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刘伯温是怎么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的?

历史上刘伯温是怎么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2/15 10:53:37

历史上刘伯温是怎么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话说当年刘伯温在官场大起大落三次之后,归隐浙江老家。没过多久,朱元璋率红巾军打到处州。諄重有识之士的朱元璋每到一地都要访见帟地名士,召请他们出来。占据处州后,听说浙东名士刘基正隐居青田老家,朱元璋便派人携带重金聘请刘基出来。

隐居于家乡的刘基早已听说过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刘基也打心底里钦佩朱元璋,但经历了三次官场大起大落,又对当时群雄割据的乱世存有戒备之心,他还是拒绝了朱元璋的邀请。朱元璋心有不甘,于是再次派处州总制孙炎前往青田邀聘。这时的刘基清楚地看到元王朝已经不可救药,并体会到朱元璋的诚意而且在群雄中唯有朱元璋能成得了气候的亊实。刘基决定再赌一把,把自己的未来压在了辅佐朱元璋建立大业上。随即收拾行應,于至正二十年(1360

年)农历三月由青田问道到达金陵。

坊间传闻刘基是个深谙阴阳八卦,专事风水占卜的奇人,有着呼风唤雨、料事如神的法术,当然,这不是真的。但现实中的他的确是一个强智博学,才思敏捷的人,不仅经史诗文,连军事韬略、兵法智术甚至是天文地理乃至阴阳五行都十分精通。刘基性情冷静,为人处世机警果敢,有成为一名优秀谋臣的天赋。辅佐朱元璋不久,刘基展现出的种种不凡才能使得他很快成为了朱元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

刘基的到来使得在军事政治上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朱元璋如虎添翼,比朱元璋在金陵站稳脚跟的同时还占据浙江其他一部分地区,而且朱元璋的实力在这期间有了很大发展。但东边张士诚,西边陈友谅两股力最也都不是鼠辈,他们看到朱元璋迅猛的发展后试图联合夹击朱元璋以除去后患,这对朱元璋形成很大威胁。除此之外,朱元璋虽早有效法沛公刘邦的志愿,但一直没有真正厲于自己的旗号,而是隶属于刘福通控制下的小明王韩林儿,接受他的封爵,有龙凤年号。若能解决这内忧外患同时压制的尴尬局面,朱元璋的实力便能得到质的飞跃。

在刘基看来,当下正值群雄纷争之际,受到別人的牵制不会有所作为,均己掌捤命运,才能成就一番大亊业。因此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农历正月,当朱元璋在金陵中书省设御座,率文武僚属遥拜小明王、行庆贺礼时,唯有刘基独自站在一边不拜。当朱元璋问其为何不拜时,刘基不屑地回答道:

“他不过是个牧啻罢了,为什么要尊奉他?”接着便向朱元璋说明了应该摆脱小明王,自己争夺天下的道理,朱元璋听后不但没有因此而愤慨,反而觉得很有道理。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手下将领吕珍于安庆(今安徽寿县)向韩林儿进攻,刘福通下令要朱元璋发兵速速前往救援。刘基听闻后劝说朱元璋不应前往救援。他说:“现在陈友谅、张士诚正联合起来虎视眈眈伺机进攻我们,这种时候哪还有精力去管别的人呢?再者说来假使将小明王救了出来,

我们又如何安顿他才好?”以此劝朱元璋借机抛弃韩林儿。朱元璋不听,一意 孤行,亲自率军往救。不出刘基所料,陈友谅果然乘虚而人。

率领几十万精英 部队袭击了朱军辖下的江西重镇洪都(今江西南昌)。得到消息的朱元璋不得

不星夜兼程回赶,疲于奔命,此时的韩林儿正如刘基所说,成了朱元璋的累赞。待事态平息之后,朱元璋心怀愧疚,感慨地对刘基说:“当初若是听从您老的教诲,也不会落得如此。万幸陈友谅偷袭的不是金陵,否则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了。”不久之后,朱元璋狠下心来彻底抛弃了韩林儿,摆脱了他人的束缚。

刘基对朱元璋在军事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刘基到金陵辅佐朱元璋不满两月之时,挟主称帝的陈友谅趁其余威,举兵东下,试图联合张士诚部合击朱元境。金陵的形势可谓十分严峻。一时间朱元璋部下不免产生慌乱,有的主降,有的主逃,有的主张倾力与之决一死战,诸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此时的朱元璋心中也没有解数,赶忙请教在一边不动声色的刘基。刘基斩钉截铁地回答,

主降者和言逃者一律斩杀,才有可能破敌获胜。他又说道,陈友谅挟主称帝,骄横不可一世,其心无日不忘金陵。

现在气势汹汹地举兵顺江东下,乃是向我示威,逼我退让。我们一定不能让其得逞,唯有奋力抵抗才是上策。他又说,

常言道,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骄将悍,但他们行军千里来进犯我部,既是疲军乏将,还是不义之举,而我们后发制人,以充足的兵力应对他们疲惫的军队,待敌深人后,我们以伏兵击之,必胜无疑。而且这是关键的一仗,我们一

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来犯之敌。这一番话,既坚定了朱元璋必胜的决心,

又稳固了朱元璋部队的士气。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计策,巧出奇兵击溃了陈友谅的进攻,使得金陵这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

虽然陈友谅吃了败仗,退守到江西、湖北一带,但是他与张士诚两股力量仍是朱元璋最大的威胁。为了消除后患,朱元璋决定出兵讨伐陈、张,以打破包围,争取战略主动。但是在讨论先对谁采取行动时大家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人提出先向张士诚进攻,因为张离得近,且兵力相对较弱,胜率大些。此外,张士诚所处的苏湖地区资源富庶,攻占后对部队的后勤军需补给能提供保障。而刘基的主张却恰恰相反,在他看来,张士诚安于现状,胸无大志,只求自保,不太会趁人之危,所以不必太放在心上。

而占据於江上游的陈友谅从挟主称帝就显示出他庞大的野心,而且他的兵力相当雄厚,对我们的威胁远大于张氏。若我们先打张氏,陈友谅必定会乘人之危举兵来犯,而若先打陈氏,张士诚必定保守而不出兵。由此看来,先攻陈氏为上策,而等陈氏被灭,张氏孤立无援,再加上兵力本就薄弱,那么他们的生死就是我们一句话的亊了。待到陈张皆被灭时,我部就可拥麾北上,席卷整个中原,天下便为我所有。刘基高瞻远瞩的局势分析,为朱元璋点明了一条扫平四海、建立大业的最佳途径。朱

元璋采纳刘基之计,首先讨伐了陈友谅,之后又完灭张士诚,为成就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历史刘伯温明朝

更多文章

  • 张松献益州的背后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张松献益州的背后有哪些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常读《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兄弟们,应该都对刘备取益州的故事了如指掌。刘备能从荆州进入益州,最大的功臣是两个益州的打工人,一个叫张松,一个叫法正。其中,张松对于刘老板的公司贡献极大,但是他没有看到刘备拿下益州,就提前领了盒饭。不过当

  • 历史上蒯通有何本事?他为何会被刘邦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蒯通,汉朝

    蒯通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到韩信相信朋友们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被后人称之为“兵仙”,可见其用兵之神武、用计之巧妙。只可惜韩信好日子没几天,最后狡兔死、走狗烹,被吕后设计杀死,不甘心的韩信临死前无意提到一人,刘邦知道后便说

  • 深得朱元璋赏识的邓愈下场如何?是善终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之一,洪武初年封为征戍将军,之后又晋升为卫国公,进右柱国。那么深得朱元璋赏识的邓愈下场如何?是善终的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元末,邓愈跟随父亲一起起兵反元,父亲不幸战死之后,邓愈继承父职,为完成父亲的愿望,领兵抗元。后来,邓愈投到朱元璋的麾下,在江南的数次战争中,屡

  • 朱元璋的真爱马皇后一生有多勤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真爱马皇后是一代贤后,她虽身居深宫,也从未改变勤俭本色。那么她勤俭到什么地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她常常劝勉丈夫:身处富贵,莫忘布衣。她常常告诫子孙,生长富贵,当知耕田种地的艰难。她自己则躬行节俭,言传身教,堪称一位德行高尚的贤妻良母。平时,马皇后

  • 朱元璋的帝王事业里,马皇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明朝马皇后的故事。马秀英自幼聪明,能诗会画,有才华。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当时的女子都缠足,而她坚决不缠,故成为“大脚娘子”,人称“马大脚”。马秀英的祖上曾是宿州当地的豪富,到了她父亲马公时,家业

  • 建文帝是怎么残忍逼死自己的叔伯兄弟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建文帝,明朝

    建文帝是怎么残忍逼死自己的叔伯兄弟们的?自从他登基之后,唯恐朱家其他人犯上作乱,于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削除藩王行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段历史,一起看看吧。历史上朱元璋把朱家子弟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就是想天下大权世世代代牢牢控制在朱家人手里。建文帝登基后,把这些叔伯兄弟们视为不安定因素,不到一

  • 历史上朱元璋的大明军脱胎换骨之后有多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大明军早期纪律涣散,至正二十年(1360年)之前,数目庞大的明军,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后来经过一番脱胎换骨之后有多无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期朱元璋痛定思痛,开始厉行屯田制,不但军队自己要种地,还要帮助地方兴修水利。结果地方生产发展,百姓富庶,原本向老

  • 朱元璋的功过是非应该如何客观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那么面对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他的的功过是非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

  • 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李善长,明朝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为什么被朱元璋杀掉?就是因为他长期位高权重,因此慢慢也有了骄纵之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善长位居人臣之首,富贵至极,也逐渐骄奢起来,太祖朱元璋也开始暗暗讨厌他。洪武四年(1372),太祖赐给他临濠的田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又给佃

  • 如果夷陵之战法正也在,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的第一场重大战役,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刘备在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发动了夷陵之战。在战役中,刘备被孙权新起用的统帅陆逊打败,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军队。消息传来,诸葛亮不禁长叹说,如果法正还在的话,就能够阻止刘备东征。即便不能阻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