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大理寺权力究竟有多大?

唐朝的大理寺权力究竟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77 更新时间:2024/1/21 12:31:36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有许多特殊的部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唐朝的大理寺,有什么作用,它是个什么机构?权力究竟有多大?

唐朝大理寺是唐朝最高司法机关,依法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主要职责有两点:一是审理中央百官以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二是复核或者重新审判刑部移送过来的死刑疑难案件。

《大唐六典•大理寺》上记载:“大理卿之职,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以五听察其情,一曰气听,二曰色听,三曰视听,四曰声听,五曰词听。以三虑尽其理,一曰明慎,以谳疑狱,二曰哀矜,以雪冤狱,三曰公平,以鞠庶狱。凡诸百司所送案犯,罪至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书、门下。”

除了以上职能外,大理寺还会参与立法,大理寺官员在对案件进行审判的同时,也参与制定和修改律令的工作。同时,大理寺也负责管理监狱。

唐朝大理寺的最高长官叫大理寺卿,总管大理寺的一切事务,从三品。简单一点来说,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大理寺卿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大理寺卿下面设少卿2个人,也就是副长官,从四品上。大理丞6个人,主要职责就是审判,从六品上,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大理正2个人,从五品下,主要职责就是复核大理丞的审判,根据刑法科条参议用刑之轻重,若大理丞断罪不当,则以法正之。

除此之外,还有些具体执行人员,比如主簿,负责掌大理寺之印章,凡官吏抵罪及雪免,皆立簿籍。狱丞,负责掌率狱史,管理囚徒。大理司直,从六品上,主要负责出使按狱和监刑,以及参与大理寺的一些疑难案件。当然,还有其它职位。

总之,整个大理寺上上下下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多个人,官吏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那么,大理寺从而来?

大理寺,在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那个时候,被称之为廷尉。审核各地刑狱重案。汉景帝、汉哀帝、东汉末汉献帝、南朝梁武帝四次改为大理,均仍复旧。时光荏苒,北齐的时候,廷尉正式改名为大理寺。而隋朝唐朝也都沿用这一称呼,都把廷尉称之为大理寺。大理寺中上班的人按级别被称之为: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丞,寺正。大理寺所断之案,须报刑部审批。凡遇重大案件,唐制由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侍郎会同御史中丞会审,称三司使。明、清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会审,称三法司。决狱之权三在刑部,但大理寺不同意时,可上奏圣裁。大理寺卿官秩,隋初为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同。在唐时有所规定,大理寺寺丞分管中央各部门有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每位寺丞复审完毕的案件,要会同其他五位寺丞一同署名(画押)才具有法律效力。其他寺丞若有不同意见,也要在画押才具有法律效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我国的刑法法律已经很健全了。大理寺已经具备最高人民法院的职能,对案子都可以进行复审合议。已经相当成熟,相当完善了。明、清均正三品。可参与朝廷大政会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并入刑部,旋复旧。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大理院。明清时期各中央司法机构的职能与隋唐时期相反,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明清时期各中央司法机构的职能与隋唐时期相反,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大理寺于清朝改称为大理院,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民国。民国中期,西方化入侵更名为最高法院,一直到现在,依旧沿用最高法院这个称呼。

唐朝大理寺和刑部是什么关系?

刑部属于行政机关,大理寺算司法机关。刑部属于六部之一,掌律令、刑法、徒隶并平议国家之禁令,主要负责审定朝廷法律,复核各地和大理寺送到刑部的案件,另外直接负责审理京畿地区待罪级别以上的案件。其属有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

至于到唐朝,唐朝的刑部有一个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审核大理寺判处仗刑以上的案件。咋一看,刑部的权力似乎比大理寺的要大。事实上果真如此吗?不尽然。

虽然刑部对大理寺的审判有复核的权力,但并不意味着刑部能够完全决定大理寺的审判,因为刑部如果不同意大理寺的审判,并不是一种否决,只是发回去重审,最终权还是在皇帝手中。

同时,大理寺还能复核或者重新审判刑部转送给地方的疑难案件和死刑案件,一定程度上对刑部具有牵制。

所以说,大理寺和刑部其实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又各司其职的关系。

在唐朝,每当遇到审理重大案件的时候,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会组成三司,这三个机关的长、贰两官联席审讯,称为大三司,也就是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大三司”,也谓之“三堂会审”。若由大理司直或评事、御史、刑部郎官联席会审,则称为小三司,也就是大理寺司直、御史台御史和刑部郎官联席会审,就叫“小三司”。

御史是古代监察机关,从秦汉到明清,中央的监察官员,无论什么级别,都叫御史,从不改名。唐朝沿袭以前的制度,全国最高监察机关也叫御史台。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1人,正三品。《新唐书•百官志》云:“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唐会要•御史台》云:“正朝廷纲纪,举百家紊失”。

唐朝,尤其是唐太宗年间,各种制度很完善,对于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人选也很重视,据《唐会要•大理寺》的记载,唐太宗曾对臣属说:“大理之职,人命所悬,此官极须妙选”。

不过安史之乱后,各种制度均遭到破坏,再加上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朝政府的各个机构已经无法正运转,而作为司法机关的大理寺也未能豁免。唐朝中后期,大理寺官员无法正常履行职责,地位下降,不被重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大唐中央集权的衰弱。

大理寺是一个官署名,职能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

其主要职能是审理中央官吏徒刑以上的案件。其次,它还有审理天下疑狱以及奉旨遣使推勘地方案件之职。

但它并不审理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而且它不是唯一的中央审判机关,也没有徒刑、流刑和死刑的终审权,不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攻灭东突厥是大唐崛起的热血一战 更是大唐皇帝被称为天可汗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公元629年十一月,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这是华夏民族历史上又一次热血澎湃的征战,不仅仅是战胜一个欠下累累血债的强敌,更要吹响一个民族历经苦难战乱后,再次崛起于世界的号角!在大唐帝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争,产生过很多位名将,然而,这其中最大快人心的一

  • 裴度:唐朝元和中兴第一功臣 他是如何成为唐朝的一代名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历史

    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历仕德、顺、宪、穆、敬、文六朝,裴度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以一身维系国家的安危,对时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中晚唐之际名臣重臣,时人敬之赖之,后贤仰之颂之,北宋名相韩琦于“近世宰相,独许裴度”。1、元和中兴第一功臣安史之乱平定后,萎靡的唐朝廷为求苟安,将河北及河南一些重镇分

  • 大唐平阳公主: 曾创建娘子军大败屈突通 娘子关也由此得名 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历史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古代数千年历史中,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几乎都是男性,鲜有女将出现。一提起女将,大家自然会想起花木兰或者

  • 日本派遣唐使的原因,遣唐使制度因何废止 如何评价遣唐使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唐历史

    遣唐使是日本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先后派遣了十多次遣唐使,学习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了日本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那么遣唐使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说起日本遣唐使的历史背景,得从四世纪中叶说起,当时大和朝廷基本统一了日本诸岛,日本国王先后多次向

  • 吐蕃王朝与中土大唐王朝相爱相杀两百多年 吐蕃王朝与大唐王朝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吐蕃最强的时候有多强大呢?吐蕃王朝与大唐王朝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唐朝立国以来,凭借强大的国力剿抚并用,分化、压制、收服了周边大多数异族政权。突厥、吐谷浑、高昌、百济、高句丽、回纥等相继衰落,无法与唐朝抗衡。

  • 书法家颜真卿书法特点 用笔肥愚不露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历史

    颜真卿是著名的书法家,其发明的颜体一反初唐书风,其书法以丰腴雄浑为主,外柔内刚,其实恢宏,颜体将人格魅力和艺术进行了揉合并且成功了,可谓是一个创新者。颜真卿书法独具特色,可谓是自成一派,下面开看看颜真卿书法特点是什么?颜真卿最擅长行书和楷书,并自创了颜体,以书法精妙著称。与颜真卿齐名的是柳公权,柳公

  • 苏定方:唐朝最低调的战神 大器晚成 一生功勋卓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历史

    苏定方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然而这么一位铁骨铮铮的唐代名将为何被后世一些不明就里的小说“黑化”成是一个阴险狡诈之徒呢?苏定方这个名字尽管为许多人耳熟能详,但往往是作为白脸

  • 李靖: 大唐罕见的全能型的军事天才 可谓文武全才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历史

    李靖是隋末唐初杰出的军事家,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将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李靖,字药师,三原人,大唐的开国功臣,被封为卫国公,人称李卫公。卫国公李靖出身于宦门世家,祖上先后出仕北魏、北周和隋朝。李靖生于北

  • 大唐李光弼: 平叛安史之乱 凭借几千人拖垮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唐历史

    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将,为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史称其“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他虽名气不如郭子仪大,但其军事才能不在郭子仪之下。唐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曾经的唐朝完整的控制了西域,并且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唐朝能够将西域控制,靠的无疑是唐朝的名将,在唐朝时期,最不缺少的就

  • 唐代白居易的诗有什么特点为何被称为诗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历史

    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另外还有一人被称为诗魔,那么诗魔是谁呢?1、诗魔白居易被称为诗魔的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他还有另外一个称谓诗王。白居易出生于公元772年,河南新郑人。他34岁的时候中进士,开始进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