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艾到底是被谁杀死的?其实并不是钟会

邓艾到底是被谁杀死的?其实并不是钟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3/12/5 0:45:08

我们都知道,钟会被杀之后,留在蜀地的魏军最高统帅,就只剩下卫瓘(音同惯)了。早在钟会决定谋反的时候,就曾拉拢过卫瓘,钟会把众将领看管起来之后,以商议事情的名义把卫瓘留在身边,他在木片上写到“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可干这种大事,卫瓘也不敢同意啊,从此两个人就开始互相猜忌了。后来卫瓘去厕所,遇到了丘建,是他告诉丘建,要想办法向胡烈传递消息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就在当天晚上,钟会和卫瓘都很紧张,两个人各自把刀放在膝盖上,一夜都不敢合眼。到了第二天,城外的有些部队准备进攻钟会,可是顾忌卫瓘还同钟会在一起,所以迟迟不敢有所行动。

外面有士兵要闹事,作为统帅是要出去慰劳的,对于外面的情况,卫瓘心里是很清楚的,他有心脱身离开钟会,就故意跟钟会讲,您是最高统帅,应该亲自前去劳军。钟会听卫瓘这么讲,很自然的就推脱说,你是监军,按理说应该你先去,我随后就到。听钟会这么说,卫瓘很痛快的答应了,可钟会多聪明啊,没过多大会,他就明白过味来了,马上又派人把卫瓘招回来。

此时的卫瓘已经到了城外,看到钟会的人来追自己,他马上拿盐水来喝,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反正喝完了之后,卫瓘就开始大吐。卫瓘本来身子骨就虚弱,一直对外声称自己有病,这么一吐,看起来就像患了重病一样。钟会本来是不信的,可派来的医生一检查,都说卫瓘病的很重,所以钟会才对他放松了警惕。

当天晚上,卫瓘写了一篇讨伐檄文,号召城外驻军来讨伐钟会,还约定第二天一早大家一起行动。等第二天钟会被杀死以后,又是卫瓘站了出来,约束那些将领们,这样大家才重新安定下来,没有造成进一步的混乱。

钟会算是死得其所了,卫瓘在稳定魏军方面功劳也确实不小,可这跟他的人品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接下去还要杀一个无辜的人,邓艾

早在邓艾被装进囚车的时候,他的很多部属就要拦截囚车采取营救,因为卫瓘是监军,这些将领也是实在,还特意来到卫瓘的军营找他了解情况。可你想啊,陷害邓艾这件事,卫瓘也是有参与的,他心里虚啊,于是卫瓘出营来给大家解释,我正在写奏章,为邓将军申辩冤情,你们就不要为他增加罪过了。大家一听,既然卫瓘已经准备救邓将军了,那自然比我们力量大多了,也就停止了营救行动。

等钟会被杀之后,邓艾部下们的心也被撩动起来了,既然哗变杀钟会都可以无罪,那我们救邓将军肯定也是没问题的了。此时邓艾的囚车已经在去往都城的路上了,他们就准备去追上囚车,迎接邓艾回成都主持大局。

卫瓘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着实吓了一跳,万一邓艾回来了,那搞不好就能翻案,为了防止事情有变,卫瓘派出了护军田续,让他连夜赶到了绵竹,在一个叫三造亭的地方对邓艾的囚车进行袭击,杀掉了邓艾父子。

哎,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蜀大战,两位功劳最大的将军,最后都死在了自己人手中。你要说钟会的死,很大成分还是自己作死的,可怜邓艾,一心为统一天下出力,却成为内部明争暗斗的牺牲品,唏嘘不已啊!

邓艾、钟会和姜维都死了,蜀国皇帝刘禅反倒是活的好好的,司马昭下令,把他接到了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虽然不能再做皇帝,生活水平没有从前那么高了,可没心没肺的刘禅着实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但改变了生活状况的不止刘禅自己,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昭。

早在公元263年的十月,魏军伐蜀的形势正一片大好,皇帝曹奂把春秋时期属于晋国的十个郡,大概有七百里的地方赏给了司马昭,又封他为晋公,让他做了相国,加九锡。到了公元264年的三月,曹奂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他为晋王,加九锡。

被封了王又加了九锡,司马昭已经达到了作为臣子的人生的最高峰,不过很可惜,还没等他再度超越自己,就在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265年,司马昭就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五岁。

司马昭去世以后,儿子司马炎继承了他的位置,做了相国和晋王。司马炎可没有他老爹的耐心,就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66年,司马炎接受了魏国皇帝曹奂的禅让做了皇帝,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标签: 三国司马炎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这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一带已有约43

  • 同样是裹脚女人,朱安嫁给鲁迅是悲催的,武钟谦嫁给朱自清是幸福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钟谦,民国,历史解密

    1916年,朱自清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时候家里人都很为她高兴,还有一家人也很为她高兴,这就是朱自清几年前订婚的武家。和朱自清订婚的女孩子叫武钟谦。是一个只是受过旧式教育的女孩子,一生少年时候从父亲,结婚了就要从丈夫,老了就要从孩子。不懂外语,不懂外面世界,不得新学,但是学的是针工女织,孝敬老人,爱丈夫

  • 曹操为何能活捉吕布?程昱的计谋立了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就是曹魏,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谋略家、诗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道出了曹操的人生信条,称他为奸雄是再合适不过了。曹操曹操不仅有野心和谋略,最重要的是他懂得用人之道,帐下聚集了一大批东汉时期的名人,文有郭嘉、荀彧等人,武有许褚、张辽、徐晃、张郃等大将,帮助曹操在

  • 如果刘备禅让给诸葛亮,蜀汉最后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英雄好汉,数不胜数。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如果提到三国英雄,那么可能很多的人都会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大名。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能力是有些夸大的,不过正史三国志中,诸葛亮也非常的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可能是刘备这一辈子中做出的最正确的一个

  •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代,君臣冲突,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这一现象逐渐成了常态,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和谐能够促进政治生态的稳定性,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君臣之间的关系逐渐的稳定下来。纲常伦理的束缚使得臣绝对的服从于君主,但是在明代对于君臣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君臣之间

  • 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朱元璋在位期间法令制度极其严苛,其所颁布的《明大诰》更是“誉满天下”。朱元璋甚至强制平民百姓家里家家必备一本《明大诰》,若有罪,家有《明大诰》者罪减一等;无《明大诰》者罪加一等。洪武年间,胡惟庸案、蓝玉案等重大冤案层出不穷

  • 有关于大蒙古国的评价如何 对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评价正面大蒙古国在鼎盛时期统治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东欧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国。蒙古帝国的建立加速了东西方的文化、技术交流,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整个丝绸之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只有一个国家控制,这使得东西方的商贸往来比其他分裂时期要容易得多。大蒙古国的驿站制度,形成了当今邮政的雏形。负面成吉思汗曾梦

  • 在古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需要哪些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员,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的时候最开始是以品德为标准,汉代的举孝廉,就是以一个人的品德为考核标准,而且最后能够成功入仕还需要层层选拔,非常不容易。而且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中国对人才的定义中就有了“贤”的标准。而“贤”就是要

  • 揭秘:刘备伐吴一开始就错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版图只剩下了益州和汉中,此时的刘备决定东征孙权,进兵至夷陵后被陆逊火烧连营打得大败而归,身死白帝,英雄折戟。出征之前,赵云和诸葛亮曾经反对刘备进行这场战争,尤其是赵云反对的态度格外的强烈,仍然没有阻止刘备东征,就夷陵之战的结果来看的确是刘备败了,但是刘备的失败是从决定东征时就注定

  • 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对明朝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史称明末三大案。梃击案梃击案是明末三大案之一。事发时间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疯汉张差闯入太子宫,持棍乱打太子朱常洛,惊动朝廷。太子之争,举棋不定酿祸端,是报复,还是栽赃,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