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道: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

冯道: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2/25 18:12:33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高位不败。生前辅佐了一个个帝王,阅尽繁华与沧桑,死时葬礼达到万人空巷,后周世宗柴荣罢朝三日,以寄哀思。最后被柴荣追封为瀛文懿王。有人说他精通为官之道,一本《荣枯鉴》耗尽毕生心血,也有人讽刺其气节丧尽,到底冯道是个忠臣还是奸臣?

”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这首名为《偶感》的诗出自冯道之手,自己就是在虎狼相残的乱世之中也要出人头地,修命立身的志向。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出身于耕读之家,年轻时品行淳厚,勤奋好学,善写文章,且能安于清贫。他平时除奉养双亲外,只以读书为乐事,即使大雪拥户、尘垢满席,也能安然如故。满腹经纶,见识卓著的冯道,在天祐年间,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辟为掾属。乾化元年,冯道投奔晋王李存勖,被辟为本院巡官。因为写得一手好公文操行也没话说,自然受到了李存勖的重视。

后来李存勖占据河北,将霸府文书全部委托给冯道,任命他为太原掌书记。后来,李存勖在邺都称帝,是为后唐庄宗。天成元年,唐庄宗在兵变中遇害,李嗣源继位,是为后唐明宗。明宗素知冯道之名,授其为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他的文章浑然一体,不是一般流俗的风格,举朝臣僚无不钦服,又被擢为宰相。清泰元年,李从珂取代后唐愍帝是为后唐末帝,冯道被召拜为司空。天福四年(939年),冯道自契丹归国。晋高祖废除枢密使,将枢密院职权划归中书省,将政务都委托给冯道,加授他为司徒、兼侍中,进封鲁国公。

他的自我的评价。三不欺:“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而且是“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 称自己“上显祖宗,下光亲戚”。冯道称赞自己“盖自国恩,尽从家法,承训诲之旨,关教化之源,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这使人无法把他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的经历和这种自我评价联系起来。

冯道的这种为官为人被此后的历代史学家所不齿,都认为他是个没有骨性的人,“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特别是他还奉迎过外族契丹皇帝,更被称为是卖国求荣。所以,史学家这样评论他;“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礼。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 (《旧五代史。冯道传》)。

南宋刘因诗形象地讽刺了《冯道》:“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唐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明清时期的王夫之、王鸣盛、赵翼等人认为冯道之作为,亦表示不同程度的蔑视和批判。宋初名臣范质评价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这个评价是非常公允的。

首先,冯道这个人,在品行上没有任何污点,他为官清廉,不仅如此,还经常将自己的财务拿出来救济穷苦百姓;他不好女色,对于赏赐给他的美女他一概不要,碰到无法拒绝的他都是假意接受安排住处,然后帮这些女子找到家人之后就送她们回家,在五代这种视人命为草芥的年代,冯道的行为不能仅凭高尚就能总结的。再加之,冯道其实出道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背景,全靠自己,祖上以务农为生,但冯道从小就十分勤奋,刻苦读书。史书上说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他勤奋学习,积累了丰厚的知识。为日后左右逢源,混迹于官场,成为官场“不倒翁”打下了基础。

其次,从唐末到北宋的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文人无地位,武人好造反,三帝十六年的后梁竟然是五代史上国运最长的朝代。这些朝代可以说既无正统,又无人心;要求一个地位不高的文人,为了一个由外族建立的皇帝,对百姓横征暴敛的王朝死节,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冯道出生在五代,五代的君王和大臣大都是武将出身,他们肚子里并没有多少墨水,而冯道从后唐长兴三年到后周广顺三年,花了一、二十年时间主持编订雕印了《九经》,为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是天下书籍遂广”。

冯道所历仕的四个朝代,不仅时间短,而且其间的改朝换代与其它的历朝历代相比,也有特殊性。后一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前一朝代的臣子。晋、汉、周的开国君主原先都是冯道的同僚。五代更替的实质是谁拥有武力、占有土地,就可以称王称帝。朝代更迭是冯道无法掌控的事情,他只能是辅佐一个君王尽一分心效力。如果他死守一宗,恐怕早就没命了。谁做皇帝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生灵涂炭,对官吏来说保全性命也只能审时度势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冯道当之无愧。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蒙古帝国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史上最骁勇的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军事才能的少妇恐怕是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她谁呀?她就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吓到了吧。成吉思汗,他的名字叫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监国公主,虽然在成吉思汗的女儿中排行第三,但是从成吉思汗其它妻子的出身来看,她应该是孛儿台兀真皇后的嫡出女儿。因为铁木真其它的金帐大妃,几乎都是铁木真从被他

  • 成吉思汗领导的十大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成吉思汗独到的军事思想和高超的作战艺术,确是无可否认的。“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提出,不是基于理论,而是根据具体问题所作出的灵活应对,因此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的作者度阴山介绍道。1、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

  • 开封犹太人的由来源于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元朝

    开封犹太人的发现和在华西方传教士密不可分。1605年,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无意中结识中国犹太人艾田,发现了开封的犹太社团,这一发现随即震惊了西方,成为长期学术研究的热点。早在北宋时期,一批来自波斯的犹太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首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据史料记载,他们曾向北宋进贡西洋

  • 宋亡之后中华文明的十二大逆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元朝

    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那便是&ld

  • 宋朝的繁荣为何能远超汉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灭,其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在完成

  • 宋太宗当众强奸小周后 画工现场创作春宫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1、不择手段,灭亲登台太宗是“烛影斧声”千古疑案的主角。经近几十年的研究,他经过预谋,弑兄夺位,已成为大多数史家的共识。即使《宋史》一书,因时间仓促,元人多照抄宋代国史,对帝王多为谀词,仍不能不露出蛛丝马迹。如《太宗本纪》说:“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

  • 中国历史上北伐战争为何均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元朝

    史上以失败而告终的八次北伐,“北伐”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词,北伐所指的往往是历代南方政权未恢复中原,长江黄河、统一全国的举动,但是,实际上却差强人意。历史上中国的北方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实力都高于南方,南方统一北方的时机还不成熟,这就是为何每次北伐都以失败

  • 沈万三是怎么发家致富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元朝

    在长江三角洲不少地方,谈及沈万三,普通老百姓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这样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究竟“富”到什么程度?周庄水乡的斜阳充满画意。小桥旁边,一位中年妇女呵斥掉下饭粒的孩子:“家里阿

  • 中国古代宋朝与清朝的18个细节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元朝

    1、【文人煽颠】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鼓动四川割据独立。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六百年后,又有一个叫曾静的文人,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结果雍正掀起一场文字狱,然

  • 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元朝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