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统一天下时西汉都已经灭亡十五年了 刘秀为何还用汉作为国号

刘秀统一天下时西汉都已经灭亡十五年了 刘秀为何还用汉作为国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4/1/23 16:55:31

还不了解:东汉和刘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秀建立东汉时,西汉已经灭亡15年,他为何会沿用“汉”做国号?

在历史上,大汉朝有西汉和东汉之分,西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东汉的开国皇帝是刘秀。

其实,在当时人家都叫“汉”,所谓的“西汉”与“东汉”,是后人为了区分两个时代,而加上了“东西”二字。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分?因为西汉和东汉之间还隔着一个小朝代,王莽的“新朝”。

换句话说,刘秀建立东汉的时候,西汉已经灭亡15年了,他推翻的不是西汉,而是王莽的“新朝”。

刘秀的皇位,不是从老刘家那里继承过来的,而是实打实的,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打拼下来的。而且,刘秀也不是什么皇子,他仅仅是刘邦的九世孙而已,在推恩令的关照下,他已经和皇家没有多大关系了。

唯一有关系的,就是他是刘邦的后代,仅此而已,和刘备天天吆喝的“中山靖王之后”一样。

既然是开国皇帝,刘秀为什么不换个名字,以彰显自己的开国之功,而是沿用了“汉”这个国号,又为大汉朝“续命”了195年。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王莽篡汉以后,进行了一些列的改制,这些改革触动了大贵族们的利益,遭到巨大的反对,加上天灾频发,底层人民生活困难。在上层官僚和底层贫民一致反对之下,爆发了农民起义。

王莽建立的新朝,不过15年而已,天下大乱之后,人们就开始怀念以前强大而又繁盛的大汉,有句话叫“人心思汉”。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如果刘秀推翻王莽的新朝后,再弄个别的国号,那不就和王莽一个性质了嘛。

第二,刘秀本身就是皇族出身,以“恢复汉室”的名义来推翻王莽,更有号召力,也更有凝聚力,可以广泛地动员各方面的势力。

另外,古代非常强调“正统性”。啥叫正统,老刘家的天下,只能是老刘家的后代来当皇帝,你看,曹操那么牛,他为啥就是不敢称帝,名不正言不顺嘛,一句话,不正统。

在刘秀这里就不成问题了,刘邦九世孙,虽然和皇帝是远亲了,但是也算是正统。因此,以“汉室”为名义,是刘秀的必然选择。

第三,刘秀不敢背叛祖宗,他毕竟是刘邦的后代,他参加起义军,和王莽对抗,打出的大旗就是“恢复汉室”。如果刘秀不是刘邦后代,像朱元璋一样,是一个纯草根,那么,新朝代建立后,他取任何一个名字,都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在刘秀称帝之前,已经有两个刘姓的宗亲,在农民起义军的拥立之下,恢复了“汉”朝,这两个人分别是更始帝刘玄和建世帝刘盆子

较真的说,推翻王莽的新朝,不全是刘秀的功劳,而且,王莽被杀的时候,刘秀正遭受排挤,闲赋在家。

新朝灭亡后,绿林军,赤眉军,王莽三方势力窝里斗,刘秀“另立中央”,自己拉出来一支队伍,对外也称“汉”,和更始帝,建世帝分庭抗礼。

因此,王莽所建立的“汉”,其实是更始帝刘玄的一个延续和分支。就好比朱元璋,从名义上讲,他只是小明王韩林儿手下的将领,但是,后来朱元璋势力坐大了,取代了小明王,建立了“大明”。

下面,我们就详细讲一下,刘秀称帝的过程。

从农民到起义军,刘秀人生的第一个转变

刘秀,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这一脉的,到了刘秀老爸这一代,已经和皇室没啥关系了,自己仅仅混了一个济阳县县令,在今天的开封兰考县。

刘秀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和哥哥两个成了孤儿,被叔叔给接到了南阳,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

刘秀的性格颇为沉稳,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感觉,踏踏实实的种地,认认真真的研究农业,但是,他哥哥刘縯就不一样了,根本不喜欢种地,他觉得太丢人,喜欢和一些武林侠士们在一起。

这个时候,正是王莽专政的年代,他连续立了两代皇帝,后来干脆代汉自立,建立新朝。

新朝建立后,刘秀到都城长安,进入太学进行学习,当他在长安城里看到王莽的皇家卫队,又帅有飒的走过的时候,他不禁发出了一声感叹:“做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执金吾”,是汉朝时期中央禁卫军的称呼,“阴丽华”,是刘秀的梦中情人。

这句话,也许只是穷小子刘秀的一个美好愿望,没想到,若干年后,这两个愿望他都实现了。

王莽当了15年的皇帝,因为盲目崇古,所制定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不适合大贵族的利益,引发社会动荡,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

当时规模比较大的有湖北的绿林军,首领是王凤王匡;山东的赤眉军,首领是樊崇。现在我们有个词叫“绿林好汉”,就是从“绿林军”流传下来的。

听说爆发农民起义了,刘秀的大哥刘縯非常兴奋,立马揭竿而起,带着自己有限的几个兄弟们,也组织了一个起义军。

不过,虽然他们是皇室后人,但是他们的装备太差,战斗的初期,刘秀没有战马,都是骑着牛作战。为了能够有更大的发展,在刘秀的建议下,刘縯带着队伍投靠了绿林军。

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同样是汉朝皇室后裔的刘玄为帝,恢复“汉”朝,改元“更始”,刘玄就是“更始帝”。

对于这个安排,刘縯是非常不满意的,因为他也是皇室后人,同样有资格当皇帝,而且他比刘玄更有能力。

其实刘縯不明白,绿林军之所以拥立刘玄,不是看中了他的能力,恰恰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好控制,对于绿林军来说,刘玄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已,如果立了刘縯,他们怕不好掌控。

为了安抚刘縯,绿林军任命他为大司徒,任命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听说刘玄称帝,王莽大为恼火,派出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带领着42万军队,向昆阳,宛城一带逼近。

当时宛城一带的绿林军,仅仅9000人,根本不是42万军队的对手,他们边打边退,军心不稳,有人主张干脆退回湖北老家。

刘秀说服大家据守昆阳城,自己带着13个亲兵突出包围圈,找来了1.3万人的援军,就是凭借这区区2万多人马,刘秀硬是打赢了王莽的42万军队,一战成名。

昆阳之战,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成为后来的军事典范。

立了如此大功,刘秀整个人都精神多了,没想到回到宛城,一盆冷水泼到他的头上,他的亲大哥刘縯被更始帝给杀了。

刘縯这个人,我们前面说过,是一个骜不顺的人,对于刘玄当皇帝,他本来就看不顺眼,刘玄和绿林军首领们也了解,这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所以,趁着刘秀在外面打仗,他们偷偷的把刘縯给杀了。

刘秀了解,绿林军还是信不过他哥俩,就因为他哥俩的身份,所以,刘秀回来后非常的低调,绝口不提自己的战功,也不接触哥哥的部将,也不给哥哥搞祭拜仪式,只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一个人偷偷的流泪。

刘秀的低调,赢得了刘玄和绿林军的信任,他们封刘秀为“武信侯”,“破虏大将军”。

封侯拜将了,刘秀想起了自己的梦中情人,回到家乡迎娶了阴丽华,实现了他年少时期的梦想。

就在刘秀沉浸在温柔乡的时候,绿林军攻破了长安城,在混乱中王莽被杀,头颅也被割了下来。

河北称帝,刘秀显现出帝王气质

刘玄入主长安城,从名义上来讲,“大汉”恢复了。

但是,天下并未一统,山东还有赤眉军,河北有“三王”,以及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等割据势力。

为了能够收复河北,刘玄决定派刘秀去河北,招抚各方势力,但是遭到了绿林军首领的反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刘秀到河北,一定会拥兵自重,难以控制。

刘秀也明白,此去河北,是一个机会,可以趁机收拢兵力,于是,他通过贿赂左丞相曹竟,终于获得了这个机会。

公元23年10月,结婚不到半年的刘秀,以大司马的身份出使河北,招抚各方势力。注意,此时,刘秀的身份,就是“汉朝的大司马”。

当时河北并不太平,一个叫“王朗”的人,非说自己是汉朝皇室后裔,为此他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刘子舆”,在邯郸称帝。

一时间,刘秀在河北的工作非常不顺利,幸亏得到了上古和渔阳两郡的支持,才让刘秀有了一些信心,后来,为了获得真定王刘杨的支持,刘秀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

在真定王的帮助下,刘秀一举打败了王通,并且收服了铜马十万义军,声势浩大。刘秀决定与刘玄决裂,在河北称帝,国号仍然是“汉”。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汉”就是一块金字招牌,非常好用,谁用谁了解。就好比秦末,大家都聚在楚的大旗之下一样。

就在刘秀河北称帝的时候,长安城发生了内乱,绿林军发生了火并,赤眉军趁机入主长安,他们又拥立了另外一个皇帝刘盆子,就是“建世帝”。

但是,这个皇帝也没当多长时间,就被刘秀打败,此后,刘秀收服了赤眉军,扫平了关东,陇西,川蜀,一统了全国。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莽的“新朝”对于大汉王朝来说,只是一个意外的小插曲,就像唐代武则天改唐为周一样,他并不能算得上一个朝代。

因此,在西汉人眼里,大汉朝并没有灭亡,只是被王莽给弄歪了一点,刘秀出来又把他扶正了而已。

因此,刘秀并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开国皇帝,继承汉室也是理所应当。

标签: 历史东汉刘秀

更多文章

  • 明朝有十五万锦衣卫 明朝灭亡时他们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明朝,锦衣卫

    对明代锦衣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说起特务两个字,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那些情报工作者。他们头脑清醒,身手敏捷,常常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不过,其实在中国古代,

  • 朱元璋和朱标的性格相差之大 朱元璋为何对朱标如此偏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元璋,朱标

    对朱元璋和朱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和朱标性格相反,为何老朱偏爱独宠他?历史上诸多开疆拓土、雄才大略的君主,都会比较倾向于喜欢同自己性格相近的儿子,而不喜欢同自己性格相反的,这是人之常情,比如秦始皇嬴政就对性格较软的扶苏不太喜欢;汉武帝刘彻对于温雅的太子刘据的态度也

  • 坐镇荆州,刘表也不和曹操争夺天下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刘表,汉朝

    三国时期耀眼的人物众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表坐镇荆州,拥有强大的实力。可是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时候,他却无所作为。他多次拥有袭击许都,改变天下形势的机会,却都袖手错过了。那么,刘表为何宁可坐失良机,也不和曹操争夺天下呢?一、拥有才能和野心的刘表。刘表

  •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如此强大 魏国灭秦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国,魏国

    还不了解:战国魏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国是战国首霸,若魏一意灭秦能否成功,能否取代秦国一统天下?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此华夏进入了战国时期,而作为从晋国大夫转变为诸侯的魏国来说,他却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是魏国,而不是像齐国与楚国这样的

  • 古代政变肯定会有阻碍 夺门之变时朱祁镇为何如此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明朝,朱祁镇

    明代的南宫夺门之变,是朱祁镇复位之战,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57年,正月的一天,石亨、曹吉祥、张軏、徐有贞等人拥立朱祁镇复位。政变出奇得顺利,到了奉天殿,百官高呼万岁,如此这般,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既然是政变,必然会受

  • 刘邦不知道吕雉如此狠毒之人吗 刘邦为什么没有杀吕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刘邦,吕雉

    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这么狠毒,为什么刘邦不杀了吕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活着的时候吕后并不算狠毒,还有就是刘邦没有杀吕后的理由,刘邦和吕后算是政治盟友,其次就是刘邦杀了吕后对刘氏一族并没有好处。吕雉是个金枝玉叶,父亲吕公也算是个有钱人,有一次刘邦

  • 吕雉和审食其有暧昧关系吗 吕雉给刘邦戴过绿帽子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吕雉,刘邦

    还不了解:吕雉和刘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有没有给刘邦戴绿帽子,她和审食其究竟有没有暧昧关系?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了解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那么吕雉吕后

  • 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孔子,卜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的故事。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

  • 历史上朱佑樘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朱佑樘,明朝

    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集天下大权于一身,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男性自私的思想,他们依靠着自己的强大,逐渐将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并降低女子的社会地位,并想象出了各种证明这个理论的神话,由此构造出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封建社会环境之中,女子成为了

  • 战国初期魏国作为当时的强国 魏国为何没有消灭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秦国,魏国

    对魏国和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初期,魏国是第一强国,可他为何没有灭掉秦国?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接近一统的国家。曾几何时,魏国和秦国争雄于河西地区,一度压得对方喘不过气。不过,魏国并没有一鼓作气地将秦国灭掉,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步做大,成为后来的超级大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