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李治为什么没派裴行俭出兵西域?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没派裴行俭出兵西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20 更新时间:2024/1/11 3:18:27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没派裴行俭出兵西域?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对于唐朝和吐蕃战争中的大非川之败,造成的历史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不仅仅是唐朝在吐谷浑、西域等地损失了大片领土,更直接影响了朝鲜半岛的局势。使得唐朝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艰难境地,也因此而结束了唐朝第二个多外扩张的高峰时期。对于这场战事失败的原因,历史学者们有着各种说法。除了在统帅薛仁贵、副将郭待封身上找原因外,唐朝朝廷的决策层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人认为是唐高宗李治过于轻敌,未让曾经担任安西大都护的名将裴行俭带兵出征,才使得唐军在大非川败于吐蕃军队之手。

从军事和外交角度上讲,裴行俭的确是比薛仁贵更适合领兵攻打吐蕃的人选。他是名将苏定方的弟子,一身兵法继承于苏定方,在西域声名远播。在他担任安西大都护期间,平定了不少西域的争端,让很多草原部落慕名而归顺唐朝,也让西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繁荣期。以他在西域的威望和对西域的了解,完全可以做到像班超平西域那样组织西域军队击败吐蕃,而不需要唐朝派出大量军队。因此对于吐蕃入侵西域的问题,裴行俭是最有发言权的。可是唐高宗李治并没有用裴行俭领兵,而是派出了高句丽的安东都护薛仁贵。

实际上从薛仁贵随郑仁泰平定铁勒九部叛乱的不堪表现来看,他就不是出兵西域的最好人选。虽然薛仁贵在军事上的能力很突出,但在政治上非常智障者,不是治理当地的良才。无论在回纥,还是在高句丽,他采取强硬的手段镇压当地百姓,都给唐朝在当地的统治留下大患,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叛乱和战争。

把薛仁贵和裴行俭相比较,派出裴行俭无疑是最佳选择。可是李治像好了伤疤忘了疼,执意的从高句丽招回薛仁贵,将其扔到了西域战场上,这种操作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我查阅了一些当时的历史资料,发现李治做出这个决策或许与武则天有关。

裴行俭出身了河东门阀裴氏,是典型的世家子弟,从小文武双全。他的父亲是隋末名将裴仁基,而哥哥便是裴元庆的原型裴行俨,出身非常显赫。他不仅向苏定方学习了一身高超的兵法,在历法、书法、文学等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是唐朝名将中少见的文武全才。更有趣的是,他并不像别的门阀子弟是靠着家族的荫萌入仕的,而是参与贞观年间明经科的科举考试当的官。这在当时的门阀子弟中是不多见的,也更是证明了裴行俭的能力非常出众。因此裴行俭一进入官场就青云直上,很快就做到了长安县令的重要位置。

可是他出身于世家大族的背景却给他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个影响直接延续到了唐朝与吐蕃战争之中。唐高宗初年,李治与武则天的旧情复燃,在朝廷中引发了震动。这种震动从表面上看似李治不合礼法,强行娶李世民留下的姬妾,引发的道德层面的冲突。实际上是唐朝门阀世家大族与中小地主家族、寒门官员之间政治利益的冲突。被李治废除的王皇后便是太原王氏的女儿,是父兄都是朝中大员,是门阀世家官员的典型代表。而武则天虽然也是官宦家族出身,但父亲武士彟最初是木材商人,只能算中小家族和土地主。

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后,一直都在通过各种政策限制门阀世家对国家朝廷的把持,提高中小家族和寒门子弟在朝廷的官员数量。李世民的做法卓有成效,很快就打破了历史周期律,解决了数百年门阀政治造成短命王朝的顽疾。为此他不惜拿两个站在门阀世家立场的儿子开刀,就要要避免唐朝步隋朝的后尘。李世民选择李治作为继承人也是这种考虑,因为李治在政治立场上不依托于门阀世家,这是他与李承乾和李泰最大的不同。然而门阀世家不甘心一步步被削弱,所以引发了不少叛乱和政治斗争。

李治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就是在政治上向中小家族和寒门官员靠拢,这却是门阀世家的官员们强烈反对的事情。当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门阀世家官员甚至已经同意李治废后,但要求他迎娶其它门阀世家的女儿做皇后,而不是改立武则天为后。可是李治始终不同意,坚持立武则天位后。

裴行俭作为河东裴氏的子弟自然站在了门阀世家的一边,极其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他认为国家的祸患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并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员秘密商议对策。这个事情被大理寺卿袁公瑜知晓,并向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告密,于是他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这次贬谪虽然让裴行俭在西域崛起带来了机会,却也让他上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黑名单。当时主政西域事务的正是裴行俭的老师苏定方,所以这次贬谪并没有给裴行俭带来任何坏处,反而让他一身所学有了用武之地。有了这样的背景撑腰,苏定方很快做到了安西都护府大都护的高位,成为西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可苏定方去世后,裴行俭便迅速被调离西域,回到长安当文臣。这样一来西域弱化给吐蕃带来了机会。于是吐蕃就趁着这个机会出兵西域,和西域部族联合攻打安西四镇,于是就出现了李治从高句丽调薛仁贵出兵西域攻打吐蕃的事情。

李治选用薛仁贵带兵就是因为薛仁贵是破落世家出身,祖上虽然阔过,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寒门。薛仁贵与其它的门阀世家没有太多的交集,政治上可以信任,军事能力也比较突出,这些方面是李世民都比较认可的。而裴行俭本身就是门阀子弟出身,又是反对武则天当皇后的先锋,早就是黑名单的选手。而当时李治患有风眩症,无法处理政务时都是以武则天代劳的,所以裴行俭不可能成为出兵西域统帅的首选名单。尤其是出了武则天诛杀上官仪一家的事情后,为了稳定朝局,李治就更不可能让世家子弟掌握兵权了。

因此李治派了薛仁贵当出兵西域的统帅,而把裴行俭放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上。正当薛仁贵和吐蕃军队打得热火朝天时,裴行俭只能在长安城搞科举。虽然裴行俭在科举方面也是成就斐然,他定下的“身、颜、书、判”的规矩,和各种国家选才授官的制度也成为后世沿用的标准。可这对于唐朝来说是极大的不幸,也成为大非川之败的重要原因所在。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李治和武则天将可以平推吐蕃的名将放在长安当太平官,这就是典型的利令智昏。而这种昏聩的操作,也让唐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询问使者诸葛亮的起居和饭量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三国时代出现了不少的人物,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便是如此,在那段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英明神武的武将,同时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谋臣。其中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诸葛亮,千百年来崇拜诸葛亮的人数不胜数。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五丈原对垒时,接见了诸葛亮派来的使者。司马懿没问别的,反而随口问了一句“诸葛亮最近饮饭量

  • 曹操获得了“董卓”的地位,为何评价却完全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操属于乱世出的“英雄”,对他一生的评价也是必须遵循历史时间的发展来评判的,不能一概而论。青年时期确实当洛阳北部尉的时候发明了“五色棒”打死过权贵的亲戚,那时候他是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在曹操的意料之中:何进当权的时候一个蠢主意,简单的杀宦官不自己派兵处理,非要邀请董卓入京,结果事情

  • 西楚霸王的项羽战斗力到底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汉朝,项羽

    如今随着军事装备的不断提高,别说是一个人单挑一千个人,哪怕是一个人与一万个人作战,都有可能取胜的希望。因为从最近的几次小规模战役来看,美军部队能够出动在几千人的情况下,打败一个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国家。当然,主要的原因是如今军事装备的快速发展。比如说我们只需要用一颗原子弹就能将一个城市瞬间化为乌有,不在

  • 同样被抓,为何张辽成了降将高顺却被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张辽最开始是丁原的手下,后来跟了何进,何进死了,就跟了董卓,董卓死后,就跟了吕布,吕布被曹操打败之后,就投奔了曹操。曹操正因为有来自各个诸侯势力的猛将和谋臣的投奔,才越来越强大的。张辽是降将,高顺是被擒。曹操对降将历来是很仁慈的,甚至对杀了他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及卫士典韦的张绣都能不计前嫌的重用,更何

  • 北宋军队那么强 北宋打仗为何总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北宋,打仗

    对北宋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大军那么强,为什么经常打败仗?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一方面,整个国家都很有钱。民间跟国库的收入都很高。北宋的国库收入,一度达到了6500万贯。北宋这才又实力养了数量庞大的大军。宋神宗时期,北宋大军共有140万左右。这已经

  • 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毫无疑问,卫国公李靖是唐朝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力。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平定四方成就“天可汗”的威名,李靖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李靖的一生是辉煌的,取得了中

  • 萧詧引狼入室,最终却没能掌控南梁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萧詧引狼入室,最终却没能掌控南梁政权?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梁的灭亡主要由两个罪魁祸首,除了前一章讲到的萧绎,另一位便是萧绎的侄子萧詧。正是这两位萧氏的宗室王爷不顾国家的危亡陷入内斗,甚至做出了引西魏入侵的事情,才使得南梁最终别西魏所灭亡。如果说萧绎坐视侯景之乱是使得南

  • 南北朝暴君高洋前半生竟是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南北朝暴君高洋前半生竟是明君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齐文宣帝高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中最为奇葩的一位,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大的争议。他前半生为明君,将北齐国力推到了巅峰地位,力压同时代的西魏和南梁。可当国力登峰造极之后,他却陷入了怠政昏暴的误区之中,成了一位彻头彻

  • 项羽的身世如何?他的父母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汉朝,项羽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开头就写到:“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说了半天,我们只知道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有个季父叫项梁,由于项氏一族世世代代为楚国将领,立下了很多功勋被分封于项,所以才有了“项

  • 北宋当初军队足以匹敌任何一国 北宋是怎么被金国所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北宋,军队

    还不了解:北宋大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大军实力可匹敌任何国家,为何最后却被金人给灭了?宋代的灭亡一直都饱受史学家们的争议,因为北宋早前具有强大的国势,无论从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力量来讲,北宋都是足以匹敌任何一国的存在,可只经过了短短数年,宋军就被金兵打的一败涂地,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