格迥异而极具特色的,如元朝就以元曲为人所知。元曲一般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两类。一、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

  • 蒙古四大汗国: 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元朝

    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和元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分别是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元朝西北宗藩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元朝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1、关汉卿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这十八个剧本是:《温太真玉镜台》、《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 《浴马图》:元代国宝级画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元朝

    元赵孟頫浴马图,此卷画溪水一湾,清澈透明,梧桐垂柳,绿荫成趣,骏马数匹,马官九人。画中马的姿态各异,神态生动,或立于水中,或饮水吃草,有的昂首嘶鸣,或卧立顾盼。马倌们牵马临溪,或冲浴马身,或于岸边小憩。人物、鞍马分别施以不同色彩,丰富浓郁而又清丽,做到了色不掩笔。用笔精细,色调浓润,风格清新秀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