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对于痛恨的宋奸蒲寿庚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对于痛恨的宋奸蒲寿庚是怎么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1/20 5:58:31

朱元璋对于痛恨的宋奸蒲寿庚是怎么做的?特地命人把他挖了出来鞭尸三百,蒲氏后人被定为“余孽”,全部充军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蒲寿庚祖先是中东人,做东西方贸易,后来定居占城(现在的越南),约11世纪移居广州,经营商舶,成为首屈一指的富豪。不过到了南宋中后期,蒲氏在广州越来越混不下去,蒲寿庚之父蒲开宗即举家自广州徙居泉州,定居临近泉州后渚港的法石乡云麓村,继续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任安溪县主簿;绍定六年(1233年),为鼓励蒲氏的中外贸易活动,南宋政府赐“承节郎”的官衔。(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开宗》)

不过在蒲开宗晚年,蒲氏的生意又出现了问题,他死后蒲寿庚接过了这烂摊子,此人能有做生意的天赋,将蒲氏的生意起死回生,而且还越做越大。

根据《福建通志》,蒲寿庚任提举泉州舶司是在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换为扬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没有蒲寿庚的名字。因此实际上蒲寿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举市舶使,这也符合地方官员在任三年一轮换的宋代官制。但不管其任提举泉州市舶司或离职,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见蒲寿庚势力之强大。

蒲氏不仅有钱,而且还有兵,也就是养了一些私兵用于护商之用,蒲氏养的私兵还不少,在南宋末年还曾帮助南宋的军队平定泉州一带的匪患。

而宋朝鼓励经商,所以对蒲氏一直非常优待,蒲寿庚于宋末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而且在剿匪后,因功被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称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安抚一路之兵事民政,统领海防,权力很大。

总之一句话,宋室对蒲氏那是非常厚待的。

可没想到的是蒲氏却恩将仇报。

至元十三年即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南下,包围临安。因元军善陆战不善海战,所以便想招降海上势力庞大的蒲氏,遭到了蒲氏的拒绝。

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丞相伯颜陷临安,恭帝降,南宋事实上灭亡。南宋·遗臣奉恭帝兄赵昰入闽,欲图恢复。五月,赵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为端宗,年号景炎元年(1276年)。同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为避元军,并冀得蒲寿宬、蒲寿庚兄弟之助,南宋·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奉宋·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昺、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当时南宋遗老遗少们想凭借泉州这座城池坚厚,又海路通畅之地作为新的都城,继续抗元。可是蒲寿庚竟然紧关城门,不许南宋遗老遗少们进城。这惹恼了张世杰,没收了他们家停在海边的海船,至此蒲氏和宋室决裂,之后蒲氏正式降元。

为保护泉州百姓而降元,蒲氏的选择也可以理解,即便是蒲氏为了保护他蒲氏的利益降元,也可以理解,但是蒲寿庚却丧心病狂,竟将宋室在之前迁往泉州,并已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的宋外宗室三千余人尽数屠尽,不仅如此,蒲寿庚还下令屠戮泉州汉人百姓,前后达数万人。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改朝换代,不是没有过对宗室的屠杀,但那要么是皇族内部的内讧,要么是北方野蛮异族南下后由敌对国进行的,而由一个本国地方官员决策并执行的宗室屠杀,仅此一次。

泉州许氏家族起义兵抗击蒲寿庚,掩护二帝南逃,被蒲寿庚几乎灭族,还有在泉州忠心宋室的陈氏家族和曾氏家族也被蒲寿庚几近灭族。

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反蒲寿庚之降元,遭蒲寿庚和元将奇握温思的镇压,他们率元军万人冲进少林,千余僧众被屠,只剩数十人逃出。

蒲寿庚此举实在是丧心病狂,甚至让元军都为之侧目,要知道攻打南宋时,蒙古人已经不怎么屠城了,即便是蒙哥汗死于钓鱼城,之后蒙古人接收了钓鱼城后也未屠城。

而蒲寿庚用他的屠刀换来了蒲氏的百年富贵,在元一朝蒲寿庚家族一直掌控海上贸易,独霸了市舶。

有意思的是,蒲氏脑长反骨,在元末时蒲寿庚家族又故伎重演,他们勾结当时的提举泉州市舶使色目人那兀纳作乱。但这次蒲寿庚家族再没有宋末那么幸运了,乱兵被元军强力镇压,当地的蒲家乃至许多西域人都被灭门。

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汉人对蒲寿庚的恨意一点没消退,蒲寿庚被朱元璋下令从坟墓里拖出来“鞭尸三百”(也有说是在元末色目人叛变时,被元军挖出来鞭尸的)。蒲氏后人被定为“余孽”,全部充军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经朱元璋这番打压,蒲姓受到压制,迁往各地的蒲姓纷纷改姓卜、杨、吴等。

标签: 历史蒲寿庚明朝

更多文章

  • 朱棣那么有能力,为什么朱元璋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朱棣,明朝

    朱棣那么有能力,为什么朱元璋不传位给他?朱允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及朱棣,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一方面,他在位期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明朝综合国力臻于极盛,文治武功仅次于开国皇帝朱

  • 李善长是怎么辅佐朱元璋治理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李善长,明朝

    李善长是怎么辅佐朱元璋治理天下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朱元璋称了吴王后,授给李善长右相国的官职。李善长熟悉前朝的行政制度,处理政事很有效率,又善于言词、会撰写命令。朱元璋有要招纳收降的,就命令他撰写劝降的文书。凡朱元璋亲自率领军队征

  • 军事天才常遇春的结局如何?是善终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常遇春,明朝

    常遇春是明代开国元勋,历任中翼大元帅,在功臣排名中,位列第二,可以说是一名军事天才,那么他的人生结局如何?是善终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初,朱元璋所任用的将帅中最有名的有三个:平章邵荣、右丞徐达和常遇春。而他们三人中,邵荣是一员老将,尤其善于打仗,但渐渐地开始居功自傲,慢慢连皇帝也

  • 朱元璋时代武将可以排名第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徐达,明朝

    朱元璋时代武将可以排名第一的是谁?这个人就是徐达,他深谙用兵之道,以用兵持重、勇谋兼备而驰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一起看看吧。在战争中,他既着眼于战役、战斗局部情况的考虑,也注重对战略全局的分析。因此,常常能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取得战斗的胜利。元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率

  • 历史上关羽为什么会失败?根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关羽,三国

    关羽是汉末三国猛将,武艺高强,因为忠勇无双,被尊为“武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关羽被东吴偷袭失去了荆州,使得《隆中对》遭到夭折。为此关羽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说他不听诸葛亮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告诫,与东吴搞不好关系。甚至还进一步说,如果关羽听从了诸葛亮的告诫,荆州就不会丢失,关羽

  • 投奔刘备时,马超为何要带着马岱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联合关中诸将,集结了十余万人马,和曹操作战,后来,马超战败逃走,其后又被杨阜等人击败,进退失据,于是投奔了汉中张鲁。在张鲁那里,马超并未收到信任,张鲁对马超怀有疑心,马超在张鲁那里待不住了,

  • 历史上刘宗敏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刘宗敏,明朝

    刘宗敏,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原为锻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猛将,此人最开始是陕西蓝田的一个铁匠,参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后,作战勇猛,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刘宗敏为人凶残狠毒,杀人无数。李自成攻进北京之后,准备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因为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

  • 有哪些与李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李慎,唐朝

    李慎(628年-68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母为韦贵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五年(631年),初封申王,出任秦州都督。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出任襄州刺史。贞观二十三年,食邑加满一千户。唐高宗即位(650年),授左

  • 历史上张郃的死与司马懿有什么关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张郃,三国

    张郃,字儁乂,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末期,诸葛亮撤军途中遭到曹魏名将张郃的追击,被诸葛亮的伏兵射死在木门道中。张郃的死是曹魏的一大损失,当时曹魏的皇帝曹睿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感到十分痛心。司马懿作为当时张郃的顶头上司,对张郃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

  • 古代皇帝在世时都害怕儿子夺位 朱元璋为何不担心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朱元璋,朱标

    还不了解: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朱标夺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的长河中,争权夺利是皇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每名皇子都想着成为皇帝,因此兄弟相残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了,为了夺权除了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弑父弑兄的。那么,在明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