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中国文化衰颓的开始,刘彻难辞其咎!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中国文化衰颓的开始,刘彻难辞其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1/16 17:10:18

但是为何刘秀在历史上如今来看,并没有什么名气,而刘彻已经被神话,还超过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乃至文景之治在汉武帝刘彻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

究竟神话汉武帝刘彻的,是谁呢?

应该是觉得,将汉武帝刘彻推向神坛的,是董仲舒

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儒家一家独大,法家和纵横家之术成为了“帝王心术”保留了下来,至于其他的,更是不用说,全线没落。

后世的儒家,为了感激汉武帝刘彻,一步步放大刘彻的功绩,而将刘彻的刚愎自用等缺点隐藏。

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恢复,一个大帝国重新崛起,及至汉武帝即位,已足够牛逼,可以向长期挑衅的匈奴大喝一声“不”。与此同时,文化安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史学家范文澜指出“通过汉武帝,农民付出了‘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成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

“文化的极盛”,换一种说法,就是文化大繁荣!撇开具体细节,为打造文化大繁荣,汉武帝推出了四项全局性的大举措。

第一项,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国策,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项文化政策,就是官办儒学教育,设立《五经》博士。

第三项文化政策,新设文化机构,搜罗“歌德”派文人学士。

第四项文化政策,倚仗国家权力与财富,大搞阔气排场的文化庆典。

但是,独尊儒术,就真的好吗?

儒生能做什么?如果说到治理地方国家等,儒家也远远比不上法家;如果说行军打仗,儒家远远比不上兵家;如果说促进农业发展,也远远比不上农家;论科技发展,更是对墨家望尘莫及;人际交往等也比不上纵横家。

太多太多,独尊儒术的唯一效果,就是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为何?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个儒家弟子,脱离了皇帝的统治,那么就什么也不是了,连稻谷都不会种。

其实,这也是封建王朝,最终没落的真正原因吧。

一个由一群什么都不会,只会勾心斗角的人来统治国家,这样的国家究竟有什么出路?

这也是为何,几乎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朝代,都是开国强盛,而后衰败的原因,内耗太严重。

战国以来百家争鸣因秦朝暴政而戛然中止,及至汉初,思想自由乍露短暂的复苏之机,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最终扼杀了这一线生机。顾颉刚论及独尊儒术的负面影响时指出:“儒家统一实是中国文化衰老颓废的征验”,“于是专己武断,思想渐致锢蔽了”。范文澜说汉武帝时期“文化的极盛”,是其表象;顾颉刚说独尊儒术是“文化衰颓”的开始,是其实质。相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血与火来摧毁文化,独尊儒术下的文化繁荣,对中国文化的戕害,不啻是“软刀子割头不知死”。

或许,汉武帝刘彻功在一时,但是,却祸害千古,一个缺乏思想的民族,一个缺乏创新的麻木民族,在明清之时,已经积累到极致,造就了一个麻木不堪的民族,一个毫无血性毫无斗争性的民族,“东亚病夫”实至名归,丝毫不见秦汉之时和战乱民族危卵之时的强大民族血性。

也许,也只有将道家李耳当作自己祖先的唐朝李氏家族,勉强幸免,造就了一个强盛的王朝。

仔细通读刘彻的传记历史,可以反思出,汉武帝,刘彻,究竟做了什么对人民,对百姓有利的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魏国有哪些合纵连横活动,为何成为中心?纵横家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魏国,但是在齐魏马陵之战后,齐国取代魏国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而此时,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开始谋求向东开疆拓土;处在东西方两大霸主秦国、齐国的夹击下,魏国、赵国、韩国为了生存合纵其他国家,北连燕国、南连楚国,西抗秦国,东抗齐国,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到

  • 汉末三国西凉三杰,皆为人中龙凤,生而波澜壮阔,但结局都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凉简介,西凉人是现在的什么人,西凉名将一览表

    屠夫——董卓 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后来,董卓回乡耕种,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把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董卓成年后,就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当时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

  • 一百年前的霍去病墓地:形如祁连山,墓前一国宝级文物,霸气凌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组一百多前的霍去病墓,破败不堪,但霍去病的丰功伟绩流传了两千多年。霍去病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彪炳千秋,尤其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更是让人感动不已。图为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刻。资料显示,霍去病墓前的石刻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二、野人、野兽食羊、卧牛、人与熊、野猪、卧蟾

  • 勇猛堪比项羽的冉天王,杀胡过百万,却被鲜卑第一智将打败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冉闵年幼时就果断敏锐,石虎很宠爱他,如同对待自己孙子们一样抚养他。冉闵成年后,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多计谋。授任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339年,当时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派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峻戍守邾城。冉闵在沔南打败晋军,杀死东晋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

  • 吴主孙权的独特用人道:只要是能人,砍了长官都可无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凌统字公绩,余杭县人,是三国时著名的少年英雄。在说他之前,必须先说说他的父亲凌操。凌操是个轻生重义的人,武功高强,胆子也很大,在孙策刚起兵时就已跟随。但有行军打仗,凌操必为先锋。后来孙策被刺杀身亡,孙权统领了军政事务,凌操继续为孙家服务。在讨伐江夏黄祖的战斗中,凌操披坚执锐,大败敌军先锋之后,继续轻

  • 战国四大名将,个个是百年一遇的将才,最后却只有一人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十大杰出名将,战国四名将谁最厉害,战国四大名将全部排名

    [var1]一、白起白起生年不详,祖籍秦国,秦昭襄王在位时开始率秦国军队征战六国,那个时候秦国在商鞅变法下军事实力已经相当强大,公元前293年,白起在伊阙之战击败韩魏联军二十多万,一战成名,公元前281年,白起开始攻楚,一度攻占楚国都城,楚国一蹶不振,公元前261年,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正当白起

  • 从秦始皇到宣统帝,两千多年中国为何一直没有啥进步?原因八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从秦始皇到宣统一共有多少个皇帝,广东宣统最稀少版别图片,宣统元年是哪一年

    有读者留言这样一个问题: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到1912年末代皇帝宣统退位,在这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历史里,为何中国一直是处于分裂到统一,再到灭亡,看不到任何进步的迹象?有人说,这个问题不对,因为中国有着古代灿烂的文明,对人类重大影响的发明层出不穷。不错,中国古代文明光彩夺目,但这不能掩盖两千年落后

  • 千古大孝子,独怜三国徐元直,终生不献一策,身在曹营心在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三国历史上,却有那么一人,如流星般划过,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却又嘎然而止的消失,而此人也应该是罗贯中甚为神往的一人,不惜浓墨重彩去着重刻画他。此人,就是徐庶徐元直,生卒年不详;徐庶早年叫徐福,本是寒门士子,但是徐庶早年好武厌文,后为友人报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后

  • 中国历史上存在最久的国家,比周朝还要长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燕国的始祖召公,名字叫做姬奭,是周武王的同宗,与周公、姜太公等人均为武王的得力助手。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他的13岁小儿子姬诵继承王位,是为周成王。姬奭为了辅佐小王,派儿子回到封地,自己在朝中担任太保。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姬奭辅佐了成王、康王两代君主,开创"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为周朝

  • 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兄弟谋杀案,改变了历史进程,至今仍未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这里先提前说一句,未知的历史,总有无数种可能,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看下去,毕竟太匪夷所思。这里,就不得不说到我最佩服的一个豪杰了,这个人就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大儿子孙策了,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神勇无敌,尤其是与周瑜在一起之后。在孙坚被杀之时,孙策才十七岁,扛起孙氏家族的重担,初平四年(193年),