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文化十分的繁荣 到底繁荣在什么地方

宋朝文化十分的繁荣 到底繁荣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4/1/25 9:46:32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文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都说宋朝文化繁荣,可你知道到底繁荣在哪吗?

要说中国历史上人们误解最大、最深的王朝,还是首推宋朝。宋朝的经济、科技、文化在中国的帝制时代一直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因为军事的“积弱”,人们还未多用心去感知这个王朝,就着急去否定它。

当时之盛

宋朝最直观的生活图景便是《清明上河图》,堪称北宋社会的“百科全图”。图中街道交错纵横,民居鳞次栉比,商铺百肆杂陈,商旅云集,车水马龙,徐徐展开了一幅12世纪初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繁盛的市井风俗画。“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正是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与《清明上河图》相对应的句子,也高度概括了北宋盛极一时的经济状况。

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在历史学中,“盛”并非强盛的意思,而是富裕的意思,因此,本文和这篇都说大唐盛世,真实的大宋王朝更盛过唐朝说宋朝盛过唐朝,并没有说错,是有些人误解了盛的含义。(注:“盛世”一般指经济繁荣的时代即可称为盛世,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永元之隆、元嘉之治、仁宗盛治、仁宣之治都是以经济为主要侧重点,就连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康乾盛世在当时的宣传也是以经济方面为主,直到今人才更加侧重军事)

美学最隆

与《清明上河图》这一“大俗”相对应的则是《西园雅集图》,是当时顶级文人苏轼黄庭坚、米芾、李公麟、蔡襄、秦观等等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吟诗作赋的“大雅”之景。经身在其中的北宋名画家李公麟以写实手法描绘、米芾作序,“水石潺,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

近代拂晓

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宋朝弱小,落后挨打,教科书也评价其为“积贫积弱”的时代。宋史专家邓小南这样评价这种观点:

这种认识框架基本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包含着当代人的民族情感和反观历史的体悟:对“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憧憬,往往与对汉唐盛世的怀恋联系在一起。

笔者以为,我们对于汉唐盛世的憧憬,并不妨碍我们喜爱宋朝。如果因为宋朝的军事弱小而否定宋朝的全部,是极其不公正的。笔者之所以喜爱宋朝,是因为它的人文精神,但从不否认军事弱小的事实以及“靖康之耻”的催泪印迹。但是一事归一事,我们在做历史研究时,必须不能将个人情感掺杂其中,影响正确、理性的判断。同时笔者也以为,这种对“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憧憬,虽并无过错,但产生的后果失之偏颇,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我们仍未摆脱近代以来民族之殇的耻辱感,这对于我们现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我们仍旧缺乏民族自豪感,缺乏到我们必须通过批判我们的祖先来寻找回我们的自尊,这是不对的,亦是近代耻辱给我们造成的后遗症。我们应当洗刷掉这种感觉,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历史,以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来面对过去,面对宋朝。

虽然海外汉学家只是国际友人,但他们评价宋朝的心态仍值得国人学习。他们以超然的心态,对宋朝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尽管从军事威力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先生这样认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宋代包括了许多近代城市文明的特征,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视其为“近代早期”。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孙隆基进一步阐释:

在我们探讨宋朝是否是世界近代化的早春时,仍得用西方“近代化”的标准,例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俗化、民族国家的成形,以及国际化等。这一组因素,宋代的中国全部齐备,并且比西方提早500年。

这一评价,非常客观公允,要知道,“近代化”这个词来源于西方,以西方“近代化”标准看,并没有太多问题。而这一评价,让人兴奋的就是中国的近代化比西方早500年,这是推崇民族自豪感的我们所需要为之光荣的。

理想王朝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提出:

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

其实,葛先生指的是由唐到宋,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由唐到宋最明显的一个变化便是唐长安城坊市制度和宵禁制度的瓦解。“坊”就是居住区,四周有围墙,只有两门或者四门供人进出,一般人不准凿墙开设私门,更不准朝大街开设店铺;市是交易区,日中击鼓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钲三百下散市。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行在临安都废除坊市分割,允许面向大街开店,与民居混杂毗邻。“坊郭户”第一次被列为国家法定户籍管理分类。而宋太祖时期将宵禁时间推迟到凌晨一点,之后完全取消,出现了通宵达旦的夜市。

两宋文学重心下沉,市民文化勃兴。在道路通衢、勾栏瓦舍,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卖艺的,品茶的,到处可见世俗文化。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评价:

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社会。

此外,两宋高度发达的科举考试,促成大量“寒俊”取代贵族,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达总官员人数的40%,这对世界的文官政治的发展,都是有巨大贡献的。

而受到科举考试兴起的影响,更多的儒学人士渗透到民间,他们通过上至家规、家庭礼仪、乡约,下至曲子唱词,将知识、思想、文化、信仰迅速传播。他们“游于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整体精神追求中不断成形和提升,风雅遂成一时之风。

相较于其他朝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儒家治世理想的王朝。宋儒们重新将儒学变成官方学问后,开的经学研究,所挖掘出的理论也更加平易近人、接近底层人民的生活,也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之中,到了13世纪,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了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汉代儒学只是上层阶级行为准则,并未真正融入整个社会,到了宋朝,儒学才开始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等全方位融入到整个中国的各个阶层的生活之中,在这些方面形成全面的国家意识形态),进而重塑整个社会,成为传统中国的典范。

诚然,在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宋所代表的“近代化早春”就从形式上中断了,历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回潮(元代之后的中国帝制王朝开始走向全面的文化专制),不过,从近代“人心”、“政俗”来看,无论是政治理念,思想文化方面的创新还是因循,宋代带来的影响都深深的渗透到中国社会的肌体之中。

德国宋史学家迪特·库恩指出,许多脱胎于宋代儒家思想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之中,加速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而其中不少具有民族典型性的文化特征,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极简美学

今日的人们为什么热爱宋朝,为什么“穿越”的对象最多的就是宋朝,又为什么会在近些年里兴起“宋朝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今日我们和宋朝的连接点,正是“生活美学”。当今生活正发生“审美的泛化”“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正是中国本土思想传统里,艺术与生活、创造与欣赏从来都是内在融通的,一定意义上来说,以宋代美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另一方面来说,即是“审美的升级”,部分日本传来的“侘寂之美”“匠人精神”,都能从宋代器物中找到源头,而宋的极简风格,又能和当代艺术精神相吻合。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还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都当推宋朝,特别是宋代士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通过文化一脉相承,为后世所追慕。诚如扬之水所说:

两宋是培养“士”气的时代,此前形象与概念尚有些模糊的“文人”“士大夫”,由此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政治生活之外,属于士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因此愈益丰富和具体。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和绘画,携手传播者宋人躬身实践和付诸想象的种种生活情趣。

好了,到这里,本文就暂时结束了。宋代的人文精神留给人们的是鲜活生动的烙印,其留给人们的思考和享受都是充实的。本文是宋代文化系列的总论篇,是整个系列的开篇之作,文章准备了很久,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宋朝的文化究竟盛在哪里。

标签: 历史宋朝文化

更多文章

  • 马超的子女怎么样了?为何正史中的记载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虎上将生前威名赫赫,死后他们的子女在蜀汉的待遇却是各有不同:除了黄忠之子早逝无后之外,张飞和关羽之子出任侍中地位显赫,赵云两个儿子都效力于军中,唯独马超的子女正史中的记载很少,在蜀汉非常低调。先来看看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后代在蜀汉待遇如何?关羽长子关平和他一同赴死,次子

  • 关于北宋的评价都是积贫积弱 其根原因是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北宋,官员

    还不了解:北宋官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北宋官员积贫积弱,是冗兵冗官的错吗?北宋一度被认为是我们国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但是这实际上是过度夸大了北宋的经济,实际上北宋一直的评价就是积贫积弱,作为一个没有大统一的王朝,一直被北方的辽国压制,后来连一个地方政权都控制不

  • 乾隆帝妃嫔恂嫔霍硕特氏是什么出身?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恂嫔,清朝

    恂嫔,霍硕特氏,亦作郭氏,乾隆帝嫔妃,无子女。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于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初封郭常在,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晋郭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八月,郭贵人伴驾扈从木兰围场,二十六日突发急病、薨于行在。二十七日乾隆帝谕: “郭贵人薨逝,著追册为嫔。所有一应典

  • 春秋时期的子颓之乱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王子颓之乱

    周惠王初(公元前676一前652年),发生王子颓之乱。周惠王夺大臣边伯等的园林为囿,作为田猎场所,因而边伯与王子颓共同作乱。周惠王放于温地,不久又逃到郑,国人立王子颓为王,郑杀王子颓,复送惠王入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时期由王子颓所发动的周室庶孽之乱。子颓为周庄王庶子

  • 赵匡胤当初手握兵权在陈桥兵变 赵匡胤为何不选择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赵匡胤,兵变

    对赵匡胤兵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作为后周殿前都点检手握重兵,为什么不直接在都城兵变?宋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繁荣富强的朝代之一,宋王朝的时候各方面经济、文化都发展得特别好,那么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又是如何获得皇位的呢?唐王朝后期,随着朱温进入长安城烧杀抢掠,

  • 王子带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实施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王子带,春秋

    王子带(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35年),姬姓,名带,亦称叔带、太叔、太叔带。因受封甘地(今河南洛阳南),谥号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姬阆之子,周襄王姬郑异母弟,母为惠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49年,周襄王因王子带召引戎人侵犯周都之故,派兵讨伐王子带,王子带于是

  • 从宋朝建立到灭亡三百年时间里 宋朝为何没有发生过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宋朝,内乱

    对宋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积贫积弱,坚持三百年没有发生内乱,离不开这些因素。对于宋代来说,后世的印象大多都是积贫积弱。的确,宋代又分为南宋和北宋,从它三百余年的历史当中去看,的确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尽管建国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宋代却没有勇猛的气势,许多外族都可以对其

  • 上古四圣指的是哪四人?他们分别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古四圣

    皋陶、尧、舜、禹,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他们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中四位部落首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皋陶人物介绍皋陶(gāo 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人物

  • 古代赘婿地位底,还会受人冷眼 宋朝为何会流行这种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宋朝,赘婿

    还不了解:宋代赘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赘婿地位低,受尽冷眼,为何宋代时期赘婚盛行于世?提起赘婚,我们现代常说的一个词是入赘,与之相对的是“出嫁”。两者均是进入婚姻的形式。女子出嫁,嫁到男方家中,婚后经常出现被欺负的现象,于是家境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为了避免女儿受欺负,不让

  • 古代游牧民族骑兵机动性那么强 宋朝步兵是如何抵抗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宋朝,步兵

    还不了解:宋代步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是如何以步兵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在古代战争中,处于冷兵器的时代,一支机动性强,杀伤力高的大军非骑兵莫属。在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都是以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农耕民族。而北方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劣,生活着凶悍喜爱掠夺的游牧民族。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