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结局分别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结局分别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2/11 11:34:45

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结局分别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大部分结局都很惨。其中有3个夭折;有8个牵扯进谋反案中,或被贬为庶人或被流放,然后被杀、自杀;还有1个谋太子不成被打压郁郁而终;只有2个算得上是善终(病死):唐高宗李治(56岁去世)和赵王李福(37岁去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和史书的刻意修饰让后世忽略了其父李渊的谋略和格局,其实李渊很多地方比儿子都强,这里不说别的,就说生育能力,李渊在53岁之后还有31个孩子出生,而李世民不到40岁就不再有孩子出生了,所以李世民只有14个儿子,女儿倒是不少,有21个,不过,帝王家虽然很看重子嗣,然而子嗣多了却也不是好事,毕竟皇位只有一个。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后又逼父退位自己做了皇帝,若干年后,他的儿子们又会如何呢?

先来说说三个夭折的:楚王李宽、江王李嚣、代王李简。

李宽是李世民的第二子,也是庶长子,生于619年,母亲没有记载,李宽出生的第二年,被过继给了李渊第五子李智云,当初李智云在李渊起兵之时被隋军所抓,被阴世师杀的时候才14岁,但李宽的命也不长,过了几年就夭折了。

李嚣是李世民的第十一子,为燕德妃所生,和越王李贞一母同胞。632年夭折;李简为李世民的第十二子,母亲没有记载,631年夭折。

这三个都是很小就夭折了,还没有体会到帝王家的无情,历来,对这种无情体会最深的一般就是皇帝的嫡子,李世民有三个嫡子:嫡长子李承乾(第一子)、嫡次子李泰(第四子)、嫡三子李治(第九子)。三子为长孙皇后所生,无一例外的都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但再喜爱,太子也只能有一位。

626年,李世民继位后,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立为太子,李承乾聪慧,仁孝,学习能力很强。李承乾20岁之前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储君,然后20岁之后,他开始叛逆起来,而且他向来身体素质不好,又有了足疾,行事难免有些不合规矩,为此,李世民专门挑了十几个素有声望的老臣去东宫辅佐太子、纠正太子的错误。

只是这些大臣难免矫枉过正,更激起了太子的逆反心理,行事更加荒唐,还包养男宠,为此李世民很失望,但一直没有废太子的想法,只是李承乾先坐不住了,他很忌惮一母同胞的弟弟李泰。李泰聪敏绝伦,在文学、字画、书法上的造诣颇深,是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没有之一。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往往会僭越规制,按照惯例,成年后的李泰应该前往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京城,但李世民却只给李泰封地而不让他去上任,李泰得以一直住在京城,李世民甚至还想让李泰住进武德殿,后被劝止,李泰在641年完成《括地志》的编纂,一时间赏赐和规制比肩太子,甚至有些已经超过,

这不仅给了李泰一种错觉:他可以谋划得到皇位,而且也招致了太子李承乾的忌惮,他害怕李世民会废嫡立贤,于是想对李泰采取不利的行动,失败后又想效仿李世民发动兵变逼宫,当然再次失败了。

谋反是大罪,按律当斩,然而李世民却不愿意杀了儿子,最后将李承乾贬为庶人,流放黔州,不久,李承乾郁郁而终,消息传来,李世民深感悲痛。

李承乾谋反失败后,李泰趁机对李世民撒娇说:“如果自己做了皇帝,百年后一定杀了儿子把皇位留给弟弟李治。”

但最终李世民还是没有立李泰为太子,在李世民看来,倘若李泰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保全,为了保全长孙皇后给他留下的三个儿子,他不得不选择立纯孝心善的李治为太子。

为此,李世民狠心将李泰从魏王降为东莱郡王,只是四年后依旧舍不得李泰,让他做了濮王。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位,对李泰确实很优待,只是李泰最终还是郁郁不得志,于652年去世,时年33岁。

李治继位后政治还算清明,但到了660年,才33岁的李治就被家族遗传病折磨,常常影响政务,于是他最信任的武则天开始代他处理政务,后来出现二圣临朝的局面,武则天有了称帝的野心,李治拖拖拉拉病了二十多年,于683年去世,算是得了善终。

另一个得了善终的是李世民的第十三子赵王李福,李福生于634年,母亲是杨贵妃,李福受封赵王后就被过继给了李建成,一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670年去世,时年37岁。

剩下7个都和谋反案有牵连:吴王李恪、楚王李佑、蜀王李愔、郯王李恽、越王李贞、纪王李慎、曹王李明

最先谋反的是李世民第五子楚王李佑,李佑是阴妃所生,而阴妃是阴世师之女,上文说过,李渊之子李智云被隋朝阴世师所杀,后来李渊又把阴世师杀了,所以李世民和阴妃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李佑被封王后大部分时间只留在京城,和外祖家有联系,在舅舅的劝说下蓄养死士,去封地后又不思进取,多次被李世民斥责,父子失和,终于在643年,李佑举兵谋反,不过月余就被压下,李佑被贬为庶人,赐死。不久之后就是李承乾谋反被发现。

吴王李恪则是被长孙无忌陷害,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为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妃,李恪少年时期可能比较聪慧,但成年后却很一般,在地方上执政多有疏漏,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但李治确实比较柔弱,有时候所作所为难免不被李世民认可,于是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忌说:

“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长孙无忌自然不会愿意,而李世民也没有说别的,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很多人以此认为李世民中意李恪为太子,其实不过是个玩笑话。从史书上根本看不出李恪有什么才能,但到了653年,房遗爱谋反案发生,长孙无忌却诬陷李恪参与其中,李恪被杀,其子遭流放。李恪的同母弟弟、李世民第六子李愔遭连坐,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659年,长孙无忌获罪,李恪和李愔算是得到平反,但李愔却并没有被放回,而是继续待在巴州,667年去世。

同样被冤枉的还有李世民第七子郯王李恽,674年,50岁左右的李恽被张君彻诬告谋反,李治派人去调查,李恽听说后很害怕,谋反这样的事说不清道不明,一旦沾上很难活命,于是李恽选择自杀。

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则是真的反了,683年,李治去世,李显继位两个月不到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从此武则天摄政,大肆诛杀李唐王室,李贞等害怕遭到杀害,于是联合反武,到了688年,诸王相约起兵反武,但真正起兵的只有越王李贞,很快就被镇压下来,李贞畏罪自杀。而和李贞齐名的李慎则受到牵连。李慎是李世民第十子,韦贵妃所生,素有才名,为官也有贤名,李贞起兵之时,曾约李慎一起,李慎并未答应,但李贞兵败后,李慎也被下狱。本该处死,后被免除死罪,689年在流放途中去世。

曹王李明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儿子,为齐王李元吉之妃杨氏所生,擅长书法,后被过继给李元吉,李明的前半生很平淡,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他在680年和废太子李贤交好,有谋反嫌疑,被贬为郡王,流放到黔州,两年后被逼自杀。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和武则天在历史上是如何较量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长孙无忌和武则天在历史上是如何较量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长孙无忌,唐代凌烟阁第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的托孤大臣,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被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在公元659年,李治继位的十年后,被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最终自缢而死。令人唏嘘的结局背后是寒门

  • 朱棣抢了宁王8万精兵,宁王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棣抢了宁王8万精兵,宁王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其嫡长孙朱允炆即位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脚跟尚未站稳就急着削弱藩王势力,结果是激起了燕王朱棣的谋反。1399年,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开始了正大光明的造反。其实单凭一个朱棣,或者只靠燕军是无法和明

  • 张琼当初舍身给赵匡胤挡箭 赵匡胤最后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赵匡胤,张琼

    对赵匡胤和张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将舍身替赵匡胤挡箭,天下太平后,赵匡胤为何却第一个杀了他?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为人胸怀宽广。“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事迹妇孺皆知,为人所津津乐道。在百姓眼里,他是一位深受下属爱戴,对下属非常宽仁的好皇帝。但是他也有备受争议的地

  • 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太宗手下大臣众多,但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谏的人不多,连秦王府的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都不太敢犯言直谏,每次唐太宗让手下大臣提意见,长孙无忌总是说,皇上太圣明了,我没有意见。然而魏征却是个例外,只要唐太宗犯一点小错误,他便会激烈地进行批评。当时

  • 李世民儿子众多,为何世人唯独看好李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儿子众多,为何世人唯独看好李恪?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曾经身为帝王的李世民这辈子有很多个儿子。但相较于他的其他几个儿子而言,似乎李恪在民间的口碑更好一些。虽然李恪的结局较为悲惨,但是很多人每每提及他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流露出惋惜的神情来。因为这些人非常看好李恪,甚至觉得李世

  • 袁术的大将纪灵,他的武力值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袁术的大将纪灵,他的武力值究竟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袁术雄据淮南,在汉末乱世中敢于第一个登基称帝,说明其实力非常雄厚。然而!三国时期鲜有提及袁术麾下猛将的英雄事迹,那么他麾下真的没有猛将吗?——答案是有的,这个人就是纪灵!纪灵人生的最高峰是单挑关羽,而且是两次单挑关羽,两次打成平手

  • 武则天和李治第一次决裂的导火索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和李治第一次决裂的导火索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她上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各种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很多人把武则天的成长看成是超级逆袭史,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武则天一开始就野心勃勃,而李治一开始就懦弱不堪。这种

  • 唐朝名相长孙无忌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名相长孙无忌为何没有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是唐太宗的心腹之臣,且是长孙皇后之兄长。他出身士族,身份矜贵,博古通今,学富五车,能文能武,年少时就跟随李世民征战天下,参与谋划无数场战役并且取得胜利,是李世民最为看重的谋臣之一。最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那些封建王朝之中,因为权利的诱惑,皇宫中发生过很多的父子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事件。就连那以仁爱著称的唐太宗,也是踏着鲜血登上了皇位。只是今天咱们要说的不是他,而是其父李渊。当时在李世民发动宫变夺取皇位的时候,他心里

  • 程咬金:李世民手下最懂得明哲保身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程咬金:李世民手下最懂得明哲保身的大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程咬金,隋末唐初的风云人物,是李世民手下大将屡立战功,参与玄武门之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小说和影视剧中的程咬金是个“混世魔王”,为人粗鲁、鲁莽、有些呆萌呆萌的,武力也一般只会三板斧。但是真实的程咬金是能斩将夺旗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