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部族的起源和兴起

蒙古部族的起源和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31 更新时间:2024/1/21 6:01:48

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诸游牧部落的活动场所。自夏、商以来,大大小小的部族和部落出没在这块广阔的草原地带,各部族和部落的兴衰、更替的历史,直到13世纪初才告结束,最终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至于蒙古民族之族源,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出自东胡。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公元前3世纪末,形成东胡人的部落联盟,与匈奴为敌,不断向西侵袭。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时,匈奴遂强,东袭东胡,破灭东胡各部,大掠其民众及牲畜。东胡各部均受匈奴人统治达3个世纪之久(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末)。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势力衰落。乌桓、鲜卑乘机而起。

乌桓、鲜卑是东胡人的后裔。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破灭东胡以后,一部分东胡人居于辽河流域的乌桓山,一部分居于潢水流域的鲜卑山,故称乌桓、鲜卑。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年),汉朝击破匈奴,北单于出走,鲜卑人转徙到该地居住。匈奴余者10万余落,皆自称鲜卑。鲜卑至此便强盛起来,到2世纪中叶,即檀石槐统治时期,据《三国志》描述:"尽据匈奴故地",占据"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的广大地区,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鲜卑部落军事联盟。各部首领割地统御,各有分界。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军事联盟也随之瓦解。根据考古发掘与汉籍中记载的有关鲜卑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也基本证明蒙古人与鲜卑人有渊源关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五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按语言学家从语系方面的推论,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732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文中,记有三十姓达怛。三十姓达恒可能是紧邻突厥的一个强大的室韦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突厥人用这一名字称呼所有的室韦部落。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塔塔尔〔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

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这和拉施特《史集》记载的蒙古历史传说也基本吻合。传说曰:"大约距今两千年前,古代被称为蒙古的那个部落,与另一些突厥部落发生了内讧,终于引起战争。据值得信赖的贵人们〔所转告〕的一则故事说,另一些部落战胜了蒙古人,对他们进行了大屠杀,使他们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家人逃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四周唯有群山和森林,除了通过一条羊肠小道,历尽艰难险阻可达其间外,任何一面别无途径。在这些山中间,有丰盛的草和〔气候〕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名叫额尔古涅-昆。"额尔古涅-昆意指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带。

随着蒙兀室韦部的逐渐强大,内部又产生出许多新的分支。这些分支各有各的名号,室韦这一称号逐渐消逝,到12世纪以后,为蒙古诸部名称所替代。"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蒙古" ("蒙高勒" mon-gol)一词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

蒙古部,最初只是一个包括捏古斯和奇颜两个氏族的小部落。他们在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区生息繁衍,大约经过400年时间,部落才逐渐兴盛起来,从原氏族部落中分出若干分支。各个分支以某个名称著称,并单独成为一个斡巴黑(氏族)。当他们走出额尔古涅-昆时,已经分出70个分支(灶)--斡巴黑。这70个斡巴黑被称为"迭尔勒勤蒙古"。

迭尔勒勤蒙古到10至12世纪时,共有兀良合特、弘吉剌特、斡罗纳兀特、许慎、速勒都思、伊勒都尔勤、巴牙兀特、轻吉特等18个部落。8世纪后半叶,迭尔勒勤蒙古从额尔古涅-昆走出后,以孛尔帖赤那为首的若干部西迁到克鲁伦河、斡难河(鄂嫩河)、土拉河的发源地--布尔罕合拉敦山一带居住。在金代,他们"持强中立,无所羁属"(《金史·宗浩传》)。

孛尔只斤氏的始祖是孛端察尔。出自孛端察尔的诸氏族部落,因各有名号,概被称为"尼伦"。到屯必乃的儿子合布勒汗时,才复用古老的奇雅特称号,其子孙被称为奇雅特氏。发展到合布勒汗的孙子也速该巴特尔时,起用孛尔只斤,他自称孛尔只斤-奇雅特。奇雅特氏是蒙古部的古老姓氏,孛尔只斤-奇雅特是其分支。依照血统,成吉思汗应该是奇雅特氏人,其祖辈是该氏族的族长。所以自成吉思汗始,奇雅特就以高贵和伟大而闻名于世,并且凌驾于其他各部之上。

迭尔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通称为"伊克蒙古"(大蒙古)。成吉思汗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蒙古国,国号为"伊克蒙高勒兀鲁思"(大蒙古国)。在当时,蒙古语系其他诸部有札剌亦尔部、塔塔尔部、篾尔奇特部、斡亦剌特部和巴尔虎特部等;突厥语系诸部有克烈亦特、乃蛮和汪古三大部落(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

据传说,蒙古人的祖先室韦人,在远古时期以树叶为衣,用木、石做器皿。5至6世纪他们已过着夏季定居、冬逐水草的半定居生活。狩猎在室韦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弓箭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其箭尤长,主要用于捕猎。牧业尚未居主要地位,只饲养马、牛、猪,没有羊。农业仅能种植粟、麦、黍,收获很少,一直到隋、唐时期,室韦的农业仍处在"剡木为犁,人挽以耕,田获甚褊"的原始状态。

室韦人在冬天逐水草迁徙时,以牛车为交通工具,在车上搭起用柳条编制成的固定房屋。这种车蒙古语称之为"古列延",它一直保留到13世纪。当时已能对皮毛进行各类加工,用皮制舟,用角、骨制做弓箭。乳品加工和酿酒业在当时也有一定发展。从8世纪中叶自西迁到肯特山后,一直到9世纪40年代,蒙古部始终是个狩猎部落。

此后,蒙古部逐渐过渡为游牧部落。其原因是,西迁后突厥畜牧业生产技术的影响,以及原统治蒙古草原的回鹘汗国于840年被黠戛斯攻灭后,被迫向天山南北迁徙。为此,三河流域即成为蒙古人的天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蒙古部向游牧业转化创造了条件。饲养的牲畜有马、牛、羊和骆驼。据《契丹国志》记载,蒙古人"不与契丹战争,惟以牛、羊、驼、马、皮毳之物与契丹进行交换"。从10世纪以来,蒙古人已有了相当数量的剩余牲畜和畜产品,并用此交换中原地区和中亚的丝绸、布匹与金银饰品。

蒙古人向游牧业转化后,游牧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其特点是逐水草迁移,没有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随着游牧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牧民中逐渐分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们过着定居生活。土拉河和克鲁伦河流域是人们定居下来比较早的地区,这里已有许多村落和城郭。另据《蒙古秘史》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在10世纪,居住于斡难河(鄂嫩河)流域的蒙古部已有发达的冶炼业,已有多种铁制工具和锻铁的风箱,不仅能制造金、银饰品,还能制造铁车等。

蒙古人可追溯得最远的男祖先,是从成吉思汗上溯到2000年前的捏古斯和奇颜。传说中的捏古斯和奇颜,可能是远古时代两个氏族的名称,他们在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400年,从原氏族群体中分出70个分支--斡巴黑(氏族)。蒙古人的斡巴黑,是出自共同男祖先的人们所组成的血缘集团。每个斡巴黑都保持血缘上的绝对纯洁性,有明确而详细的世系族谱,世代相传。亲族间不能互为婚姻,只能与外族通婚,这种古老的族外婚制在蒙古保留了很长时间,在12世纪的蒙古社会中依然能看到此种迹象。 远古时期的蒙古氏族财产为公有,其成员地位平等。

11世纪,蒙古的氏族制基本解体;12世纪初建立了早期的蒙古国,宋朝称之为"蒙古",金朝称之为"朦骨国",创始人为成吉思汗的三世祖合布勒汗。1147年,合布勒自称祖元皇帝,改元天兴。1115年,女真人建立了金国,并在10年间征服了辽国,期间还占领了漠南蒙古各部。1137年,金熙宗派万户呼沙呼北攻蒙古,深入蒙古腹地后,因粮草断绝,被迫撤退。合布勒汗率军乘机追击,至海岭大破金军。金军失败后,熙宗"邀请"合布勒汗入辽和议,企图加以暗害。合布勒汗入辽后,当面羞辱了熙宗,便动身返回了蒙古。熙宗派使臣追拿合布勒汗,结果被杀。

但由于金宗室内部以左丞相挞赖发动叛乱,使熙宗无暇顾及蒙古。1139年挞赖被杀后,其子腾花都率父之旧部向辽东举兵,并求援于蒙古。合布勒汗乘机向金界袭扰,金兵战败。此后,金兀术亲自率8万精兵多次向蒙古发动进攻,但连年不克。1147年,金与蒙古双方只好议和,条件是:金军撤退;割克鲁伦河以北的27个团寨于蒙古;金需要年年向蒙古贡献一定数量的牛、羊和粮食。

合布勒汗的内兄赛音·德金患病后,曾请塔塔尔部的萨满察尔乞勒·纳都伊用巫术治疗,因医治无效而死去,赛音·德金的兄弟们又杀死了察尔乞勒·纳都伊,从此,塔塔尔和蒙古结了仇怨。金失去克鲁伦河以北地区后,利用塔塔尔与蒙古原已存在的矛盾,支持塔塔尔部,对蒙古施加压力。俺巴孩汗送女儿去呼伦贝尔的途中,遭到塔塔尔人的劫持,并被送往金国,金廷将俺巴孩汗钉在"木驴"上处死。俺巴孩汗临终前,曾让别速特部人巴剌合赤转告熙宗:"汝非能以武力获我,又置我于非刑。我死,则我子合答安(合丹)太师、耶速该巴特尔必复我仇"(魏源《蒙兀儿史记》卷1)。巴剌合赤回蒙古后,将俺巴孩汗的遗嘱转告给合丹和忽图剌,他们发誓要为合布勒汗报仇,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共举忽图剌为蒙古可汗。

忽图剌汗前后向塔塔尔部出兵13次,使金军和塔塔尔部军队遭到重大损失,蒙古军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在与塔塔尔部和金军的作战中,耶速该巴特尔俘虏了两个塔塔尔部首领。1196年,塔塔尔部反金,金军伐之。蒙古铁木真汗与脱斡里勒汗联手援金,杀死塔塔尔部首领。金廷特封铁木真为部落统领,脱斡里勒为王汗。蒙金关系趋缓.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宋高宗赵构的吴皇后:中国历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元朝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最危险的职业就是皇后。因为皇帝只要警惕自己的位子,而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 崖门海战---中国历史规模最大得一次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南宋末年,宋元水军在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零丁洋海面进行了一次堪称历史之最的大海战,结果宋军大败,南宋王朝就此覆灭。公元13世纪。元朝向南宋发起进攻。1273年,元兵夺取了南宋的战略重镇襄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1274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发兵20万,分两路南下,一路攻打扬州以牵制宋军。另一路为主力攻打鄂

  • 历史上蒙古人曾经建立的21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过多少个国家?很多人知道蒙古人在13世纪崛起,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蒙古帝国,但到了1634年蒙古帝国末代皇帝(北元皇帝)林丹汗与满清争战,因蒙古科尔沁等部与满清勾结,林丹汗一时寡不敌众,退守甘肃,欲与喀尔喀和卫拉特会师后进行反击,不幸死于天花,瞒清乘机占领内蒙古,1635年蒙古帝国

  • 揭秘强悍的契丹民族消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中华民族是神州大地上多个民族历经几千年融合而成的,在这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民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族。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之意。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民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挥斥长城内外,饮马黄河。契丹有着无比神秘的文化,考古人员

  • 刘秉忠---大元帝国开国蓝图的总设计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元朝

    他帮助建立了这个庞大的帝国,既为这个帝国取国号为“元”,又为这个帝国设计了一整套法制、典章、礼仪等制度,同时还为元帝国设计建立了京城大都(即今天北京)的一代名臣,却是一个汉族杰出的知识分子,他就是出家后又奉命还俗的刘秉忠。 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将战火燃遍了亚欧大陆。他

  • 童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使外国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元朝

    在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屡创“历史之最”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ldquo

  • 冯道: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元朝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高位不败。生前辅佐了一个个帝王,阅尽繁华与沧桑,死时葬礼达到万人空巷,后周世宗柴荣罢朝三日,以寄哀思

  • 蒙古帝国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史上最骁勇的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军事才能的少妇恐怕是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她谁呀?她就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吓到了吧。成吉思汗,他的名字叫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监国公主,虽然在成吉思汗的女儿中排行第三,但是从成吉思汗其它妻子的出身来看,她应该是孛儿台兀真皇后的嫡出女儿。因为铁木真其它的金帐大妃,几乎都是铁木真从被他

  • 成吉思汗领导的十大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成吉思汗独到的军事思想和高超的作战艺术,确是无可否认的。“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提出,不是基于理论,而是根据具体问题所作出的灵活应对,因此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的作者度阴山介绍道。1、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

  • 开封犹太人的由来源于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元朝

    开封犹太人的发现和在华西方传教士密不可分。1605年,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无意中结识中国犹太人艾田,发现了开封的犹太社团,这一发现随即震惊了西方,成为长期学术研究的热点。早在北宋时期,一批来自波斯的犹太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首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据史料记载,他们曾向北宋进贡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