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军队建制如何 秦朝兵器简介

秦朝军队建制如何 秦朝兵器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23 更新时间:2024/1/23 9:49:25

秦代兵器 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强大的秦国军队。秦时期,军队统一,军权高度集中,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兵役制度也较为完善,这些表明秦朝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制度的已经基本成型。

1、 军队建制

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以灭六国的威,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重点地区。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军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震慑力量。发掘的秦始皇陵侧的兵马俑坑,估计其中两坑有武士俑七千件,战车百乘,战骑百匹。武士俑同真人一样高大,所持武器都是实物而非明器。这种车、步、骑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其规模之大,军容之盛,是秦军强大的表征。

秦朝的军队分三个部分,即京师兵、郡县兵、边防兵。京师兵,由于任务不同,分三个系统:郎中令管辖的侍卫官,包括贝(钱财)选、荫任、军功特拜而产生的传中、中郎等,有俸禄,主要负责殿内值勤、从皇帝:卫尉管辖的皇宫警卫兵,由郡尉县尉管辖。平时训练,并兼管地方安全,战时奉调出征、因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又分为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士(水军)三类。大体北方、西北方多骑士,山丘陵地带多材官,江淮及沿海多楼船士。有的郡既有材官,又有骑士。

边防兵,指边郡骑士、材官、边郡屯兵和边塞皮卒。边郡骑士或材官,是本地服兵役的正卒。屯兵是集中驻扎的机动作战部队,由朝廷派遣的将军统率,如蒙恬曾长期领兵屯于上郡。戊卒包括轮番服役的各郡正卒和嫡发的官吏、商人及农民。除分散担任警戒、候望任务外,还构筑维修军事工程。兵种区分,秦军分为步兵(含弩兵)车兵骑兵和水兵种。

步兵称材官,有轻装与重装之分,前者无甲,持弓、弩远射兵器;后者上体着甲,持戈、矛、戟之类长兵器。着甲持弓、弩者称驾兵,是步兵的主力。车兵仍然装备单辕双轮四马木质车,每车3人,皆着盔甲,御者居中,甲士2人分立两侧,持戈矛类长兵器。骑兵称骑士,着短甲,执弓箭,所乘之马有鞍,无鞍蹬。水军称楼船士,具有一定规模。秦始皇陵兵马低坑的布阵表明,步兵数量较多,是主要兵种,车兵仍是重要作战力量,骑兵尚处于从属地位,弯兵且智较大辞容。作战中,车、骑、步、驾大休混编列阵,配合而行。

2、秦朝武器

铍的首和剑相似,长约30厘米,装有长约3米的柄,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弯刀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面有刃,是一种砍、钩两用的兵器。上述兵器虽然都是铜制的,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创新,表现了青铜武器的高度发展。例如,殷周以来的矛头多为柳叶形或长三角形,有较长的简形附以环纽,而出土的秦矛则刃体趋宽而直,变短并附孔以固胶,通体长度稳定在15厘米左右。据《考工记》所载,最长的夷矛不过三寻,约合今5.54米,而出土的步兵秦矛有的长达6.3 米,这是因为步兵用矛远比车兵便利,所以出现了特殊的长矛。 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长30厘米左右,战国时发展到六七十厘米,而出土的三把秦剑,分别为81、 89、91.3厘米,可见剑己由卫体武器和表示身份的象征物发展为近战格斗的重要武器之一。

秦军的兵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提升,几乎囊括了当时盛行兵器的所有种类,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也有首次发现的长铍和金(吴)钩。有些兵器上还有完整的铭。按其功能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短兵器,有剑、金钩;第二类是长柄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第三类是远射程兵器,有弩、弓等。这些兵器都是铸造成型。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另外还有微量的镍、镁、铝、锌、铁、硅、锰、钛等元素。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这让秦始皇感觉十分烦恼。为此,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如实行郡县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还有一条就是他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12个大铜人,立于咸阳。 唐代诗人李白在《扫六合》诗中对此事也有所提及:“秦王扫六合,虎视

  • 秦国统一天下的“四大军团”归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在当时,秦军的实力也该算是世界首屈一指了。强大的军队的确能够维护秦王朝以法治国的专制制度,这其中有四个著名的军团:关中军团、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1、岭南军团的去向:岭南军团的统帅从屠雎到赵佗战绩都并不算太出彩,这只军队平定岭南地区后,即在当地驻扎。后来在秦末

  • 秦朝北击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下令北击匈奴一事,在今人看来,依旧热血沸腾。中原混乱,秦国忙于统一六国,各国都没有精力对付北边的匈奴人,匈奴人乘机南下,重新占领了北部边郡的许多地方,并以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为据点,直接威胁着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阳。对匈奴用兵,消除匈奴人的军事威胁,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当务之急。 自此始

  • 阿房宫:天下第一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可见秦

  • 巴寡妇清是谁 巴寡妇清墓有何疑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巴寡妇清是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传说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等;也是秦始皇眼中的“大姐”,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1、巴寡妇清何许人 “巴”是地名,“清”是人名,早年丧夫,终身未再嫁。巴寡妇清,名清,姓氏不详,生卒年已无可确考,是战国末期至秦朝时期巴郡枳邑枳里乡人

  • 为何秦朝只统治了十五年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征服与统治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征服是前奏,统治是后续。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统治。再强大的武力在“蕴藏在群众中的伟力”面前都不值一提。秦始皇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他未曾在第一时间完成角色转换,而他那个篡权上位的儿子胡亥更没有完成。1、无司法独立逼得高官反 再回头看李斯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悲剧性的

  • 汉朝的简介 汉朝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1、汉朝简介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采

  • 汉朝经济:两汉政府的经济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汉历史

    1、经济 两汉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归纳为限田、重农、抑商三个方面。秦统一中国后,“令黔首自实田”,正式废止了国家授田制,从法律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西汉王朝继起,又进一步加以确认和发展,于是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迅速盛行起来,成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两极分化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 为使重农政策落到

  • 汉朝的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历史

    汉(在两汉最顶盛的时代,由西汉武帝和后人西汉宣帝、东汉光武帝、东汉明帝打下了惊人的国土。现在朝鲜的几乎全部,越南的北方。大半的新疆,包括中亚相当大的土地都在汉的西域都护府范围中,还有全部的四川和云贵的大片土地,辽宁的全部土地也在汉治下,和吉林的一片土地,内蒙也有相当大的土地在汉的治内,估约国土为

  • 《论衡》:东汉时的无神论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历史上有过一些无神论著作,东汉时期的《论衡》就是其中一部。此书毁誉参半,历朝学者名家对其褒贬不一,也因此为此书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