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当初手握兵权在陈桥兵变 赵匡胤为何不选择都城

赵匡胤当初手握兵权在陈桥兵变 赵匡胤为何不选择都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07 更新时间:2023/12/31 3:04:46

赵匡胤兵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作为后周殿前都点检手握重兵,为什么不直接在都城兵变?

宋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繁荣富强的朝代之一,宋王朝的时候各方面经济、文化都发展得特别好,那么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又是如何获得皇位的呢?

唐王朝后期,随着朱温进入长安城烧杀抢掠,让唐哀帝李祝把皇帝位置,禅让给自己以后。唐王朝彻底结束,开始了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

01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成为后周国的殿前都检点的?

宋太祖赵匡胤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先后投奔过三个人。第一个人,因为看不上赵匡胤,于是拒绝了他的加入。

第二个人,是赵匡胤父亲的好友,他把赵匡胤收留,但是那位父亲好友的儿子,因为自己的才华能力都不如赵匡胤,赵匡胤在排挤之下,选择了离开。最后,赵匡胤投靠到了郭威的手下,郭威可谓是赵匡胤的贵人。

当时郭威还是后汉的一位普通将领,跟在后汉皇帝刘知远的身边。后来到了汉隐帝刘承佑的时候,郭威随着自己的不断军功显贵,已经上升成为了后汉枢密使,也就是军事总管的头头。

同时,他还拥有文臣的权力,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宰相了。正所谓是“功高震主”,汉隐帝刘承佑看到郭威拥有权力,同时又深得民心,于是打算把他除掉。

当郭威在外征兵打仗的时候,汉隐帝刘承佑把郭威的全家妻儿老少全部屠杀。郭威明白了汉隐帝的想法,遂起兵造反。

郭威说是北方的契丹过来攻打汉国,于是派兵出征。但是后来自己却又返回都城,汉隐帝刘承佑被乱兵砍死。当时跟在郭威身边的赵匡胤,亲身经历这场戏剧性的兵变,并把这事情铭记于心。

郭威把后汉灭掉以后,建立起来后周国。因为他的全家都被汉隐帝刘承佑屠杀,所以他把自己媳妇的侄子柴荣,认为是养子,并让柴荣和赵匡胤相识。

954年,后周国周世宗郭荣(柴荣)即位,后周国在周世宗郭荣的带领下,所向披靡,还把当初被辽国所无端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中的瀛洲和莫州收回。

然后继续向北进攻,可是攻打到幽州的时候,周世宗郭荣却病倒,回到都城开封没有多久时间,就病逝了。皇位自然而然由周世宗郭荣七岁的儿子周恭帝郭宗训继承了。

02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960年的正月初一,当时韩国全国上下都在庆贺元旦的时候。这个时候北方边境地区传来军报,契丹和北汉国都在向后周国进发。

这种万分危机的时候,肯定需要派兵出征。于是,宰相范质和王薄推荐当时是后周国殿前都检点的赵匡胤前去。

赵匡胤带领着他的部众一起出发,这个时候开封都城也开始流传起来一句话,“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这个留言开始闹的沸沸扬扬。

而赵匡胤所带领的大军走到距离都城开封仅几十里地的陈桥驿,安营扎寨。于是,在赵匡胤手下的配合下,他们先联系当时禁军首领石守信。

同时也是赵匡胤的得力助手,把都城里赵匡胤的家属们保护起来。另一边,等到天明的时候,赵匡胤已经被自己的手下给披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龙袍,于是“黄袍加身”。

同时,赵匡胤还给自己的手下下达了命令。第一,就是不允许伤害后周国的皇帝和太后等人;第二,不允许手下的士兵伤害都城的老百姓,进行烧杀抢掠。

在得到自己手下的将领的保证以后,赵匡胤以皇帝率领大军进入开封城。当顺利进入都城以后,又把文官的头头范质以及王薄给摆平。

这个时候,有一位官员顺势拿出来周恭帝郭宗训的禅位诏书,这个时候也不了解当初“攻打”后周国的契丹一族哪里去了。

赵匡胤就这样,兵不血刃,没有浪费一兵一卒,成为了后周新的皇帝,随后他改国号为宋,称为宋王朝。

03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在都城当中直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本身的身份就是后周国的重要将领,拥有着后周国的重要兵权。如果他直接在后周都城发生兵变,肯定会引起老百姓受到伤害。

不仅如此,后周国的皇族和他的一派又会互相攻击,彼此伤害,反而可能让周边其他国家,趁机过来作乱,占了便宜。

而宋太祖赵匡胤,还是感念周世宗郭荣的重视和重用的,同时,又不想伤害后周皇族一派的人员,所以就没有直接在城中兵变。

同样,当时还是郭威手下一员的赵匡胤,亲眼目睹了郭威是如果占领了后汉国的政权,这一系列的操作,让他从一个配角,演变成为主角和导演。不过他的主角演得非常成功。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起宋王朝以后,在宰相赵普的建议下,对自己的手下亲信来了一次“杯酒释兵权”,降低了他们的权力,但是又同时给了他们尊荣,并没有杀害他们。可见,宋太祖赵匡胤真的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参考文献:《宋史》

标签: 历史赵匡胤兵变

更多文章

  • 王子带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实施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王子带,春秋

    王子带(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35年),姬姓,名带,亦称叔带、太叔、太叔带。因受封甘地(今河南洛阳南),谥号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姬阆之子,周襄王姬郑异母弟,母为惠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49年,周襄王因王子带召引戎人侵犯周都之故,派兵讨伐王子带,王子带于是

  • 从宋朝建立到灭亡三百年时间里 宋朝为何没有发生过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宋朝,内乱

    对宋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积贫积弱,坚持三百年没有发生内乱,离不开这些因素。对于宋代来说,后世的印象大多都是积贫积弱。的确,宋代又分为南宋和北宋,从它三百余年的历史当中去看,的确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尽管建国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宋代却没有勇猛的气势,许多外族都可以对其

  • 上古四圣指的是哪四人?他们分别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古四圣

    皋陶、尧、舜、禹,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他们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中四位部落首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皋陶人物介绍皋陶(gāo 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人物

  • 古代赘婿地位底,还会受人冷眼 宋朝为何会流行这种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宋朝,赘婿

    还不了解:宋代赘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赘婿地位低,受尽冷眼,为何宋代时期赘婚盛行于世?提起赘婚,我们现代常说的一个词是入赘,与之相对的是“出嫁”。两者均是进入婚姻的形式。女子出嫁,嫁到男方家中,婚后经常出现被欺负的现象,于是家境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为了避免女儿受欺负,不让

  • 古代游牧民族骑兵机动性那么强 宋朝步兵是如何抵抗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宋朝,步兵

    还不了解:宋代步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是如何以步兵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在古代战争中,处于冷兵器的时代,一支机动性强,杀伤力高的大军非骑兵莫属。在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都是以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农耕民族。而北方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劣,生活着凶悍喜爱掠夺的游牧民族。历代

  • 北宋初期辽国为什么要频繁发动战争 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北宋,辽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和辽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初期,辽国频繁发动战争,为什么说他们的意图并非吞并?引导语:北宋初期,位于北方的辽国曾多次侵扰大宋,给当时的宋代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当我们在谈及这个阶段辽国的做法时,很多人也许会说,这是辽国想要吞并大宋的意图,但事实并非如此,

  • 北宋真的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的他们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北宋,杨家将

    还不了解:北宋杨家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真的有杨家将吗,真实历史上的杨家将是怎样的?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一口金刀八杆枪威震辽国。在民间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保护大宋的江山,杨家数代人前赴后继为国战死沙场,杨家的女将也个个上阵杀敌,书写了一曲可歌可

  • 单说军事实力,韩信和项羽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汉朝,韩信

    提到汉初的那段时间,出现次数最多的将领应该就是项羽了!项羽在当年,可以说是战神一般的存在,说他战必克,攻必取,一点都不带夸张的!虽然他最后落得个兵败自杀,但好像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围困他的!可由韩信指挥的是60万大军!对此有人就说项羽输在韩信手里,也不算太丢人!因为韩信毕竟是兵仙嘛,也是人中之龙!对

  • 明朝皇帝对大臣没有办法 清朝为何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大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的皇帝为什么治不了大臣?而清代皇帝可以把大臣治的服服帖帖?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最有名的是明代海瑞,海瑞是个大清官,可是偏偏他生活的时代不好,靠藩王上位的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晚年宠信炼丹,不理朝政,天天在西苑专心设坛求福。地方的

  • 夷陵之战是什么结果?对蜀汉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的第一场重大战役,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率军伐吴,给关羽报仇,史称“夷陵之战”。在这次战役中,刘备惨败,全军覆没,只身逃走,不久羞愤交加,病死在白帝城。刘备这次惨被,对蜀汉意味着什么?损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