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4/2/2 19:39:21

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自古帝王多嫔妃。”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帝制作为主体传承了上千年,而对于皇上这个万人之上的位置,是枭雄向往的顶峰。

不仅仅是因为当了帝王可以统领全国,更是因为后宫中各种各样的嫔妃等着自己去挑选。

随着这些年《甄嬛传》的大火,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了解到了这后宫之中的勾心斗角。但是那只是大清朝的后宫,作为历史中地位最高的皇后之一,汉朝的吕后则是更为心狠手辣。

以至于作为帝王的刘邦都没办法限制住她,甚至就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戚夫人,也没有能力保护她,导致他去世后,戚夫人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出身名门,深得宠爱

公元前224年戚夫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虽然表面上看,她只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小孩,但如果往上查,就可以发现原来戚夫人一族是姬姓周王室的后裔,只是后来因为祖辈孙林父受到了封奖才得姓戚姓。

虽然周王朝早已覆灭,但是作为帝王之后,戚夫人一族又怎么会甘于平庸,其父戚鳃便是当时秦国赫赫有名的战将,只是由于后期秦王朝的倒台,才转而投入汉军麾下。

一直平平淡淡的度过一段生活后,戚夫人也迎了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已经作为汉王的刘邦刘高祖在一次偶然的相遇时见到了她,并对戚夫人一见钟情,立刻将其纳为自己的嫔妃,并对其加以宠爱,并在多次侍寝后生下一子名为刘如意

而这时的吕后早已年老色衰,对于刘高祖已经没有了任何吸引力,这也使得戚夫人越来越得宠,开始时,吕后虽然嫉妒但也并无其他想法,直到戚夫人产子后,才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并且还听到小道消息,刘高祖也好几次都想将太子这个位置换位刘如意,这也让吕后大为震惊,心中也暗暗酝酿起了一个阴谋。

心意已决,楚歌楚舞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战斗留下的伤害,刘高祖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击败黥布的军队后便病情加重,倒在了病床上,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刘高祖心中对于那换太子的执念越来越深。

以至于当时饱富威望的张良进谏,他也不愿理睬,留下相候之后,便对外宣称自己因病在身不能理政。但就算是这样,依旧有大臣对他进行劝说,不管怎么样也要保住太子。

知道吕后在朝野中的势力已经不是这时的自己能抗衡的了之后,刘高祖表面上同意,内心里却还是在偷偷的计划。

于是置办酒席,并邀请太子前来赴宴,没想到的是,太子不但来了身后还跟着商山四皓,这让他大吃一惊,同时心里有在暗自忧伤。

等到酒席散去之后,刘高祖来到戚夫人的寝宫,对她说明了事实,“现在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要想动他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而听到这后戚夫人也小声的哭泣了起来,并为刘高祖跳了一支舞,被情感渲染的刘高祖也跟着唱了楚歌,两人一唱一跳,泪流满面,最终也没能成功换掉太子。

高祖去世,母子安危

眼见自己大限已至,知道要想换太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之后,刘高祖整天都思考着该怎么在自己死后,保护戚夫人母子。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有了答案,召见刘如意并封他为赵王,虽然这时的他只有十岁。

但是只有这样还远远不够,只有为其找一个坚强有力的相国才能有效地保护年幼的赵王,并且这个人还必须是吕后、太子都敬重的一位大臣。

一番商讨过后终于有了人选,年轻有为的周昌刚好满足所有的条件,立马叫来周昌并亲自为其加官进爵。并写了告诉他说,自己年事已高恐怕没有多少时日,但是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便是戚夫人母子,希望周昌可以好好辅佐赵王,在自己死后保全他的性命。

在作为这一切之后,刘高祖便再次病倒,但这时却又有传言说,在自己死后,吕后便会派来樊哙来到都城将戚夫人和赵王如意这帮人全部杀死,刘高祖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陈平周勃去军中把樊哙斩首。但最终却因为中途刘高祖的驾崩而不了了之。

刘高祖去世后,以往那些受到他恩宠的嫔妃都迎来了灭顶之灾,把她们通通囚禁了起来,而对待戚夫人则变的尤为苛刻,下命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并多次派人找年幼的赵王入京,但由于周昌的做阵也只能无功而返,吕后得知后勃然大怒,便先下令派相候入都,将其软禁后,再将赵王召入都城,戚夫人得知自己的儿子被召入都城,便知恐怕是凶多吉少,于是便作下一诗,以表情怀:“儿子为王,母亲为奴,一天到晚舂着米,常与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谁能告诉你?”

但赵王归来后,并没有马上被处死,因为有着孝惠帝在暗中保护,才得以保全,但这种保护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存在,在一次孝惠帝外出射猎时,吕后见时机来了,便派人进入赵王的寝宫将其勒死,这个被两代皇帝都尽量保全的王爷,终究还是难逃一死。而其母也是在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后,蒙冤惨死。

小结:

刘邦评价戚夫人说:“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戚夫人能在众多嫔妃中脱颖而出,比并常年受到刘高祖的喜爱,不单单是因为她年轻貌美,能歌善舞,更重要的是,她懂得抚慰刘高祖疲惫的心,这才得以让刘高祖喜爱到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但就算戚夫人再善解人意,也终究是一位弱女子,对面后宫中的种种争斗总是显得力不从心,最终也是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落下了一个凄惨的下场。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八个儿子的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高祖刘邦八个儿子的结局分别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高祖刘邦,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一生育有8子。班固: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老大:齐王刘肥。汉高祖立国之后,封刘肥为齐王,统辖齐地七十三城,并委任曹参为齐相辅佐治理。刘邦死后,吕雉残害刘邦刘姓子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到底是谁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到底是谁的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孝惠帝元年,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姬妾戚夫人被刘邦的正妻吕雉做成了人彘。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史记·吕太后本纪》吕雉如此残忍地对待戚夫人,到底是谁的错,是吕雉的错,还是戚夫人的错,或是其他什

  • 薄姬在代国十年,怎么吕后不起疑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薄姬在代国十年,怎么吕后不起疑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薄姬,她原本是魏豹的妾侍,她的母亲找人给薄姬占卜,结果说薄姬能够生下天子。魏豹当时正跟着刘邦攻打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自己的侍妾将来生下天子,那不就代表着自己是未来的皇帝吗,于是他就背叛刘邦,和项羽联手。后来

  • 刘邦死前为吕后挑人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死前为吕后挑人才的真相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邦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荣登帝位,其手段和眼光自然不必多说,但是他依旧有一个男人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好色。还别说,刘邦讨女人欢心的本事还不小。众所周知,在刘邦还没有起义的时候,只是一个亭长,说得更难听一点,就是个小混混。可就是这么一个情

  • 刘邦最不看好的儿子,刘恒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最不看好的儿子,刘恒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国古代王朝的帝王,一般将那些有着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作是“祖”,而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是“宗”。汉朝时期的汉太祖皇帝是刘邦,太宗皇帝是谁呢?刘邦之后,他的一个儿子登基,就成了太宗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但是刘邦十分不看好这个儿子,

  • 秦始皇的陵墓为何迟迟没有正式开挖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秦陵也好,乾陵也罢,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挖与不挖,其实早都套牢了“紧箍咒”。这就是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可谓文物工作的天条。但是考古学家真的不想研究秦陵吗?秦陵为什么难以发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1、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秦始皇陵的规

  • 一代权臣和珅为什么要忌惮阿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一代权臣和珅为什么要忌惮阿桂?这是因为阿桂位高权重,他是内阁首辅,军机处首席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们的故事,一起看看吧。阿桂,姓章佳氏,满洲正蓝旗人,是清朝名将,大学士阿克敦之子。阿桂与和珅的经历不一样,他自幼聪明,乾隆三年(1738),阿桂经过科举考中举人,是满大臣当中,少有的科举出

  • 和珅的原配夫人是谁?夫妻感情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和珅的原配夫人是谁?夫妻感情好不好?他的妻子叫冯霁雯,是冯英廉的孙女。冯英廉对这个失去了父母的孙女非常疼爱,亲自为她挑选了和珅这个佳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年,冯霁雯与和珅成亲之时,和珅只是咸安宫官学中的一介生员,虽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衔,但是也只够糊口而已。而冯霁雯的祖父冯

  • 诸多老臣中,吕后为什么信任夏侯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诸多老臣中,吕后为什么信任夏侯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吕后是刘邦的老婆,在建国后,刘邦也曾一度大封功臣,毕竟这里面很多人功勋卓著,如果没有他们,恐怕刘邦是没有机会建立汉朝的。但同时我们知道刘邦和吕后对待这些功臣,手段也是非常残酷的。正所谓兔死狗烹,用不到他们的时候,哪里都看不顺眼。除了

  • 秦琼告老称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琼告老称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在天下安定之后诛杀功臣。刘邦就是此类典型,他先后斩杀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等开国功臣。李世民却是少有的没有杀死功臣的帝王之一,张亮与侯君集这两个功臣被杀,也是因为他们参与谋反的原因,李靖犯了很大的政治错误也能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