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明明也做过皇帝 朱祁钰为何没有葬入明朝十三陵

朱祁钰明明也做过皇帝 朱祁钰为何没有葬入明朝十三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4/1/21 23:13:56

还不了解:朱祁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宗朱祁钰:明明当过明代帝王,为何却不让他葬入明十三陵?

要说北京安葬了多少位明代帝王,也许很多人会脱口而出13位,因为北京不是有著名景点明十三陵吗?

但其实真实情况是北京安葬了14位明代帝王,除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了南京,而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不知葬在了哪里。剩余14位皇帝都葬在了北京。为什么安葬了14位,却称呼为明十三陵呢?

之所以明十三陵安葬了十三位皇帝,而少一个皇帝,是因为这里面隐藏了一位帝王的悲惨过往,他的功勋只因为他的哥哥明英宗的成功复辟,而全部抹煞。他就是明代宗朱祁钰,那为什么他明明当过明代帝王,却无法葬入明代帝陵呢?

那有一件事情在这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明代中期发生的一次可怕的王朝覆灭危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元1449年,瓦刺频繁来侵犯我们大明的国土,而当时的明英宗却不顾大臣的劝诫,在宠臣宦官王振的煽动蛊惑下,一意孤行的去北征。

在明英宗朱祁镇临行前,他将国家的一切权利托付给了弟弟朱祁钰代为掌管。可是谁了解朱祁镇亲自率领了二十余万军队,不仅没能打败敌人,反而在土木堡附近被瓦刺围歼,自己也深陷敌方了。这次战役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土木堡战役。

明英宗被俘虏的消息传回朝廷后,整个朝廷是一片人心惶惶。就在这个时候朱祁钰立即召集起了大臣来商讨对策,也就从这次会议后,朱祁钰在朝廷的地位有了上升,虽然名义上还是代理监国,但是手中掌握的权利却与真正的皇帝权利差不多。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非常宠幸一个叫王振的宦官,宦官王振仗着明英宗的喜爱,在朝廷中为非作歹。

那个时候遭王振祸害的朝臣不计其数。明英宗被俘后,朱祁钰就把王振这个祸害给杀了。

这让那些饱受王振迫害的大臣们是十分地感动,所以说这也为朱祁钰继承大统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朱祁钰监理国政期间是励精图治,大臣们认为朱祁钰会是一位英主。当前眼下皇帝在敌人之手,整个朝堂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当今太子又只有两岁。

所以以王文为首的部分大臣上书,希望朱祁钰为了江山社稷,能登基称帝。而大臣于谦这个时候也去劝孙太后,让朱祁钰称帝,毕竟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国家无君的。

最后孙太后同意朱祁钰当皇帝,而朱祁钰也就临危受命,成为了大明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钰登基后,用于谦等大臣,是励精图治,加强练兵,最后击破了瓦刺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明军的强势让瓦刺首领感到害怕,于是瓦刺首领决定放弃明英宗,以求和明代和平发展。

明英宗的回归对于明代来说原本是一件喜事。但是这明英宗一回来反而尴尬了,这怎么整的自己的弟弟还取代自己当上皇帝了。那自己怎么办呢?而明代宗朱祁钰这个时候也犯难了,权利这个东西还真能让人迷失,大权在握的他不想松手放权了。

正在朱祁钰两面为难的时候,于谦给朱祁钰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出主意让明英宗回来后当太上皇,随即于谦率朝臣在朝堂上全都恭维朱祁钰,说他把明英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治理得很好。

而且朱祁钰知人善任,广开言路,清除阉党势力,重用贤臣治理国家。现在的国家是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可以说假以时日朱祁钰能恢复其先祖的盛世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朝臣们在朝堂上表态,皇位既然已经敲定,这就是天意,这就没有更改的道理。而明英宗虽咽不下这口气,但是他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只能当太上皇了。他可以说被朱祁钰给软禁起来。

而稳坐帝位的朱祁钰却又不满足现状了,竟然想废了他哥哥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想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这可不得了,这当着太上皇的朱祁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这朱祁钰还得寸进尺了。所以明英宗朱祁镇也开始动手了。

在景泰八年,朱祁钰身患重病,这个时候朱祁镇找准了时机,他不让太医去给朱祁钰看病,并且还发动了夺门之变。公元1457年正月下旬,明代出现了二帝并存的奇葩局面。这个时候,明英宗朱祁镇不顾他弟弟的生命,就再次登基做了皇帝。

重登皇位的明英宗开始忙于处置于谦等大臣,可以说当年以于谦为首保卫京师的大臣,全被他给处置了。而明代朱祁钰也被他废去帝号,封为郕王。在不久之后,朱祁钰便驾鹤西去了。

在朱祁钰死后,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承认明代宗朱祁钰的地位,不承认他是皇帝。既然被废除了帝王的称号,朱祁钰就不能以帝王的身份葬入明帝王陵了。所以明英宗就把代宗当时为自己在明帝王陵修建的陵墓给拆毁了,而把朱祁钰葬在了北京西郊的山上。

所以明代宗朱祁钰成为明代迁都北京之后,唯一 一个没有被葬入明代帝陵的皇帝。但是在明英宗去世后,明宪宗即位,他感念朱祁钰的功勋,又为其恢复了帝号,并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而且还下令按帝陵的规格重新修饰朱祁钰的陵寝,就是现在我们所见的景泰陵。

话说当年明代宗若是狠狠心,也许今日局面就不会发生,惋惜没有如果。明英宗复辟一个月后,明代宗就死去,而且死因不详,最后他没有葬在明帝陵,而是葬在北京西山。

不过好在明宪宗恢复了他的帝号,并给他扩建了陵墓规格,所以这也算是得到了认可了。

只是权利利益这个东西太诱人了,竟然让兄弟两个人反目成仇,可怜了朱祁钰成为了那个时代,闹剧下的政治牺牲品。

不过这也真的怪不了谁,谁让他们都利欲熏心了呢?如果他们两个人都能以国家大局为重,能退后一步,承让一个人当皇帝,而相互辅佐,估计明代当时一定会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

标签: 历史朱祁钰明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刘秀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刘秀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刘秀,东汉

    对刘秀和中华民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是中兴君主,为何人们又认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为什么?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制封建社会当中,有着许多的帝王在后世的评价里面褒贬不一,因为他们有过大功劳足以铭记于史册之中,却也有着一些错误的决断在当时或者未来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扰

  • 刘秀统一天下时西汉都已经灭亡十五年了 刘秀为何还用汉作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东汉,刘秀

    还不了解:东汉和刘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秀建立东汉时,西汉已经灭亡15年,他为何会沿用“汉”做国号?在历史上,大汉朝有西汉和东汉之分,西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东汉的开国皇帝是刘秀。其实,在当时人家都叫“汉”,所谓的“西汉”与“东汉”,是后人为了区分两个时代,而加上了“

  • 明朝有十五万锦衣卫 明朝灭亡时他们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明朝,锦衣卫

    对明代锦衣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说起特务两个字,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那些情报工作者。他们头脑清醒,身手敏捷,常常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不过,其实在中国古代,

  • 朱元璋和朱标的性格相差之大 朱元璋为何对朱标如此偏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元璋,朱标

    对朱元璋和朱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和朱标性格相反,为何老朱偏爱独宠他?历史上诸多开疆拓土、雄才大略的君主,都会比较倾向于喜欢同自己性格相近的儿子,而不喜欢同自己性格相反的,这是人之常情,比如秦始皇嬴政就对性格较软的扶苏不太喜欢;汉武帝刘彻对于温雅的太子刘据的态度也

  • 坐镇荆州,刘表也不和曹操争夺天下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刘表,汉朝

    三国时期耀眼的人物众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表坐镇荆州,拥有强大的实力。可是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时候,他却无所作为。他多次拥有袭击许都,改变天下形势的机会,却都袖手错过了。那么,刘表为何宁可坐失良机,也不和曹操争夺天下呢?一、拥有才能和野心的刘表。刘表

  •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如此强大 魏国灭秦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国,魏国

    还不了解:战国魏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国是战国首霸,若魏一意灭秦能否成功,能否取代秦国一统天下?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此华夏进入了战国时期,而作为从晋国大夫转变为诸侯的魏国来说,他却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是魏国,而不是像齐国与楚国这样的

  • 古代政变肯定会有阻碍 夺门之变时朱祁镇为何如此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明朝,朱祁镇

    明代的南宫夺门之变,是朱祁镇复位之战,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57年,正月的一天,石亨、曹吉祥、张軏、徐有贞等人拥立朱祁镇复位。政变出奇得顺利,到了奉天殿,百官高呼万岁,如此这般,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既然是政变,必然会受

  • 刘邦不知道吕雉如此狠毒之人吗 刘邦为什么没有杀吕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刘邦,吕雉

    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这么狠毒,为什么刘邦不杀了吕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活着的时候吕后并不算狠毒,还有就是刘邦没有杀吕后的理由,刘邦和吕后算是政治盟友,其次就是刘邦杀了吕后对刘氏一族并没有好处。吕雉是个金枝玉叶,父亲吕公也算是个有钱人,有一次刘邦

  • 吕雉和审食其有暧昧关系吗 吕雉给刘邦戴过绿帽子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吕雉,刘邦

    还不了解:吕雉和刘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有没有给刘邦戴绿帽子,她和审食其究竟有没有暧昧关系?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了解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那么吕雉吕后

  • 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孔子,卜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的故事。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