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的子颓之乱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春秋时期的子颓之乱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56 更新时间:2024/1/29 19:27:45

周惠王初(公元前676一前652年),发生王子颓之乱。周惠王夺大臣边伯等的园林为囿,作为田猎场所,因而边伯与王子颓共同作乱。周惠王放于温地,不久又逃到郑,国人立王子颓为王,郑杀王子颓,复送惠王入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春秋时期由王子颓所发动的周室庶孽之乱。子颓为周庄王庶子,受宠。周惠王即位后侵夺一些贵族的宫室、田地和秩禄,引起强烈不满。前675年,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等五大夫奉子颓以攻伐周惠王,未克,遂出奔苏氏的温邑,子颓又在苏氏支持下逃卫。子颓联合卫国、燕国军队伐周。被立为周王。次年春,郑厉公居中调停惠王与子颓的关系,未果,郑遂接周惠王暂时居郑的栎邑。子颓占居王城,志得意满,歌舞不倦。郑厉公闻之,往见虢公,指出子颓逐惠王,居王城是“奸王之位”,劝虢公与郑联合平定子颓之乱。

背景

前673年春 ,郑厉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密县境)相约。这年夏天,郑厉公与虢公同伐王城,郑军护送周惠王从王城南门攻入,虢公自北门攻入,杀子颓及五大夫。子颓之乱前后历时3年,极大地削弱了周王朝的实力。

经过

子颓之乱中,郑厉公(子突)站在惠王一边,在栎地(今禹州市)接待了惠王,并协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颓之乱”。周惠王因厉公勤王有功,又把以前收回的虎牢以东地方重新给了郑国。这对春秋时期格局尤其是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间接促使郑国平息了“四公子之乱”。郑庄公(郑武公之子寤生)即位后,在解决宫廷内部矛盾的同时,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先伐卫,又与齐结盟伐翼、伐宋、侵陈,比武公更为激进,俨然以小霸自居,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公元前719年,周平王驾崩,桓王即位。桓王对郑庄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庄公在朝之职。郑庄公不满,为此闹到朝廷,导致周郑关系恶化,以致弄到周王室与郑国交换人质,就是历史上说的“周郑交质”。周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作为人质互相交换。郑庄公又派祭足带人割取温地的麦子,接着又取成周之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史称“周郑交恶”。公元前715年(桓王五年),虢公忌父正式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卿士。公元前 712年(桓王八年)周王室又收回被郑国占领的邬、刘(今偃师南)、为(今孟津东北)、邗(今沁阳西北)等畿内之地,调换了原属苏忿生的12个邑,即温(今温县境)、原、郗、向、樊(均在今济源境)、怀、显成(今武陟境)、攒茅(今修武北)、盟(今孟津东)、阱 (今沁阳西)、聩(今获嘉北)。这些地方,同郑国隔着黄河,实际上是卫、晋两国的势力范围,不仅增加了管理麻烦,还增加了与卫、晋两国的矛盾与磨擦。郑庄公对此耿耿于怀,数年不去朝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又亲自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当祝冉再射一箭时,被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问桓王,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作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与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之公卿,对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节的。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四十三年),郑庄公病死,享年57岁,葬于今新密市境内。郑庄公治理郑国43年,是郑国的极盛时期,此时郑国疆土,南建栎邑 (今禹卅市),东建封(今开封),北与卫、晋交错,西控巩、洛,胁宋迫许,威加北戎,常受王命伐叛臣,抗王命主公道。郑庄公有功于中原地带的开发与发展。

郑庄公死后的27年间,郑国发生了四位公子争夺君位的内讧。庄公传位长公子忽,公子忽即王位,称昭公。不到三个月,公子突与郑相祭仲在宋国的纵容与支持下,即把昭公赶到国外(卫国),公子突即位称厉公。此时,周王室也发生了“王子颓之乱”,把周惠王赶下了台。郑厉公(子突)站在惠王一边,在栎地(今禹州市)接待了惠王,并协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颓之乱”。周惠王因厉公勤王有功,又把以前收回的虎牢以东地方重新给了郑国。周郑关系随之缓和。郑厉公不愿做祭仲之傀儡,企图谋害祭仲,结果因泄密,被祭仲赶到了蔡国。昭公又被召回当国君。昭公以高渠弥为卿,高渠弥以数谏昭公不听,杀昭公立公子亹,史称郑子亹,又造成了郑国新的矛盾。当时厉公在宋、齐、蔡、陈等列国和周王室的支持下,偏居郑地栎邑(今禹州市),郑子亹当了九个月国君,便被齐襄公杀掉,高渠弥亦被车裂而死。郑国实权又归祭仲。因祭仲与厉公不和,只好从陈迎回公子婴为君,厉公与子婴同时存在。由于子婴在位14年,始终没有年号,故史册均把子婴列在厉公世序之下。公元前680年 (子婴十四年),郑厉公自栎北上,得到当时郑相傅瑕支持,傅瑕杀子婴及其二子,接纳厉公。此次厉公复国,深知权臣祸国,便杀了傅瑕,自己独立执政,至此郑国四公子夺权之争平息下来。从此郑国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标签: 历史王子颓之乱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当初手握兵权在陈桥兵变 赵匡胤为何不选择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赵匡胤,兵变

    对赵匡胤兵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作为后周殿前都点检手握重兵,为什么不直接在都城兵变?宋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繁荣富强的朝代之一,宋王朝的时候各方面经济、文化都发展得特别好,那么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又是如何获得皇位的呢?唐王朝后期,随着朱温进入长安城烧杀抢掠,

  • 王子带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实施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王子带,春秋

    王子带(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35年),姬姓,名带,亦称叔带、太叔、太叔带。因受封甘地(今河南洛阳南),谥号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姬阆之子,周襄王姬郑异母弟,母为惠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49年,周襄王因王子带召引戎人侵犯周都之故,派兵讨伐王子带,王子带于是

  • 从宋朝建立到灭亡三百年时间里 宋朝为何没有发生过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宋朝,内乱

    对宋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积贫积弱,坚持三百年没有发生内乱,离不开这些因素。对于宋代来说,后世的印象大多都是积贫积弱。的确,宋代又分为南宋和北宋,从它三百余年的历史当中去看,的确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尽管建国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宋代却没有勇猛的气势,许多外族都可以对其

  • 上古四圣指的是哪四人?他们分别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古四圣

    皋陶、尧、舜、禹,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他们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中四位部落首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皋陶人物介绍皋陶(gāo 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人物

  • 古代赘婿地位底,还会受人冷眼 宋朝为何会流行这种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宋朝,赘婿

    还不了解:宋代赘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赘婿地位低,受尽冷眼,为何宋代时期赘婚盛行于世?提起赘婚,我们现代常说的一个词是入赘,与之相对的是“出嫁”。两者均是进入婚姻的形式。女子出嫁,嫁到男方家中,婚后经常出现被欺负的现象,于是家境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为了避免女儿受欺负,不让

  • 古代游牧民族骑兵机动性那么强 宋朝步兵是如何抵抗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宋朝,步兵

    还不了解:宋代步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是如何以步兵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在古代战争中,处于冷兵器的时代,一支机动性强,杀伤力高的大军非骑兵莫属。在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都是以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农耕民族。而北方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劣,生活着凶悍喜爱掠夺的游牧民族。历代

  • 北宋初期辽国为什么要频繁发动战争 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北宋,辽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和辽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初期,辽国频繁发动战争,为什么说他们的意图并非吞并?引导语:北宋初期,位于北方的辽国曾多次侵扰大宋,给当时的宋代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当我们在谈及这个阶段辽国的做法时,很多人也许会说,这是辽国想要吞并大宋的意图,但事实并非如此,

  • 北宋真的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的他们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北宋,杨家将

    还不了解:北宋杨家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真的有杨家将吗,真实历史上的杨家将是怎样的?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一口金刀八杆枪威震辽国。在民间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保护大宋的江山,杨家数代人前赴后继为国战死沙场,杨家的女将也个个上阵杀敌,书写了一曲可歌可

  • 单说军事实力,韩信和项羽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汉朝,韩信

    提到汉初的那段时间,出现次数最多的将领应该就是项羽了!项羽在当年,可以说是战神一般的存在,说他战必克,攻必取,一点都不带夸张的!虽然他最后落得个兵败自杀,但好像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围困他的!可由韩信指挥的是60万大军!对此有人就说项羽输在韩信手里,也不算太丢人!因为韩信毕竟是兵仙嘛,也是人中之龙!对

  • 明朝皇帝对大臣没有办法 清朝为何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大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的皇帝为什么治不了大臣?而清代皇帝可以把大臣治的服服帖帖?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最有名的是明代海瑞,海瑞是个大清官,可是偏偏他生活的时代不好,靠藩王上位的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晚年宠信炼丹,不理朝政,天天在西苑专心设坛求福。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