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当初想迁都长安的时候 赵光义为什么要拼命反对

赵匡胤当初想迁都长安的时候 赵光义为什么要拼命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53 更新时间:2024/2/15 19:03:52

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为赵匡胤决定迁都长安,赵光义不顾天下安危,拼死反对?

赵匡胤称帝十六年后,突然坚决要迁都,满朝文武在赵光义的带领下激烈反对,就连赵匡胤的贴身秘书,也一口气提出八条反对意见。众怒难犯,赵匡胤痛心疾首:“不出百年,民力殆尽,天下必遭其殃。”

更可怕的是,赵光义的实力已经尾大不掉,赵匡胤隐隐觉得儿子们根本不是晋的对手,恐怕会被团灭。

赵匡胤为什么不在建国之初迁都?要了解如今的开封城经过数朝经营,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富庶繁华,比那凋敝的洛阳和长安好上无数倍。况且想让那些沉浸在安乐窝里的权贵们脱离已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利益,跑到荒草丛生的洛阳和长安从头再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历史上但凡皇帝迁都,无一例外地会遭受群臣反对,唯一失败的却是赵匡胤。当时的赵匡胤是铁了心要迁都,他对赵光义耐心地解释道:“西迁并无其他原因,只想凭借山河险固,裁撤冗兵,节省开支,安定天下,再创汉唐这样的伟业。”

迁都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惋惜,赵光义根本就不信。赵匡胤越表示没有其他政治因素,赵光义越觉得其他因素才是迁都的核心所在,于是,他立刻跪倒在地,拼命地磕头,惶恐不安地劝谏道:“天下兴亡,在德不在险!”

在崇尚以德治国的宋朝,这个理由无懈可击,赵光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把所有迁都的现实理由全部一棍子打死。赵匡胤没想到二弟竟会如此坚决,更没想到他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会置整个天下的兴衰于不顾。开封城无险可守,只要契丹人渡过黄河,大宋灭亡只在旦夕,“靖康耻”就是对于“在德不在险”的最好注解。

毕竟没人能保证大宋皇帝全都能够励精图治,赵光义在大哥“杯酒释兵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削弱武将的地位和权力,并通过复杂的制度设计,让大军里兵不识将,将不御兵,凡是打仗都靠临时拼凑,自废武功。再加上宋徽宗这位被皇帝一职耽误的艺术家瞎折腾,北宋竟连两百年都没撑到,就悲凉落幕。

赵匡胤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前往洛阳,以祭祀皇考的永安陵以及祭天的名义,十分顽强地坚持了两个月,最后,在赵光义和满朝文武的激烈反对下,迁都完败,无功而返。回程的路上,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夺取天下,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每当外出,总让二弟赵光义监国。毕竟儿子们还小,亲兄弟应该靠得住。赵光义的地位和权力迅猛提升,官至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东都留守,在太后的要求下,被封为晋王,高于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十六年后,赵匡胤回头一看,猛然发现赵光义早已跟朝中文武结成了政治同盟,尾大不掉,怕是再难控制了。太后甚至还提出“金匮之盟”,要求赵匡胤百年后,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这跟西汉的窦太后要求景帝传位给梁王如出一辙,只是景帝并未照单全收。

将军党进,武艺超群却大大咧咧,经常鲁莽地顶撞赵匡胤,赵匡胤赏识他的才能,了解他心无城府,从不怪罪。久而久之,党进的胆量越来越大,但凡在街上看到别人饲养宠物,总是强行将宠物放生。

他经常一边旁若无人地放生,一边怒不可遏地骂道:“既然买了肉,为什么不去侍奉父母,却拿来喂养这些畜生?你还是不是人?全放走看你还怎么喂?”

能买得起宠物并使用肉食喂养的,显然非富即贵,这样的人家奉养双亲绰绰有余,你一个目不识丁的武将,怎么了解别人没有奉养双亲?如此粗暴干涉别人的业余生活,擅自毁坏他人财产,分明是故意找茬,简直无法无天。但是大家看在赵匡胤的面子上,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党进正在街上晃荡,突然瞅见有人在遛鹰,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追过去,非要将这只老鹰夺过来放飞。对方眼看自己根本不是党进的对手,急得大喊:“这是晋王的鹰!”

党进虎躯一震,心头一颤,不由自主地缩回手,毕恭毕敬地说道:“真是一只好鹰,你们可要小心喂养,千万不能让它受伤了!”说罢赶紧掏出一些钱,送给饲养的人,让他买些好肉悉心照料。

像党进这样在赵匡胤面前直来直往的粗人,听到赵光义的名声,前倨后恭不惜被人耻笑,可见赵光义权势熏天,就算皇帝也难以压制。迁都失败半年后,赵匡胤就在疑点重重的“烛影斧声”中猝死,突然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此时,赵匡胤的长子二十五岁,次子十七岁,任谁都可以继承皇位,但是在太后和赵光义的联合操纵下,最后竟然由赵光义在没有诏书的情况下擅自称帝,三年后逼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从此高枕无忧。

赵光义之所以死活不愿迁都,因为自己在开封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一旦离开,这十六年的苦心经营必将全部灰飞烟灭,他哪管后世子孙能否抵挡得住北方铁骑,更不在乎百姓是否为此耗费无数民力,他在意的只有皇权与富贵。

自从北宋遭遇靖康之耻,再也没有王朝敢把都城设在开封,地处燕云十六州的燕京反而因此走红,从一个偏僻的边城,一跃成为历朝历代定都的首选之地,从这个角度看,赵光义也算是为后世子孙做了一丁点贡献。

标签: 历史赵匡胤赵光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袁术如果没有得到玉玺,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袁术,汉朝

    看到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袁术是汉末第一个称帝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三国演义》中,孙坚在参加讨董之战后,在残破的洛阳城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个玉玺传到了他的儿子孙策手中,孙策为了平定江东,用这个玉玺作质押,向袁术借了一批人马。袁术在得到传国玉玺后野心膨胀,公然称帝

  • 北齐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亲手掐死自己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北齐

    北齐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亲手掐死自己女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皇后李祖娥听闻母亲被箭射瞎,怒火中烧,厉声问道:是谁干的!得知真相后,却委屈噤声不敢再提。李祖娥的母亲,也就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岳母,此次受难,完全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事情还要从高洋和他母亲娄太后说起。

  • 三国时期众多名人中有哪些人是张飞最敬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张飞,三国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飞雄壮威猛,是刘备手下得力的大将,号称万人之敌。这个人不但武艺出众,还有一个大家都赞赏的特点,那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张飞的死就是因为不恤小人造成的。那么,张飞一生中都爱敬过哪些君子呢?一、张飞最敬重的

  • 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在蜀汉分别是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五虎上将,三国

    五虎将指的是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这些将领跟随刘备,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这五位将领中,谁在刘备集团中官职最高,权力最大?我们讨论这个问题,首先

  • 历史上和珅是怎么一步步升官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都说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贪,是贪官的集大成者。那么历史上和珅是怎么一步步升官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生,祖先世代为官。和珅年轻时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十年,练就了熟读四书五经、诗歌辞赋的功底。20岁时的和珅,一

  • 什么是虑囚制度?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君主,在他在位的那段时间里,虽然是面对着一些争议,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当皇帝的人。在他在位的期间,做出了许多不错的政绩,而关于他所做的一件事,

  • 历史上袁涣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追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袁涣,汉朝

    袁涣是在乱世中难得的能人,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涌现出了无数的经典故事,也出现了很多品行高尚之人,比如袁涣便是其中之一。倘若说起能力,袁涣或许并非是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但是说起傲骨的话,他却是出了名了,此人曾经被吕布胁迫,但是却宁死不骂刘备。奇怪的是

  • 吴起作为战国时期的天才军事家 这三个国家为何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国,吴起

    对战国吴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一代名将,为何鲁魏楚三国都容不下他?吴起,一名著名的军事家,与孙武并称为“孙吴”。他所著的《吴子兵法》一书,更是后世兵法家争相学习的典范。唐肃宗时期,被供奉在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期,被追封为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

  • 历史上和珅留下的绝命诗写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上和珅留下的绝命诗写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

  • 后世对李建成的评价如何?李建成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李建成,唐朝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