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是怎么对付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李侍尧的?

和珅是怎么对付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李侍尧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4/1/17 12:15:01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和珅报复的故事。

和珅受宠之时,李侍尧已经是年高位尊,所以他对和珅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有记载说,李侍尧因为“年老位高,平日儿畜和珅,衔之”。可见李侍尧长期对和珅不感冒,导致和珅怀恨在心。

不过,和珅报复李侍尧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曾任云南粮储道与贵州按察使的海宁,因为和珅的关照,被调任奉天府尹,赴任途中按惯例去陛见乾隆述职。在见乾隆之前,海宁特地先感谢和珅。海宁之父曾任云贵总督,海宁又久在云贵为官,和珅便海宁打听关于李侍尧贪污的一些传闻是否有凭据。

海宁也略略知道和珅对李侍尧并无好感,便对和珅说:“李侍尧在云南是作威作福,贪赃枉法不说,还致使云贵官场乌烟瘴气。皇上对贪赃受贿一向深恶痛绝,李侍尧受皇上如此恩遇,不思为国守土为皇上抚慰百姓,实在是有负皇上的信任。”海宁又试探着说:“李侍尧这个人仗着自己天高皇帝远,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下官这次搜集了一些他贪赃受贿的证据,本想将他的劣迹上奏皇上,但下官官位低下,恐怕是徒劳无益啊。”

和珅听完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海大人,对皇上真正的忠心就是对皇上不能有隐瞒啊,知无不言是做奴才的本分,并且,李侍尧贪腐如此之烈,皇上也不是没有觉察,到时候若李侍尧获罪,海大人长期在云贵为官,知情不报,恐怕是难辞其咎啊。”海宁一听,汗都流下来了,马上说:“和大人,您是知道海宁的,海宁对皇上是忠心耿耿啊。”和珅看海宁决心已下,便说:“海大人,你不必畏惧李侍尧,我自会照应的。”

海宁的奏折果然让乾隆皇帝大怒,乾隆皇帝认为,李侍尧“由将军用至总督,历任各省,前后二十年,因其才具尚优,办事明干,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用为大学士。具有天良,自应感激朕恩,奉公洁己,以图报效”。

原本以为李侍尧的贪腐可以容忍,谁知道竟然如此巨大,更导致两广云贵官场上下沆瀣一气,这让乾隆难以接受,和珅见状又在一边添油加醋,乾隆皇帝更觉得李侍尧的“负恩婪索”,实在是让自己“梦想不到”。

这一年,正是乾隆皇帝七十大寿之年。乾隆皇帝在山东行营中,命令和珅与贵州巡抚舒、刑部侍郎喀宁阿为钦差大臣,前往云贵调查实据,并将李侍尧捉拿回京。同时,令和珅的祖岳父冯英廉查抄了李侍尧在京家产。

和珅一行人快马加鞭晓行夜宿,很快进入了云贵境内,首先到了贵州。和珅等人拜会了贵州巡抚舒常,舒常本不想趟这道浑水,无奈和珅已经向皇帝保奏自己共同查办此案,而和珅又以知情不报、办案不力等理由来吓唬他,舒常只好将自己知道的告诉了和珅。

李侍尧在云贵一带盘根错节,许多官员都与他勾结在一起,很难有突破口能够查得李侍尧犯罪的真凭实据。但是李侍尧贪污受贿基本都由他的管家赵一恒出面经手,如果能打开赵一恒的嘴,李侍尧便是百无抵赖。

和珅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很快,他们到了督抚同城的云南昆明府。和珅知道在昆明,李侍尧的耳目众多,如果明察断然是没有收获的。因此在宣读了乾隆将李侍尧暂且革职的圣旨之后,和珅就像到云南旅游一样,不再追查此案了。

和珅的做法果然麻痹了李侍尧,他在李侍尧放松警惕之后,暗地里搜集了众多李侍尧的犯罪证据。和珅首先控制了自己的老相识孙士毅,孙士毅时任云南巡抚,非常有才学,后来还曾担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孙士毅数次在和珅那里吃亏,早已经不敢招惹和珅,这次自己是在李侍尧的手底下,李侍尧出事,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于是孙士毅积极主动地配合和珅,交代了李侍尧的很多问题。

有了这些证据之后,和珅果断命人抓来了赵一恒,软硬兼施,一方面将自己搜集到的李侍尧犯罪证据都推到赵一恒身上,让他心里害怕;另一方面又严刑拷打逼问赵一恒。最终,赵一恒将自己所知李侍尧大量的犯罪证据一一作了交代。

赵一恒的交代是铁证,和珅便按照赵一恒的交代,抓来了涉案的云南大小官员。在这些官员面前,和珅将证据一一摆出,这些人知道李侍尧大势已去,便只求自保,纷纷向和珅揭发李侍尧的种种罪行。

到此,和珅才直接提审李侍尧,就在李侍尧的总督府大堂上,和珅让李侍尧与赵一恒和云贵一干官员当堂对质,李侍尧的心理防线瞬间便崩溃了,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全盘招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和珅迅速审结了一位官居一品的朝廷重臣,这样的办案能力顿时让朝中众臣对他刮目相看。

和珅查到李侍尧贪污了众多金银珠宝,他又羡又忌恨的。一方面他羡慕李侍尧竟然能享受如此纸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忌恨李侍尧竟然能如此用心地讨乾隆皇帝欢心。原来,在李侍尧的赃物当中,和珅查到了一批特别珍贵的宝物,并列了长长的一份清单,写明是献给乾隆七十大寿的贡品。

现在刚刚二月,而乾隆的七十大寿是八月,李侍尧竟然提前半年准备好了贺寿的礼品。除此之外,在李侍尧的财产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他为乾隆皇帝采办的贡品而乾隆又赏还给他的。皇帝的赏赐总不能说是赃物吧。和珅然恨李侍尧,但李侍尧毕竟是皇帝十分宠信的朝廷重臣,和珅最终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写下了对李侍尧的处理意见,“拟斩监候,夺其爵以授其弟奉尧”。

所谓斩监候,实际上是一种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斩监候即要举行会审来复核死刑,一般是由六部长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等来会审。和珅的这一处理意见实际上体察到了乾隆的心思,李侍尧的财产中有那么多都是赏赐,也就是孝敬给皇上的贡品,皇上看到了会怎么想?不能不承认,和珅把握乾隆的心理非常准。五月份,大学士、九卿会审的结果,将和珅所拟的李侍尧斩监候改成了斩立决,因为按照大清的法律规定,对于贪污受贿的惩罚是非常严格的。

一般官员若是监守自盗,四十两银子便足以杀头了。但是乾隆皇帝对这个会审结果非常不满意,会审的结果均是按照法律条款来执行的,又不好直接表示反对,于是乾隆皇帝破天荒地将李侍尧一案的审理情况发给各省督抚,命令他们各抒己见,并拟定处理意见上奏。乾隆皇帝的理由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扬集体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各省督抚从李侍尧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这场大讨论,持续了五个月之久。在这五个月里,乾隆皇帝一直在等待自己想要听到的意见,但是各省督抚谁也不敢冒枉法的危险,都依据大清律例给出了斩立决的处理意见。终于,江苏巡抚闵鄂元领悟到了乾隆皇帝的意思,上书说:“侍尧历任封疆,干力有为,请用议勤议能之例,宽其一线。”乾隆皇帝非常高兴,表示要顺从“大家”的意见,将李侍尧判决“斩监候”,囚禁在刑部大牢当中,并籍没了他的家产。

和珅因为审查李侍尧一案,不仅表现出了他的才干,堵住了朝廷当中的悠悠之口,并且深得乾隆皇帝之心。案件还没有审结,乾隆就给相关办案人员加官晋爵。和珅升任户部尚书,兼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舒常为湖广总督,喀宁阿任山西巡抚。连和珅的祖岳父直隶总督冯英廉也成为东阁大学士。

标签: 历史和珅清朝

更多文章

  • 李侍尧是怎么得罪朝中新贵和珅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李侍尧,和珅

    李侍尧,大清朝真正的一品封疆大吏,可谓位高权重,可他是怎么得罪朝中新贵和珅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经过,一起看看吧。政绩,是考核官员的标尺,从古到今,无数的官员为了政绩而绞尽脑汁。只不过,有的人,虽然是一身孑然为官来,两袖清风离任去,但却将政绩留在了百姓的心中;而有的人,却喜欢将政绩建立

  • 历史上和珅与刘罗锅为什么争斗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上和珅与刘罗锅为什么争斗不休?最后争斗的结果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刘墉长期外任,不在京中,因此他与和珅虽长期同朝为官,却不曾爆发大的矛盾。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因为刘墉耿直能谏,被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墉与和珅之间的冲突爆发了。

  • 明朝皇帝大多数都是平庸惰政 明朝为何还能维持近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明朝,皇帝

    对明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明代的皇帝大都平庸惰政,明代却能存在近300年?明代大多数皇帝不能说是平庸吧,只是比较贪图享乐不喜欢上班,但是皇帝不上班和国家存在多久并没有太大关联。皇帝不干活不代表没人来干这些活,以往朝代不干活的皇帝也有许多,都是靠着百官之首的丞相

  • 太平公主看上有妇之夫,武则天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平公主看上有妇之夫,武则天怎么做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可以说与武则天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同样的富有野心,同样的霸气十足。因为常年跟随在武则天身边,可以说太平公主见证了母亲武则天一路走来的所有事情,这中间太平公主,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

  • 李显能重登帝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显能重登帝位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显能够重登帝位,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条件作用下的顺理成章,少了任何一个条件他都不可能重获帝位。首先,李显有一个强大的助力——狄仁杰,既是坚定的保李派,又是跟武则天无话不谈的密友。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赖的一个肱骨之臣,重点是他不是靠谄媚

  • 韩信临死前说了哪些狠话让刘邦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韩信临死前说了哪些狠话让刘邦脊背发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被击败之后,刘邦便搞了个突然袭击,夺走了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是怎么结局官吏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元璋,官吏

    对朱元璋和官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初期,朱元璋是如何解决官吏养问题的?朱元璋重视孝道,不仅是发挥“孝”作为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从精神层面控制天下臣民,还将孝道的观念融入其治国理念之中,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推行于天下,体现为推行老人制度和官吏移亲就养政策,族表忠孝和开设养

  • 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纪晓岚与和珅的故事。纪晓岚于雍正二年(1724)出生于直隶河间府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州),乾隆十二年(1747),24岁的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试,名列第一,成为乡试解元,其中名臣刘墉之父刘统勋是纪晓岚的座师之一,

  • 刘墉的绰号为什么叫刘罗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墉,清朝

    刘墉的绰号为什么叫刘罗锅?他之所以得这个外号,可能是因为嘉庆皇帝曾叫他“刘驼子”的原因,但那时刘墉已是80岁的老人了,驼背也是正常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经历。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山东高密逄戈庄(原属诸城)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乾隆两朝老臣,为官清正而有

  • 北宋打仗在面临战况大好下 北宋为什么还要议和赔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北宋,打仗

    还不了解:北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北宋在战况大好的情况下非要议和赔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辽军侵略,逼近开封,宋真宗惶恐不安地准备逃跑,大臣们趁机要求迁都南下。寇准却力排众议,逼迫皇帝亲临前线,甚至提出夺回燕云十六州。宋真宗怒不可遏,认为寇准拥兵自重,心怀不轨,欲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