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临死前说了哪些狠话让刘邦脊背发凉?

韩信临死前说了哪些狠话让刘邦脊背发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4/2/15 19:00:49

韩信临死前说了哪些狠话让刘邦脊背发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被击败之后,刘邦便搞了个突然袭击,夺走了韩信的兵权,并且将韩信改封为楚王,定都于下邳。

钟离眜本为项羽麾下大将,在项羽死后,钟离眜就投奔了韩信,与韩信关系向来不错。

不过,刘邦在和项羽争天下时,没少吃钟离眜的亏,就一直都记恨着钟离眜,听说钟离眜在楚国,于是下令让韩信逮捕钟离眜。

韩信碍于和钟离眜的交情,借口推辞。

后来,有人上表称韩信要谋反,刘邦不得不防,采用了陈平的建议,假装要出门巡视,会见诸侯,但韩信心中明白,这是针对自己来的。

一时间韩信有些犹豫不决,本想骑兵反叛,但又认为自己是冤枉的,想要当面与刘邦说清楚,可又怕刘邦下令抓捕自己。

这时,有人劝说韩信:“刘邦记恨钟离眜,只要您杀了钟离眜,那刘邦就没了后患之忧。”

韩信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召见钟离眜。

钟离眜冷笑道:“如果你非要拿我人头去讨好刘邦,那我无话可说,但你记住,我死之后,你的大祸也不远了。”

见韩信还是执意如此,钟离眜破口大骂后拔剑自刎。

钟离眜自尽后,韩信斩下钟离眜的头颅,去面见刘邦,企图消除双方之间的误解。

然而,刘邦却丝毫不给韩信面子,直接下令让武士将韩信给捆绑了起来。

韩信见状,悲壮道:“果然如此,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的死期也到了。”

看到韩信这个样子,刘邦连忙摆手道:“你还真是误会我了,真不是我要陷害你,是有人告发你要谋反呀!”

于是,给韩信戴上刑具,押送至洛阳。

之后,刘邦赦免了韩信的罪,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日夜悲叹,这时的韩信内心是后悔的,并且已经对刘邦生出了反意,于是经常装作不去朝见刘邦。

陈豨是西汉开国将领之一,在受到刘邦猜疑之后,成功被韩信策反。

公元前197年,陈豨公然起兵反叛,刘邦则亲自带人前去平定,韩信却假装生病没有跟随。

等到刘邦出发之后,韩信就派人到陈豨那里传信:“兄弟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去干,我在这里暗中协助你。”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

陈豨向来对韩信的才能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

之后,韩信就暗中和家臣商量,企图发动罪犯与奴隶去抓捕吕后和太子,这样就能够响应陈豨,与他里应外合谋得天下。

结果他的一位家臣的弟弟前去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吕后派萧何前去诈骗韩信,称刚从刘邦那里回来,还说陈豨已经被杀,就算是生病,也要勉强意思意思,前去祝贺。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刘邦平叛陈豨回来之后,听到韩信已经被杀,刘邦心情很好,于是问韩信临终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吕后告诉刘邦,韩信临终前说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当年天下局势变化完全取决于韩信,不仅刘邦派人前去安抚韩信,就连项羽也是派人前去拉拢韩信。

于是,韩信的谋士蒯通劝说韩信,反叛汉朝,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韩信却一本正经的说道:“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

见状,蒯通顿时摇头叹息,他心中明白,劝说不成韩信,韩信也就大祸不远了,为了防止被牵连,就假装疯狂而做了巫师。

刘邦听到之后,顿时后背一阵发凉,自己也在心中暗自假设,倘若韩信真的听信了蒯通的计策,那鹿死谁手还尤为可知。

于是,刘邦下令,逮捕蒯通,并且还要将蒯通给煮了。

蒯通连忙说道:“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

刘邦听到之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赦免了蒯通。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是怎么结局官吏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元璋,官吏

    对朱元璋和官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初期,朱元璋是如何解决官吏养问题的?朱元璋重视孝道,不仅是发挥“孝”作为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从精神层面控制天下臣民,还将孝道的观念融入其治国理念之中,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推行于天下,体现为推行老人制度和官吏移亲就养政策,族表忠孝和开设养

  • 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纪晓岚与和珅的故事。纪晓岚于雍正二年(1724)出生于直隶河间府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州),乾隆十二年(1747),24岁的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试,名列第一,成为乡试解元,其中名臣刘墉之父刘统勋是纪晓岚的座师之一,

  • 刘墉的绰号为什么叫刘罗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墉,清朝

    刘墉的绰号为什么叫刘罗锅?他之所以得这个外号,可能是因为嘉庆皇帝曾叫他“刘驼子”的原因,但那时刘墉已是80岁的老人了,驼背也是正常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经历。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山东高密逄戈庄(原属诸城)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乾隆两朝老臣,为官清正而有

  • 北宋打仗在面临战况大好下 北宋为什么还要议和赔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北宋,打仗

    还不了解:北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北宋在战况大好的情况下非要议和赔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辽军侵略,逼近开封,宋真宗惶恐不安地准备逃跑,大臣们趁机要求迁都南下。寇准却力排众议,逼迫皇帝亲临前线,甚至提出夺回燕云十六州。宋真宗怒不可遏,认为寇准拥兵自重,心怀不轨,欲借

  • 曾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真的想做女皇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曾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真的想做女皇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平公主:石溜调琴曲,峰霞入酒杯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在描写太平公主的诗歌中,就数韩愈的这首最著名了,诗虽短,却从这女人所霸占的田地之广,其亭台楼阁之壮观着眼,用“欲占春”三个字,便将其狂

  • 张昌宗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和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张昌宗为什么能同时服侍武则天、太平公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太平公主将民间男子张昌宗带入宫闱,张昌宗进入了富丽堂皇的大明宫。从此武则天宠爱上了这个英俊男子,他切实地变成了女皇的男宠,武皇爱称他为“六郎”。自此开始张昌宗便开始了自己醉生梦死却又短暂可笑的一生。张昌宗

  •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的唐中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味地黄丸”: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子、侄子和自己都曾做过皇帝,而且自己还曾先后两次登上皇位。然而,唐中宗第一次登基时,就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便被自己的母亲赶下了皇位。李显的退位,完全是咎由自取,在武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同样是专权,吕后死后吕家被灭族,而武则天死后武氏却能够保存下来,还继续在唐朝的政坛上发挥作用。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不同的做法呢?一、吕后与别人儿子斗争,武则天与自己儿子斗争。武则天和吕后为了掌权,都进行了非常残酷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都在宗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原因是什么 真的是因为无可奈何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赵匡胤,北宋

    对赵匡胤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真的是因为“黄袍加身”“无奈”才发动的政变吗?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王朝的开辟都需要一个开拓者,这个王朝的开拓者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为数百年的江山奠定基础,为新的江山扫平障碍,并且要为子孙后代继续掌握大权找到一个更令

  • 明朝灭亡时皇帝和大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明朝,大臣

    还不了解:明代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灭亡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都在忙什么?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封建王朝,每个朝代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与传奇,不过人们常说“明代之后再无华夏”,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