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下落之谜,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到去哪儿了

朱允炆下落之谜,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到去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11 更新时间:2024/2/28 7:20:03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君王的结局奇奇怪怪的有千百种,但是最怪的当属莫名其妙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以来疑团重重,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其实历史上的建文帝根本没有自焚,但是至于其究竟去往了何处,素来都是众说纷纭。

1、自焚说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

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

建文朝廷曾从朝鲜输入许多战马,想以此增强它的战斗力,因为朝鲜国王李芳远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这些办法未能影响一败涂地的战争结局。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huì)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

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

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2、削发为僧说

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

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

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

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

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

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

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

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

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

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

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虽然朱棣宣称在宫中找到建文帝的尸体,并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

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濴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直到姚广孝病危时请求朱棣释放溥洽,溥洽才获释。

有野史记载,建文帝离宫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诗云:“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传言此诗作者是建文帝,但未证实。

3、坊间传闻

另有一说建文帝逃到东南亚,野史传闻郑和下西洋其中任务之一便是寻找建文帝。

2006年6月,有学者发现怀疑是建文帝的踪迹。

江西省学者官涛称,建文帝在“靖难之变”后与随从在江西三清山隐居,并化名为“詹碧云”的全真道人,死后葬于其兴建的三清宫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第一才子解缙怎么死的,解缙之死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想必都听说过《永乐大典》这部举世无上的巨著吧?这一部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书,而作为这部书的总编更是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如果说以长度来衡量生命的价值的话,解缙不可能在历史上面留名。他历经朱元璋、朱允文、朱棣三朝,其文学上他聪明至极,极具文采,却又在官场上愚

  • 孙叔敖举于海是什么意思,真实的孙叔敖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学时期,大家都学习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词语精炼,充分的表达出了一个人若想要完成一番事业必须要经历各种磨难!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流芳百世。文章前面还用了许多名

  • 为何都说王莽是穿越者,王莽是穿越者的十大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个人简介: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 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为汉朝皇帝刘家后代,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一、民族主义者王莽可以说是极具民族主义的一个人了,他极度仇视匈奴和高句丽,匈奴

  • 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霍去病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霍去病,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绝对不会陌生了,一个能被称得上是“战神”的人物。之所以去这么评价他是因为他率领着汉朝大军深入大漠痛击匈奴的时候年级还不到20岁。现看当下的我们,20岁在干嘛?躲在寝室里睡懒觉打游戏,甚至有的还需要父母养活等等。而霍去病20岁的时候就已经统领千军万

  • 何不食肉糜是哪个皇帝说的,晋惠帝司马衷是真的傻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晋惠帝司马衷是真的傻吗司马衷的父亲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这司马炎一开始是个好皇帝,但是到了后来也开始荒唐了起来,“羊车望幸”这个典故就是他给折腾出来的。晋朝皇室以及贵族的荒唐,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很出名,包括王恺跟石崇斗富,也是在这一时期。司马炎晚期这么荒唐,能指望他好好

  • 朱高炽怎么死的,朱高炽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朱瞻基杀了朱高炽吗明仁宗朱高炽死亡时,年仅48岁,此时距离他登基称帝不过短短的一年。为什么明仁宗朱高炽会这么突然的死亡呢?历史上并没有很明确的记载,明仁宗朱高炽的死也一直都是一个迷,民间传闻很多。第一种说法是:朱高炽因为摆脱了多年当太子谨小慎微压抑的日子,开始大量贪图美色,嗜欲过度而死的。为人熟

  • 竹林七贤是什么人物,竹林七贤究竟有何厉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有名的七位名士,他们经常一起结伴游玩于竹林之下,感情可称为是莫逆之交。可能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当时一众文人所羡慕的,可以放任不羁的游玩饮宴,不受各种束缚。不过对于竹林七贤带起的各种习俗也存在一些贬义的看法,但当时大多数人都是认可这七位名士的,那竹林七贤究竟有何厉害之处,能让他们受各方

  • 抗日英雄王小二的故事,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英雄王小二的故事相信不少朋友都有听说过吧,在我国抗战时期,年仅13岁的王小二便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与勇气将敌人带劲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之中,协助八路军一举消灭了敌军。而发现中级的敌军士兵却用刀残忍的将王小二给杀死了。在王二小牺牲46年后,他被追认为了烈士,他的事迹也被报社广泛报道,逐渐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

  • 杨再兴的父亲是什么人,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杨再兴不是杨铁心的父亲,而是杨铁心的曾祖。但是在正史中杨再兴是存在的,而杨铁心不一定存在,因为史书中没有说杨再兴有什么后人。至于杨再兴是杨家将哪位的后人?答案是哪位也不是,杨再兴根本不是杨家将的后人。杨再兴的父亲在正史中也有记载的,叫做杨邦乂。杨邦乂是一位非常有气节的人,他是吉

  • 高仙芝的简介生平,高仙芝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他曾击败吐蕃、攻灭石国,一生战功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从小跟随父亲入唐,20岁便被封将军。不过高仙芝最后是被诬陷导致被杀,下场令人唏嘘。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被予以副统帅之职,率军讨伐安禄山,但前线战事受阻,只能退守潼关,期间不幸遭到小人陷害。高仙芝的结局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