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始终没拿出这张王牌?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始终没拿出这张王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69 更新时间:2024/1/19 1:47:05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始终没拿出这张王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靖难之役”成就了明成祖朱棣,也让建文帝朱允炆成为了天大的笑话,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建文帝朱允炆失败的原因很多,有主观自身性格、能力方面不足的因素,也有客观上因为朱元璋大杀功臣导致其无将可用等原因。

如果说坐拥40万大军的梅殷不具备勤王的能力和实力,那么镇守云南的沐王府手握30万大军,为何也对朱允炆见死不救呢?30万的沐家军,可以说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最后的一张王牌,然而朱允炆为何却打不出来?

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最后一张王牌

朱元璋临终前托孤驸马梅殷,并赐予梅殷讨伐叛逆的诏书,俨然将其当作了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的倚仗。

因思驸马梅殷。他尚太祖宁国公主,大有才智,太祖最为眷注。临崩时,梅殷侍侧,太祖因嘱之道:“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复出遗诏授之道:“敢有违大者,汝讨之。

朱元璋托孤梅殷有着用人唯亲(其妻宁国公主乃朱允炆亲姑姑)、无法威胁皇权(无兵权的外戚)等原因,更多的是为了让其辅佐朱允炆。而朱元璋真正意义上留给朱允炆保命的王牌却是远在云南的沐家军。

为何说云南的沐家军才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最后的底牌?

第一、沐王府深得朱元璋信任

云南的沐王府是朱元璋一手打造,而其第一任主人沐英乃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8岁便被朱元璋收养,并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对于沐英,朱元璋可以说是极为喜爱和信任。沐英先是在洪武九年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在洪武十六年,又被朱元璋钦点镇守云南,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要知道,此时的沐英手握着30万大军的兵力,这对于疑心甚重的朱元璋来说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也间接表明了朱元璋对于沐英能力的肯定以及无与伦比的信任。

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

第二、沐英与朱标情同手足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而朱标则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沐英与朱标自然也就成为了兄弟。以年龄上来看,沐英比朱标大了整整11岁。自幼便由马皇后抚养长大的沐英,跟马皇后的感情毋庸置疑,因此对于马皇后所出的朱标自然也是情同手足。更何况,朱标作为皇太子,未来的皇帝,沐英更是全力支持。而沐英在听闻朱标英年早逝后悲痛不已,忧伤过度,在朱标去世的两个月后也病逝。

“闻懿文太子薨,哭极哀,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饮食遂少,至是感疾”

由此可见,沐英对于朱标的感情极为深厚,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基于朱元璋、朱标和沐英如此亲密无间的父子情以及兄弟情,在朱元璋传位朱允炆后,云南沐王府对于朱允炆势必也是鼎力支持的态度和立场。可以说,30万沐家军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一张王牌。

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直至靖难之役结束,明成祖朱棣成功取代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云南的沐家军都未曾有过动静,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沐家军对于朱标一脉的朱允

见死不救呢?

一、君臣之礼大于兄弟情

沐英和朱标在同一年过世,因此到了建文帝朱允炆时期,沐王府的主人是沐英的儿子沐晟。按理来说,朱标和沐英的感情如此深厚,两家儿辈的关系也不会差。但不要忘了,沐英因为被朱元璋派遣镇守云南,加上沐晟和朱允炆较大的年龄差(9岁),客观来说,两人的兄弟情谊远不及父辈。

其次,参考三国时期刘关张乃桃园结义三兄弟。但在刘备登基称帝后,关羽张飞的儿子关兴和张苞继续结拜为兄弟,而刘禅却没有加入其中。

根本原因就在于君臣有别。

因为身份地位的转变,在君臣之礼面前,兄弟情谊自然排在后面。而朱允炆和沐晟的关系也是如此,他们更多的是君臣关系,而所谓的兄弟情则已经十分淡化。

相信如果说朱标碰到了“靖难之役”,沐英必然会舍命起兵勤王相救。但换作朱允炆和沐晟的话,显然关系、情分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

二、沐晟的沐家军自顾不暇

沐晟是沐英的次子。在沐英去世后,继承沐王府的是沐晟的大哥沐春。然而沐春却同样英年早逝,且没有子嗣,沐晟才有机会继承了沐王府。而沐晟继承爵位的这一年,正是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的这一年。一个是刚刚登基当皇帝,一个则是刚刚接管沐王府,可以说两人都处于起步、适应阶段。

同样是在这一年,叛蛮刀干孟再次叛乱。虽然叛蛮被朱允炆派遣的征虏将军何福平定,却也留给刚刚接管沐王府的沐晟一个烂摊子。当时诸蛮分割占据了他的属地,沐晟自然是需要时间和军队将他们讨平。忙于平乱的沐晟自顾不暇,又是“新官上任”,根本不可能分出多余的精力去参与“靖难之役”。

三、沐晟没有勤王、参战的契机

沐晟坐拥30万沐家军,却并不是他随意可以调动的,至少他没有权限将其直接开拔到南京城。

首先,在“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朱允炆并不认为燕王朱棣会有赢面。客观对比分析当时双方的实力,燕王朱棣是处在绝对下风的。作为皇帝的朱允炆自然不会在这种手握优势的情况下下令勤王的。没有皇帝的诏令,沐晟显然不可能私自调集大军进京,不然可能勤王不成反而会被误会认定为起兵造反。

其次,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进京。这条理由引自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先不管其真实意图如何,至少明面上人家是名正言顺的。此时,沐晟该以什么理由起兵进京勤王呢?师出无名则自然名不正言不顺,沐晟根本没有起兵勤王的借口。

四、按兵不动才是沐家军最好的选择

“靖难之役”说到底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不合理的削藩造成的必然结果。对战的双方都是朱元璋的子孙,不论哪方最终获胜,大明的江山还是老朱家的。云南的沐王府虽然曾经是老朱家的养子,但毕竟姓沐不姓朱,沐晟作为当时沐王府的当家人还是对此有着客观清晰的认识。

如果沐家军起兵援助朱允炆,输了必然会被朱棣秋后算账。而赢了也未必能够在朱允炆面前讨得了好,毕竟人家也没让你出兵勤王,反而还会徒增误会。这种两头不讨好的事情,沐晟也不会傻不拉几的去趟这滩浑水。

综上所述,在“靖难之役”时,30万沐家军没有动,既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作死”,又有着其客观不能动的原因存在。在那个敏感的时期,作为沐家军领袖,沐晟也只能做出对自身最有利的选择。

况且,云南地处偏远,30万大军想要顺利抵达南京城恐怕也不会一帆风顺。众多朱姓藩王尚且持观望态势,沐王府这个异姓王又何必“多管闲事”呢?

我是月关略萌,本文是我的原创文章,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关注我一下,感谢。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朝中了科举之后,真的会有人砸烂家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中了科举之后,真的会有人砸烂家里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维持一个庞大的帝国,需要一个同样庞大的官僚队伍,而如何选拔官僚,成了历代统治者最关心的事情。早期都是察举制,后来改成了九品中正制,这些都是属于熟人圈子的行为,世家大族垄断了做官,内部推荐一下,朝

  • 历史上商鞅是如何改革秦国的?有哪些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商鞅,战国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他出身于卫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说到秦国变法改革称霸,就绕不开卫人公孙鞅(卫鞅)在整个改革当中,从发起到最终成就法治强秦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自从卫鞅以“千古三劝”说服秦孝公决定变法,落后守旧的秦国上自勋贵下到庶民都纷纷表达了声势不小的质疑和

  • 清朝唯一被废除的皇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唯一被废除的皇后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她才是清朝唯一被废除的皇后,但由于另一个男人的出现,最后的死因成了谜。 公元1653年8月,是大清入城以来的第三位皇后,博尔济济氏孟古青皇后地位由顺治帝降为静妃,成为大清唯一正式废除的皇后。博尔西奇先生孟古青为什么以此获得“特殊荣誉”

  • 为乾隆生下4个儿子的皇贵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为乾隆生下4个儿子的皇贵妃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最受欢迎的清宫剧,就是《如懿传》获得提名。 这是周迅几年来的又一部复出之作,同时也打破了已经看厌了的偶像剧原型,讲述了乾隆和第二位皇后辉发那拉氏从相知坠入爱河,最后达到情断的故事。剧中两人的爱情即将结束,不仅是追求的不同,更是魏孜婉饰

  • 王朗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诸葛亮为何骂王朗厚颜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诸葛亮,王朗

    还不了解:骂王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为什么要骂王朗厚颜无耻?前言三国演义中,很多人一提到王朗和诸葛卧龙,应该第一印象就是罗贯中笔下他们对骂的场面。在罗贯中的笔下,王朗是被诸葛卧龙骂死的,事实真的是这样额吗?王朗究竟干了什么事激怒了诸葛卧龙,让诸葛卧龙如此生气,直

  • 曹操兵多将广实力那么强 曹操为何没有能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曹操,三国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计谋超群,兵多将广,为什么未能一统三国?这也是很多人都想过的。以曹操的博学多才和整体实力,可以说谋臣诸多,名将如云,综合国力富强。那么,曹操为何没有一同天下呢?事实上,赤壁大战是曹操一统天下的机会。在《三国志》中赤壁交战的具体情况并沒有小说

  • 令妃最小的女儿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令妃最小的女儿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身边有无数女子,仅仅是后宫中有名有位的就有41位,剩余的很多都是只宠爱过一两次,都没资格进宫为妃嫔的女子。在这些女子中,这位皇帝最宠爱的一位当属令妃,令妃一生受尽宠爱,生育了6个子女,其中有两个是女儿,只可惜她的女儿都是

  • 司马徽在推荐人才的时候 司马懿为什么不推荐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司马徽,刘备

    为何司马徽推荐学生诸葛亮辅佐刘备而不是自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三国,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很多东西都没写出来,需要自己去猜测。有这样一个典故,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其实是先去找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的。这个司马徽是什么人?他可以说是三国中最有智

  • 明朝最让人敬佩的谏臣:杨继盛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最让人敬佩的谏臣:杨继盛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敢于直言的谏臣,但明朝最让人敬佩的谏臣,非杨继盛不可。杨继盛,字椒山,直隶容城人。本是一届放牛娃,受当时重臣徐阶的赏识。但他的发家史还是靠仇鸾。他向当时的皇帝朱厚熜弹劾了仇鸾,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

  • 历史上的杨贵妃是怎么掩盖体臭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的杨贵妃是怎么掩盖体臭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除了貂蝉的身份无从考证之外,其余的三位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中名声最大的应该就是杨玉环了。为什么她会与其他三位不同呢?因为要论起来,她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到了一朝的贵妃。而且因为杨玉环生于唐朝,当时人们的审美与其他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