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高祖刘邦八个儿子的结局分别如何?

汉高祖刘邦八个儿子的结局分别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2/15 18:59:21

汉高祖刘邦八个儿子的结局分别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汉高祖刘邦,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一生育有8子。

班固: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老大:齐王刘肥。

汉高祖立国之后,封刘肥为齐王,统辖齐地七十三城,并委任曹参为齐相辅佐治理。刘邦死后,吕雉残害刘邦刘姓子孙,齐王刘肥进京长安面见当时的皇帝汉惠帝刘盈(吕雉独子,刘肥同父异母的弟弟),家宴之上刘盈许久不见哥哥刘肥,便按照家庭礼仪奉刘肥为上位(相当于现在的主座),吕后大怒,遂暗指手下准备用毒酒毒害刘肥,未料想刘盈也与刘肥共饮,吓得吕后急忙打翻了毒酒,刘肥也心生疑虑,酒宴以后私下打听事情原委,心中惊恐。

齐国长史向齐王刘肥献策:吕后只有刘盈和鲁元公主两个孩子,当时的刘盈已为汉帝,但公主待遇不好,封地只有两个城池,请求把齐地的城阳郡献出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刘肥依计行事,吕后心喜,不再追究,之后刘肥回到齐地,得以在汉惠帝6年寿终正寝;汉惠帝7年,汉惠帝刘盈去世。作为高祖刘邦的长子,不知明确出生年月,刘邦取吕雉生刘乐(鲁元公主),再生刘盈,可以推测刘肥比刘盈大不了太多岁,刘盈去世时23岁,刘肥比刘盈早一年去世,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纪不会太大。

二子(嫡子: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和吕后唯一的儿子,刘邦去世之后刘盈顺利继位,但吕后深知自己亲生儿子柔弱寡断,又重情,所以一心剪出刘盈的其他弟弟,扫除潜在的危险(这里面可能和刘如意有莫大关系)。在吕后毒死刘如意,残害刘如意生母戚姬之后,身心受到极大刺激,从此不理朝政,抑郁而终,享年23岁。

本来母亲的保护欲是想自己的儿子,让他成长独当一面,可惜适得其反,吕后不理解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性格,适合做什么样的人,拔苗助长。

刘盈的一生是悲剧的,她有一个强势,爱他的母亲,不惜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很多违背他的事,娶他不爱的人(亲外甥女张嫣),吕后给的爱太满,以至于刘盈装不下,最后心理压力不堪重负,英年早逝。

三子:赵王刘如意

母为戚姬,因母亲与吕后争夺太子之位中败下阵来,深受吕雉嫉妒和怨恨,刘邦死前怕吕后残害刘如意和戚姬,把刘如意封为赵王,周昌为臣相,汉惠帝元年,吕后幽禁戚夫人,同时欲加害刘如意,数次派人追刘如意进京,周昌阻拦,可以推测刘邦死前必定对周昌有所托付,但周昌势单力薄,最后吕后先要求周昌进京,之后遣使带刘如意进京,无论刘如意自己和他身边的人都知道,进京凶多吉少,但刘如意还是去了,原因在于他的母亲戚夫人,刘如意最在意的人。之后虽然二哥刘盈处处保护,同床共枕,但还是防不了吕后毒杀刘如意,年仅11岁,刘如意的悲剧起源于他的母亲与吕后争宠,更意欲夺取太子之位,输在他的母亲只有一个靠山刘邦,没有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为自己说话撑腰,可以看得出戚夫人只是一个简简单单争宠的女人,没有野心政治家的谋略和手段,在深宫之中如果踏上夺嫡之争的道路,前途必定凶险万分,成者富有四海,败者身首异处。

戚夫人输了,她和儿子,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棋,就输了,她是操盘手,她负有主要责任,刘如意的命运其实是戚夫人决定的,无怨无悔。惋惜的是:赵王如意如果执意不进京,不给吕后下手的机会,也许会换一个结果。他和戚夫人在深宫中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就是刘邦,刘邦死了,两人只能相依为命,彼此依靠,却不能相见,才是保命之本。

四子:汉文帝刘恒。

低调奢华形容刘恒再恰当不过了,刘恒和母亲薄姬,与戚夫人和刘如意形成鲜明对比,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个只得一次宠幸再也见不到刘邦面,一个儿子常伴刘邦左右,甚至让刘邦产生废嫡而立的念头和行动,一个被封偏远代地,遥远他乡为天子守国门,看着戏谑一目,短短几年身份和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薄姬的不得宠和低调,吕后并未对刘恒产生怀疑,刘恒被封代王,薄姬也破例被允许与儿子一同前往,躲过了女人争宠的政治风暴,吕后死后,周勃安刘,与陈平商议诛杀吕氏家族,最后拥立谁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立刘邦第四子刘恒为帝,因为当时刘盈一脉已被屠戮殆尽,只能从刘邦的儿子里选,当时刘邦儿子在世的只有刘恒和淮南厉王刘长,刘长骄横跋扈,封地百姓怨声载道,名声不好,而且不好管理。只有刘恒低调行事,不露锋芒,而且他的外戚母亲薄夫人,是也是个低调内敛的人,不会造成外戚专权。他的为人和当时的条件完全契合。

汉文帝刘恒继位之后,崇尚老子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大力发展农业,人数增长,勤政爱民,为汉朝发展壮大打下有利基础,同时作为“二十四孝”的主人公之一,“孝治天下”的举措也为天下人做出了榜样,不失为明君典范。

总结:

1、是吕后专权,朝中大臣还是心有余悸;薄夫人低调内敛不会飞扬跋扈。

2、自身条件符合(低调,不争宠,勤政爱民),竞争对手缺点太明显(飞扬跋扈,)

3、众臣推举,民心所向。

从薄夫人和刘恒,与戚夫人和刘如意身上深刻反映出不争即是争的道理。水里万物而不争。

任何时候低调做人,都不会错。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方成大局。

五子:赵共王刘恢。

母不详,初为梁王,后赵王刘友得罪吕后被饿死,转封赵王,娶吕产女儿为王后(吕后为争权,迫使刘姓子弟娶吕氏子女为妻),后吕产之女毒杀刘恢宠姬,刘恢束手无策,闷闷不乐,殉情自杀,吕后认为刘恢为妇人而死,废黜其嗣。

重情本没有错,与生存相悖,可能会伤及性命。

六子:赵幽王(刘友)

母不详,初为淮阳王,后赵隐王如意被杀,吕后迁刘友为赵王,娶吕氏族女为妻,刘友不喜欢她,宠信别的妻妾,引起吕王后妒忌心,密告吕雉刘友谋反,吕后遂把刘友幽禁在永巷,刘友心里愤愤不平,时常发出叹言:吕氏屠戮刘姓子孙,吕后听到后命令下人不给刘友送饭菜,刘友被饿死。

幽歌(赵幽王歌)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一作危),

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

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

自决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贼。

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后两代赵王都因吕氏女人而死,可惜可叹,很多时候实话,真心话,不能随便说,得罪人。不懂得一时隐忍,身首异处,纵是气节,也是悲凉。

赵地三任赵总,无不身首异处,结局都不完美,可见吕后多恨赵如意,多恨赵地,古语有爱屋及乌,也有爱恨及恨。

七子:淮南厉王,刘长。

母亲赵姬,原为赵王张敖的女人(刘邦女婿),刘邦巡行赵地,张敖为讨好刘邦献上美人,赵姬得刘邦一夜临幸,遂有身孕,从此张敖不给留她,在别宫居住。至此刘邦一夜情之后也把赵姬遗忘,后赵地大臣反叛,牵连到张敖,赵姬也因罪被囚,赵姬向狱吏禀告:“自己得高祖宠信,已有身孕,求的高祖觐见”,狱吏如实禀告,刘邦正因为张敖的事恼怒,不再过问,后赵姬的哥哥求败辟阳侯审食其(吕后情人),审食其向吕后传达求情,吕后妒忌,无作为。后赵姬生下刘长,心生怨恨自杀身亡,刘邦知道后后悔不已,遂命吕雉收养他,吕雉对他悉心照顾,像亲生儿子,刘邦死后,吕雉残害刘姓子孙,放过了刘长,很大关系因为刘长和吕后的关系。

刘长性格骄纵跋扈,汉文帝继位,他对文帝张口闭口喊四哥,同时与文帝同乘车架,全无君臣之礼,这也是没有好的大臣和老师辅佐教导的原因,文帝体谅他自幼丧母,且只有这一个弟弟在世,不再追究;因此刘长更加肆无忌惮,锤击辟阳侯审食其,与匈奴密谋叛乱,本应斩首示众,文帝怜惜,发配蜀地,途中愤愤不平,绝食而死。汉文帝于是分别封赏他三个儿子为王,其中一个儿子淮南王刘安,在汉武帝时阴谋反叛,儿子走上老子的道路。

君主没有好的大臣辅佐,教导,监督,鞭策反应其得失,终不能独善其身。

八子:燕灵王刘建

后燕王卢绾出逃匈奴,母不详,刘邦死后,汉高后七年,燕王刘建去世,刘建有一子,被吕后杀害,国除。从时间上推断刘建年纪不大,属于早薨,而且作为封国之王,妻妾众多,且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他死的时候应该是壮年。

可以看到出刘邦8个儿子中,两个先后称帝(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6个诸侯王,3个赵王都死于非命,且无后;淮南厉王由于性格暴虐,自欺欺人,绝食而死,无疾而终;最小的儿子刘建壮年早逝,唯一儿子又被吕后杀害,结局悲惨;6王中之中齐王刘肥的结局是最好的,寿终正寝,子孙满堂,后代孙子刘襄诛吕叛乱中,也屡建奇功,结局算完美的了。

至于汉文帝要比他哥哥汉惠帝刘盈(儿子被周勃,陈平屠杀)好多了,开创文景之治,成就一代明君;汉朝江山也传承为文帝一脉,源远流长。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到底是谁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到底是谁的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孝惠帝元年,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姬妾戚夫人被刘邦的正妻吕雉做成了人彘。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史记·吕太后本纪》吕雉如此残忍地对待戚夫人,到底是谁的错,是吕雉的错,还是戚夫人的错,或是其他什

  • 薄姬在代国十年,怎么吕后不起疑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薄姬在代国十年,怎么吕后不起疑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薄姬,她原本是魏豹的妾侍,她的母亲找人给薄姬占卜,结果说薄姬能够生下天子。魏豹当时正跟着刘邦攻打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自己的侍妾将来生下天子,那不就代表着自己是未来的皇帝吗,于是他就背叛刘邦,和项羽联手。后来

  • 刘邦死前为吕后挑人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死前为吕后挑人才的真相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邦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荣登帝位,其手段和眼光自然不必多说,但是他依旧有一个男人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好色。还别说,刘邦讨女人欢心的本事还不小。众所周知,在刘邦还没有起义的时候,只是一个亭长,说得更难听一点,就是个小混混。可就是这么一个情

  • 刘邦最不看好的儿子,刘恒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最不看好的儿子,刘恒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国古代王朝的帝王,一般将那些有着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作是“祖”,而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是“宗”。汉朝时期的汉太祖皇帝是刘邦,太宗皇帝是谁呢?刘邦之后,他的一个儿子登基,就成了太宗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但是刘邦十分不看好这个儿子,

  • 秦始皇的陵墓为何迟迟没有正式开挖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秦陵也好,乾陵也罢,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挖与不挖,其实早都套牢了“紧箍咒”。这就是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可谓文物工作的天条。但是考古学家真的不想研究秦陵吗?秦陵为什么难以发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1、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秦始皇陵的规

  • 一代权臣和珅为什么要忌惮阿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一代权臣和珅为什么要忌惮阿桂?这是因为阿桂位高权重,他是内阁首辅,军机处首席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们的故事,一起看看吧。阿桂,姓章佳氏,满洲正蓝旗人,是清朝名将,大学士阿克敦之子。阿桂与和珅的经历不一样,他自幼聪明,乾隆三年(1738),阿桂经过科举考中举人,是满大臣当中,少有的科举出

  • 和珅的原配夫人是谁?夫妻感情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和珅的原配夫人是谁?夫妻感情好不好?他的妻子叫冯霁雯,是冯英廉的孙女。冯英廉对这个失去了父母的孙女非常疼爱,亲自为她挑选了和珅这个佳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年,冯霁雯与和珅成亲之时,和珅只是咸安宫官学中的一介生员,虽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衔,但是也只够糊口而已。而冯霁雯的祖父冯

  • 诸多老臣中,吕后为什么信任夏侯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诸多老臣中,吕后为什么信任夏侯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吕后是刘邦的老婆,在建国后,刘邦也曾一度大封功臣,毕竟这里面很多人功勋卓著,如果没有他们,恐怕刘邦是没有机会建立汉朝的。但同时我们知道刘邦和吕后对待这些功臣,手段也是非常残酷的。正所谓兔死狗烹,用不到他们的时候,哪里都看不顺眼。除了

  • 秦琼告老称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琼告老称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在天下安定之后诛杀功臣。刘邦就是此类典型,他先后斩杀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等开国功臣。李世民却是少有的没有杀死功臣的帝王之一,张亮与侯君集这两个功臣被杀,也是因为他们参与谋反的原因,李靖犯了很大的政治错误也能寿终正寝,

  • 历史上真实的玄武门之变,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玄武门之变,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即位后虽然施仁政、用贤臣,但他这段不为光彩的篡位之举,总是让人喜欢在茶余饭后拿出来“扒一扒”,毕竟像李世民这样历史上的“名帝”登基后的一系列举措表现得过于完美而无可非议,反观对他的那些“糗事”倒是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