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刘备临死前,会拿诸葛亮和曹丕相比呢?

为什么刘备临死前,会拿诸葛亮和曹丕相比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66 更新时间:2024/1/19 13:04:58

刘备革命尚未成功,但身体扛不住。夷陵之战后,仅一年多的时间,便在永安白帝城去世。去世前,他专门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段话,后世普遍认为是刘备在“托孤”,也就是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刘备托孤的这段话,也是很有智慧的,他是采用先抑后扬,退一步说话的方式。先赞扬诸葛亮有极高的才干,接着说自己的儿子不行。你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干脆取得代之。

刘备这个托付,体现着对诸葛亮极大信任,他完全是“以情动人”。这让诸葛亮极为感动,一下就跪在地上,流着泪说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意思就是说,自己会竭尽全力辅佐刘禅,不管刘禅行不行,自己都会始终保持忠诚和贞节,至死不渝!

(刘备托孤)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这句话,真的是在夸奖诸葛亮很有才干,真的是为了“以情动人”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来看看,刘备是怎么看曹丕的。

很显然,刘备是把曹丕看成是一个“乱臣贼子”的。刘备其实早就想当皇帝了,但是他一直没有称帝。他为什么没有称帝?就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是汉献帝。而刘备一直是宣扬“兴复汉室”的。如果皇帝还是汉献帝,而刘备已经称帝,那他就是“乱臣贼子”了。也就是说,刘备称帝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有人先当“乱臣贼子”。

事实上,刘备也是这样操作的。当汉献帝“禅位”给曹丕的消息传来后,刘备对外宣布的是,曹丕把汉献帝给谋害了,因此他才要“替天行道”登基称帝。总之,在刘备的眼里,曹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

不但刘备是这样评价曹丕的,连诸葛亮也是这样评价曹丕的。诸葛亮曾说:“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由此可见,刘备君臣都是很不齿于曹丕的。

(汉献帝)

既然刘备君臣都是很不齿于曹丕的,为什么刘备却拿诸葛亮和曹丕相比呢?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无论刘备对曹丕的评价,还是诸葛亮对曹丕的评价,都是他们对外宣布的话,而不是他们私下里说的话。他们私下里说的话中,两人对曹丕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呢?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刘备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作为一个君王,他绝对不会对另一个大臣推心置腹。就算是对他的兄弟关羽张飞,他也不是什么话都会说。能藏着的话,一定会藏着。所以说,刘备就算单独和诸葛亮说话,也不会对曹丕作很高评价的。再说了,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情是大张旗鼓进行的,是搞得天下皆知的,是对外的。既然是对外说的话,自然不会改变对曹丕的评价,曹丕依然只能是一个“乱臣贼子”。

既然曹丕是一个“乱臣贼子”,刘备为什么还要拿诸葛亮来和曹丕比较呢?难道诸葛亮不生气吗?其实,诸葛亮还真的没法生气。因为刘备说话是很有艺术的,他说的是“才”,他是拿曹丕的“才”,来和诸葛亮的“才”比较。说诸葛亮的“才”比曹丕的“才”厉害十倍。而不是说曹丕的“德”与诸葛亮的“德”怎么样。但是,我们知道,古代在“才”与“德”两个问题的比较上,是把“德”放在第一位,而把“才”放在第二位的。所谓“天下有德者居之”,讲的就是得到天下,靠的是“德”,不是才。

既然得天下靠的是“德”,显然,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句话,就不是赞扬诸葛亮,反而是提醒诸葛亮。提醒诸葛亮什么呢?就是说,不错,你确实才干上比曹丕高上十倍。但是,你可不能就因为这样,便学曹丕那样“无德”,学着他的方式篡位啊。而诸葛亮显然也听懂了刘备的话,立马就跪在地上说自己将“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的话也不含糊,不但说了“忠”,还说了“贞”,“忠”是对君王的,“贞”则是对自己的。意思是说,你不用提醒,这也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刘备和诸葛亮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他做出的一个面向天下的给诸葛亮的合约。而这个合约,也就把诸葛亮死死地锁住,诸葛亮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了。

标签: 历史三国刘备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吕后为何一直秘不发丧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公元前195年6月,汉高祖刘邦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死于长安城的长乐宫中,终年六十二岁。继承皇位的虽然是汉惠帝刘盈,但执掌朝政的却是刘邦的妻子吕后。刘邦死后,吕后秘不发丧,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消息,因为在此时她正在酝酿一个血腥的计划,她想杀光西汉的开国功臣们!早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吕后

  • 有哪些与舜帝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舜,上古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三皇五帝”之一,“上古四圣”之一。舜为东夷族群的代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生而重瞳,孝顺友爱,善于制陶。得到四岳

  • 乾隆妃嫔诚嫔钮祜禄氏是什么出身?为何会被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诚嫔钮祜禄氏,清朝

    俗话说的好一入宫门深似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诚嫔钮祜禄氏,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之女。她一生无子女,于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初九(1747年)进宫初封兰贵人,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封诚嫔。从贵人到嫔,别人一天或者一年走过的路,钮祜禄氏用了十九年,可见她的恩宠不够。虽然她在后宫地位不高,身份

  • 宋朝当初拥有军队百万之多 宋朝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宋朝,军队

    还不了解:宋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拥兵百万,如云,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从此建立了宋代。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人都认为宋代是"弱宋",其实,多仔细看看历史书就会明白,宋代一点都不弱。要了解,当时宋代面对的是辽、西夏、蒙古等强大王朝。在这

  • 李自成围攻北京城后,朝的官员们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城,形势危急,崇祯皇帝也无计可施,见大势已去,明朝的官员们,都是什么表现呢?他们面对农民军猛烈的进攻,所作所为,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当崇祯皇帝鸣钟,召集文

  • 宋朝文化十分的繁荣 到底繁荣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宋朝,文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文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都说宋朝文化繁荣,可你知道到底繁荣在哪吗?要说中国历史上人们误解最大、最深的王朝,还是首推宋朝。宋朝的经济、科技、文化在中国的帝制时代一直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因为军事的“积弱”,人们还未多用心去感知这个王朝,就着急去否定它。当时之盛

  • 马超的子女怎么样了?为何正史中的记载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虎上将生前威名赫赫,死后他们的子女在蜀汉的待遇却是各有不同:除了黄忠之子早逝无后之外,张飞和关羽之子出任侍中地位显赫,赵云两个儿子都效力于军中,唯独马超的子女正史中的记载很少,在蜀汉非常低调。先来看看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后代在蜀汉待遇如何?关羽长子关平和他一同赴死,次子

  • 关于北宋的评价都是积贫积弱 其根原因是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北宋,官员

    还不了解:北宋官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北宋官员积贫积弱,是冗兵冗官的错吗?北宋一度被认为是我们国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但是这实际上是过度夸大了北宋的经济,实际上北宋一直的评价就是积贫积弱,作为一个没有大统一的王朝,一直被北方的辽国压制,后来连一个地方政权都控制不

  • 乾隆帝妃嫔恂嫔霍硕特氏是什么出身?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恂嫔,清朝

    恂嫔,霍硕特氏,亦作郭氏,乾隆帝嫔妃,无子女。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于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初封郭常在,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晋郭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八月,郭贵人伴驾扈从木兰围场,二十六日突发急病、薨于行在。二十七日乾隆帝谕: “郭贵人薨逝,著追册为嫔。所有一应典

  • 春秋时期的子颓之乱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王子颓之乱

    周惠王初(公元前676一前652年),发生王子颓之乱。周惠王夺大臣边伯等的园林为囿,作为田猎场所,因而边伯与王子颓共同作乱。周惠王放于温地,不久又逃到郑,国人立王子颓为王,郑杀王子颓,复送惠王入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时期由王子颓所发动的周室庶孽之乱。子颓为周庄王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