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历史上真的发生过“火烧庆功楼”吗?

明朝历史上真的发生过“火烧庆功楼”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25 更新时间:2024/1/29 10:01:37

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火烧庆功楼”这样的事件,它只是朱元璋屠杀功臣的一个形象演绎而已很多40岁左右的人在电视还没有广泛普及的时候,在收音机上听评书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消遣方式。

著名评书演员单田芳老先生的《明英烈》就曾经广为流传。里面就有朱元璋得天下之后,修建了庆功楼,在宴会上,朱元璋提前离开,胡大海对朱元璋不放心,跟他寸步不离,之后朱元璋“炮打庆功楼”,杀死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的章节。不论是“炮打”还是“火烧”,总之,朱元璋是把功臣们几乎都给杀了。能够逃出朱元璋魔爪的功臣们寥寥无几。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呢,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出身卑微,政治上的不自信

梳理历史,我们发现,那些本人出身地位较高,人格魅力较强的开国君主,基本上不干“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那些本人出身卑微,经历千辛万苦才打下天下的人,

往往对功臣苛刻,必欲杀之而后快。

第一类君主,就像周武王、唐太宗、宋太祖。这些君主本身就是贵族或有贵族精神,有很高的人格魅力,能够使手下臣服。周武王分封宗室和功臣为天下诸侯;唐太宗建立凌烟阁把24个功臣的画像供奉在里面;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善待功臣,并与士大夫共天下。

第二类君主,就像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越王勾践臣服吴王夫差,虽说卧薪尝胆很是励志,可为了巴结夫差,给夫差驾车当马夫,亲尝夫差粪便,丢尽了脸面,这些恶心事都被范蠡、文种等人瞧在眼里,想想就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勾践非杀文种不可,幸亏范蠡见机早,提前开溜了,才避过一劫。

刘邦出身无赖,最高也就是一个在国家没有正式编制的泗水亭亭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乡长吧。朱元璋更惨,穷的当和尚要饭了。再有……不说了……

这里不是唯血统论,而是,那些出身高贵的人在起义或者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本身就被广泛拥护和信服,得了天下后社会就会很容易安定下来。出身较低的人,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一团和气,一旦坐了江山,就会有矛盾:一起打天下,凭什么你当皇帝,我还有给你磕头。

所以,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得了天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消灭功臣。

二、朱元璋屠杀的功臣,有一些确实膨胀了,开始忘乎所以,做出一些祸国殃民的事情,该死。

比如永嘉侯朱亮祖,虽然勇敢善战,但经常为非作歹。一些土豪低价强行购买奇异的货物,一不高兴了,还诬陷商人。知县道同把那些人抓了起来。朱亮祖受贿之后,就去求情,道同拒绝了,朱亮祖竟然把枷锁打破,救出土豪。还借其他事殴打道同。

道同要把朱亮祖的事情报告给朱元璋。朱亮祖就诬陷朱亮祖,使朱亮祖被处死。朱元璋看到道同的奏疏后,一气之下,把朱亮祖父子都乱鞭打死。

三、朱元璋的儿子、孙子两代太子都太儒雅文弱,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太子、太孙不能驾驭

太子朱标跟朱元璋杀伐果断的性格不一样,他甚至很反感朱元璋滥杀的行为。《明史》记载,朱标“为人友爱。”“其仁慈天性然也。”《名山藏》里还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朱元璋为了警醒朱标,让朱标拿一根满是棘刺的棍子,朱标拿不了,朱元璋就把刺消掉了,朱标才能拿住。

朱元璋告诉朱标:我杀掉这些人,就是给你去掉棍子上的刺。没想到,朱标根本不服气,还说:上有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朱标的意思是:国君贤明了,大臣和百姓也就贤明,当然就不会反叛国君了。

朱元璋虽然很生气,但也没办法。朱标不幸早亡,太孙朱允炆性格竟然跟朱标很类似,朱元璋对于功臣只好杀到底了,他借宰相“胡惟庸谋反案”杀掉了“一公”(李善长)“十六侯”,把开国功臣几乎杀了个遍。综上:朱元璋屠杀功臣的行为首先是政治上的不自信,其次有些功臣违法乱纪该杀,最后,朱元璋为了为后辈留下一个好的摊子,事先把隐患(功臣)除掉。

标签: 历史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荆州的东三郡到底对蜀汉影响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丢失东三郡,是关羽被擒杀且荆州全失之后,刘备集团遭遇的又一重大挫败。那么,刘备集团是如何得到和失去东三郡的?东三郡得失对刘备集团有什么影响?东三郡在哪里呢?东三郡是西城、上庸和房陵的总称。西城郡今陕西省安康市,公元215年,曹操击败张鲁夺取汉中后,将汉中郡东部的安阳(今石泉县)、西城置西城郡,治所位

  •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为何司马懿没有乘胜追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蜀军因为群龙无首,当时的蜀军,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这时候,如果司马懿乘势追击,发动大军碾压蜀军,蜀军一定无法抵挡,说不定当时就把蜀国给灭了。可是为什么,司马懿却在这时候撤军了。而且此后一直到他去世的17年里,他都没有主动发动过对蜀国的战争。司马懿这样做,不是坐失良机吗?一、不愿

  • 刘邦当初都是酒肉朋友 最后为什么个个都是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刘邦,朋友

    对刘邦和朋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为何起义后却成了军事将才?而对于刘邦大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由于他德不配位,但是刘邦仍旧建立了汉朝,对于历史上也有不少的贡献。他能有如此的成就自然离不开他身边众多能人将士的帮助,可是为何他身边的酒肉朋友在他起义

  • 盘点:岳飞手下的将领都有哪些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宋朝,岳飞

    今天,我们来说一波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心腹人物,他的手下大将排名:第一名:张宪,岳飞心腹爱将;第二名:杨再兴,杨家铁枪;第三名:王贵,雁瓴刀(出卖岳飞);第四名:徐庆,狼牙棒;第五名:岳云,岳飞长子。为什么第一竟是张宪呢,他到底是何人物,连岳飞的长子都比不过,为何他能得此器重呢?听我慢慢分析

  • 白马白袍的三国名将除了赵云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三国,赵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三国时期白马白袍的名将们的故事。第一个,大家应该知道,赵云的早期的主公,白马将军公孙瓒也是白袍白马的典型。公孙瓒(?—199年),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他貌

  • 刘邦为何会同意让韩信当齐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在战胜了齐国之后,韩信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广武涧,再给刘邦在汇报打败齐楚联军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请求,也正是这个请求,对他今后的影响是非常的深远。在信中韩信是这样说的,他说怕齐楚两个国家再次联合对抗汉军出现战乱,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还请汉王允许我暂时代替齐王来镇抚齐国。此时的刘邦还在广武剑与项羽对峙。日

  • 武松对宋江的死为何不难过 武松最后还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宋江,武松

    对宋江和武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得知宋江被毒死后,武松为何不难过,只是冷冷地说了6个字?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各自有各自的人物特点和性格品质,也正是在施耐庵笔下对每个好汉极具特色的描写,才让每个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眼前浮现。嫉恶如仇的武松、鲁莽冲动的李逵、骁勇善战的林

  • 唐朝的女子平时都有那些娱乐活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唐朝,杨玉环

    很多人好奇,古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女子一天都干嘛?是不是都除了吃饭、睡觉、刺绣,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能见人,只能待字闺中?其实唐朝的幸福生活指数还是挺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国家昌盛,四海臣服。女子如果生活在唐朝,其实还是很幸福的。今天,就带大家来体验一下唐

  • 诸葛亮不是绝对英明吗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什么还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打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六出祁山为何都是失败而归?诸葛亮如此聪明,为何总打败仗?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因事必躬亲,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而过世。根据史记记载,诸葛亮有六出祁山,北伐曹家,每次都是失败而归,但是这也丝毫没有影响在历史上诸葛亮的绝世英明,诸葛亮六出祁

  • 如果曹操同意,华佗真的能治好曹操的病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华佗因为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而被曹操给杀死了。很多人都说是曹操多疑,不相信华佗的医术,认为华佗给曹操做开颅手术就是等同于谋杀。那么,如果曹操真的同意华佗做开颅手术,华佗真的能治好曹操的头风病吗?当时,华佗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提到的手术工具是利斧一把。众所众知,人的头部有很多神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