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名医为什么不愿进宫?

古代的名医为什么不愿进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05 更新时间:2023/12/25 3:53:45

古代的名医为什么不愿进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估计在很多的古装剧中都见过一种场景,宫里的后妃之类生病,皇帝就说,如果治不好,就要太医们一起陪葬!然后那些太医吓得浑身发抖,虽然心里没底但也只能答应。

成为太医,听起来好像还能能耐,但是对于古代有操守有追求的医生来说,去宫里做太医并不算是什么好事情,不仅危险,而且也断送梦想,很多名医对此并没有兴趣。

所谓太医,也就是古代在宫廷当中担任职务的医生,也被称作御医,不同朝代名字不同。

早在秦朝时期就设立了太医令、太医丞,专门执掌宫廷之内的治疗。

先秦时期,宫廷御医、太医的主要来源就是巫医,还有民间具有一定威望的名医,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巫医、医官为主,因为很少有名医会进攻。

到了南北朝时代,采取征辟制度,从民间的医药世家之中选择人才定期输送。

隋唐时代正式出现了专门的机构,培养医疗人才,当时御医的主要来源是官办医学机构的学生还有少数民间的征辟,此后的朝代也基本都是如此。

换言之,其实古代从隋唐开始,宫廷御医的主要来源,已不再是民间选择,而是国家专门进行培养,然后再择优录用。

只不过,因为好的医疗人才十分难得,所以还是要从民间选择一定的大夫入宫。

御医、太医都是伺候皇家成员的,当然需要非常好的技术,而且更要家世清白,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能够太差,筛选非常严格。

不过在古时候,很多的名医并不愿意进入宫廷当中去做什么太医。

最出名的就是张仲景孙思邈还有李时珍,他们都曾拒绝过朝廷的征用,而古代绝大多数的名医也都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去宫里做太医,既危险又没有前途可言。

第一,伴君如伴虎,实在很危险现在因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经常出现医疗方面的纠纷,而在古代当然也是有的。

对于一个大夫来说,在民间做个郎中,就算治不好人,只要不是出现事故,那也没什么,但是要在宫里,那可就不好办了。

宫闱倾轧波谲云诡,处处都是危险,稍有不慎都可能断送性命。

皇帝可不管那么多的事情,即便是无理取闹也不能多说什么,明明是治不好的病痛,皇帝恼怒之下都会怪罪太医,那真是没处说道理。

在宫里当太医实在是太危险了,就好像当年帮助曹操治病的华佗一般,一个不注意就断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实在是不值当,还是在宫外安稳做个大夫比较好。

第二,太医职位低,没啥前途虽然宫廷太医看起来还挺风光,可实际上,古代的太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级。

在古代,虽然医生比较受尊敬,但是他们的地位并不算多高,在宫廷之中的太医,其品阶也远远比不上其他的外臣。

明清时期,就算做到了顶,成为了太医院院判,也只不过是个六品而已。

通常来说,要从一般的太医做到院判,最少也都需要二十多年的工夫,非常煎熬。

不仅太医的品阶很低俸禄有限,而且不同于其他外臣,太医只能做太医,也不可能去做其他的事情,做到头也没什么结果,几乎就没什么前途可言。

第三,名医们对于医道的追求,不屑做太医不同于如今很多药方宣传“购药满两百元,送鸡蛋十个”,以前古代的药方,往往门前对联上写的都是“但愿世间无疾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古时候做医生之前,需要先学习圣贤之道,懂得一定儒家道理才可以。

关爱世人,医者父母心之类,是对于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也让很多的名医,对于追逐名利非常反感,根本不想入宫做什么太医。

在民间为医,拯救万千百姓,而入宫做太医,只能去救治皇家成员,而且还时不时卷入各种是非当中,根本不能完全醉心于研究医术,不能完成至高理想。

明朝嘉靖年间,太医许绅因为治病有功,被嘉靖帝封为太子太保,领吏部尚书头衔,这也算是古代太医当中,做到最高地位的一个人。

但是对于许绅来说,自己实在是害怕极了,按照他自己的描述,为嘉靖帝治病期间,他担惊受怕夜不能寐,在治好皇帝后,直接病倒了。

可以说,古代为皇帝、为皇家成员治病,需要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

如果是为民间的百姓治病,出了事情也是自己的罪过,但要是为皇帝治病出岔子,可能连累的是整个家族,甚至诛九族都是可能的。

所以说古代去宫廷当中做太医实在是太过于危险,而且对于一个好医生来说,去宫廷做太医就是断送自己的理想,违背了做医生的初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如此大规模的航海行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和,明朝,历史解密

    郑和,明朝宦官、航海家、外交家,曾七次下西洋,成就了十五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成祖篡位成功后,赐封宦官郑和为钦差大臣,命其率领众人踏上西洋之旅。郑和从刘家港出发,带领水手、翻译、医务人员、海军等,共2.7万人,62艘船,开始了海上的长途跋涉。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怎么不阻止刘宗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怎么不阻止刘宗敏?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宗敏(1607年—1645年),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从李自成起义。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到达陕西蓝田,一路上杀官济贫。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号“奉天倡义大元帅”,称“新

  •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御驾亲征高句丽呢?有何特殊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炀帝,高句丽,历史解密

    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杨广曾对高句丽进行三次御驾亲征,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让人觉得十分奇怪的朝代。这是因为隋朝在经历了盛世之后,便迅速的走向了灭亡。当后世王朝

  • 刘备和赵云推心置腹,为何却很少派赵云出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要说到最厉害的谋士,那非诸葛亮莫属。因为刘备当时几乎是一穷二白,甚至在诸侯中连立锥之地都没有,都是依靠诸葛亮才打下了这么大的一片江山。但是要说到三国时期谁才是最厉害的武将,那就说不准了。因为吕布虽然说是三国时期大家公认的最强武将,但是吕布手上却一直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要知道没有成绩

  • 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是谁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是谁的建议?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213年,嬴政因一句“亡秦者胡也”直接把盘踞在北方的胡人打服了,随后在咸阳宫摆设酒宴庆功。70位博士立刻上前恭维他。酒性正酣,谁料淳于越一句谏言,嬴政大怒:“焚书!”七十博士齐刷刷地跪了一地,个别胆子小的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唯

  • 皇帝给大臣封的太子太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给大臣封的太子太保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古装历史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因为立了大功,被封了太子少保,比如戚继光就被人称呼是“戚少保”。或者是在某位大臣死后,皇帝追封他为太子太傅。有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并没有立太子,却依然给一些大臣封“太子太傅”或者是“太子少保”,这是为什么

  • 美法准战争是在哪一年打响的 美法准战争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国,法国,历史解密

    美法准战争也被人们认为是两国之间的短暂冲突,在1798年发生在美国和法国两国的战争,这次战争进行的地点是在海上,可以说全程都是海上战争,但是在这次战争中双方其实都没有进行正式的宣战,所以也有人称呼它是一次不宣而战。美法准战争背景是很多人都并不了解的,那么美法准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呢?美法准战争背景还要从

  • 李承乾被罢黜之后,李世民为何没立李泰为继承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六百一十九年(619年),太极宫承乾殿中,一个孩子在这里呱呱坠地,这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妃长孙氏的嫡长子,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承乾,“承乾”二字,一为这个孩子出生地方的名字,二为承继皇位,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也是极其宠爱。不久,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被李渊封为恒山王,以示对这个孩

  • 法西斯指的是什么 它的起源来自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意大利,罗马,历史解密

    法西斯最初的内涵与我们现代所理解的“法西斯”有点不同。它起源于古罗马时代,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Fasces的愿意是“束棒”,即一束木棒围着一柄斧头捆在一起,棒束代表着权力,利斧则象征着暴力。它是古罗马执法官员的权力标志,是古罗马法律的象征物,传达着“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的内涵。古罗马

  • 嫪毐只是赵姬的男宠,为什么能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嫪毐,秦国,历史解密

    嫪毐,战国末期秦国人物,秦始皇的生母赵姬的男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嫪毐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那就是吕不韦。关于吕不韦的故事那就太多了,甚至早已被搬上了荧幕。别的不多说,秦始皇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小,所以秦国大权掌握在丞相吕不韦和太后之手。随着嬴政年纪越来越大,他也有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