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牧羊:久居匈奴而持节不屈

苏武牧羊:久居匈奴而持节不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38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42

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只有在逆境时方能显出一个人的气节,尤其是你代表着国家出使外国的时候。苏武就是这样一个让后人敬佩的人。苏武牧羊的故事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1、被逼臣服

苏武是代郡太守,华夏志士,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尊大汉为丈人,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单于。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2、惨遭流放

最初,单于派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过了好些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饥,冷了,就与羊取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

3、回国经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长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汉武帝也死了,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继任皇位。公元前85年,匈奴起了内乱,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要求和好了。汉昭帝派出使者来到匈奴,要求放回苏武、常惠等人。匈奴骗使者说苏武已经死了。

第二次,汉朝又派使者到匈奴去。常惠买通了单于的手下人,私底下跟使者见面。使者明白了底细,就严厉地责备单于说:“我们皇上在上林园射下了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拴着一条绸子,是苏武亲笔写的一封信。他说他在北海放羊。您怎么可以骗人呢?”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说:“苏武的忠义感动飞鸟了!”他向使者道歉,答应一定送回苏武。

当初苏武出使时,随从的人有一百多,这次跟着他回来的只剩了常惠等几个人了;苏武出使时刚四十岁,在匈奴受难十九年,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回长安后百姓都出门迎接,称赞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第二年,上官、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盐铁论》:西汉经济思想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汉历史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虽适应了王权发展的需要,但也给人民生活带来某些不便,特别是剥夺了地方富商的利益,因而盐铁官营这类问题就成了当时社会经济中的头等大事。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

  • 汉朝时代才出现蜡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汉历史

    在《楚汉传奇》第80集中,吕雉杀韩信的时候,说不能违了刘邦的旨意,“五种环境不能杀”,即“见天、见地、见光、见铜、见铁”不能杀。除了有“光”之外,其余条件都具备了,吕雉问他光该怎么办?韩信环顾四周明白了,说“可以把这些烛火都灭了”,于是韩信死掉了。从镜头上看,这里的烛火似乎是蜡烛,在其他剧情中也多见

  • 河西四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汉历史

    河西四郡的设置,不仅带动了西北经济的迈进,促进了汉朝对西域的统一,同时也强化了东西方之间的交融,便利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有关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远在张骞、甘父通使西域之前就开始了。但在这之后,由于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政治关系,促进了官方和民间商业贸

  • 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 汉朝文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汉朝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一、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1、荆楚文化荆楚文化是汉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最基础的文化类型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是当

  • 汉代龙袍什么颜色 汉代人偏爱什么颜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汉历史

    每一个朝代因为统治者的不同,统治民族的不同,执政思想的不同,对颜色的偏好也不同。汉代龙袍的颜色代表着汉朝人对颜色的推崇和重视,汉朝对人们的着装颜色也有着很严格的规定,可以说颜色代表着汉朝人的地位尊卑。1.汉代龙袍的颜色 汉代龙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孝文帝之前,汉承秦制,连龙袍也不例外,“以水德居,服

  • 汉朝的五德之说 汉朝是五德中的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五德之说源自阴阳家邹衍的观念,他将土、木、金、火、水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衍生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那么处在封建社会之初的汉代是五德中的哪种性能?1、 什么是五德 五德之说,源于五行理论,春秋时代的邹衍将天下分为五方,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原理揭示历史朝代更迭的规律,

  • 李广难封的典故 李广为什么难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历史

    李广是汉代著名的将军,但是李广至死也没有被封侯,所以后人诗句里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然而李广为什么难封呢?他的功劳难道还不够吗?1、李广其人 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

  • 跪拜礼的由来 汉朝的礼仪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跪拜这个礼仪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基本废除,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却是必不可少的礼仪。然而这种陋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这种礼仪的设计初衷又是什么呢?1、汉代朝仪制定者孙叔通 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

  • 垓下之战: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与刘邦订立和约后,立即率军东归。 汉王也想撤兵西归,张良、陈平劝他说:“汉已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于汉。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把它消灭。如果现在放走项羽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汉王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汉五年(前20

  • 汉末的十三州是指哪里 东汉末期天下共分多少州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州,是汉朝检察区名,又称部。东汉时全国共设一部十三州,州下所辖郡、国。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名,巡查下属郡国官吏、豪侠不法之行为,弹劾贪官污吏。汉灵帝中平年间,因委派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使得州逐渐变为行政区,州牧也成为一方军政长官。 东汉末期汉朝共设司隶校尉部、扬州、荆州、交州、益州、徐州、豫州、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