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原因是什么?

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4 更新时间:2024/1/22 20:42:46

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毫无疑问,卫国公李靖是唐朝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力。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平定四方成就“天可汗”的威名,李靖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李靖的一生是辉煌的,取得了中国军迷们极为神往的成就,被网友们尊称为“军神”。他平定萧铣、镇抚岭南、消灭辅公祏、灭国东突厥、击破吐谷浑,为唐朝的建立和兴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在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之战中,他却没能参与,而是以英国公李勣为前线统帅,这让李靖的崇拜者们感到引为憾事。

为什么李世民在此战中没能用最强的李靖,而改用次之的李勣呢?历史上的说法很多,最流行的一种说法便是李靖病重无法指挥军队作战。在我看来这只是托词而已,李世民对李靖的安排是关系整个大唐全局的,并非只是生病不参战如此简单。其实在出征之前李世民就找过李靖请他出山参战,他说“公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李靖的回答是,“臣往者凭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不弃,老臣病期瘳矣。”因此主流说法认为李靖以病重推辞,所以没能去成。

而这种说法还衍生出另一种推测,认为李世民猜忌李靖,以此试探李靖态度。这种推测又和李靖晚年阖门自守不理朝政的行为结合,认为李世民猜忌李靖到了极深的程度,李靖为了自保才称病远离朝堂。在我看来这是一厢情愿的阴谋论,完全没有实际证据支撑。这种说法唯一的证据便是盐泽道总管高甑生诬陷李靖谋反的案子。李世民下令彻查此案,最后将诬告的高甑生流放边疆。阴谋论认为是李世民猜忌李靖所致,才迫使李靖在此案后隐居。实际上这事根李世民关系不大,有证据指向幕后主谋是兵部尚书侯君集

虽然李靖从远征吐谷浑之后便阖门自守远离朝堂,但李世民对李靖的加官进爵并没有停止。李世民不但将李靖封为卫国公,还将其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仅如此,李靖夫人去世后,李世民还下诏以汉代卫青霍去病的旧例为李夫人修建坟茔,仿照突厥境内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的形状,以此表彰李靖特殊的战绩。尤其是李夫人坟茔的修建,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殊荣。而且李世民还时常派人或亲自登门向李靖请教军国大事,著名的“李卫公问对”的说法就是由此展开的。可见李世民是将李靖引为心腹的,猜忌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从两唐书里面的史料来看,李靖隐居的原因并非李世民猜忌,而是回避朝中风起云涌的太子之争。当时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各聚集了一批大臣争权夺利,后面又是有着陇西贵族集团和山东世家门阀的后台,政治上斗得非常厉害。李靖作为唐朝军队的擎天支柱自然是这两派拉拢的对象,而李靖则不愿意参与其中,只能选择回避。传说中侯君集奉命向李靖请教兵法,李靖借故推辞的事情,其实就是避免接入到太子之争中。因为侯君集是太子李承乾派系的核心重臣,又是朝廷的兵部和吏部尚书,李靖不得不小心处理。

后来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侯君集一党被诛杀,李承乾被贬为庶人,发配黔州。由此可见李靖拒绝与侯君集等人来往,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而对于这样的大臣,李世民又有什么理由猜忌呢?

可要说李靖真的病重到无法出征,那李世民的态度又耐人寻味。李世民以司马懿老而弥坚的故事勉励李靖,“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李靖无法推辞,只能选择随驾出征。两唐书说大军走到相州的时候,李靖病重不能前行,只能留下来养病。这一段记载又引起争议,主要是李世民以司马懿比李靖,又成为猜忌之说的证据。

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是阴谋论,想当然而已。司马懿奸臣老贼之说兴起于明清时期流行《三国演义》之时,唐朝时根本没这种说法,李世民又怎么会以此来刺激李靖?而李靖也不像是真的有病,反而倒像是李世民暗中安排。因为李世民去请李靖出山时用的是探病的名义,不但带着各种礼物,还请了御医。李靖真的病重,御医不可能发现不了,李靖也不可能带病坚持从长安走到相州去。历史学者们猜测是李靖到了相州才病重,所以不得不离开东征的大军。我觉得可能性存在,但结合其它的因素,我认为这是托词。

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的安排其实很不符合常理,之前我就说过他是为新太子李治调整朝廷布置,重新掌握军权的一种手段。而这个过程中不合常理之处,正是为了调整朝政大局需要,而非攻打高句丽需要。比如李世民东征军的集结之地为洛阳而非长安,这就不太符合唐朝出征的一贯做法。李世民只带了自己的玄武门禁卫前往洛阳,长安南衙十二卫禁军基本没动。而东征军的组成大多是来自于驻守在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军队,关中军队没有大动。而李世民又让程咬金镇守长安,把太子李治派去定州,这就更奇怪了。

把程咬金留在长安倒是合理,他既是老臣,又与陇西贵族集团关系密切,能够镇得住关中之地。可新太子李治去定州就奇怪了,因为这不符合皇帝御驾亲征,太子监国朝政的政治传统。这个传统从汉朝开始就有了,唐朝也是遵循的。唐高祖李渊外出巡游、避暑度假、打仗,都是把太子李建成留在长安镇守监国。这既是对储君的信任,也是对国家的考验。李治上位为太子,李世民悉心教导,还请了李勣、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当老师,这说明他对李治是寄予厚望的。可是他离开长安打仗,却把李治弄去定州,这岂不是有放弃长安的意思?

结合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互斗的情况,我认为这是李世民防止天下大乱做的布置。参与太子之争的幕后黑手之一便是陇西贵族门阀,而关中正是他们的额大本营。李承乾集团的核心杜荷便是杜如晦之子,也是陇西门阀中长安城南杜氏的核心子弟。李世民借出征高句丽之机重新掌控朝政,调整兵权,必然会镇压和打击陇西贵族集团的利益。这些贵族集团必然会反抗,甚至像对付隋炀帝杨广那样推动叛乱发生。李世民派李治去定州,就是让其远离危险之地,让程咬金对陇西贵族可能的叛乱做好镇压的准备。

一旦关中叛乱爆发,关东中原之地必然有山东世家的门阀趁机作乱,这就成了隋炀帝末期的乱世景象。为了避免这种景象发生,李世民把李靖留在相州,这是为平乱提前布置。相州是北进河北,南下江南,西进中原,东入山东的枢纽之地。以李靖的能力,坐镇相州威慑中原,四方的趁乱起事的门阀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他在关东和关中的程咬金呼应配合,能够保持大后方的稳定。李世民的这一布置比杨广高明不少,即便出征高句丽不利,也不会出现隋末乱世的那种情景。从这个角度看,李靖在相州可以说比在辽东和长安都更合适。

因此我认为李世民没有派李靖为东征高句丽的主帅,不是因为猜忌,也不是因为李靖有病,而是因为重整朝纲的需要。这个政治大事比东征高句丽还重要,涉及到李治能否坐稳太子位和唐朝的根本问题,李世民不得不慎重对待。而当时的李靖身体也远没有到不能打仗的时候,他作为主帅不用提刀子上阵,前敌指挥还是完全胜任的。从李靖到生命来看,他显然超常的坚挺。在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之后,李靖又活了五年才去世,而他的去世只比李世民早一周。这五年时间两人又经过无数次反思对高句丽的战争,为后来李治派李勣平辽做了大量的准备。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萧詧引狼入室,最终却没能掌控南梁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萧詧引狼入室,最终却没能掌控南梁政权?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梁的灭亡主要由两个罪魁祸首,除了前一章讲到的萧绎,另一位便是萧绎的侄子萧詧。正是这两位萧氏的宗室王爷不顾国家的危亡陷入内斗,甚至做出了引西魏入侵的事情,才使得南梁最终别西魏所灭亡。如果说萧绎坐视侯景之乱是使得南

  • 南北朝暴君高洋前半生竟是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南北朝暴君高洋前半生竟是明君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齐文宣帝高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中最为奇葩的一位,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大的争议。他前半生为明君,将北齐国力推到了巅峰地位,力压同时代的西魏和南梁。可当国力登峰造极之后,他却陷入了怠政昏暴的误区之中,成了一位彻头彻

  • 项羽的身世如何?他的父母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汉朝,项羽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开头就写到:“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说了半天,我们只知道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有个季父叫项梁,由于项氏一族世世代代为楚国将领,立下了很多功勋被分封于项,所以才有了“项

  • 北宋当初军队足以匹敌任何一国 北宋是怎么被金国所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北宋,军队

    还不了解:北宋大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大军实力可匹敌任何国家,为何最后却被金人给灭了?宋代的灭亡一直都饱受史学家们的争议,因为北宋早前具有强大的国势,无论从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力量来讲,北宋都是足以匹敌任何一国的存在,可只经过了短短数年,宋军就被金兵打的一败涂地,就连

  •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废除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北魏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废除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熟悉北魏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北魏有条很不人道的制度,在皇位传承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这条制度叫做“子贵母死”,具体的实施是从道武帝拓跋珪时候开始的,一直到了宣武帝元恪时代才被终止。这条制度规定,一旦皇子被立为皇太子

  • 陈庆之为什么拒绝杀元顥占据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陈庆之为什么拒绝杀元顥占据洛阳?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北朝时代是战乱频出时代,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南梁名将陈庆之北伐北魏的战役便是其中之一,此战以少胜多,打得酣畅伶俐,被前辈称赞为“千载之下,令人向往”。陈庆之也因此战成为南梁第一名将,甚至被称为南

  • 高欢脱离尔朱集团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高欢脱离尔朱集团的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刺杀尔朱荣后,北魏并没有如愿的恢复到皇权执政的状态,反而陷入举国大乱之中。在这一轮乱战中不但元子攸被杀,就连控制朝廷的尔朱集团也在战争中覆灭,北魏也被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魏国。作为这场乱战的胜利者,高欢不但是

  • 高乾劝高欢称帝,高欢为什么不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高乾劝高欢称帝,高欢为什么不接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欢是北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权臣,他不仅在覆灭尔朱军事集团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对东西魏的分裂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是北齐皇室的奠基人。可以说在北魏末年和东魏时代,高欢是北方军阀中最为顶级的存在,也是有

  •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什么会在江陵称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侯景之乱几乎摧毁了整个南梁,而平定这场乱局的湘东王萧绎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骂名。正是由于他拥兵自重且都留不前,才纵容侯景对国家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害。在这场乱局之中,他以勤王的名义起兵,却不是为了营救被困建康的萧衍和萧纲,

  • 周天子掌握的军队远超于诸侯国 周天子最后为何没有做强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周天子,军队

    对周天子和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大军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原因是什么?周天子在最初是掌握着整个国家最为精锐的部队的,曾经的周天子掌握的部队要远远碾压各个诸侯国,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掌握的大军战斗力极具下降,最终被周边的诸侯做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