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呢?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48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唐朝设立节度使之职的用途

唐朝最初的军事制度是源于魏晋南北朝的“府兵制”,府兵制就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而农民要为国家服兵役。

这个制度有几个莫大的好处,其一就是将中央集权发挥到极致。因为这些“士兵”都是农民,分散在全国各地只有在“战乱”时期才会被武装聚集起来,这样就极大的避免了将领做大,起兵反叛。

其二就是“省钱”,府兵制的士兵都是农民。国家给了你土地,你给国家打仗。在农民眼里他们赚了,因为不用在看“地主老财”的眼色。对于统治者来说也赚了,土地本身就是我的,你种粮食要给我交租,而且你给我打仗还不用我发军饷,省了一大笔钱。

但府兵制的基础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农业体系下的,当唐朝的“均田制”崩溃,“府兵制”也将不复存在。没有了兵员如果出现战乱怎么办?于是唐天宝年间就设立了“十节度经略使”也就是大家说的“节度使”。

节度使既然是实行“府兵制”的职能,那就一定有军权,于是节度使就好像是边防军区司令员镇守边境。唐朝设立十位节度使镇守边境,现在节度使征兵不是靠“府兵制”而是靠“募兵制”,是要发粮饷的。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谁还会给你打仗。

这时节度使的职能就增加到两个,一个是军权,另一个是财政权。节度使身处边境如有突发状况可能需要配合,但是皇帝又不在身边,咋办?皇帝就把地方的行政权也下放给节度使了。此时的边境已然成了国中国,这些节度使手掌军、政、财大权,俨然是一个土皇帝啊!

二、始作俑者——李林甫的私心、杨国忠的作风,引发各地节度使不满。

安史之乱的核心人物就是李林甫,就是他将国贼安禄山引入玄宗的视线。李林甫天生奸诈,而且嫉妒心极强,时刻生怕自己相位不保,嫉贤妒能。这唐朝有个规矩是当节度使在边关立下大功后,可以内调入京城为宰相,这就和李林甫的利益有所冲突,要怎么办呢?

把能人赶走,派点没能力的人来就行了啊。于是李林甫将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派到京城来,他心想安禄山一个胡人翻不起什么大浪,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胡人让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就是因为李林甫的一己私欲,祸害了一个盛唐。

再说说另一个大唐奸臣杨国忠,杨国忠是杨玉环族兄,说实在的,杨国忠是靠女人上位的,年少时不务正业,长大当官也一定不是好官。专权乱政无恶不作,还和李林甫一起“坑太子”。这太子要是大难不死,杨国忠一定没有好下场。

细算杨国忠也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李林甫下台杨国忠上位。安禄山没有像对李林甫那样对待杨国忠,杨国忠肯定不乐意,每天变着法想整安禄山。动不动就给玄宗说:“安禄山要反!安禄山要反!”可人家就是不反,玄宗也觉得没意思。

而当年和李林甫一起整各大节度使和太子,就已经预兆着杨国忠不会有好下场。

马嵬坡兵变,其实就是太子和高力士整的一出复仇戏,杨国忠就没逃过这一劫,被太子玩死了。

三、安禄山的野心昭然若揭,登基称帝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安禄山这人就是“真聪明装傻”,被李林甫举荐到玄宗身边后装傻充愣,让玄宗认为自己是“傻白甜”。见到太子不行礼,说只知道有皇帝不知道有太子,这样就极大的满足了玄宗的虚荣心。

知道玄宗喜欢杨贵妃,就来个什么“胡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样就极力讨好了杨贵妃,在顺便认了个妈。这贵妃妈没事给皇帝爹吹吹枕边风,这做儿子的安禄山日子能不滋润吗?这么会献殷勤,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安禄山在追随张守珪的时候打了败仗,安禄山受到牵连张九龄审问安禄山时就看出来了安禄山狼子野心。史料《大唐新语》记载“宰相张九龄奏:禄山狼子野心,而有逆相,臣请罪戮之,以绝后患。”

张九龄当然不能预兆未来,但是当宰相能没有一点识人之能,怎么能做好宰相呢?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就用清君侧为名,起兵讨伐杨国忠,其实说白了就是找个由头造反。占据地盘后的安禄山就建立自己的政权,称帝改国号为“燕”。

四、“枭雄”安禄山被自己儿子安庆绪坑杀

安禄山叛唐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号称“大燕王朝”,坐上了皇帝位置。但是他的骨子里还是那个贪婪权利,心胸狭窄胸无大志的莽夫,他其实不能算是枭雄。毕竟枭雄不是称帝就能叫枭雄,真正的枭雄应该像曹操那样目光长远,富有谋略的人才能叫枭雄。就看安禄山当皇帝后的燕朝吧。

安禄山虽说建立政权但是没有治国理政之心,燕军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百姓哀鸿遍野。根本就没有百姓拥戴,这样预示着燕朝必定不会长久。

称帝的安禄山猜忌心也越来越重,动不动就鞭打大臣,就连自己的长子安庆绪他也看不惯。特别是在立储一事上,安禄山没有首要考虑安庆绪,却考虑的是他和宠妃段氏所生的儿子安庆恩。

这样长子肯定不乐意,再加上安禄山脾气暴躁得罪了权臣严庄和自己的内侍李猪儿,于是三人合伙将安禄山杀死,安庆绪独掌大权。在权利面前父子之情如此脆弱,更何况安禄山还想要废掉安庆绪,加上脾气暴躁,安禄山被儿子密谋杀死也是必然的。

五、安禄山队友史思明降唐,不料被儿子坑了一把

安禄山想要废长立幼被自己儿子给杀了,安禄山的好伙伴史思明也好不到哪去。在安庆绪统领大燕时,史思明也不安分,“想当年我和你老子打天下,你小子杀了你爹还想让你叔叔我听你的,没门!”

史思明的心思安庆绪自己也知道,两人都想除掉对方。于是史思明就借接待安庆绪之时将之拿下投降了唐朝。

史思明这个人和安禄山一样天生反骨,降唐也不一定安分,这是众所周知的大唐皇帝一定也知道,就要找机会除掉他。史思明想都没想再次叛唐和安禄山一样过了把皇帝瘾,但是他还是没吸取安禄山的教训再次想“废长立幼”,想要废史朝义立幼子史朝清。

没有一点意外,老子再次被儿子干掉。

六、安史之乱收尾

宝应元年李隆基、李亨相继去世,太子李豫继位是为代宗。

史朝义和安庆绪一样杀了老爹自己上位,可是并没有人服他,说是大燕王朝,其实还是各处军阀割据,史朝义只不过挂了个皇帝名号而已。没有多少支持者还有胆量称帝,就和三国袁术一样没什么好结果。

至此时长八年的安史之乱画上了句号,其实“安史之乱”并不是单指安禄山、史思明还有他们的儿子。

总评:

安史之乱这场叛乱追根究底还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失衡造成的,而安史之乱也告诉我们政治的腐败和军事的松散。它不似皇室内部斗争,皇室斗争是争权夺利,而安史之乱是为了推翻统治。

就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来说他不是一个明智之人,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建立政权实行暴政,激起民愤。不得人心的战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失败!

即使安史之乱没有将唐朝覆灭,却也使它由盛转衰,而安史之乱给唐朝留下的是强盛的外族和遍地的藩镇。

安史之乱不光改变了大唐的走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非要杀侯君集不可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非要杀侯君集不可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侯君集是贞观元老,当年跟着李世民一起搞玄武门事变的人,他算是李靖的弟子,早年间曾跟着李靖一起讨伐吐谷浑,后来又统兵灭了高长过,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此人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性格却有些浮夸,在早年间他就喜欢夸耀自己的勇武,但是学个

  • 侍卫救乾隆有功被问想要什么赏赐 他为什么只要一个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侍卫,乾隆

    对侍卫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侍卫救了乾隆,乾隆问他要什么恩赐?乾隆年间,就有这样一位有功的侍卫,乾隆皇帝亲自询问他所要的恩赐是何物,而他却只要了一位胖宫女,他就是海兰察。那么他究竟所立何功值得皇帝亲自询问?一代名将——海兰察多拉尔·海兰察,是满洲镶黄旗人,镶黄旗是清

  • 如果关平活到诸葛亮北伐时期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如果关平活到诸葛亮北伐时期会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事实上,在蜀汉的名将中,关平是被严重低估了的!若关平未死,而是活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他不仅能够战平张郃,甚至还能击败张郃!被低估的关平在三国演义中,关平乃是关羽的义子!关羽从曹操处离开后,路经一座庄园,在此结识了庄园的主人关定,这

  • 曹操不待见弘农杨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操不待见弘农杨氏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的车轮飞驰而过,卷起滚滚红尘。杨修是谁?杨彪又是谁?要想彻底了解这两位,首先必须了解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望族“弘农杨氏”,这在东汉末年和另外一个名门世家“汝南袁氏”一同被称为四世三公。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

  • 李渊为什么不直接杀了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为什么不直接杀了王世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世充本是隋朝一代枭雄,他镇压隋未农民起义,击败瓦岗军,收伏了瓦岗军大批精英,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坐拥雄兵良将,最后却被李世民击败而国破身亡。王世充的失败正因为他性格不行,不会做人。他老师徐文远曾言: 王公,小人也!有杀故人之义。一言

  • 在任的48年,有三十年不上朝,万历皇帝为何会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万历帝,明朝

    万历皇帝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有两件大事:万历三大征和28年不上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都知道皇帝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但前提也需要像上班打卡一样,每天上早朝处理政务,朝中的大事小情都在早朝中解决,解决不了的,下朝后由皇帝批阅奏折处理,百年如一日,可见皇帝也是蛮辛苦的,尤其那些励精

  • 雍正打击允禩允禟到了哪种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雍正打击允禩允禟到了哪种地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总体而言,比起武则天、吕雉等对待争权夺势者的残忍态度来,雍正对待自己的对手八爷党的态度以及手段已经很仁义,并没有传说的那么惊悚。一、雍正对待九阿哥允禟最轻的是十四阿哥胤禵,仅仅被革职,没有其他处置,因为十四阿哥与雍正是一个母亲所生

  • 西汉初期出现的郡国并行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西汉

    西汉初期出现的郡国并行制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早年大火的以汉代为背景的电视剧《美人心计》当中,男主人公原是封国的一名封王,后因中宫内乱,遂以除乱为名平定叛乱后被立为帝。相信熟悉历史的人们都清楚,封国最早来源于西周时期,周天子为犒劳在牧野之战中奋战的血缘兄弟和同僚们,实行分封制

  • 李世民登基后,为什么没有杀秦琼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登基后,为什么没有杀秦琼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开国皇帝之所以会大肆屠杀功臣,倒不是因为这些皇帝嗜杀如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维持自己的统治。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其实会发现,向刘邦和朱元璋之所以大量的屠杀开国功臣,背后反应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个王朝在开国之初的统治基础太过于薄弱了

  • 朱元璋早期自己拉的队伍,纪律有多涣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早期拉队伍的故事。元末天下大乱,四方起义四起,按照评书里的说法,就是“十八路反元”,这其中最重要的反元起义军,就是南方“红巾军”,明朝皇帝朱元璋,最早也是红巾军的一员,他一开始投奔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