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不待见弘农杨氏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不待见弘农杨氏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2/15 11:03:44

曹操不待见弘农杨氏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历史的车轮飞驰而过,卷起滚滚红尘。

杨修是谁?杨彪又是谁?

要想彻底了解这两位,首先必须了解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望族“弘农杨氏”,这在东汉末年和另外一个名门世家“汝南袁氏”一同被称为四世三公。

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西汉开国之初的杨喜,历史的机遇让这个小兵在乌江抢到了大人物项羽的一条大腿,从此人生发生改变,进爵封侯改变贫瘠的命运,弘农杨氏初露锋芒。

杨喜封侯(赤泉严侯)之后,杨家并没有辉煌多久,所封侯爵在刘邦后期就被削去了,直到弘农杨氏真正的起源始祖杨敞才算成为名门世家。杨敞在汉昭帝时期官居宰相,还是大史官司马迁的女婿,这样的荣光足以让自己的家庭闻名,但一个世家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东汉杨震的出现将弘农杨氏真正推向了名门世家地位,他为这个世家带来了文化口碑。杨震官居太尉,因为为政清廉被誉为“关西孔子”。他的儿子杨秉也是太尉,同样清廉。接下来的杨秉之子杨赐,杨赐之子杨彪都成为了东汉的太尉,位列三公,真正实现了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

杨彪成为太尉的时候,汉室已经摇摇欲坠,董卓迁都时杨彪极力劝阻无功而返,还差点送命,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特征不管你是名门望族还是当朝三公,都没有办法与手中有兵的割据诸侯相提并论,特别是独揽大权的诸侯。

杨彪的儿子杨修,一个文采和智慧都很出众的人,学问渊博才华横溢。这就是一个名门世家底蕴培养出来的人,乱世之中也就是士族的人能够读书看报,眼界比普通人高,但杨修没有继承到家族的四世三公的优良传统,他没能够当上东汉的太尉,他仅仅成为丞相曹操的一个主簿。

杨修之死是三国演义书中描写的精彩部分,还被搬上了语文教科书。杨修因为“鸡肋”猜测曹操退兵,被曹操以扰乱军心杀害,甚至还想对杨修的老爹杨彪动手,试探杨彪对自己儿子被杀有何看法,杨彪只能以舐犊情深来回复曹操的试探,才躲过曹操的杀心,那么一直很敬重人才的曹操为何要对弘农杨家起杀心呢?原因很简单。

弘农杨氏的荣光是四世三公,而给它这一荣光的是汉家皇帝,所以他们不希望汉家衰弱,他们是汉家大树下最好的乘凉者,如果大树倒了他们也就只能猢狲散了。历史总是不让人做选择,汉家天下四百年天下还分为了西汉东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选择规律,谁也没有办法改变历史的更迭。

弘农杨家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只是不愿意放弃,总想着挣扎一下,历史选择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杨彪就算是太尉也没办法阻止,因为他连董卓都没有办法,弄得汉献帝犹如丧家之犬。杨彪在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的时候,神情很不高兴,这弄得曹操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不踏实。

杨家选择忠于汉室,却也做了风险投资。他们让杨修成为丞相府主簿,还明目张胆的支持曹操的儿子曹植。杨彪也娶了同为四世三公汝南袁家嫡出的袁术女儿为妻,两家姻亲联合实力大增。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面,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延续弘农杨氏的荣光。

名门世家骨子里都带着一份骄傲,他们显得特别高贵,当时天下大势是袁绍实力大于袁术,可是袁绍虽然是长子却是庶出,他只能去冀州发展,袁术却可以安然的在汝南一代称王称霸,再得到传国玉玺的时候,滋生了想当皇帝的念头,当实力不足以满足愿望的时候,你强行满足愿望最后只能失败。袁术称帝失败后,直接影响到他的姻亲杨彪,曹操差点杀了他,要不是孔融、荀彧、满宠等一帮大臣求情,估计早就被处死了。

弘农杨氏估计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的爷爷是宫里太监,他的父亲虽然当过太尉,但那是用钱买来的,骄傲的世家大族对曹操不屑一顾,可是曹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了朝中大权,和前期的董卓是一样的,他们看过董卓杀人不眨眼,于是他们只能靠拢曹操,找来找去发现只有才高八斗的曹植有令杨家欣赏的地方,于是杨修写信用自己的文学功底打动同样热爱文学的曹植。

杨彪杨修忠于汉室,迫于压力不得不投靠曹操,他们选择了曹植,因为他们觉得曹植这个文化人有他们杨家佩服的地方。杨修甚至为了帮曹植,多次告曹丕的状,主动地搅入到“夺嫡之争”。曹操喜欢曹植,但这个才高八斗的儿子却有着非常大的缺陷,清高骄傲,经常醉酒,没有帝王的心机。曹丕却符合曹操的要求,阴险腹黑,同时又是现存的长子,这是非常大的优势,历史上多少废长立幼的悲剧曹操怎么会不知呢?

杨修多次明目张胆的帮助曹植,这不但让曹操觉得曹植有作弊嫌疑,还会觉得曹植有派系,而且这个派系还是忠于汉家的,这对曹家往后霸业有影响,于是曹植落选,杨修被杀了,弘农杨氏就此高一段落。

杨彪和杨修骨子里是忠于汉室,这不是代表他们有多爱汉家,而是他们知道汉家成就了他们弘农杨氏的辉煌,一旦汉家朝廷倒了,那他们杨家也会跟着没落,于是他们多次阻止汉家倾危,想挽救这座将倾的大厦于水火,无奈他们没有办法阻挡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曹操,不是他们杨家,后来他们又卷入了曹操的儿子继承权问题,这让曹操感觉到了党争,于是将杨修给杀了,辉煌几世的杨家就此偃旗息鼓了,特别是后面杨彪开始不受曹丕的太尉头衔,最后又出来做官,让人觉得又可怜又可笑。

标签: 历史古代三国

更多文章

  • 李渊为什么不直接杀了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为什么不直接杀了王世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世充本是隋朝一代枭雄,他镇压隋未农民起义,击败瓦岗军,收伏了瓦岗军大批精英,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坐拥雄兵良将,最后却被李世民击败而国破身亡。王世充的失败正因为他性格不行,不会做人。他老师徐文远曾言: 王公,小人也!有杀故人之义。一言

  • 在任的48年,有三十年不上朝,万历皇帝为何会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万历帝,明朝

    万历皇帝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有两件大事:万历三大征和28年不上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都知道皇帝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但前提也需要像上班打卡一样,每天上早朝处理政务,朝中的大事小情都在早朝中解决,解决不了的,下朝后由皇帝批阅奏折处理,百年如一日,可见皇帝也是蛮辛苦的,尤其那些励精

  • 雍正打击允禩允禟到了哪种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雍正打击允禩允禟到了哪种地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总体而言,比起武则天、吕雉等对待争权夺势者的残忍态度来,雍正对待自己的对手八爷党的态度以及手段已经很仁义,并没有传说的那么惊悚。一、雍正对待九阿哥允禟最轻的是十四阿哥胤禵,仅仅被革职,没有其他处置,因为十四阿哥与雍正是一个母亲所生

  • 西汉初期出现的郡国并行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西汉

    西汉初期出现的郡国并行制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早年大火的以汉代为背景的电视剧《美人心计》当中,男主人公原是封国的一名封王,后因中宫内乱,遂以除乱为名平定叛乱后被立为帝。相信熟悉历史的人们都清楚,封国最早来源于西周时期,周天子为犒劳在牧野之战中奋战的血缘兄弟和同僚们,实行分封制

  • 李世民登基后,为什么没有杀秦琼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登基后,为什么没有杀秦琼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开国皇帝之所以会大肆屠杀功臣,倒不是因为这些皇帝嗜杀如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维持自己的统治。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其实会发现,向刘邦和朱元璋之所以大量的屠杀开国功臣,背后反应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个王朝在开国之初的统治基础太过于薄弱了

  • 朱元璋早期自己拉的队伍,纪律有多涣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早期拉队伍的故事。元末天下大乱,四方起义四起,按照评书里的说法,就是“十八路反元”,这其中最重要的反元起义军,就是南方“红巾军”,明朝皇帝朱元璋,最早也是红巾军的一员,他一开始投奔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

  • 李世民临终前贬官徐茂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临终前贬官徐茂公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是人们最不能够想得明白的东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遗迹当中,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因为自己的内心想法,最后居然想要杀害一些忠臣。对于这样的情况、这样的人,让后人十分的不解,唐朝的皇帝李世民便是其中

  • 朱元璋这么多的后妃们都来源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历史上朱元璋曾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后宫,以防止宫闱之失。那么他自己这么多的后妃们都来源于哪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一、起义军将领之家朱元璋的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两人为结发夫妻,起于贫困,感情深厚。郭惠妃,就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生蜀献王朱椿、代简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

  • 魏征死前留下的一本册子是李世民大怒的源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魏征死前留下的一本册子是李世民大怒的源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以来,只有名称和奸臣才会流传千古,一个被后世称赞,一个被后世唾骂。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朝代,其中也出了不少能人异士。比如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魏征,隋朝末年,瓦岗军起义时,魏征投入西魏名将李弼曾孙李密的门后,后因不

  • 朱元璋为何要杀徐达的儿子?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开国功臣”,这一名号在今天看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名将领能够陪着一位君主,或者说是未来的君主挣扎沙场,这本该是无上的荣幸,加上如果帮着打下这一片江山,那不仅帝王会把你视如己出,世人更是尊敬有加,但另一方面,“开国功臣”这四个字更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