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袁术如果没有得到玉玺,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袁术如果没有得到玉玺,会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57 更新时间:2024/1/5 3:30:32

看到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袁术是汉末第一个称帝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三国演义》中,孙坚在参加讨董之战后,在残破的洛阳城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个玉玺传到了他的儿子孙策手中,孙策为了平定江东,用这个玉玺作质押,向袁术借了一批人马。袁术在得到传国玉玺后野心膨胀,公然称帝,被群雄所灭。那么,如果传国玉玺没有落到袁术手中,他是不是不会这么快灭亡呢?

一、传国玉玺是如何落入袁术之手的。

汉朝的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据说他是秦始皇称帝时的产物。在刘邦灭亡秦朝后,便接管了这个皇权的象征,并一代代流传下来。当时王莽篡位的时候,派人去向汉平帝的皇后索取玉玺。身为王莽女儿的皇后,将玉玺摔在地上,摔掉了玉玺的一角。王莽用黄金镶嵌了缺口,依然用它登基了。

由于有了这些传奇色彩,更是给这个传国玉玺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化,这个传国玉玺也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在《三国演义》中,就专门有对这个传国玉玺的描述。

在讨董联军攻破虎牢关后,感到形势不利的董卓,决定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在离去的时候,董卓派兵将洛阳抢掠一空,把百姓全部迁走,并放火烧毁了城市。当讨董联军来到城中时,洛阳城已经是空无一人,只剩下残垣断壁。

孙坚在清理宫殿的时候,无意间在井中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拒绝了袁绍的索取,回师南方。在半路上又被刘表截击,好不容易才回到江东。后来在与刘表的冲突中,孙坚战死,他的儿子孙策被迫投奔了袁术。

孙策在袁术麾下很不得志,一心想要恢复祖辈的事业。他在得到孙坚旧部的拥戴后,将传国玉玺质押在袁术手中,借得三千兵士,五百马匹,去攻打江东。经过一番苦战,孙策迅速平定了江东,而传国玉玺则就此落到了袁术的手中。

二、有无传国玉玺也阻遏不了袁术称帝的野心。

在历史的记载中,并没有记载袁术是否得到过传国玉玺。不过在袁绍的记载中,倒是写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三国演义》的作者应该是由此产生的灵感,将这件事稍加改动,转嫁到了袁术的身上。

那是在董卓撤往关中之后,曹操还一直鼓动联军对董卓进行追击。但是联军的各路诸侯都各怀鬼胎,不愿意再出兵追击。曹操无奈之下,只得自己率领军队追击,但是遭到了惨败。面对这种情况,联军解散的时刻也来临了。

袁绍与曹操是发小,两人平时关系很好,还一起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因此袁绍想要拉拢曹操,让曹操为自己效力。在一次宴会上,袁绍把得到的一方玉印向曹操显示。曹操看到后假意大笑,对袁绍说我是不会听命于你的。

曹操把这件事当成两人之间的恶作剧处理,温和地拒绝了袁绍的拉拢,但是心中对此十分厌恶。我们可想而知,这方玉印应该是传国玉玺一类的东西。只是为了避讳国玺,才说是玉印。袁绍向曹操显示这方玉印,就是想暴露自己改朝换代的野心。

在袁绍和曹操的对话中,也暴露了这一点。袁绍对曹操说了自己夺取天下的方案,那就是先统一北方州郡,然后动员境内和边境少数民族的兵力,南下争夺天下。曹操则回答说自己要依靠自己的智谋来抵挡,无往不利。从双方针锋相对的话语中,可以看到袁绍企图统一天下,称帝的野心。

相比于比较含蓄的袁绍,袁术的野心暴露得更为明显。他不但依仗袁氏“四世三公”的社会资源,还以自己是袁氏的嫡子自居,认为自己才是袁氏的正统。再加上袁术这个人的个性突出,史称他“以侠气闻名”。袁术做事风格远不如袁绍稳重,因此他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东汉末年唯一胆敢称帝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袁术是因为得到了传国玉玺,认为自己天命所归而称帝的。在历史上,袁术早就想称帝,他是以流传很久的谶语作为借口的。那就是从西汉时就流传的“代汉者,当途高也”。袁术字公路,认为这个谶语和自己的名字相对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左右袁术称帝的不是传国玉玺,而是他的野心。袁术凭借着袁氏“四世三公”的社会资源,凭借着自己是袁氏嫡子的身份地位,凭借着自己独霸一方的形势,一心想要改朝换代,成为新的皇帝。就算是没有传国玉玺,没有谶语,袁术也要制造出理由,来让自己的称帝合法化,达成自己的野心。

三、无论袁术是否称帝也必将灭亡。

袁术能够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首先他拥有“四世三公”的社会资源,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他到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这些人的帮助。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袁术能够多次东山再起,始终能够占据一块地盘立足。

其次,袁术为人侠义,能够得到江湖上很多人的支持。在整个东汉后期,主动出兵去帮助旁人,次数最多的就是袁术了。他先后帮助过孙坚、孙策、吕布等人,在大家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口碑。因此,有很多江湖绿林的武装主动投奔到袁术麾下为他效力。

拥有一块比较稳固的地盘,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再加上在社会、江湖上的口碑不错,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使得袁术野心膨胀,急于实现自己称帝的愿望。可是出乎袁术意料之外的是,他的称帝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在袁术称帝后,他的手下很多人看清了他的真面目,选择了离开。这就严重削弱了袁术的实力,并且引发了他的集团内部的分裂。更让袁术想不到的是,他还遭到了周围诸侯的围攻。曹操纠集刘备、吕布等势力发起对袁术的攻击,使得袁术屡遭惨败,一蹶不振。

袁术的灭亡确实与他称帝有关,正是因为他的称帝引起了群雄的围攻。这是因为袁术智术浅薄,没有深谋远虑造成的。他的实力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却要强行推行自己的决定,自然遭到了灭亡的下场。

不过我们退一步来看,袁术的灭亡不在于他是否称帝。因为袁术这个人缺乏政治才能,可是其人还志大才疏,不可一世,这使得他的手下众叛亲离。袁术对自己控制区的百姓横征暴敛,为了自己穷奢极欲不择手段。

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袁术的后宫都穿着华丽,粮食和肉吃不完。而其他的士兵却吃不饱饭,控制区的物资被搜刮一空,百姓更是活不下去。袁术如此统治,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再加上他位于曹操的侧翼,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一定会想方设法除掉他的。

因此,在袁术称帝后,曹操马谡借着这个机会,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出兵讨伐袁术。而那些袁术周边的诸侯也利用这个大义的名分,来为自己捞取好处,袁术的败亡也随之而来。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即便是袁术不称帝,他的统治也不会长久。没有政治才能的袁术,终究会灭亡在他人之手。只不过是他的称帝举动,让他的灭亡来得早一些罢了。

袁术称帝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袁术的称帝,与他获得的传国玉玺有关,这件事让他感到自己是天命所归。但是因为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强行称帝,使得自己的部下众叛亲离,还招致了曹操、刘备、吕布等人的围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袁术走投无路而死。

不过我们看袁术的经历,就会明白他称帝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导致的,得到传国玉玺只是让他找到了借口。没有传国玉玺,他也会用对应谶语而称帝。再加上袁术政治能力有限,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称帝只不过是让他的灭亡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

标签: 历史袁术汉朝

更多文章

  • 北齐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亲手掐死自己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北齐

    北齐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亲手掐死自己女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皇后李祖娥听闻母亲被箭射瞎,怒火中烧,厉声问道:是谁干的!得知真相后,却委屈噤声不敢再提。李祖娥的母亲,也就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岳母,此次受难,完全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事情还要从高洋和他母亲娄太后说起。

  • 三国时期众多名人中有哪些人是张飞最敬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张飞,三国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飞雄壮威猛,是刘备手下得力的大将,号称万人之敌。这个人不但武艺出众,还有一个大家都赞赏的特点,那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张飞的死就是因为不恤小人造成的。那么,张飞一生中都爱敬过哪些君子呢?一、张飞最敬重的

  • 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在蜀汉分别是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五虎上将,三国

    五虎将指的是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这些将领跟随刘备,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这五位将领中,谁在刘备集团中官职最高,权力最大?我们讨论这个问题,首先

  • 历史上和珅是怎么一步步升官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都说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贪,是贪官的集大成者。那么历史上和珅是怎么一步步升官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生,祖先世代为官。和珅年轻时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十年,练就了熟读四书五经、诗歌辞赋的功底。20岁时的和珅,一

  • 什么是虑囚制度?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君主,在他在位的那段时间里,虽然是面对着一些争议,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当皇帝的人。在他在位的期间,做出了许多不错的政绩,而关于他所做的一件事,

  • 历史上袁涣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追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袁涣,汉朝

    袁涣是在乱世中难得的能人,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涌现出了无数的经典故事,也出现了很多品行高尚之人,比如袁涣便是其中之一。倘若说起能力,袁涣或许并非是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但是说起傲骨的话,他却是出了名了,此人曾经被吕布胁迫,但是却宁死不骂刘备。奇怪的是

  • 吴起作为战国时期的天才军事家 这三个国家为何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国,吴起

    对战国吴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一代名将,为何鲁魏楚三国都容不下他?吴起,一名著名的军事家,与孙武并称为“孙吴”。他所著的《吴子兵法》一书,更是后世兵法家争相学习的典范。唐肃宗时期,被供奉在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期,被追封为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

  • 历史上和珅留下的绝命诗写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上和珅留下的绝命诗写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

  • 后世对李建成的评价如何?李建成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李建成,唐朝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杀

  • 三国时期张辽的最后一战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张辽,三国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正史中的张辽,勇猛善战,最著名的一战,是“合肥之战”,张辽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将孙权活捉。这一战,吓得江南小孩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