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缉古算经》:现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缉古算经》:现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33 更新时间:2024/1/15 1:44:36

古代数学著作有很多,标志着数学发展一直在不断取得突破,可以毫不夸地说,中国古代数学造诣是领先世界的。《缉古算经》是汉族古代数学著作之一,由孝通编撰。

王孝通是唐代初期数学家。根据《旧唐书》、《新唐书》以及《唐会要》的记载,王孝通出身于平民,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23年前后)担任算学博士,奉命与吏部郎中祖孝孙校勘傅仁钧制订的《戊寅历》,提出异议30条,被提升为太史丞。王孝通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数学的研究方面。称得上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写作了《缉古算术》。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唐武德八年(625)五月,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在长安成书,这是中国现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王孝通所著《缉古算术》,被用作国子监算学馆数学教材,奉为数学经典,故后人称为《缉古算经》。全书一卷(新、旧《唐书》称四卷,但由于一卷的题数与王孝通自述相符,因此可能在卷次分法上有所不同)共二十题。

在中国数学史上,《缉古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介绍开带从立方法的算书,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数学家早在公元七世纪在建立求解三次方程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在西方,虽然很早就已知道三次方程,但最初解三次方程是利用圆锥曲线的图解法,一直到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才有了三次方程的数值解法,这比王孝通晚了六百多年。王孝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十分得意。

他在《上缉古算经表》中批评时人称之精妙的《缀术》曾不觉方邑进行之术全错不通,刍甍方亭之问于理未尽",由于《缀术》已经失传,王孝通的说法是否正确,已无从查考,但想来恐有失偏颇。他还宣称,"请访能算之人考论得失,如有排其一字,臣欲谢以千金",这又未免有些过于自信。以后,元数学家创立了天元术、四元术和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等,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唐朝的三次政变都选在玄武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历史

    玄武门是隋唐京师长安城太极宫和大明宫的北门,隋唐长安城有两座玄武门,一座遗址在大明宫北面,另一座遗址在太极宫北。而唐代长安城共发生三次政变在大明宫玄武门。 说到大唐,免不了就要提到玄武门。玄武门这地儿不太平,唐代政变中先后有三次在大明宫“玄武门之变”。最著名的一次是秦王李世民发动的。所以,后来的人一

  • 唐朝十大宰相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历史

    唐代宰相不在少数,其中闻名后世的亦有许多。以下所列举十大宰相,他们之中既有贤明流于千古的名相,也有臭名昭著万世不可洗刷的奸相,更有参与激烈政治斗争但却体现出非常才能的是非之相。1、贞观名相之首: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淄博

  •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历史

    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是突现王权的尊严的象征。大唐帝国的宫殿——大明宫,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大明宫位于唐京师长安(西安)北侧,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

  • 唐十三铠:唐朝最为先进的铠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历史

    铠甲是军队的重要装备,铠甲的质地和制作材料是影响军队作战的重要因素,一副好的装备能大大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在唐朝时期,有十三款铠甲,它们都各是什么呢? 唐十三铠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

  • 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开放包容的盛唐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唐朝的鼎盛时期——贞观到天宝年间,在这时期内,社会繁荣安和,人们也呈现出一派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特点。 盛唐指的是从贞观到天宝这一历史时期,这是唐朝的鼎盛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之一,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创造中华民族更加伟大的新辉煌具有十

  • 唐代轻骑兵简介 唐代轻骑兵作战取胜战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唐历史

    唐代,是中央王朝骑兵的鼎盛时期,马政是建立强大骑兵的物质基础,因此,唐代骑兵力量,胜过历朝历代。 唐代轻骑兵比例高,轻骑兵即轻装骑兵,具有良好的战斗技能,因为其机动性强、作战灵活、装备合理成为战争的制胜力量之一。1、唐代轻骑兵简介李源起兵太原,得到突厥2000匹马的帮助,有的隋马3000匹,在陇右监

  • “盛唐精神”的含义 “盛唐精神”在文化上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历史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这一时期,此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社会充满自信。开阔的视野、繁荣的经济、包罗万象的思想,缔造了自信的、自豪的、开放的、开拓的、创造的、创业的“盛唐精神”。1、 何谓“盛唐精神” 唐朝时期,中国文明达到繁荣的顶峰。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

  • 唐代的和亲政策 唐代和亲的公主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历史

    和亲是具有政治目的的联姻,通过和亲,使得两方和亲对象保持友好往来,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辉煌时期,国力强盛,四海折服,周边各族首领内属求婚者纷至沓来,所以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 “和亲”亦称“和藩”,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到清代至少有150余次,可见和亲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对于

  • 唐代兵器陌刀的简介 唐代兵器陌刀失传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历史

    军队作战中,除了铠甲是重要的装备外,手中的武器也是取胜与否的关键。唐朝军队中,大量配备的一种兵器就是陌刀,成为一种常规装备。1、陌刀简介 陌刀为一种两刃的长刀,较重,大约50斤。为现今武士刀(日本刀)的原形之一。唐代军中大量配备。唐代以后陌刀逐渐消失。陌刀的外形类似西游记中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不过

  • 初唐四杰的文风 初唐四杰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历史

    初唐四杰,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1]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1、初唐四杰的文风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