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53 更新时间:2023/12/8 16:42:09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纪晓岚和珅的故事。

纪晓岚于雍正二年(1724)出生于直隶河间府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州),乾隆十二年(1747),24岁的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试,名列第一,成为乡试解元,其中名臣刘墉之父刘统勋是纪晓岚的座师之一,纪晓岚也因此和与他同龄的刘墉订交。到乾隆十九年(1754),纪晓岚中进士,列二甲第四名。从此,纪晓岚走上了仕途之路。

纪晓岚比和珅年长26岁,而纪晓岚成为进士的这一年,和珅刚刚四岁。可以说,和珅与纪晓岚是两代人。但是,纪晓岚为官之后,除担任乡试、会试的考官和福建学政一年之外,长期担任如日讲起居注官、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四库全书馆,被刘统勋举荐为首任总纂官,纪晓岚长期担任的都是文化教育尤其是典籍纂修的工作。和珅受宠之后,乾隆皇帝有意让和珅参与到这些工作当中,这使得纪晓岚和和珅不仅同朝为官,而且在工作上更密切接触,两人有了更多的交集。

野史记载了很多纪晓岚戏弄和珅的故事。比如《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了纪晓岚骂和珅全家个个草包”的故事。据说,乾隆皇帝将什刹海畔的新宅(今恭王府)赐给和珅之后,和珅建了一座幽雅精致的园林。在园林当中,和珅建了一个凉亭,希望能找一个有名气的人给自己题一个匾额挂到凉亭之上。和珅一下子就想到了纪晓岚,虽然和珅自己的字写得也很好,可是如果有才名满天下的纪晓岚给自己写一个匾额,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

和珅特地将纪晓岚请到自己富丽堂皇的新宅,园中茂林修竹、亭庑廊阁,让和珅非常得意。纪晓岚看着和珅得意的样子,便指着这凉亭旁边的一丛竹林说:“《诗经·小雅·斯干》篇中,有歌咏碧竹苍翠,青松茂密之句,说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和大人这花园正称得上这两句啊。”和珅饱读诗书,知道这两句是歌咏周王宫的句子,心中暗暗高兴,纪晓岚接着说:亭台悠远,竹林在畔,和大人,您这小亭,题为‘竹苞’如何?”

和珅连连点头,这竹苞松茂不仅是说和家家族兴旺,更寓意富贵堪比王侯,正是和珅心中所想。他连忙吩咐家人准备笔墨纸砚,纪晓岚饱蘸黑墨,写下了“竹苞”二字,字迹苍劲有力。和珅非常高兴,很快就将这两个大字制成了金匾挂在了亭子上。

这一日,乾隆率领一众大臣到和府花园中来游玩,众人看到这亭子上的匾额,纷纷掩口而笑。乾隆皇帝看了之后,也哈哈大笑,问和珅道:“和珅,这‘竹苞’二字,意境幽雅,是谁所题啊?”和珅被笑得有点儿发懵,“回皇上,是大学士纪晓岚先生手笔。”

乾隆笑个不止:“纪昀这人,真是有雅兴,哈哈,和珅,你仔细看看,这是什么意思?竹苞竹苞,纪昀骂你‘个个草包’啊!”和珅一听,气得直瞪眼,但他毕竟是拍马屁的高手,知道乾隆并未生气,他也不敢扫乾隆的兴,赶忙跪下说:“这是皇上的意会啊,若能为皇上增加点儿乐趣,是奴才的荣幸啊!”众臣听了和珅的话,心中直犯恶心,和珅脸皮真是厚啊!

乾隆听了和珅的奉承,心中很是高兴:“朕的两位爱卿,纪昀有才,和珅有量,这等文字玩笑,乃是雅事,只是朝中大事,却需你等共同努力啊!”和珅和一干大臣纷纷磕头称是。

纪晓岚从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开始,历仕乾隆嘉庆两朝,一直到嘉庆十年(1805),还以82岁高龄,被嘉庆皇帝加封为太子少保,与嘉庆帝师朱珪同入内阁。在这一年二月十四日,纪晓岚去世,嘉庆皇帝命令散秩大臣德通带领侍卫十名,往奠茶酒,并赏银五百两治丧,更为纪晓岚撰写了御祭文并御赐碑文,其中嘉庆皇帝评价纪晓岚“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谥纪晓岚“文达”。纪晓岚可谓是备极衰荣。在乾隆、嘉庆两朝,纪晓岚如同一个政坛不倒翁,一生仕途顺利。

可以说,纪晓岚是政坛当中的一个老滑头,他对乾隆皇帝也是处处迎奉拍马,与和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和珅在这一方面只是纪晓岚的学生辈。他们两人在朝中,称得上是忘年交,和珅比较年轻,虽然极有城府,但是毕竟官场经验不足,处事圆滑的纪晓岚的经验对和珅来说是宝贵的。和珅时常向纪晓岚请教官场经验,而作为乾隆宠臣,又在生活各方面给纪晓岚以关照,这才是两人的真实关系。

至于两人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性格和珅政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矛盾也就止于“竹苞”这样的玩笑和珅插科打诨罢了。野史当中传说两人在朝中相斗、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故事,大多是后人出于对贪官的憎恨和清官的企盼而杜撰的美好想象而已。

比如,有的书上说,纪晓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一事,与和珅因为“竹苞”一事对纪晓岚记恨在心而报复有关,就纯粹是杜撰的小说家言了。

乾隆三十三年(1768),纪晓岚被补授贵州都匀知府,还未来得及赴任,便被乾隆皇帝以“学问素优,予以外任”,“恐不能尽其所长”为由,仍旧以四品官衔留任京师,稍后乾隆皇帝亲自考试翰林,纪晓岚又被授予翰林院侍读学士。正是在这一职位上,纪晓岚犯了重大的错误,被乾隆皇帝贬戍乌鲁木齐。

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清朝对盐也十分重视,特设有各种盐运专卖官吏。纪晓岚的大女儿便嫁给了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恩。这一年,监生李容举报,两淮盐政挪用公款营私舞弊,盐引被侵吞无数。盐引,是朝廷发给盐商的合法贩盐的凭证。盐商向官府购买盐引,导致了大量的舞弊案件。因为盐业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乾隆皇帝向来对此十分重视。

这一次的涉案金额竟达到一千多万两白银,这让乾隆皇帝十分愤怒。他连续下令要求彻查此案,并迅速将卢见曾革职,押解审问。但在查抄卢见曾家产时,却发现其家产早已被转移。乾隆皇帝愈发生气,通过审问卢荫恩,发现是纪昀向卢见曾走漏了风声。对这一事件,野史中有着精彩的演绎,比如说纪昀用一个信封装了点儿茶叶,用加盐的面糊好封口,放入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冒充为古玩,送到了卢家。

卢见曾琢磨好久,终于悟出是“盐案亏空,查封”的意思,所以及时转移了财产。最终,这一大案,令卢见曾和纪昀都丢了官,卢见曾被发配伊犁,纪昀则被发配乌鲁木齐。

这一案件是真实存在的,但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珅甚至还没有承袭他那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朝廷之事,怎么会与纪晓岚交恶呢?这件事情,在很多书中被编排给和珅,真是冤枉他了。

在和珅与纪晓岚共事期间,他们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性格和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当然也是由于他们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不同而决定的。在乾隆皇帝心中,和珅是文武双全的治国能臣,是能够忠实贯彻自己意思而绝无二心的忠心奴才;而对纪昀,正如《满清外史》中所记载的那样,乾隆皇帝只不过是“以倡优蓄之”,甚至并不允许他妄议国事。

比如在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纪昀虽然也善于体察乾隆的心思,但是对于大规模删改禁毁古籍一事,他从一个文人的身份出发,是有抵触的,而和珅却是完全以乾隆皇帝的代言人身份参与到这件工作当中,对于删削禁毁违碍图书是不遗余力的,因此在纂修和校对过程中,作为总纂官的纪昀不止一次地受到处罚,其中多次还是和珅兴风作浪导致。

但是这样的矛盾,只是因为两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而已。更多时候,纪昀作为一个官场老滑头,被乾隆皇帝委任去充当和珅和其他官员冲突的协调者和仲裁者。比如我们之前讲到的,乾隆六十年(1795)的恩科科举,和珅兴风作浪,要置正考官窦光鼐于死地,而纪昀和窦光鼐有同门之谊,他们早年曾共同师事董邦达。但乾隆却让纪昀来主持重新考试。

纪昀只好居中调停,他首先奏请处罚了窦光鼐和其他两位副考官,毕竟他们破坏了科举省级平衡的原则,挑起了这一事件;然后纪昀又取消了王以的复试资格,最后纪昀仍旧将王以之弟王以衔列为殿试第一。这一事件的处理,既让和珅满意,又让乾隆心里舒服,并且还顾全了老友窦光鼐的面子。这才是真正的纪晓岚,他八面玲珑,在朝中充当着老好人的角色;他左右逢源,能够与和珅等一干贪官谈笑风生;他小心谨慎,能够在伴君如伴虎的朝廷中屹立不倒。

不过,纪昀比和珅早入仕多年,年长名高,但却一直被以“倡优”视之,乾隆在世,官不入军机处,位未晋封公侯,甚至连太子少保之类名誉都不给他,而所有的这些,远比他年幼、才学又远不如他的和珅却都早早拥有了,对此,不知道纪晓岚心中,作何感想?

也许是被斥为倡优让纪晓岚猛然觉醒了吧,他的一生,除了主持科举、纂修四库、写作小说诗文之外,我们看不到他任何的政绩,而“不倒翁”或者是他这个倡优所演得最逼真的一个角色吧。

标签: 历史和珅清朝

更多文章

  • 刘墉的绰号为什么叫刘罗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墉,清朝

    刘墉的绰号为什么叫刘罗锅?他之所以得这个外号,可能是因为嘉庆皇帝曾叫他“刘驼子”的原因,但那时刘墉已是80岁的老人了,驼背也是正常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经历。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山东高密逄戈庄(原属诸城)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乾隆两朝老臣,为官清正而有

  • 北宋打仗在面临战况大好下 北宋为什么还要议和赔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北宋,打仗

    还不了解:北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北宋在战况大好的情况下非要议和赔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辽军侵略,逼近开封,宋真宗惶恐不安地准备逃跑,大臣们趁机要求迁都南下。寇准却力排众议,逼迫皇帝亲临前线,甚至提出夺回燕云十六州。宋真宗怒不可遏,认为寇准拥兵自重,心怀不轨,欲借

  • 曾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真的想做女皇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曾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真的想做女皇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平公主:石溜调琴曲,峰霞入酒杯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在描写太平公主的诗歌中,就数韩愈的这首最著名了,诗虽短,却从这女人所霸占的田地之广,其亭台楼阁之壮观着眼,用“欲占春”三个字,便将其狂

  • 张昌宗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和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张昌宗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太平公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太平公主将民间男子张昌宗带入宫闱,张昌宗进入了富丽堂皇的大明宫。从此武则天宠爱上了这个英俊男子,他切实地变成了女皇的男宠,武皇爱称他为“六郎”。自此开始张昌宗便开始了自己醉生梦死却又短暂可笑的一生。张昌宗

  •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的唐中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味地黄丸”: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子、侄子和自己都曾做过皇帝,而且自己还曾先后两次登上皇位。然而,唐中宗第一次登基时,就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便被自己的母亲赶下了皇位。李显的退位,完全是咎由自取,在武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同样是专权,吕后死后吕家被灭族,而武则天死后武氏却能够保存下来,还继续在唐朝的政坛上发挥作用。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不同的做法呢?一、吕后与别人儿子斗争,武则天与自己儿子斗争。武则天和吕后为了掌权,都进行了非常残酷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都在宗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原因是什么 真的是因为无可奈何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赵匡胤,北宋

    对赵匡胤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真的是因为“黄袍加身”“无奈”才发动的政变吗?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王朝的开辟都需要一个开拓者,这个王朝的开拓者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为数百年的江山奠定基础,为新的江山扫平障碍,并且要为子孙后代继续掌握大权找到一个更令

  • 明朝灭亡时皇帝和大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明朝,大臣

    还不了解:明代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灭亡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都在忙什么?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封建王朝,每个朝代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与传奇,不过人们常说“明代之后再无华夏”,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在明

  • 明朝时期的皇帝为什么和大臣争斗 仅仅是为了话语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朝,皇帝,大臣

    对明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争斗,是否为了礼仪话语权?虽然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就确定了以法治天下的思想,完全因为种种原因,法律并没有成为规范百姓乃至臣子行为的有利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封建王朝时期的统治者来说,以法治天下的思想过于沉重。如

  • 他是刘邦的孙子,最后灭了吕氏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他是刘邦的孙子,最后灭了吕氏满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吕后的专权独治很大程度是汉高祖刘邦造成的。汉朝建立的大功臣韩信、吕蒙皆死于吕后之手,而刘邦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说了一句先喜后惜就没事了。但刘邦当初的想法只是想培养两个联盟势力互相制衡,一个是吕氏集团一个是功臣集团,谁曾想吕氏残害功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