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松献益州的背后有哪些影响?

张松献益州的背后有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66 更新时间:2024/2/15 10:53:28

张松献益州的背后有哪些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常读《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兄弟们,应该都对刘备取益州的故事了如指掌。刘备能从荆州进入益州,最大的功臣是两个益州的打工人,一个叫张松,一个叫法正

其中,张松对于刘老板的公司贡献极大,但是他没有看到刘备拿下益州,就提前领了盒饭。

不过当你仔细品一下,张松牺牲后,老板刘备的态度,你就会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先简单的说一下张松的事迹吧。

张松的家族是成都的豪门大族,属于益州的本土势力。他的哥哥张肃刘璋手下任广汉太守,张松自己则是益州别驾,相当于刘璋身边的首席参谋的角色。兄弟俩一个在外统兵,一个在老板身旁,堪称益州本土的顶级大佬。

张松这个人确实有才华,能在刘璋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但是这个人的缺点,一个是外貌不行,说白了就是长得丑。另一个则是恃才傲物,野心很大。他嫌弃刘璋,觉得自己没法和刘璋合作干大事。

刘璋都是益州最大的老板了,自己也是益州的别驾,能干的大事必然只能是外事。说白了,张松的理想是立足益州,放眼全国。而刘璋暗弱,根本不想着全国化,只想保住益州的一亩三分地,做个“益州王”。

所以,张松这个别驾和老板刘璋之间的矛盾就在于政治理念不合。在基于自保的前提下,刘璋对张松是言听计从的。不过,只要稍微进取一些,提出争霸全国的理想,刘璋就不听张松的了。

正是这种长期的理念不合,让张松有了想要换掉老板的想法。

历史上对于张松的评价一直很低的原因正是如此。虽然张松和法正都是叛徒,但法正是长期被刘璋打压,心存怨念还情有可原。而张松,老板刘璋对他不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可以了。

而张松仅仅是因为跟刘璋意见不合,就反手把老板卖了,直接携带公司的机密资料投靠新老板。这种做法非常令人不齿。

史学家蔡东藩的评价是:“张松法正并为璋臣,璋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去之;必卖主而求荣,殊非人臣之道,松之受诛宜也!”

意思是,张松和法正都是为刘璋打工的,刘璋能力强就尽力辅助他,不行就离职嘛。没有必要把老板卖了,这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工人,张松被砍是活该!

自降身价的跳槽

益州就是古代的四川地区,当时要想拿下四川,必须拿到沿途的军事布防图。这张图相当于是益州公司老板刘璋的核心机密。当时能接触到这种公司机密文件的张松,凭借自己惊人的记忆力把这张布防图手绘了出来。

图里面详细标注了益州的地形地貌、山川险要、刘璋的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详细情况。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张松确实是一个人才。

张松明白,他跳槽以后要想得到新老板的重用,就必须得先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这一点上,其实张松做的是没有问题的。他把公司的核心机密资料作为新入职公司的投名状。

他一开始找的是大公司的曹老板,想要凭借着自己的益州布防图在曹老板面前表现一番。结果面试的时候,善于识人的曹老板,一看到张松“短小放荡”(史书原话)的模样,再看他骜不驯、恃才傲物的态度,就很不喜欢。再加上张松手里最有价值的就是益州的布防图。

当时,担任主簿的杨修知道张松是个人才,劝曹老板招揽吸纳他,可曹老板不听。张松由此怀恨在心,回到刘璋身边就开始说曹老板坏话。恰好当时曹操赤壁兵败,张松力劝刘璋跟曹操绝交,迎接刘备入四川。

张松这么卖力地力推刘备入川,当然是已经提前去刘老板那里面试了。刘备当时还是小公司,创业初期,正愁没什么人才。张松这样的高级人才加入,对刘老板来说是瞌睡的时候正好碰到送枕头的,欣然接纳了张松。

曹操和刘备对待张松截然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两个公司所处的境况不同。曹老板的公司已经做大做强,手下人才济济。张松跳槽去曹老板那里,即使杨修力荐,曹老板破格录用,也不会重用他的。

值得细品的张松之死

不过,很可惜,张松没能看到刘老板革命胜利就领盒饭了。不过他的死这一段,是非常值得人细品的。

话说汉中的张鲁派兵进犯四川,张松就顺理成章地劝刘璋把刘备“请进”四川。刘备进入四川后,张松和法正就密谋把益州献给刘备。把张鲁打退后,接着刘璋就把刘备军队的军粮给停了。

这里可以看出,刘璋虽然暗弱,但是并不傻。对于刘备集团始终存在防范之心的。仗打完了,就停发刘备集团的工资意思就是告诉刘备,感谢贵军援助,现在仗打完了,该从哪来回哪去吧,

接着刘备就假意上书刘璋,说自己要离开益州回荆州去了。结果张松急了,写信劝阻刘备。而这封信,被张松的哥哥张肃发现。张肃害怕张松这种“反骨仔”行为连累自己,便向刘璋告发。

刘备在听说张松领了盒饭后,叹息道:“是张肃杀了我的内应啊!”

在这里,有一个很魔鬼细节的地方,就是刘备假意给刘璋上书说自己要回荆州这件事,张松事先是不知道的。否则也不会写信劝阻刘备,从而暴露自己了。

而作为跳槽刘备后,堪称为刘备拿下益州的头号功臣,张松竟然不知道刘备集团的核心战略。这说明,张松压根不属于刘备集团核心圈子里的人。刘备没有完全信任张松。否则,张松肯定知道刘备集团的战略动向,就不会去写信劝阻了。

另一个细节就是,张松为“革命”献身后,刘备并没有对张松有任何的追赠或者任何的公开赞扬。

这就又说明,张松卖主求荣,助刘备拿下益州这件事,对老板刘备产生了巨大的道德压力。作为老板,刘备不可能公开对张松进行褒奖的。

因为,褒奖张松,就是变相认可了张松的功绩,等于变相承认了刘备从刘璋手上拿下益州是张松的功劳。刘备是靠着令人不齿的方式拿下益州的。

所以,张松这次跳槽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跳槽。自己不但因此送掉了小命,同时还承担了“卖主求荣”的骂名,历史评价极低、最后,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没能捞到一点好处。

作为益州的大佬,张松犯了跳槽时最大的忌讳,自降身价去主动硬贴老板。如果他能像诸葛亮一样,等待猎头、老板主动上门,那么他的历史地位绝不会像今天这样。

在这点上,即使是“专捅义父”的吕布,那也比张松做得出色。人家也是等着李肃上门挖角,才最终跳槽的。张松作为刘璋的智囊,竟然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只能说是他本人的性格确实是有问题的。

标签: 历史古代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蒯通有何本事?他为何会被刘邦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蒯通,汉朝

    蒯通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到韩信相信朋友们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被后人称之为“兵仙”,可见其用兵之神武、用计之巧妙。只可惜韩信好日子没几天,最后狡兔死、走狗烹,被吕后设计杀死,不甘心的韩信临死前无意提到一人,刘邦知道后便说

  • 深得朱元璋赏识的邓愈下场如何?是善终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之一,洪武初年封为征戍将军,之后又晋升为卫国公,进右柱国。那么深得朱元璋赏识的邓愈下场如何?是善终的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元末,邓愈跟随父亲一起起兵反元,父亲不幸战死之后,邓愈继承父职,为完成父亲的愿望,领兵抗元。后来,邓愈投到朱元璋的麾下,在江南的数次战争中,屡

  • 朱元璋的真爱马皇后一生有多勤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真爱马皇后是一代贤后,她虽身居深宫,也从未改变勤俭本色。那么她勤俭到什么地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她常常劝勉丈夫:身处富贵,莫忘布衣。她常常告诫子孙,生长富贵,当知耕田种地的艰难。她自己则躬行节俭,言传身教,堪称一位德行高尚的贤妻良母。平时,马皇后

  • 朱元璋的帝王事业里,马皇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明朝马皇后的故事。马秀英自幼聪明,能诗会画,有才华。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当时的女子都缠足,而她坚决不缠,故成为“大脚娘子”,人称“马大脚”。马秀英的祖上曾是宿州当地的豪富,到了她父亲马公时,家业

  • 建文帝是怎么残忍逼死自己的叔伯兄弟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建文帝,明朝

    建文帝是怎么残忍逼死自己的叔伯兄弟们的?自从他登基之后,唯恐朱家其他人犯上作乱,于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削除藩王行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段历史,一起看看吧。历史上朱元璋把朱家子弟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就是想天下大权世世代代牢牢控制在朱家人手里。建文帝登基后,把这些叔伯兄弟们视为不安定因素,不到一

  • 历史上朱元璋的大明军脱胎换骨之后有多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大明军早期纪律涣散,至正二十年(1360年)之前,数目庞大的明军,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后来经过一番脱胎换骨之后有多无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期朱元璋痛定思痛,开始厉行屯田制,不但军队自己要种地,还要帮助地方兴修水利。结果地方生产发展,百姓富庶,原本向老

  • 朱元璋的功过是非应该如何客观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那么面对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他的的功过是非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

  • 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李善长,明朝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就是因为他长期位高权重,因此慢慢也有了骄纵之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善长位居人臣之首,富贵至极,也逐渐骄奢起来,太祖朱元璋也开始暗暗讨厌他。洪武四年(1372),太祖赐给他临濠的田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又给佃

  • 如果夷陵之战法正也在,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的第一场重大战役,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刘备在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发动了夷陵之战。在战役中,刘备被孙权新起用的统帅陆逊打败,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军队。消息传来,诸葛亮不禁长叹说,如果法正还在的话,就能够阻止刘备东征。即便不能阻止,也

  • 颠沛流离的童年带给朱元璋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都说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其实皇帝也不例外,那么颠沛流离的童年带给朱元璋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1328年的一天,在濠州(现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民朱五四家里,又诞生了一个男婴。传说男婴母亲刚怀孕时就梦见神灵给了她一颗药丸,放在手中闪闪发光,待吞服后,一下子就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